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风云帐下奇儿在,鼓角灯前老泪多 -- 燕人
最核心的问题:汉昭帝的“暴毙”是不是霍光下的黑手,如果是,汉朝宗室就能光明正大清君侧,西汉中央官僚集团和御林军也要灭掉弑君者,如果霍光的势力大到杀掉皇帝,中央和地方连质疑的声音都没有,那岂不强于曹操无数倍,毕竟汉献帝多次组织反曹势力,曹操也没有把献帝咔嚓了吧,即使让献帝被自杀被中毒也没有吧,最后寿终正寝。
说到昌邑王这事儿上,如果是霍光把汉昭帝杀掉,那昌邑王听说皇位落到自己头上时,为啥会欣喜若狂的去接这个烫手山芋呢,汉武帝指定的接班人霍光都能杀掉,对一个霍光自己立的昌邑王,会心慈手软放他活着离开京城么?
曹操在让县自明本志令里写,年轻时的理想就是做一个汉征西将军,最后为啥要称魏王呢?无非他自己比较了下,他对汉献帝的恩情大还是霍光对汉宣帝的恩情大,如果霍光是顶着弑君的风险,最后有意无意的把皇位给了刘病已,那汉献帝的皇位是曹操杀掉东汉少帝给的么,所以不篡位,终究是灭族的下场。
计较霍光实力强还是王莽、曹操强其实是没有意义的,在王莽曹操看来,你霍光就是再忠诚有什么用呢,最后死后还不是被族灭,所以篡位未必赢,但不篡位一定输,宣帝族灭霍光集团很轻松,但以后的权臣,走到那一步了,不鱼死网破怎么办。
他那个年龄段的,很多人年纪轻轻就参加革命了,级别比他高吧。小毛在苏联时间太长,整个青年时期又完全脱离了中华文化,等回来以后不得不从看中国古典小说开始重新补课。然后学农,进工厂,基本都是在学习,在工作实践上远不如一早参加工作的同龄人。
父母对孩子,从小到大,这么培养那么培养,这么关照那么关照。最后还不是劳燕双飞,两代人各走各的路。做父母的只好自我安慰一句话,儿孙自有儿孙福。
现在当政的基本都是老毛时代教育出来的吧?老毛给他们搬走了三座大山,树立各种无私奉献的典型给他们学习。等他们长大了当政了,又把教育医疗住房新三座大山给大家压上了。
从海昏侯墓里出土的典籍,到二百多旧臣被杀,再到汉宣帝大权在握,而不放心海昏侯。废昌邑也是可疑的。这个霍光必可再论。
宣帝把霍家灭门也是侧面佐证。不能用刻薄寡恩解释。
在古代,岂有聪明如昭帝,皇帝二十一岁而不还政。夙夜匪懈,一人而已。一人者,皇帝。
司马光,七十老宰相,本朝太祖太宗例子在那。虽义正言辞有大论,曲笔也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