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茗谈172:‘橘徕工程’ -- 本嘉明

共:💬26 🌺59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茗谈172:‘橘徕工程’

我就读的中学同时有初中部和高中部,我在那里读了6年,今天我不能很确定,当年参加“美国航天飞机的学生科学实验项目”申请的那一年,我到底是在初中,还是高中低年级。那个学生实验项目------就是后来发展为The Student Spaceflight Experiments Program (SSEP),在最后两次航天飞机飞行和国际空间站内继续执行------我觉得非常好,希望中国的航天计划里,也能有类似的项目,对全国乃至全球的中学生开放,利用每次飞行中废弃不用的零碎载荷和货舱空间,点燃少年们的热情。

今天因为提到了太空探索,我想把我当年的设想,和今天的想法,比较完整地串起来,也算是对中学母校的一个致敬。

(一)

从当年到现在,我心中的目标其实没有变化:依托已有的技术,让人类在太阳系内,大致以地球为球心,以30—70个天文单位为半径(一个天文单位约1.5亿公里),载人宇宙飞船能够在这个范围内自由翱翔,宇航员最终能返回地球。

太阳风是自太阳喷出的,速度大约400到750公里/秒的质子或其他粒子的射流,“太阳风帆船”就是由飞船用纤细的骨架张开巨大的聚酯薄膜来利用这种推力。今天回头看,这20年里,小型无人飞行器利用“太阳帆”技术,探索宇宙空间的成功案例,已经有多次了。

当年构思的实验,就是检验“太阳帆船”的可行性,我想到,要在太空中打开一个帆面,当时生活中比较熟悉的办法,就是折叠自动伞的原理,

点看全图

从航天飞机的货舱里弹射到太空后,像折叠伞一样自动打开,握把就是核心舱,核心舱里包括光敏探头,四个调姿火箭喷嘴,以及无线电信号发射机。光敏探头始终正对太阳(太空里唯一的光源),稍有偏出就用调姿喷嘴调节回来,确保伞面始终垂直于太阳风的来向。伞面承接太阳风,带动整个模型,飞离太阳。

但是这样设计,实际上不成熟。第一,必须在实验盒里配置一个弹簧弹射器,不但占了实验项目所规定的宝贵载荷,而且弹簧的弹射动作不太可靠。用炸药弹射倒是既轻便也可靠,但属于危险品,不允许带上飞船。第二,如果伞面做得大,伞的骨架必须加粗,就会超重;如果伞面小,那么整个模型小,核心舱里的零件太小,比如无线电发射机的功率小电池小(发射机运行时间短),而发射机发出的信号,是唯一能让地面追踪这么小又不发光的模型的手段。

所以当时我可能申报了第二个方案,就是太空船到外太空后,当货舱开顶时,试验盒子的顶盖也打开,释放出一个气球。

点看全图

由于太空没有重力和大气层,这个球里不一定要装氢气,因为装了氢气也不会自己升起。那么气球怎么跑出来呢?盒子里有个储压缩气的气瓶,盒盖一开,有一根软管开始把压缩气输入原先基本没有存气的半瘪气球里,使得气球开始膨胀,同时在气球底部有一个较小的阀门,此时是打开状态,气球里的气,有一部分从这个阀门“泄漏”出来,但气球进的气始终要多于出的气。由于这个面向盒底的“漏气”,气球受到反作用力,开始上升,软管也相应伸长,直到气球完全离开航天飞机的货舱,已经到达外太空的安全高度以上,此时软管也伸长到极限,开始绷紧,拉动机关,把气球上的进气阀和小出气阀都关闭,软管脱落,气球飘离航天飞机(因为航天飞机仍在太空高速飞行,而气球已经没有推进力,所以两者很快会拉开距离)。在气球下挂着核心舱,太阳风渐渐开始推动气球,向太阳系以外飞去。

使用气球的优点有三个:一,不再需要光敏探头和调姿火箭,气球是圆的,太阳风不管从哪里吹来,受风面积都是一样的。二,气球的体积较大,气球表面是银色膜,在太空里可以最大限度反射太阳光,那么模型自身不需要装长寿命的无线电发射机,即便无线电发射机的电池耗尽,观察者在地面凭比较好的天文望远镜就可以继续跟踪。三,用压缩气体,容易在最小的载荷要求下,搭建出最大尺寸的构件。

