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啥时亡天下? -- 胡里糊涂
比较好的工科大学,如清华,哈工大,上海交大等,基本不会用同济高数,也正常,同济数学本来也不是很靠前,不知怎么的就流行起来了,这本身就很令人奇怪。其实同济高数书也确实没那么好,好的工科大学认为过于简单,所以都是自己用自己的教材,像哈工大一向是用前苏联的教材。
- 待认可未通过。偏要看
- 待认可未通过。偏要看
不知道现在还是不是这样。
同济数学不强,力学也不强。但是工程数学,工程力学应该都还不错。
- 待认可未通过。偏要看
清华用英文的线代教材,这事儿值得说么?值得。值得大说特说么?不值得。
看看观网上类似的评论,一付如临大敌要亡国灭种的样子,真是觉得有点好笑和费解。
都建国七十周年了,还是这么缺乏自信。
1.这世界上不存在中国人的数学,美国人的数学或者欧洲数学,只有一门学科,叫做数学,在自然科学研究里引入意识形态论争和国别主义那是前苏联和纳粹干的事,让一帮人批判相对论,批判基因科学等,事实证明都是些极为可笑的举措。
2.理工科目前的研究生以上学历,大部分平时阅读的都是外文文献,这些人是不是都是崇洋媚外或者当反贼的苗子?并不是,这只不过是目前中文领域的高质量论文的数量仍然落后于西方罢了。是的,我知道西方注水的论文也很多,但是我们要的是努力赶上并超越西方的水平,而不是拒绝看外文文献和著作。
3.这个问题真正的症结是为什么这么多年都没出现一本一流水平的中文线代著作。其实中国大部分院校的自编教材水平真的不敢恭维,无论从编排的合理性,可读性,逻辑性还是各方面跟很多经典教材真的不能比。但是编教材一能作为老师的学术成果,二对学校和出版社来说是稳定的创收,因此很多学校有条件的话都会优先使用自编教材。但是这些良莠不齐的教材起的作用真的就不敢恭维了,常常基本概念都讲不清楚,老师教的糊涂,学生学得糊涂,误人子弟,贻害大方。
4.如果真的这么恐惧英文的浸染作用,敏感的不应该是用线代的英文教材,而是大学本科等对于英语教育的过度重视。李岚清管教育的时候就说过,中国的大学生一半时间用来学英文了,而且费时较高,收效较低。这里面很大的一部分原因一是申请出国,二是四级考试跟毕业证捆绑。如今四级考试捆绑毕业证的政策应该是被废除了,出国留学也没有过去那么高大上了,英文的光环是在逐渐衰退的。
但是另一股风潮就是中小学对英文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并且英文考试的难度也越来越高,这方面才是真正值得重视的。大学阶段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已经初步形成了,我不太相信清华的学生学个英文教材就对英语和英语文化有亲近感了,其实很多学科比如计算机等一直有很多人在用英文教材,不知道为什么这次这事这么敏感。
而小孩子从小接触过多英文,甚至在家里只讲英文不讲中文这是很多现在家长的教育方式,这个才是值得反思的事情。
5.清华为什么不把教材翻译过来,或者自己编一本好的线代教材,前者可能是因为费力不讨好,或者怕抢了同行的生意。后者很简单,就是水平不够。写教材看起来简单,其实是个技术含量极高的活儿,而且在美国,线性代数的重要性甚至比微积分还重要,因为线性代数跟现代工程领域尤其计算机领域的关系极大,用好线性代数甚至能改变人的工作方式和思维方式。而国内的线性代数教材常常是讲了一堆概念,却不知道能用来干啥。至少这方面,就跟国外经典教材拉开了差距。
6.真对英文这么敏感,应该先反思一下,现代汉语中有多少词汇是从日文里拿来的,用这些词是不是洋奴哲学,爬行主义,亡国灭种?我觉得这比一本英文线代教材要重要多了。
在考试贵族读书人中间怎么能说这句话呢?但这句话可以公开对车间工人宣扬,考试贵族出身的管理层就要给工人灌输这种概念,人是有差别的,收入是有差距的,收入低只能怪你自己没用。
但是,并没有看到 “本质区别”。线性代数是一门成熟完备的学科,我并不认为能够玩出什么花样来。
我教过大一水平的线性代数至少七八年,传统上从行列式开始的教法很不好,我完全同意。我上次在国内交流还是 2001 年,复旦对非数学专业的学生就是这个教法,坑爹。
但是之后应该改进了吧? 我自己就一向线性方程组开头,学生反应良好。这本教材的 “新”,在于把行列式往后挪,先讲线性空间。但行列式的性质是个单独的单元,无论理解与否,不影响后面的高斯消除法,以及线性空间。我的做法是因材施教,讲行列式的性质,给出证明,考试不考。好学生有兴趣可以听,非本专业的学生,死记硬背也就是一丁点,毫无负担。
清华是世界排名前列的名校,水平肯定比我在西方小国混日子高,这么个(小)问题不可能解决不了,还要引进英文教材? 自家讲义前后顺序换一换就行。
- 待认可未通过。偏要看
更重要的是:这些教材都是译成中文之后在大专院校教授的。
数学用美帝的教材真是脑残了,美帝的数学,跟狗屎一样,大学亦然。
纯用英文教材的领域,我看只有一个专业可行:计算机专业。这个领域大多的原始论文和教材都是美国工程师弄出来的。翻译成中文教学,不是不可行,但现在的翻译行业跟几十年前已经无法相比了,翻译质量之烂,不忍卒读。这样的情况下,确实还不如用原版英文cs教材。
以前的理科老留学生的语言鄙视链是这样的。
德语》法语》英语》俄语(特别是挂了个副博士)
真有那天,这就是小事了。
现在中文科技文献含水量太高,以至于到了搞中国社科研究的外国人,都不愿意引用国内文章的地步。
当然挤干90%以上的水分后,总体干货量还是够的。喝稀饭也能管饱,但得肾好。
引用:结果就是,全国没有一本线性代数教材是大家公认比较好的。
这个我完全同意,从内容上讲,线性代数是个分水岭,内容不难,但是对新手很不友好(各种下标,变换,公理系统)。有一个好的老师引导,和自己看书自学,天差地远。
但这是个世界性的难题,不仅是 “全国” 而已。全世界只要是个大学,基本上都能编一本教材,线性代数发展完备大半个世纪了,教材车载斗量,学生还是经常挂科。
我不赞同吹捧斯特朗这本教材,我查了一下,起码 98 年就有早期版本了,二十年来都没有响亮的名气,怎么突然就 “很多人欢迎” 了? 如果真的这么好,二十年都没人愿意弄个翻译版?
引用:但更多的是讲的一般,讲的不好的,于是很多学生都自学了,这时候,一本好的教材就很重要了。因为不行可以自己看教材,
我们在讲清华啊,不是普通高校。以清华的老师、学生能力,自己看讲义是可以搞通的(其实也就是行列式那块,之后就一帆风顺了)。清华是最不依赖教材的,更何况是英文版。老实讲,有这点时间学英文,扎进去大半天,肯定就弄明白了。你找个 GRE 学生问问,线性代数不比背单词容易?
在车间浮沉二十多年,还能不明白学历是什么?一个中专生,用大学生思维去衡量这个世界,那才叫苦。在车间当工人,就应该用底层人民的思维方式去行动,去斗争去撕咬,才能脱离苦海。
才学会用河里所谓的“流氓无产者”的思维来看待这个世界,才知道这个世界真正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