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市场经济过渡时期的企业性质、雇工、乡镇企业转变 -- 蛋疼的蛋蛋

共:💬30 🌺35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市场经济过渡时期的企业性质、雇工、乡镇企业转变

我重写了[URL=/topic/4386895]之前文章[\URL] 中的乡镇企业部分。

一切都在艰难进行中,我心有余而力不足,但只能赶鸭子上架。迫切需要您的批评建议或者参与。不妨提供任何意见。

目前已经完成的粗陋草稿(包括本专栏大部份文章)可在 http://www.doc88.com/p-0601727987769.html观看,PDF格式较为丰富清晰,推荐下载PDF来看。

雇工及企业性质

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已经开始出现数量稀少的“红帽子”企业。进入80年代后,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逐步提高,“红帽子”企业越来越多。所谓“红帽子”,即私营、个体企业以国有或集体企业身份注册(“戴红帽子”),或者挂靠国有、集体企业(“挂红帽子”),并向政府交纳行政管理费,向国有、集体企业交纳一定资金。一些思想较活的地方行政事业单位与公司也建立了专门提供挂靠服务的挂靠机构。虽然“红帽子”使私营企业减轻了相当政府审批、贷款、出口等方面的诸多限制,但仍未完全放开。“红帽子”企业中国营、集体成份同私营成份产权混杂、较难辨别。随着私营经济的合法性得以确立,其社会地位也飞速提高,私营一方想要脱帽,国营、集体一方想要维持现状,因此在此后20余年“红帽子”脱帽的问题一直存在。

笔者认为需要注意“红帽子”起始于民间自发,并逐渐获得一些地方政府协助。如同“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的“反作用”一样。这仍然是一种从民间到地方再到国家的、自下而上的历史变迁。笔者之所以重点提及这一点,是希望读者注意国家不是万能的,也不具备绝对力量,真正具备绝对力量的是历史实践社会,它超越国家,更超越某个或某些领导人。

广东肇庆市人陈志雄1979年开始承包鱼塘,越做越大,承包自己所属生产队及其它生产队鱼塘,越做越大,部分鱼塘有他人入股。一时间雇佣固定工5人,零工1000工作日。1981年5月29日,人民日报二版头条位置发表了一篇题为“一场关于承包鱼塘的争论”的调查报告,并以“怎样看待陈志雄承包鱼塘问题”为总标题,开辟专栏,进行了为时三个月的激烈讨论。

1981年10月17日,中共中央发布《关于广开就业门路,搞活经济,解决城镇就业问题的若干通知》,文件中允许个体户雇工,但不能超过7人:“对个体工商户,应当允许经营者请两个以内的帮手;有特殊技艺的可以带五个以内的学徒.”为什么恰恰是7人?保守派和自由派博弈的结果,俗称“七上八下”,7人及以下是帮手,8人及8人以上为雇工(资本主义性质)。这一结论由经济学家林子力根据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小业主”概念作出,它的意义在于政治层面上减少负面影响的折衷,而非理论层面。

1983年1月2日,中共中央一号文件《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中提出三不原则——“对农村个体工商户和种养业能手超过规定雇请较多帮工的,不应提倡,不要公开宣传,也不要急于取缔”。“七上八下”的雇工问题虽未完全解决,但已有较多松动。

1984年1月1日,中共中央一号文件《关于1984年农村工作的通知》中,对农村雇工问题进一步放开,有合作经济因素的部分企业被认为“实行了一些有别于私人企业的制度”,因此不能看作私人雇工经营。笔者认为需要注意这时期的“红帽子”问题。(关于“红帽子”问题,笔者放在本节末尾详细说明。)

1984年7月1日,安徽省芜湖市人年广久与芜湖市新芜区劳动服务公司、清水工业公司联营成立“芜湖傻子瓜子公司”,年广久出任总经理。年广久也是想要借助“红帽子”降低或规避风险。年广久再次因雇佣问题引起党和政府内部争论,此时再次惊动中央。10月22日,邓小平在中顾委第三次全体会议上说“放两年再看……”。

