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聊聊“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句话 -- 回车

共:💬105 🌺180 🌵9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家园 马克思主义的原文其实很浅显

在资本主义社会之前,生产资料属于生产者,产品也属于生产者,所以人没有被异化,劳动也没有。

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资料不属于生产者,产品也不属于生产者,所以人被异化,劳动也被异化。

社会主义社会,又螺旋式上升到资本主义之前的状态。

这是马克思从黑格尔那里拿来的辩证法,事物会自然走向他的反面。

不是到了共产主义社会,劳动才变成了第一需要-----而是以前也是第一需要,资本主义让劳动异化了。

下面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在资本主义生产出现之前,即在中世纪,普遍地存在着以劳动者私人占有生产资料为基础的小生产:小农、自由农或依附农的农业和城市的手工业。劳动资料——土地、农具、作坊、手工业工具——都是个人的劳动资料,只供个人使用,因而必然是小的、简陋的、有限的。但是,正因为如此,它们也照例是属于生产者自己的。把这些分散的小的生产资料加以集中和扩大,把它们变成现代的强有力的生产杠杆,这正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承担者即资产阶级的历史作用。资产阶级怎样从15世纪起经过简单协作、工场手工业和大工业这三个阶段历史地实现了这种作用,马克思在《资本论》第四篇中已经作了详尽的阐述。[①]但是,正如马克思在那里所证明的,资产阶级要是不把这些有限的生产资料从个人的生产资料变为社会的,即只能由一批人共同使用的生产资料,就不能把它们变成强大的生产力。纺纱机、机械织机和蒸汽锤代替了纺车、手工织机和手工锻锤;需要成百上千的人进行协作的工厂代替了小作坊。同生产资料一样,生产本身也从一系列的个人行动变成了一系列的社会行动,而产品也从个人的产品变成了社会的产品。现在工厂所出产的纱、布、金属制品,都是许多工人的共同产品,都必须顺次经过他们的手,然后才变为成品。他们当中没有一个人能够说:这是我做的,这是我的产品。

  但是,在自发的、无计划地逐渐形成的社会内部分工成了生产的基本形式的地方,这种分工就使产品具有商品的形式,而商品的相互交换,即买和卖,使个体生产者有可能满足自己的各式各样的需要。中世纪的情况就是这样。例如,农民把农产品卖给手工业者,从他们那里买得手工业品。在这种个体生产者即商品生产者的社会中,渗入了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它在整个社会中占支配地位的自发的无计划的分工中间,确立了在个别工厂里的有组织的有计划的分工;在个体生产旁边出现了社会的生产。两者的产品在同一市场上出卖,因而价格至少大体相等。但是,有计划的组织要比自发的分工有力量;采用社会劳动的工厂里所制造的产品,要比分散的小生产者所制造的便宜。个体生产在一个又一个的部门中遭到失败,社会的生产使全部旧的生产方式革命化了。但是它的这种革命性质并不为人所认识,结果它反而被用来当作提高和促进商品生产的手段。它的产生,是同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一定的已经存在的杠杆即商人资本、手工业、雇佣劳动直接联系着的。由于它本身是作为商品生产的一种新形式出现的,所以商品生产的占有形式对它也保持着全部效力。

  在中世纪得到发展的那种商品生产中,劳动产品应当属于谁的问题根本不可能发生。当时个体生产者通常都用自己所有的、往往是自己生产的原料,用自己的劳动资料,用自己或家属的手工劳动来制造产品。这样的产品根本用不着他去占有,它自然是属于他的。因此,产品的所有权是以自己的劳动为基础的。即使利用过别人的帮助,这种帮助通常也是次要的,而且往往除工资以外还得到别的报酬:行会的学徒和帮工与其说是为了吃饭和挣钱而劳动,不如说是为了自己学成手艺当师傅而劳动。后来生产资料开始集中在大的作坊和手工工场中,开始变为真正社会的生产资料。但是,这些社会的生产资料和产品还像从前一样仍被当作个人的生产资料和产品来处理。从前,劳动资料的占有者占有产品,因为这些产品通常是他自己的产品,别人的辅助劳动是一种例外,而现在,劳动资料的占有者还继续占有产品,虽然这些产品已经不是他的产品,而完全是别人劳动的产品了。这样,现在按社会方式生产的产品已经不归那些真正使用生产资料和真正生产这些产品的人占有,而是归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和生产实质上已经变成社会的了。但是,它们仍然服从于这样一种占有形式,这种占有形式是以个体的私人生产为前提,因而在这种形式下每个人都占有自己的产品并把这个产品拿到市场上去出卖。生产方式虽然已经消灭了这一占有形式的前提,但是它仍然服从于这一占有形式[①]。赋予新的生产方式以资本主义性质的这一矛盾,已经包含着现代的一切冲突的萌芽。新的生产方式越是在一切有决定意义的生产部门和一切在经济上起决定作用的国家里占统治地位,并从而把个体生产排挤到无足轻重的残余地位,社会的生产和资本主义占有的不相容性,也必然越加鲜明地表现出来。