但是外太空的温度是-270℃,仅仅比绝对零度高了3摄氏度,普通气体无法保持气态,所以这个“在外太空放个气球”的方案,在当时绝不比“在外太空放个折叠伞/风筝“的方案,来得容易。(以上两个方案中,当年我申报的是哪个,已经记不清楚了,不过今天能够重新做一次的话,我会选择气球方案,理由就是下一段)

不过经过30来年,问题已经解决了。2016年4月8日,美国SpaceX公司研发的猎鹰9号火箭为国际空间站运送新一轮货物补给,其中除了3.5吨重的研究器材和宇航员物资外,还有一款最新研制的可充气式太空屋。自1990年代起,NASA位于休斯顿的约翰逊宇航中心即开始着手研制太空屋,目的是为未来前往火星的宇航员提供“火星工棚”。工程师Kriss Kennedy解释说,充气太空屋有诸多好处,“其中之一就是可将其事先压缩包装, 抵达太空后再展开”。太空屋建筑材料采用质地牢/重量轻的Kevlar合成纤维,以及其他防微小陨石的原材料。 Kennedy说太空屋虽然膨胀成形,却并非如想像中柔软不堪。 “(它)非常坚实。只要内部保持一点点气体压力就会变得像铝一样坚硬。”

尽管NASA的研究热情高涨,但美国国会兴趣了了, 2000年该项目被中止拨款。此时,亿万富豪Robert Bigelow介入了该计划, Bigelow经营平价旅馆发家,他打算拿这个技术,在将来搞太空旅馆。获得NASA的研发许可后,Bigelow成立了Bigelow宇宙航空公司,16年后,该公司终于推出首款太空屋BEAM。 BEAM在折叠状态,尺寸大约2米X2米,扩展后为4米X3.3米,内部可用空间16立方米,全重1.4吨。负责BEAM研究团队的NASA科学家Jason Crusan介绍说,Beam太空屋抵达国际空间站后,宇航员将其与空间站的一个舱门对接,充气过程4分钟即可完成。如果外层被陨石戳破的话,“当然它会漏气,却不会像气球一样爆掉。”

点看全图

2017年10月2日,NASA宣布将延长BEAM原定为两年的使用寿命。

所以,我希望人类从国际空间站或是天宫空间站,释放一批这种气球,每个气球的直径可以是200米左右,下吊一个核心舱,飘到小行星带时,就近拍照传回地球。

点看全图

“太阳风飞船”的缺点也很明显。第一,即使是在零重力状态下,要张开面积巨大的塑料薄膜也很难,需要复杂的微型卷轴和绞盘。第二,太阳风的推力和飞行器离太阳的距离是成比例的,一旦太阳帆离开太阳5个天文单位以上的距离,推力就会明显的下降。第三,宇宙间有大量固体物质在流浪,薄膜很容易被击穿。当然,如果气球可行的话,上述几点可能会好一点。

那么模型的放飞解决后,1:1的实用载人太空船,能不能造出来呢?

(二)

一个天文单位是约1.5亿公里。目前载人航天器,最大飞行速度可以短暂达到第二宇宙速度(11.2公里/秒)从而摆脱地球引力,进入外太空。如果能较长时间保持的高速度,在今天,对于较大型的载人飞船而言,恐怕顶多就是11公里/秒,再快的话飞船船体强度受不了,上面的人也受不了。

这里我们只考虑载人飞船,因为是为未来人类大规模外徙做准备。同时,我也不考虑冬眠技术,因为即便有了冬眠技术,至少在这艘飞船上,必须有若干宇航员是清醒的,轮班操控飞船,要不然出个事故失事了,这些冬眠人和地球上的宇航中心都不知道哪里出了岔子,截糊的是火星人还是天顶星人。

如果我们假定一艘载人飞船,全程以11公里/秒的速度飞行,从地球附近太空某一点出发,飞出去60个天文单位,再折返地球,全程120个天文单位,那么这艘飞船必须飞51年零一个月。就是说,如果宇航员出发时是25岁,回来落地已经76岁了。由于是一股劲往外飞,中途换一班人马都不可能。

