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任性解读 -- 多余6569
《没有极限的增长》
del.
把大学生流产的孩子保下来,人口加几千万没啥难度………
皖北地区,
玩伴是老五,73年老五算超生,生产队里不分口粮了,其父母说让他长大做货郞成了他心里的阴影,那时允许生3个好象。
80年的妹妹是排行老四,老妈准备到镇医院做人留,大姨劝说后留下的,要罚1000块的,79年超生的罚款了,80年的没罚,之后又都罚款了,最历害的应该是85年左右,抓两女户节扎,抄了很多人的家,抄来的被子桌子没地方堆都堆在我们教室里。
那时看过一个超生流浪户,男的拉着板车,女的分娩不久吧,男的讨不到吃的就说杀大孩子给大家看,拿出菜刀把一两岁的女孩按在地上,围观的不让他杀都拿米给那个人,这种情景咋是啥时也忘不了。
个人简单看法是,作为新中国的当时,需要
1、阶级平等。城乡不应该精神和物质上的差异。
2、作为中国主体充分的农村,需要城市居民更多更直接的了解才能真正明白中国所面临和需要解决的问题。毛本人的湖南调研对他的判断提供了理论和事实依据。
农民在政治上权力更少,当时几乎所有的国家干部都是城市户口,村干部不是国家干部,连人大代表的比例都是四个农民才顶一个城市居民。经济上也类似,当时大部分农民刚好能糊口,结果还过来一群知青再分一口饭吃。上山下乡对消灭阶级和城乡差距实际上没有帮助,我自己小时候的70年代末能非常明显地感受到城乡间制度性的天壤之别。我的亲姨妈是温州城里人,我的一个亲舅舅是上海城里人,我还是能做一些比较的。
你确认你分析过当年的干部比例构成?
你确认你说的不是八十年代?
只有相当的富裕才敢生育。
如果没有生活压力,他们九成会生二胎,和所谓公务员限制没有毛关系。
第一条,阶级平等当然理所应当。城乡之间,精神上也不应该有差异。但物质上的差异是客观存在。这不是人为降低城市生活水平就能达到消除差异的。城乡差别的缩小和消失应当是生产力提高,物质丰富的结果。所以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去“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实际的效益是带来了较当时农村更为先进的文化知识和科学技术。
说个网络笑话:
穿越大神:你想去一个几乎没有科技,种地靠天吃饭的地方开创一番事业吗?
穿越者:这难道不是龙傲天、梁非凡、赵日天、叶良辰等等前辈的成功经验吗?
穿越大神:好吧,你去插队吧。
很多情感回忆者都回忆了当时的知青给了农村多大的心理冲击,比如,他们居然可以刷牙,等等。
这些对于一些农村都是极其深刻的烙印,这种东西确实冲击了农村的传统文化,但是也带来了现代化。
哪怕是极低,极简单的城市化。
这不正是说明了那时中国的生活的不平等嘛?也说明了落后农村的落后啊。
下一步是探讨他们为什么落后。
除了进入兵团,基本上可以说,去的大部分都是相对落后的农村,哪些极其落后的似乎还是没有去。
因为国家对于知青也还是有照顾的。
但是,我们看到的是国家对解决这些问题的努力。
而我们再邓小平时期,根本看不到这些情感波动!因为他们似乎在看国外,其实是羡慕奢侈的生活。
农村社会要发展,最重要的是接受工业社会的教育。
而不是多一些收入或口粮。
对于农民个人来说,最直接的工业社会教育是进城打工,而最长远有效的方法是把农民变成工人,使他们成为城市市民,变为工业社会的有机体。
在上面方法不具备条件时,城市市民下到农村,使农民接触工业社会信息,在前信息化社会信息交流不发达时,是有积极意义的。
我的小学老师有一半多就是知青,在70年代末我能接触美术音乐体育这些教育,离不开他们带来的工业文明。还记得小学二年级,一位湖南籍女老师组织我们合唱,晚上在农场俱乐部表演,当“风在吼,马在啸,黄河在咆哮” 轮唱一起,台下掌声如疾风骤雨。如果没有知青,我接受不到这样的熏陶。
探讨新中国的风风雨雨,一定要抓住工业化这个主线,不论民生,教育,还是思想的路线,都离不开这条线。
再次重申:我对新中国30年工业化建设充满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