  如上所述,最初的资本家就已经遇到了现成的雇佣劳动形式。但是,那时雇佣劳动是一种例外,一种副业,一种辅助办法,一种暂时措施。不时出去打短工的农业劳动者,都有自己的几亩土地,不得已时单靠这些土地也能生活。行会条例是要使今天的帮工明天可以成为师傅。但是,生产资料一旦变为社会的生产资料并集中在资本家手中,情形就改变了。个体小生产者的生产资料和产品变得越来越没有价值;他们除了受雇于资本家就没有别的出路。雇佣劳动以前是一种例外和辅助办法,现在成了整个生产的通例和基本形式;以前是一种副业,现在成了工人的唯一职业。暂时的雇佣劳动者变成了终身的雇佣劳动者。此外,由于同时发生了封建制度的崩溃,封建主扈从人员被解散,农民被逐出自己的家园等等,终身的雇佣劳动者大量增加了。集中在资本家手中的生产资料和除了自己的劳动力以外一无所有的生产者彻底分裂了。社会的生产和资本主义占有之间的矛盾表现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

  我们已经看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渗入了商品生产者即通过自己产品的交换来实现社会联系的个体生产者的社会。但是,每个以商品生产为基础的社会都有一个特点:这里的生产者丧失了对他们自己的社会关系的控制。每个人都用自己偶然拥有的生产资料并为自己的个人的交换需要而各自进行生产。谁也不知道,他的那种商品在市场上会出现多少,究竟需要多少;谁也不知道,他的个人产品是否真正为人所需要,是否能收回它的成本,到底是否能卖出去。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占统治地位。但是,商品生产同任何其他生产形式一样,有其特殊的、固有的、和它分不开的规律;这些规律不顾无政府状态、在无政府状态中、通过无政府状态而为自己开辟道路。这些规律在社会联系的唯一继续存在的形式即交换中表现出来,并且作为竞争的强制规律对各个生产者发生作用。所以,这些规律起初连这些生产者也不知道,只是由于长期的经验才逐渐被他们发现。所以,这些规律是在不经过生产者并且同生产者对立的情况下,作为他们的生产形式的盲目起作用的自然规律而为自己开辟道路。产品支配着生产者。

  在中世纪的社会里,特别是在最初几世纪,生产基本上是为了供自己消费。它主要只是满足生产者及其家属的需要。在那些有人身依附关系的地方,例如在农村中,生产还满足封建主的需要。因此,在这里没有交换,产品也不具有商品的性质。农民家庭差不多生产了自己所需要的一切:食物、用具和衣服。只有当他们在满足自己的需要并向封建主交纳实物租税以后还能生产更多的东西时,他们才开始生产商品;这种投入社会交换即拿去出卖的多余产品就成了商品。诚然,城市手工业者一开始就必然为交换而生产。但是,他们也自己生产自己所需要的大部分东西;他们有园圃和小块土地;他们在公共森林中放牧牲畜,并且从这些森林中取得木材和燃料;妇女纺麻,纺羊毛等等。以交换为目的的生产,即商品生产,还只是在形成中。因此,交换是有限的,市场是狭小的,生产方式是稳定的,地方和外界是隔绝的,地方内部是统一的;农村中有马尔克[①],城市中有行会。