你想想看,连续飞51年不落地的飞机,要多少燃料多少费用?还不能出一点大故障,还要载人。而太空船比大型飞机更加复杂。 一台核反应堆,不停歇地运转50年是可行的,但这要求有大量的外围支援,随时提供零配件和抢救人力等等,这才踏实。而在小小的太空船上,这些“技术冗余度”是不存在的。

如果依托现有的技术,硬上,那么我的设想是这样的:

首先,一定是载人飞船和无人飞船配套研发。无人飞船先放飞,一是探路,二是先赶到预定地点停下成为 “驿站”,等载人飞船过来。

其次,载人飞船总重大约100吨,极限情况下可以短期收载15名宇航员,正常情况下只有2名宇航员。这2名宇航员在没有任何冬眠服务的前提下,可以连续操作飞船飞行50年。由于要做如此长期的飞行,他们的生活环境必须尽可能接近地球生活环境,最主要是要有“模拟重力”。

点看全图

因此,这艘(还不能飞出太阳系的)宇宙飞船“橘徕-1号”,有一个直径50米的核心舱,和一个碗型甲板。整个飞船在天宫空间站上搭建完成,先把核心舱一段一段地送到空间站,连接起来。碗型甲板由一根一根充气软管(类似于放大的自行车内胎)充气后捆扎而成,软管和压缩气分别送上太空,然后充气组装,所充的气是氧气和氮气的混合体,但含氧量比地球大气要高,宇航员在飞行途中就吸这个储备气。

如果我们要建立“模拟重力”,最好的办法就是造一个能旋转的大圈圈,宇航员站在圈里,靠圈圈旋转时产生的离心力,来模拟重力的存在。

点看全图

在“橘徕-1号”上,这个大圈圈就是镶嵌在碗型甲板外缘的“离心旋转管道”,管道横截面的直径4.2米(两层楼高),整个圈圈直径1300米,每70秒旋转一圈。

点看全图

宇航员在“离心旋转管道”里健身,休息,作业,不必穿宇航服,也享受到“模拟重力”,生活条件接近于地球状态;非常有必要时,才坐电梯去核心舱,体验一把失重状态。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由于AI技术发展,飞船操作高度自动化,宇航员的工作强度不大,差不多说,这2名宇航员类似在地球上守护一座无人小岛,只要心理上不出毛病,一呆50年,上班打卡,回家做饭,跟一般夫妻也没有差别。

当然,为了避免宇航员身体出问题,在出生前,就进行了基因修补,确保生下来的婴儿,将来不会有任何家族性遗传病或者老年病出现。然后你吃得科学,每天锻炼锻炼,估计到70岁还是很硬朗。

点看全图

“碗型甲板”起到几个作用,第一,连接核心舱(绰号“烟囱”)和“离心旋转管道”,确保飞船整体的结构牢固。第二,储存氧气,各类货物。第三,在甲板上可以安装大型射电天线,与地球联络并探测前路。第四,宇航员出舱外作业时,沿着甲板走动,比较安全。第五,收放“电动帆”的索具。

美国科学家们正在开发一种叫做“电动帆”的新推进方式,这种推进器可以利用太阳不断吹出的质子,电子以及其他颗粒,来当做我们飞船的推进力。Les Johnson是“太阳风静电快速传输系统(Heliopause Electrostatic Rapid Transit System ,HERTS)”的主要研发人员,这是一个获得NASA创新先进概念(NASA Innovative Advanced Concepts ,NIAC)计划两次资助的电动帆研究项目。HERTS团队也包括芬兰气象研究所的Pekka Janhunen,是他在2006年提出了电动帆的概念。受雇于NASA在阿拉巴马州亨茨维尔的“马歇尔太空飞行中心”的Les Johnson在 “100年星舰讨论会(100-Year Starship Symposium)”上,介绍电动帆概念为:"这对于探险深太空看起来非常的有前途。这个计划有望在2025到2030年之间实用化。”

