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中国80年半导体真实情况 -- catspace
西西河很多人都觉得中国半导体行业是在改开以后和世界先进水平拉开差距的,实际上这是一个错误的认识,因为我们在宣传时拿的是实验室产品和别人量产的产品进行比较,而受到当时中国工业水平的限制,我们的实验室产品是无法量产的。更残酷的是在80年代,半导体行业迎来了一次工艺的飞跃,电脑辅助布线设计、多层互联结构和掩膜光刻机等先进技术开始投入生产,中国想要靠实验室制造跟别人同等水平的芯片都做不到。
从八十年代开始,中国半导体行业发展一直非常迅速,中国芯片产量在85年是5300万块,90年是9800万块,95年是18亿块,2000年是58亿块,05年是270亿块,10年是652亿块,只是半导体行业是科技进步最快的行业,虽然中国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逐步拉近,可是这远没有中国的其他方面那样从落后到世界领先的表现那么突出。
在半导体行业相差2代。列举82年相差多少,不代表76年相差多少。
美国79年生产的所谓LSI,也就是门电路,74LS系列为主,我们80年代中期本科毕业设计能做的,差距真的不大。1970年Intel才推出1kbit SRAM。到CMOS系列的CD40系列,陆续定型已经到80年左右。
70年代真的相差不多,邓上台后的15年基本没有投资,中国的半导体大幅度落后了。
反观日本, 1976年3月,日本开始了“DRAM制法革新”国家项目,由政府牵头,联合日立、NEC、富士通、三菱、东芝筹集资金737亿日元,设立LSVI技术研究所,其中通产省补助291亿日元,占39.5%。这才在80年开始占据DRAM的上风。
在半导体行业,千万不要随便抹杀1年这样的差距,3年足以翻几倍。
这句话是不准确的,没有人认为改开前中国半导体产业与世界水平没有差距。准确地说,八十年代以后,因为产业发展指导思想的问题,中国半导体产业基本上放弃了追赶的步伐,差距越拉越大。自主研制半导体制造技术的平台和队伍,基本上与产业脱钩,越来越萎缩,没有存在感。
产业发展指导思想的问题,从你贴的几张图也可略见一斑。八十年代的产业指导,看到的都是产量落后,成本落后,技术落后,因此主导思想就是全力以赴走合资制造的道路,只追求产量的增长,引进技术的进步,但对自主半导体技术的发展,自主半导体制造技术的研究发展,基本上是不管不顾的。北京878厂上交利润曾经超过投资的8倍,但因利润已经上交,没有经费升级改造自己的工艺设备,打报告找上面要经费,回答是现在的政策都是要走合资的路,合资的才有钱。
八十年代看不到自主技术发展平台的重要性,以为在国内合资制造就可以了,大飞机不就是这样吗?核电站如果不是张爱萍拍桌子,有人还给赵真人扣了卖国主义的帽子,十有八九也就只有合资核电站了。
我看时间差不多
也不知道这个正负电子对撞机都有哪些实际方面的价值?如果把当时的那么一大笔资源用在半导体上,或是继续发展光刻机或者芯片什么的,是不是能出更多有价值的东西?
——
1984年10月7日,BEPC破土动工。邓小平同志与党和国家领导来到高能所参加奠基典礼,为奠基石铲了第一锨土,并亲切接见了参加工程建设的科技人员和职工代表。邓小平同志为基石题写了“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国家实验室”的题词。他说:“我相信这件事不会错”。——————————————————
他凭什么相信呢?肯定不是自己的专业知识了,是李政道给他做的保证吗?
第四图,上说80年代初CAD已经普遍采用。这个仅仅说勉强。到80年代中才算普遍采用。
SPICE是1973年加州大学伯克利的教授和学生自己开发出来的,到了81年发布2.6版本才算可以用,我们为了这个东西,还学了Fortran语言。
到90年,教我们计算机课程的老师去了美国,搞出了自己的EDA软件,后来被Cadence以几千万美元收购,他本人也成了Cadence的VP,在里面混了十几年,前几年国家需要自己的EDA,他又从Candence出来,自己搞了一个自主的EDA软件公司,听说还不错。
上面不是说我们老师有多牛逼,而是一个普通的高校讲师,去了美国搞CAD,就取得了那样的成就,说明在当时我们虽然落后,并不太遥远。
我记得我们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教材是英文复印过来的。
https://www.proplussolutions.com/index.php
不知道为什么把中文网站弄没了
算把坑了一批人
谢谢
那时操作系统也就几万行程序简单得很,70年代中国就自己弄出来操作系统了,差距基本没有。
关键是生态系统,连计算机都没几台根本没戏的,不是四十年前写出个操作系统就能变成比尔盖茨的。。。
但是这里面的逻辑其实是靠不住的。所以在别的论坛里这些话题已经衰微了。
——下面是样板月经—————
无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