  但是,随着商品生产的扩展,特别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以前潜伏着的商品生产规律也就越来越公开、越来越有力地发挥作用了。旧日的束缚已经松弛,旧日的壁障已经突破,生产者日益变为独立的、分散的商品生产者了。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已经表现出来,并且越来越走向极端。但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用来加剧社会生产中的这种无政府状态的主要工具正是无政府状态的直接对立物:每一个别生产企业中的生产作为社会生产所具有的日益加强的组织性。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利用这一杠杆结束了旧日的和平的稳定状态。它在哪一个工业部门被采用,就不容许任何旧的生产方法在那里和它并存。它在哪里控制了手工业,就把那里的旧的手工业消灭掉。劳动场地变成了战场。伟大的地理发现以及随之而来的殖民地的开拓使销售市场扩大了许多倍,并且加速了手工业向工场手工业的转化。斗争不仅爆发于地方的各个生产者之间;地方性的斗争又发展为全国性的,发展为17世纪和18世纪的商业战争334。最后,大工业和世界市场的形成使这个斗争成为普遍的,同时使它具有了空前的剧烈性。在资本家和资本家之间,在工业部门和工业部门之间以及国家和国家之间,生死存亡都取决于天然的或人为的生产条件的优劣。失败者被无情地淘汰掉。这是从自然界加倍疯狂地搬到社会中来的达尔文的个体生存斗争。动物的自然状态竟表现为人类发展的顶点。社会的生产和资本主义占有之间的矛盾表现为个别工厂中生产的组织性和整个社会中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对立。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它生而具有的矛盾的这两种表现形式中运动着,它毫无出路地处在早已为傅立叶所发现的“恶性循环”中。诚然,傅立叶在他那个时代还不能看到:这种循环在逐渐缩小;运动无宁说是沿螺线行进,并且必然像行星的运动一样,由于同中心相碰撞而告终。社会的生产无政府状态的推动力使大多数人日益变为无产者,而无产者群众又将最终结束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社会的生产无政府状态的推动力,使大工业中的机器无止境地改进的可能性变成一种迫使每个工业资本家在遭受毁灭的威胁下不断改进自己的机器的强制性命令。但是,机器的改进就造成人的劳动的过剩。如果说,机器的采用和增加意味着成百万的手工劳动者为少数机器劳动者所排挤,那么,机器的改进就意味着越来越多的机器劳动者本身受到排挤,而归根到底就意味着造成一批超过资本在经营上的平均需要的、可供支配的雇佣劳动者,一支真正的产业后备军(我早在1845年就这样称呼他们[①]),这支后备军在工业开足马力工作的时期可供随意支配,而由于必然随着这个时期到来的崩溃又被抛到街头,这支后备军任何时候都是工人阶级在自己同资本进行生存斗争中的绊脚石,是把工资抑制在合乎资本家需要的低水平上的调节器。这样一来,机器,用马克思的话来说,就成了资本用来对付工人阶级的最强有力的武器,劳动资料不断地夺走工人手中的生活资料,工人自己的产品变成了奴役工人的工具[②]。于是,劳动资料的节约,一开始就同时成为对劳动力的最无情的浪费和对劳动职能的正常前提的剥夺[③];机器这一缩短劳动时间的最有力的手段,变成了使工人及其家属一生的时间转化为可以随意用来增殖资本的劳动时间的最可靠的手段;于是,一部分人的过度劳动成了另一部分人失业的前提,而在全世界追逐新消费者的大工业,却在国内把群众的消费限制到忍饥挨饿这样一个最低水平,从而破坏了自己的国内市场。“使相对过剩人口或产业后备军同积累的规模和能力始终保持平衡的规律把工人钉在资本上,比赫斐斯塔司的楔子把普罗米修斯钉在岩石上钉得还要牢。这一规律制约着同资本积累相适应的贫困积累。因此,在一极是财富的积累,同时在另一极,即在把自己的产品作为资本来生产的阶级方面,是贫困、劳动折磨、受奴役、无知、粗野和道德堕落的积累。”(马克思《资本论》第671页)[①]而期待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有另一种产品分配,那就等于要求电池的电极和电池相联时不使水分解,不在阳极放出氧和在阴极放出氢。