点看全图

一个设想中的电动帆会从微型太空飞行器上伸出10到20条电线,每条0.6到20公里长,非常细,只有25微米的直径(人发大约50微米)。轴心会旋转,甩动电线,让这些电线绷紧,离心力使线缆每小时旋转一圈,逐渐延伸成为一个大的圆形丝网,然后对电线通电,用这些带正电荷的电线来拦截太阳送来的带正电的质子。假如在距离太阳一个天文单位(1.5亿公里)的位置,这些电线通电后形成电场的有效受推面积是600平方公里;但是在5AU的距离,这个面积就会增长到1200平方公里以上了。“经过好几个月的加速,这小小的力量可以让太空船加速到不可思议的速度,可能是每秒100到150公里(20到30AU/年)”。 电动帆太空船可以比太阳能帆太空船航行得更远(可受推距离是太阳风的3倍),可以在10年内让太空船到达太阳层顶(太阳圈影响力的外沿,即太阳风与星际物质碰撞/平衡的地带),比“太阳风帆船”的飞船要快至少1倍。

但电动帆是否可行,目前还不确定。电动帆方案,正在NASA的“高强度太阳能环境测试系统(High Intensity Solar Environment Test system)”中进行试验,这个系统是一个可控等离子室,可以模拟星际空间的真空和等离子体大环境。在等离子室中测试的项目包括“使用中被线缆吸收的电子的数量”,电动帆将要工作的地方(太空)是一个封闭的高度真空环境,如果展开的电线们积累了很多静电电荷,它就会像学校物理课上演示的莱顿瓶那样变成一个电容器。一旦积累了过多的电荷,电动帆就会失效。为了使静电电荷保持在低水平,电动帆飞船里装有在老式阴极射线管中用于显像的那种电子枪,这并不是要在电视机屏幕上播放什么东西------这个电子枪会把电子射入太空,来阻止任何的静电积累。目前的困难在于,Johnson他们还无法确定,一旦电动帆的电子枪开动,需要多少能量才能满足设计师们的要求。现有的两个模型给出的结果非常不一样。Johnson表示,其中一个结果说只需要适当(且可以做到)的功率,另一个结果说,飞船上无法提供这么大的功率。

另一名参与的科学家Bruce Wiegmann 强调: “作为研究这个项目的团队,很显然电动帆的设计非常具有灵活性和适应性。太空任务和载具的设计者可以权衡利弊,选择适合的线缆长度、线缆数量和电压等级来适应他们的需求。不论是前往内层行星、外层行星还是日球层顶,电动帆都可以根据需求来调整。”

配套的无人飞船 “橘徕-2型”,外观 与载人型非常相似,只是总尺寸和吨位要小很多,中间50米直径的烟囱就显得很粗壮。通过使用相应改短了的电线,“橘徕-2型”同样可以使用电动帆技术。

我觉得,电动帆方案也好,太阳风方案也好,这种“帆船化,利用飞船以外的能量推动飞船前进”的技术方案,最大的优点不是节省燃料,而是可以让飞船自己携带的核动力推进装置间歇性停机或怠速运行,从而延长推进系统各机械部件的使用寿命,使得“50年内不大修”变得可行。“橘徕-1号”自带的生活物资,可以供2名宇航员消耗2-3年(或6名宇航员消耗半年)。在物资耗尽前,“橘徕-1号”会与已经等在前方的一艘“橘徕-2型”会合,再得到大约45吨的物资补给,在赶到下一站前又可以撑3年。这样在50年的全航程中,“橘徕-1号”会对接补给大约20次,其中约15次与“橘徕-2型”对接,剩余多次则是在返程中与其他航天器会合。“橘徕-1号”无法降落地球(不能穿越大气层),只能回到“天宫空间站”系泊,两名70岁的宇航员摆渡到“天宫”上,再搭补给飞船回到地球。

整个方案,需要一个大型的“天宫空间站”,一艘“橘徕-1号”,至少17艘“橘徕-2型”,以及这些飞船出发时所载的物资(光这近千吨物资从地球和月球基地运到空间站,运费就是天文数字),人员训练以及研发中耗用的较为“隐形”的费用等等。参考国际空间站(总重400吨,已使用20多年,预计全寿命费用将超过2000亿美元,其中美国承担80%左右),“橘徕”方案至少需要一万亿人民币的投入。

人类历史上有过几次耗费惊人但劳而无功的探险,郑和下西洋是一次,国际空间站排到第二次,那么‘橘徕工程’ 会不会无法达到我们预期的成果,成为第三个坏例子呢?探险总是未知和冒险的,没有人可以保证其收益。这个工程将耗时60年以上,主要在前30年花钱,平摊下来前30年每年就是300亿人民币,少拍一些流量电视剧,大概就可以省出来了。

如果有人问:“为了将‘橘徕工程’完工,中国国家航天部究竟需要什么?”马卡洛夫同志会回答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党中央、国务院、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和九个国防工业部、600个相关专业、8000家配套厂家,外加‘电动帆’技术实用化------总之,需要一个伟大的国家才能完成它。”

通宝推:witten1,桥上,陈王奋起,
家园 为什么船体强度受不了?