1987年1月22日,中央五号文件《把农村改革引向深入》发布。文件中提及注意保护农民独立从事家庭经营、个体经营的积极性,以及允许私营企业雇工超过七人限制。

1988年4月12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修正案中明确提及“国家允许私营经济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存在和发展。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

1994年全国人大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股份合作企业开始逐渐转变为产权清晰的有限责任公司。

乡镇企业

以下资料由笔者根据国家统计局编著的《中国乡镇企业统计资料》(1978–2002年)和《中国统计摘要–2018》整理。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1984年3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农牧渔业部和部党组《关于开创社队企业新局面的报告》,并同意报告提出的将社队企业名称改为乡镇企业的建议,提出发展多种经营,乡镇企业是多种经营的重要组成部分。乡镇企业有利于以工补农,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减轻城市压力等,乡镇企业独立核算、自负盈亏。

1985年1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中指出,对乡镇企业实行信贷、税收优惠。鼓励农民发展采矿和其他开发性事业;鼓励技术转移和人才流动,城市的各类科学技术人员经所在单位同意,可以停薪留职,应聘到农村工作。放活农村金融政策,提高资金的融通效益,农村信用社实行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积极发展和完善农村合作制。

中央对农村合作制的支持,加之自身资金匮乏、信贷渠道不畅、生产力落后、政策限制等原因,个体、家庭产业联合成立“股份合作”企业的势头迅速上升。但是它的合法性还存很多问题,利润上交多少也有变动。私有产权、私有经营权在乡镇企业成分中发展迅速,且成为一些地方经济支柱。

1988年4月,“私营经济”写入《宪法修正案》,但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

前文已述,因1987-1988年国内经济过热、通货膨胀严重、基建规模盲目扩大,社会反响强烈,1988年9月召开的中共十三届三中全会确定了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方针和政策、措施。加之之后的政治风波,姓“资”还是姓“社”乡镇企业在1989–1991年间的发展受到一些限制。笔者根据《乡镇企业资料》(1978–2002年)(可参考笔者简单整理的图表[tab:xiangzhen])发现,只从数量来说,乡镇企业中个体企业所受影响不大(其数量只在1989年相较1988年有所减低,1000多万个体企业只缩减1万余家);集体企业受到一些影响(1991年相较1988年数据下降10万余家);私营企业受影响最大最明显(1988年国家统计数据为120万多,1991年不足85万,下降35余家)。

1990年2月12日,农业部公布《农民股份合作企业暂行规定》及附件《农民股份合作示范章程》,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集体所有制企业条例》发布, 这两个法规为乡镇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

虽然乡镇企业在1989–1991年受到一些政策限制,但乡镇企业总产值、出口值、占比GDP却是年年提升,私营企业“红帽子”保障,地方政府与私营企业达成发展经济的默契和共识可能是主因之一。从这点看,我们可能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事实:市场体制不可阻挡。1992年的历史似是必然。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全国正式迈入市场经济体制,乡镇企业增长迅速。1994年全国人大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股份合作企业开始逐渐转变为产权清晰的有限责任公司。

在1985年前,并无私营和个体企业相关统计数据,以下只以国家统计局数字为准。仅1985年,新加入统计表的私营企业53万余家,个体企业1012万余家。从1985到1993年的9年时间里,乡镇企业就吸纳剩余劳动力9497万余人,平均一年过千万人;乡镇企业年增加产值占比GDP从18.7%增长至22.44%。1985年乡镇企业出口额占比全国出口总额15.21%,于1992年增长至25.51%。1993年因进一步改革开放大环境下对乡镇企业的政策支持放开,以及人民币大幅贬值下的实际汇率影响,使往日受压抑的乡镇企业瞬增诸多活力,1993年其出口额占比全国出口总额41.5%。