  我们已经看到,现代机器的已经达到极高程度的改进的可能性,怎样由于社会中的生产无政府状态而变成一种迫使各个工业资本家不断改进自己的机器、不断提高机器的生产能力的强制性命令。对资本家来说,扩大自己的生产规模的单纯的实际可能性也变成了同样的强制性命令。大工业的巨大的扩张力——气体的膨胀力同它相比简直是儿戏——现在在我们面前表现为不顾任何反作用力在质量上和数量上进行扩张的需要。这种反作用力是由大工业产品的消费、销路、市场形成的。但是,市场向广度和深度扩张的能力首先是受完全不同的、力量弱得多的规律支配的。市场的扩张赶不上生产的扩张。冲突成为不可避免的了,而且,因为它在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炸毁以前不能使矛盾得到解决,所以它就成为周期性的了。资本主义生产造成了新的“恶性循环”。

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商品生产就将被消除,而产品对生产者的统治也将随之消除。社会生产内部的无政府状态将为有计划的自觉的组织所代替。个体生存斗争停止了。于是,人在一定意义上才最终地脱离了动物界,从动物的生存条件进入真正人的生存条件。人们周围的、至今统治着人们的生活条件,现在受人们的支配和控制,人们第一次成为自然界的自觉的和真正的主人,因为他们已经成为自身的社会结合的主人了。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这些一直作为异己的、支配着人们的自然规律而同人们相对立的规律,那时就将被人们熟练地运用,因而将听从人们的支配。人们自身的社会结合一直是作为自然界和历史强加于他们的东西而同他们相对立的,现在则变成他们自己的自由行动了。至今一直统治着历史的客观的异己的力量,现在处于人们自己的控制之下了。只是从这时起,人们才完全自觉地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只是从这时起,由人们使之起作用的社会原因才大部分并且越来越多地达到他们所预期的结果。这是人类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的飞跃。

通宝推:桥上,
家园 变成他们自己的自由行动
家园 老生常谈了。组织生产,管理经营勉强算劳动。然而风险并不是

资本家无偿占用的剩余价值是指资本家付出的劳动远小于收割的剩余价值

现代经营管理的案例表明,一个企业的好坏和员工福利的好坏,最根本的是企业的管理经营能力、科技创新能力、资本投入能力等,也就是说,资本家的作用显然更大一些。

前两条企业的"管理经营能力、科技创新能力"一般不是资本家提供的,通常是由职业经理人,或专业科研人员提供的,这两类人也是属于被剥削的对象。

马一龙这样的特例就不用举出来说事了,毕竟不能把特殊当普遍吧。

而风险正是由于生产资料私有制造成的,而且资本家还可以通过裁员,降薪等等手段,把风险转移给劳动者。

资本家离开劳动者(包括管理人员,科技创新人员)并不能创造价值,相反,如果生产资料公有,没有资本家,劳动者仍可创造价值。

所以劳动者的作用更大。

作者:石昊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6458960/answer/386293491

我看到下面有人说,不存在剥削,老板们承担了更高的风险,

这是风险投资,更高的风险,所以更高的回报,哪来的剥削?

员工不用承担着公司破产的风险,所以只能享受固定工资。

这只是循环论证罢了。

老板的风险哪来的?因为老板要承担厂房、机器、原料等生产资料的成本,

才能进行生产,承担了高额成本,所以才需要盈利贴补成本,

不然就会亏损,面对破产的风险。

而为什么老板要承担生产资料的花费?

因为私有制。老板们需要私人购买生产资料才能生产,生产资料不是集体所有,

而是私人所有,所以私人要组织主导生产,必然要私人承担生产资料的购买成本。

也就是说,老板们的风险是来自私有制。

所以拿风险说老板们的剥削不存在、高额报酬是合理的,恰恰是在反驳私有制的不合理。

正是私有制才让资本家们承担了高额风险。公有制情况下,

没有人作为单独的个体,需要承担集体生产所需的生产资料的花费,所以哪来的风险。

在私有制情况下,老板才需要承担高额风险。拿风险说事,

替资本家辩驳,完全是恰恰在反驳私有制的不合理。

而且,在私有制情况下,老板面对市场竞争,有亏本破产的风险,老板会怎么做?

裁员、减薪,或让员工加班,干更多的活,降低员工工资成本,以弥补亏损。

也就是说,老板面临风险时,会将风险向下转嫁给员工,到头来,你们还说,员工没承担风险?

