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读过书的人要有读过书人的样子——欢迎大家 -- gzdcl
《海瑞罢官》要人们学习什么东西?(续6)
阶级斗争是客观存在,它必然要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用这种或者那种形式反映出来,在这位或者那位作家的笔下反映出来,而不管这位作家是自觉的还是不自觉的,这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海瑞罢官》就是这种阶级斗争的一种形式的反映。如果吴晗同志不同意这种分析,那么请他明确回答:在一九六一年,人民从歪曲历史真实的《海瑞罢官》中到底能“学习”到一些什么东西呢?些什么呢?
《海瑞罢官》要人们学习什么东西?(续7)
我们认为:《海瑞罢官》并不是芬芳的香花,而是一株毒草。它虽然是头几年发表和演出的,但是,歌颂的文章连篇累牍,类似的作品和文章大量流传,影响很大,流毒很广,不加以澄清,对人民的事业是十分有害的,需要加以讨论。在这种讨论中,只要用阶级分析观点认真地思考,一定可以得到现实的和历史的阶级斗争的深刻教训。□ (全文完)
【发表时原注释】
①吴晗:《论海瑞》,一九五九年九月二十一日《人民日报》。
②《北京文艺》,一九六一年三月号:《羞为甘草剂,敢做南包公》。
③《北京文艺》,一九六一年三月号:《评〈海瑞罢官〉》。
④《北京晚报》,一九六一年六月二十三日:《从海瑞谈到‘清官戏’》。
⑤吴晗:《论海瑞》,一九五九年九月二十一日《人民日报》。
⑥《海瑞罢官》单行本前的内容介绍,一九六一年十一月北京出版社出版,第七页。
⑦吴晗:《海瑞的故事》,《中国历史小丛书》版,一九六三年六月第二版,中华书局出版,第十五页。
⑧吴晗:《海瑞罢官》序,单行本第Ⅵ页。;
⑨《二十二史劄①记》中记载了万历中嘉定、青浦间搞投献的例子,明显地反映出这是地主阶级内部矛盾。摘录如下:“又有投献田产之例,有田产者,为奸民籍而献诸势要,则悉为势家所有。……万历中,嘉定、青浦间有周星卿,素豪侠,一寡妇薄有赀产,子方幼,有侄阴献其产于势家,势家方坐楼船鼓吹至阅庄,星卿不平,纠强有力者,突至索斗,乃惧而去。……此亦可见当时献产恶习。”(商务印书馆一九五八年七月版,七二一页)。
⑩《被论自陈不职疏》,见中华书局一九六二年十二月出版的《海瑞集》
高中毕业知青当过灯改时代多年校长挣到“省级特级教师”头衔的应学俊,我估计是个很难看得懂有一定深度的文章的蠢货。至于阶级立场,就不论了。
- 待认可未通过。偏要看
后半段明显政治意味浓厚,而且有些胡搅蛮缠了。
比如,先说我们现在没冤狱了,你反冤狱就是反革命。这个太蛮横了吧。
什么时候都有冤狱,什么时候反冤狱都是对的。
- 待认可未通过。偏要看
革命们,暴风骤雨,不好控制啊。
del.
的选择。
太多的利益集团要分享革命成果,所有当年为了胜利团结在毛周围的团体都要切分桃子。知识分子阶层以梁漱溟章伯钧之类为代表的民主党派利用毛借他们监督共产党的构想,自大过了头,居然很不切实际的提出“政权轮替”的主张,为TG既得利益所不容,逼着毛发动“反右”,是为政治斗争(当然,后来还更进一步,又合伙再逼毛去掉旁系彭,是为权力斗争——个人觉得,这是主席一生最失策的决定——事实上,共产国际虽然没了,苏联影响却依然巨大),——文革,是主席对把持官僚系统的上层失望后的绝地反击——当然,初心自然是人民利益。
彭总,和他,在这点上没有任何分歧。
活在不受绝对摆布当中的中国人,都应感恩当年主席独立自主的风骨。
- 待认可未通过。偏要看
1946年吴晗在上海时,恰好胡适也在,吴曾致信求见,胡适未予理睬。回北平后,吴晗再度拜访胡适。胡适依然旧时胡适,但吴晗却早已不是求学时的吴晗了,两人话不投机,不欢而散。吴晗后来提及此事时说:“联大从昆明搬回北平后,我做胡适工作,可是他顽固不化,我的脚就不再踏上他家的客厅了。”当胡适得知吴晗去向后,不由长叹:“吴晗可惜,走错路了。”是耶?非耶?
胡适说他“走错路了”,似乎不是你说的“反右他是前锋”
我知道,似是而非就是这么来的——你说吴“走错路了”吗?似乎46年还真的走了一条不同于胡适的路——如果胡适的路是对的,那这吴的路显然“错了”。
- 待认可未通过。偏要看
- 待认可未通过。偏要看
- 待认可未通过。偏要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