在数十公里每秒这个范围,不需要考虑相对论效应。船体受力只跟加速度有关,与飞船速度无关,为什么飞船速度要限制在第二宇宙速度附近?

家园 船员的受力也只和加速度有关,跟速度无关
家园 太空固体漂浮物的碰撞隐患

国际太空站也有这个问题,它的外壁是经不起碰的。好在国际太空站离地球只有400公里左右,绕圈的航迹很有规律,所以地球上所有的天文台都可以为它站岗预警。就算这样也经历过几次危险时刻,万幸比较大的太空岩块最后擦肩而过了。

“橘徕”二款要进入未知的太空深空,地球上的射电望远镜在这个距离上已经无法看到较小的漂浮物,不能再为它们保驾护航。飞船11公里/秒的速度,远远超过子弹的400米/秒,等于相对来说,飞船静止,太空岩块以11公里/秒的速度打过来。如果岩块或冰块有脸盆大小,你觉得太空船正面装甲200CM均质钢够不够?

飞船飞行50年,能源不是最难的问题(核能),但如何把核能转化为推力呢?必须向后喷出某种介质吧?哪种物质可以带这么多,至少可以喷3年,捱到下一次与“橘徕-2型”接头呢?所以归根结底,还是要靠太阳风帆或是电动帆,这是地球文明目前的科技水平决定的。

人类还不能亲自走到30AU之外,就先不要想把破球拆迁了。

家园 Bigelow的项目最穷的时候

这哥们要把技术卖给中国,已经进入实质接触阶段,中国航天的人来了好几次,把国会吓坏了,赶紧恢复拨款。

所以啊,钱不是问题,配套厂家也不是问题,关键是两个大国之间有竞争。。。

家园 这是好事

这么说来,中国航天已经有了BEAM的基本数据和研发路线,自己照样子另搞一套出来,是可行的。

“电动帆”的科研方向,确实不太确定(是否可行),但保守一点,使用太阳风还是可行的。“太阳帆”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如果用在较大的载人飞船上,要求帆面积很大,其蛛网结构对骨架和绞盘的技术要求太高。但如果不用蛛网结构,就可以部分规避这个难题,具体我们以后再说。

总的说,一个类似“橘徕”的计划(阳谋),可以成为中国的 “星球大战”计划,把美国拖下水。

欢迎大家来挑毛病,本来就是摆一龙门阵嘛。

家园 首先需要重型可复用的火箭和飞船

没错,我说的是 BFR 或者 蓝色起源 的 newgelen。

有了复用火箭,才谈得上其他。

家园 你开个飞船,就运两个人,根本毫无意义

星际文明,第一步就该是小行星开发,改造。然后宇宙飞行物就是资源而不是威胁了。

家园 各位行家都来了啊

这篇刚刚起个头,接下来的后续,就是解决你说的问题:从地球上 “上传”物资到天宫空间站的难题。

而这个难题,其实我们以前说过:就是在雅鲁藏布江上筑坝拦水,发电后电力并不入网(从那个穷山恶水引出超高压电网,建造和日常维护太困难,得不偿失),而是就地使用。

本嘉明:《茗谈114》:天坪工程

如何使用呢?就是用电磁发射轨,蚂蚁搬山,把物资一点一点打到近地轨道,无人摆渡飞船抓捕到弹丸后,摆渡到天宫空间站,用以组装 “橘徕”系列飞船。

本嘉明:茗谈118:北京天梯

假如这三个项目配套,“橘徕工程”是可行的。

细节都在这三个主帖里了,请大家挑毛病。这里我说另一件事。

按习惯思维,但凡新技术,都是首先出于军用目的而不计工本地研发出来,然后溢出到民用领域,比如雷达,计算机,喷气飞机,运载火箭,等等。但从1980年代开始,这个模式不再是一边倒的了,在个别领域(微电子),出现了 “民用先行,军用跟上”的倒顺序。换句话说,以前所谓 “军民融合”,军是老子,民是儿子。而现在,“民是老子,军是儿子”的情况,渐渐多起来了,出现了 “民军融合”,其特征就是:民用先行,而且即便已经溢出到军用,始终是民用技术更领先一个马头。军工固然可以砸更多的钱,但有些事,不是砸钱就必然胜出的。