再者说了。资本家们亏本破产的风险,是其他资本家竞争给他们的,而不是员工给资本家的。

所以老板们的风险,管员工什么事?

风险,只是说明了资本家内部也存在剥削,大鱼吃小鱼,其他大资本家会对小资本家倾轧、

剥削,增加中小资本家的经营风险,这恰恰说明了私有制不仅对无产阶级是剥削,

对中小资本家也存在剥削。

大资本家剥削中小资本家,资本家联合起来剥削无产阶级。

我们要打破的不仅是资本家对无产阶级的剥削,

还有大资本家对中小资本家的剥削。

所以拿风险说事的中小资本家们,对呀,

我们就是要打破私有制给你们的风险,打破大资本家给你们造成的剥削压榨。

所以你们中小资本家,也应该同样反驳私有制,

这样你们就不用承担购买生产资料所需的超额风险,

也不用面对大资本家的剥削。不用承担经营风险了,你们还不高兴?

家园 要结合上下文,不能只看这一句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俞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老子用风箱做了比喻,仁就是风箱的轴心。万物运行有其规律,这个规律是有轴心的,这个轴心就是仁。如果只看前两句,确实容易想到辩证唯物主义讲的客观世界,如果没有了仁这个轴心,世界就是这样一个冷冰冰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世界。但老子以为世界的运行是以仁为轴心的,就像风箱的轴,是相对保持稳定的,掌握了这个相对稳定的轴,也就可以掌握世界运行的规律,就是守中。

而这个仁是指什么呢?《中庸》说:仁者,人也。世界是客观的,但因为有人,有仁,所以客观世界是可以被掌握的。

改造世界的只有人民,而圣人,是那个用仁把人民联结起来的人。

家园 之前没看到回复,再解释一下

need的意思是人的基本生存需求,会有不同形态,但是无法替代。你每天需要两到三升的水,40-100克的蛋白质。没有这些,人不能生存。

而获得黄金和宝石对大多数人来说满足的是欲望,desire。某些宴会上,一颗鸽子蛋能为一些人带来社交和尊严上需求满足,但不一定适用于其他人。

这是从人的自身去判断的。

家园 这点毛领袖早就阐述过了,也是他与刘的最大分歧

毛始终认为解决了旧矛盾,会产生新矛盾,就是到了共产主义社会也如此,不断产生问题,不断解决问题。

家园 个性产品靠3D打印,共性产品靠大规模生产

3D打印可以做到分子级别,甚至是原子级别。

前提是电力的无限供应。

这种按需分配就有可能了。

当然如果非要一人一个林志玲,这个需要再研究研究。

家园 除非拥有无限资源

除非拥有无限资源;没有无限资源这个条件,即使生产力极大极大的进步,也不可能满足所有人的需要。

家园 说了半天还是你定义的别人的需要

反过来说,别人定义你每天只需要满足基本生存条件就行了,你就应该很满足了,你会愿意吗?那是奴隶社会。

家园 又没有无限的人,为什么需要无限的资源

当然这种事还很远,先抗过很快就要到的金融危机再说

家园 因为人的欲望是无限的

美国早就说了:如果中国人过上和美国人一样的生活,那至少需要7个地球。

何况,还有无数的人向往的是富豪的生活,美国的生活方式绝对不是终点。

家园 need和desire是心理学的概念,经济学上不区分

need是每个人的基本生存需求,安全需求,是温饱的需要,是生理上的指标。只要你活着,你就需要碳水化合物来获取热量。你觉得饿,想吃东西,就是need;但是你因而想吃的是奶油蛋糕,就是因为你对糖和脂肪的craving而产生的desire。这是定义别人的需要?我不太明白您的标题,您是怎么解读或者引申我的定义的?

