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别忽悠我,让我右手砍自己左手 -- Ace

共:💬743 🌺6034 🌵136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0
下页 末页
家园 老狐狸用数据说

我用感觉说比文革时的农民差远了。那时活累,但有粮食吃,大家一样。说多了可能有人会说为文革唱赞歌了。但80年代90年代农民辛苦真惨,辛苦一年入不敷出,简直看不到希望。计划生育更不用说了。不只是农民,基层连带的公务员、事业单位职工和教师也很惨,发工资打白条,用实物(小烟厂的烟!)替代都有。

家园 这个我明白

我忽然想,当初我要是跟老爸喝半瓶红西凤,大概不容易误解。

国内红酒才刚流行没几年,说离老百姓远也没错,口味不同而已。

不过,我真的觉得那位七天河友低估国内消费者的消费水平,搞得我忐忑了半天,不会吃顿饭人均150都成了炫富吧?

家园 文革期间农民有粮食吃这点有点怀疑

我上小学前回过一次乡下,算起来应该是文革期间了吧,我吃不惯番薯稀饭,是番薯多,米少那种,不肯吃,舅母要另外开小灶煮白粥给我吃,结果留下娇生惯养的臭名,在亲戚中传颂了很多年。。。。

到80年代再回乡下,吃白饭已经不是问题了。

我说的是潮汕地区,其他地方不清楚,我也没有什么数据,但确实是我自己的亲身经历。

家园 农村最难捱的是60-62年,以及其后的几年。

是的,八十年代以前农村确实没有什么大米,因为大米、小麦都为着保证城市供应去了,也因此让你自小就有了莫名的优越感。感谢你爸妈吧,让你生在了城市里。

其实,懒厨河友有个误区,他认为八十年代农村有白米饭吃了,所以农村经济好转就归功于所谓的八十年代的改革开放。而老老狐狸等河友强调的是粮食增产是源于“改开”前的水利建设、种子改良、化肥增产及进口,是典型的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听家里(江苏泰州)老人讲过,60-62年村子里有非正常死亡,但是八百多人的村子最多的一年死掉的人也没超过二十人。我父母家的近亲没人饿死的,只不过因为缺乏食物,很多人都有浮肿,有吃树皮树叶的,有吃观音土的,有不少人去安徽、江西、新疆寻找机会。66年开始去江苏、安徽的人开始回流,而去新疆的都就地扎根了。文革期间虽然经常开批斗会(台上被批的地富反坏右,下台后就是普通村邻),也有过派系斗争,但总体来说还是非常稳定的,我父亲、阿姨都还做过一段时间的代课老师。

我的印象里,粮食真的是化肥“喂”出来的。水稻亩产量从五六百斤逐步增长到近千斤,小麦亩产量从三四百斤增到七八百斤,但是化肥支出也是节节攀升。

我觉得改开后最大的变化是人的心思活络了,农民不再被捆绑在土地上了,有村办厂、乡办厂,可以进城务工,“投机倒把”合法了,更多的是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如瓦工、木工、水电工......

家园 这不是什么大事儿。

这个我不清楚,也许他误读了别人不喝的理由吧,不过这不是什么大事儿。

家园 抱怨+1
家园 双十协议本来就是在中共代表提出的草案的基础上谈出来的

就像开罗会议上国民党事先没做好功课,拿不出像样的预案一样,国共重庆和谈上,国民党还是拿不出草案来,只好根据中共提出的草案来谈判。谁有诚意要和平,谁有能力提出路线图,一目了然。说什么双方都憋着要撕毁协议想打大的人难道连双十协议的原文都不仔细读读吗?

通宝推:老老狐狸,
家园 左手另有其人是些谁们呢?张春桥江青?都是毛的好学生啊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