如同这时期的一系列政策,乡镇企业带有较强先锋、折衷、过渡性质。中国以乡镇企业为突破口,走向了市场经济。此后乡镇企业的发展也有波折,但笔者认已经可以将其划入一般企业改革中,因此不再将乡镇企业单独列出和赘述。

关键词(Tags): #市场经济#邓小平#中国#历史
家园 关于“七上八下”补充一点

这个问题,我曾经在河里问过,为啥八个以上算剥削? 有没有理论依据?问不出个所以然。

这里我第一次见到有河友提到,是“这一结论由经济学家林子力根据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小业主”概念作出”。

这个跟我了解的不同,我有一次看邹恒甫的书,里面有提到这个,他说这个数字是在恩格斯的一本书里的某个注脚提到的。至于为啥八个以上就算剥削,恩格斯也没有解释,我猜他就是拍脑门想出来的。

最近太忙了,冒完泡,就继续潜水。。。。

家园 这个理论是带些文字游戏性质的政治层面的折衷

资本论 2009年版,第357页。

借此突破不许雇工的限制。

希望继续提供意见,补充看法。

我能力有限,错漏不可避免,这一系列还有很多问题。

家园 我其实就是好奇

不好意思,回帖有点晚,这段时间太忙了。。。。。

我总觉得剥削这个概念,怎么定义无所谓,但是实在太过抽象,无法在现实生活中应用。

譬如文中提到的“七上八下”,为啥七就可以上,八就必须下?是否可以“八上九下”?

又譬如,如果某个企业主雇了10个人,但所有生产资料都是租来的,算不算剥削?如果算,那么同样的生意,另一个企业主雇了7个人,所有的生产资料都是这个企业主的,按“七上八下”的原则,应该就不算剥削。但我左看右看,都看不出两个企业主有啥区别。

这些都是很浅显的现象,但是资本论就是找不到理论依据来解释。左派河友不少,我真心希望有人能找出其理论的解释清楚。

理论都是一环扣一环的,假如剥削不搞清楚,那么阶级斗争的解说又会有分歧。河里左派河友一吵架,我就偷笑,这真不是他们的错。

另外:制定国家政策的理论依据,应该是非常扎实才对,总不能是文字游戏吧。。。

家园 第一卷 剩余价值率和剩余价值量

从以上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考察中可以看出,不是任何一个货币额或价值额都可以转化为资本。相反地,这种转化的前提是单个货币所有者或商品所有者手中有一定的最低限额的货币或交换价值。现代庸俗经济学则假定,任何人都可以选择做资本家。可变资本的最低限额,就是为取得剩余价值全年逐日使用的一个劳动力的成本价格。假设这个工人自己占有生产资料,并且满足于工人的生活,那末只要有再生产他的生活资料的必要劳动时间,比如说每天8小时,对他来说就够了。因而他也只需要够8个劳动小时用的生产资料。但是,资本家除这8小时外还要工人再进行比如说4小时剩余劳动,这样,他就需要一个追加的货币额,来购置追加的生产资料。按照我们的假设,他必须使用两个工人,才能靠每天占有的剩余价值来过工人那样的生活,即满足他的必要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他的生产的目的就只是维持生活,不是增加财富;而在资本主义生产下,增加财富是前提。为了使他的生活只比一个普通工人好一倍,并且把所生产的剩余价值的一半再转化为资本,他就必须把预付资本的最低限额和工人人数都增加为原来的8倍。诚然,他自己也可以和他的工人一样,直接参加生产过程,但这时他就不过成了介于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中间人物,成了“小业主”。

家园 这里至多也就是定义了小业主啊

哪里定义了七上八下呢?

另外,这句话也是有问题的:“他的生产的目的就只是维持生活,不是增加财富”

请问,现实生活中,有谁的生产目的不希望增加财富的?财富多多少少,都得增加,才能维持生活吧?当然,能不能做到是一回事,希望又是另外一回事。

举个例子吧,假如你是研究者,有人投资了一个小厂,你会如何发现这个业主得生产目的呢?