在基本满足这些之上还有社交和归属的需求,这些是心理指标。只要你没疯,心理正常,你也需要这些。但这些需求关乎人的认知和价值观,似乎无法界定出一个统一的物质标准。譬如钻戒带给你的是在人群中的优越感,但可能对因纽特人在他部族里面的意义不大。

这部分我觉得马哲理论的阐述还没琢磨清楚。

奴隶社会里, 奴隶的生命安全是肯定没有保障的,食物也不一定保证是充足的,不然奴隶容易逃跑。所以您这推导有点问题。

不是别人定义满足基本生存需求就行了,而是我们需要一个社会能让我们都免于饥饿寒冷和疾病。如果有个政府能每月按人头发基本生活费用,我肯定乐意啊,亲。多出来的时间我就能琢磨自己喜欢的事了。

由是,我又觉得你说的劳动不是人的第一需求是正确的。

我就是不想干活,然后瞎琢磨事。但是我还是得运动一下,活动筋骨,让自己快乐起来,以及不能成为一个短命的快乐肥宅。至于人类的存在, 对于整个宇宙来说,本来就没有意义,不管需不需要去劳动。这不就是“天地不仁”这句话的本意吗?

从劳动这件事情, 从一开始就已经是产生了异化吧?打制石器工具算是劳动吗?至少我觉得,在通过耕作劳动获得食物作为大多数人的生存手段的时候,似乎异化就已经开始了。

原始人最初只是需要去狩猎和采集来获得食物,蛋白质和omiga-3正反馈的促进了大脑的进化,使人类发育出强悍的大脑,学会使用火和工具和语言,协作捕获更多动物,辨识驯化作物牲畜。你和一群人时跑时停地跟上一头猛犸三五小时,干掉它, 没有单调重复的场景和动作,分泌出不少的多巴胺,然后带着对脂肪和烤焦的蛋白质的欲望,搓上一顿,肯定很嗨森很快乐。

而当你劳作整个春天和夏季,日复一日地在景致单调的田头,多巴胺分泌的不够啊。你得协调你的认知,这苗半年后是能吃的,但是你一年顿顿吃的都是这个卡喉咙的高粱/麦饭/糙米。重复的运动和重复的食物让人疲倦,还要用意志力克制自己的欲望,累。

工业化之后就更累了,大多数人劳动生产出来的东西都不是自己即时需要的,还要在没有阳光直射,缺乏绿色植物的室内,设计生产服务,还得等上15或者30天才能得到等价交换物-货币,去交换来满足自己的需求。你得用思维意识去建立当前的工作和当下的需求和欲望的逻辑联系。

当人类的活动不能直接满足当前其需求的时候, 不就是异化吗?原始人时代的基因决定人还不能很好的适应社会化大生产。

通宝推:逍遥笑清风,
家园 说得就是心理上的

先谢谢兄台长文。

最复杂的就是人的心理,要满足所有人心里的欲望那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先说吃的,大龙虾可以从心理上列为很多人的Need吧,能保证所有想吃的人都能吃上吗?就算有那个捕捞能力,世界上就没有那么多资源让你去吃,类似的还有很多;人参、虫草、松露;还有野生动物、象牙什么的。这些是受到地球上资源的限制,不可能满足所有人的需求。包括丝织品、纯棉制品,这些依赖自然界生产的资源,都有这个问题。

还有人提到分子层面的3D打印,就算是人类掌握了可控核聚变,能源可以免费提供,碳氢氧氮等分子可以组成近乎所有的产品,但是毕竟某些原子还是稀少的,例如黄金,世界上有足够满足所有人需要的黄金吗?

所以,要想满足所有人的心里需要,只有一种办法,就是《黑客帝国》里面的场景,把所有人养在一个胶囊中,构造一个虚拟世界,让大家在里面随便嗨。

家园 责权不统一,才有这种无限的欲望

现在社会管理水平低,有些人责任很小,权利极大,才会有这种不限欲望的妄想。

以后社会管理水平高了,责权统一,就不会有人去填补自己无限的欲望了。

现在各国管理官员有点责权统一的意思,但是管理商人和所谓的权威(宗教的,行业的,学术的)还不行,太纵容他们了。慢慢来,社会发展,必然要求管理升级。

家园 人的欲望和权力没有关系

人的欲望和权力没有关系,人的欲望只跟当前的环境有关;所谓“一山更比一山高”,马斯洛的需求层次模型说得很清楚,当人满足一个层次的需求之后,就会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人的需求是没有止境的。

尤其重要的是,人的幸福感来源于比较,来源于对其他人的“俯视”。这种幸福感是无解的,不可能满足每一个人的需求。说白了,就是人最喜欢的就是被别人伺候着,这种欲望不可能满足每一个人。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