具体到“橘徕工程”。首先,即便“橘徕”系列载人/无人飞船的研发失败,倒在了最后一公里,但在这个过程中推进的各个子项目(雅江水电站,高原电磁发射轨)都没有浪费:在研发中得到的每个技术突破,可以用于陆军和海军的装备,水坝也可以为民造福。就是说,在“橘徕”研制过程中,其技术成果就同步外溢到其他项目里去了。或者说,在规划项目时,通过“顶层设计,平行安排”,以一个核心技术为纲,同时带动多个国家级项目(每个项目下又有多个子项目), “一鸭两吃”,齐头并进,搞出几个亦军亦民的工程来,东面不亮西面亮,摊薄风险。

其次,即便 “北京天梯”子项目遇到瓶颈,拖了大家后腿。此时启动PLAN B,用重型火箭往天宫空间站送物资,仍然不影响“橘徕”飞船的施工进度,无非是心脏搭桥,绕了绕道,科技树照爬。

第三,这种跨领域(航天,电磁弹射)和跨行业(科研,土木基建)的“(软硬)复合工程”,在举国体制的中国,更有优势。在美国,你没法说服NASA去投钱建设,运营,拥有一座水坝。

归总一句话,现在回头想想,人类居然连10AU的距离,都从未跨过,真是很羞耻。世界大战,在索姆河,在斯大林格勒,倒下了多少的天才,关闭了多少扇科学的大门。“橘徕工程”,单单论两款飞船组成的17艘左右的“舰队”,也不过2000多亿美元,而美国在阿富汗,在伊拉克,都是上万亿美元的亏蚀。

真是没出息的物种啊。

家园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如果从“星际”标准来看,我们人类还在茹毛饮血,根本走不出自己的小世界,哪里有啥子文明?

脚踏实地,一点一点来吧。如果两个人都没法运,如果10AU都不能“触地得分”,谈其他有毛用?

在太空船上,一个人一年,至少需要用掉7吨物资。就人类目前的太空站,太空补给链,和宇航飞船的科技水平,在50年里养活2个人,还真做不到咧。

家园 拿条小船,就载两个人出海,那是流放不是科研

好像妹喜和夏桀也就是这个待遇,没有那么浪漫。写小说能把很糟糕的事说得很浪漫,比如英国殖民者泡个印第安人妹子可以编成迪斯尼美女识英雄的动画。真实情况是五十年是很长的时间,人是很容易死的东西。人命关天的事不能靠浪漫主义。先设计个自动维持的太空生态圈,再把人轮流放上去。

家园 守边陲哨卡,南海岩礁,便是如此

印度北部山区里,大英帝国曾经有一个哨卡,放一小队英军在那里,就是宣示统治权的意思,毫无其他用处。

那里条件很恶劣,终年潮湿,英军士兵,不断自杀以求解脱。但英军从不后撤。

50年孤独无靠,是心理上很漫长的煎熬;人也是生理上很脆弱易碎的生物-----这些我都知道,但冲锋号一吹,明知要死人,还是要冲锋的。今天不苛求自己,奋力去做,人类永远有各种理由,跨不出自己的温柔乡。

愚公移山那个故事,是编得错的。即便天帝没有让天神把那两座山搬走,赢的仍然是愚公,他做了,哪怕不可能成功(搬山),也好过坐而论道的智叟。说不定挖着挖着,愚公挖到一个溶洞,可以穿山而过呢?但你不挖,就永远没有机会找到。“橘徕”飞船,就是同样的意思。

家园 人脑电脑结合后,这每人年7吨的物资全都省下啦

为战胜这一百多斤的质量而带来的克服地球引力、太阳引力付出的代价也都省下啦

肉身宇宙航行,目前看是没有前途和可行性的

该去航行的是思想是意识,连云天明的大脑都不应该去

家园 您忘了说充什么气体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