家园 应该是思维方式的不同

我从来不否认我是理工科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强调的是理论与现象要对应得起来。

很多社会科学的理论似乎不在意这点,弄得我读这些书的时候痛苦不堪。。。。

家园 我手里另一版里面叙述得更清楚。

这一段是老马用一个简化模型论述“货币转化为资本的最低限额” ,这个模型里面雇佣八个工人才能从货币所有者变成资本家,如果他直接参加生产过程(只需要七个工人了),那么他就成了介于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小业主。

特色用这个简化模型、偷换剥削与资本家的概念,撬开墙角然后彻底打开剥削这道门。

82年这版里面这一句也是“在这种情况下,他生产的目的就只是维持生活,不是增加财富”,硬要说可能确实表述有点问题,但我也没有更早更权威的版本了,我也不清楚是原文的问题还是翻译的问题 (选集里没有这一章,全集里才有),把这个“目的”换成“结果”理解起来更通顺。老马论述“货币转化为资本的最低限额”思路还是很清楚的。

家园 这个就是我一直抱怨的,理论跟现象对应不起来

要搞一个模型,然后找一些小企业主套上去,证明“七上八下”就是剥削,一点都不难。

难就难在,这个模型,适用于绝大多数(社会科学,就放松一点要求,不说全部了)小企业主,证明了“七上八下”就是剥削,这个难度就大多了。

你说的把“目的”换成“结果”,我也难以苟同。同行业的小企业,同样都是雇八个人,投资同样的生产资料,经营的“结果”,有人挣钱,有人亏本,有人挣多,有人挣少,你难道还能说,有的企业主是剥削,有的不是剥削?

家园 特社在这个过程中偷换概念了。

老马是用这个模型简单论述了货币转化为资本的最低限额,在这个模型里雇佣7个是小业主,雇佣8个是资本家。老马从来没说在这个模型里雇佣7个就不是剥削,雇佣8个才是剥削。根据老马的理论显然不管是那个模型还是现实,雇佣7个或8个都是剥削。特社玩了一手“小业主不剥削、资本家剥削”的偷换概念。

有人生产的结果能“维持生活”,有人生产的结果能“增加财富”。在那个模型里,他雇佣两个工人,“在这种情况下,他的生产的结果就只是维持生活,不是增加财富。”

家园 一样是对应不上啊

我看的版本是这里的:http://yuedu.163.com/book_reader/8d5aa28c-c523-4c65-bd29-b3f1a70e21a9_4/fbf170c0acaa526eb274398cbe62bfc8_4

讲的是资本论的第二篇,货币转换为资本。

有两点我不同意你的观点:

1. 即便这个模型解释了雇佣8个是资本家,我也不认为这个模型适用于大部分的小企业,我们完全可以去考察一下,看看他们的货币转换为资本的情况是否都大致一样。

2. 请看下面资本论抄来的一段话:

作为这一运动的有意识的承担者,货币所有者变成了资本家。他这个人,或不如说他的钱袋,是货币的出发点和复归点。这种流通的客观内容--价值增殖--是他的主观目的;只有在越来越多地占有抽象财富成为他的活动的唯一动机时,他才作为资本家或作为人格化的、有意志和意识的资本执行职能。

很明显,马克思是要看企业主的主观目的的,这个就麻烦了,我不知道主观目的是如何可以衡量的。。。。

家园 这个简化模型是来论述理论的,

直接套现实很荒谬(然而特色就这么直接套了)。“这个最低限额的货币,以能够雇佣一定数量的工人,购买足够这些工人使用的生产资料,从而提供的剩余价值可以满足货币所有者的不劳而获的生活要求和积累要求为标准”

我想了想,应该还是老马的“目的”更准确,我之前理解有偏差。资本家生产的主观目的不是价值增殖,还能是什么?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