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关于核弹威力,大众中有很多误解,夸大太多 -- 破奴冠军

共:💬61 🌺365 🌵1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家园 可能答案正是你不想听的,类式当年31.
家园 好奇怪你认定核战就是单挑。
家园 山高县:我们在核武上是赌神

山高县:

昭和的本质不是赌国运,而是拿梭哈当常态——

东风5甲型陆基弹道导弹作为国本所系,靠经商补贴获得的利润才勉强完成研发工作,据说研发经费不足一亿。

1982年宜昌827厂氚生产堆下马1984年第一代核弹定型后,核研发与核试验停止整整两年

1984年建成80%的重庆816厂钚生产堆下马

1987年404厂钚生产堆停堆而转产钛白粉,兰州504厂和和平814厂停止生产高浓缩铀

1987年广元821厂钚生产堆停堆,武器级裂变材料生产至此告终

作为承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国家,我们的战略核反击力量特别是至关重要的二次核反击力量赖以生存的基石核潜艇,在1988年092定型,同型2号艇的生产计划被取消

1990年于1977年开工建造的最后一艘091型完工,093/094的研制直到1994年才展开,期间整整四年核潜艇团队解散

作为战略核反击核心力量的潜射弹道导弹的巨浪1于1988年定型,1999年巨浪2立项,期间整整11年,潜射导弹研发团队解散

由于80年东风5试射完成后整整九年无所作为,东风5甲在80年代最后一年才立项,导致当苏联解体,中国空前孤立的时刻,我们并不具备向美国本土投送核载荷的能力

以文恬武嬉的亡国之姿在列强环伺,风起云涌,天下巨变的大争之世滥赌数十年,最后还能全身而退重新上路,什么叫赌神啊(战术后仰)。

家园 中国的核政策就是如此,这是公开宣布的。

中国并未建成导弹预警系统。

家园 一颗一千万吨当量的钴蛋,整个北美玩玩。

自己都要死光了还在乎别人能不能活?这是啥雷锋精神?

通宝推:心有戚戚,
家园 以前看过类似的研究

是美国人写的,要确保摧毁纽约级别的大城市,需要3个核弹头以纽约为中心,等边三角形的3个顶点投放。

假设核战发生的时候,反导系统的拦截率是90%,粗略计算是每30+枚核弹头杀伤千万人或是三个关键军事设施,以美国10个大城市+100个关键军事设施计,正好千枚核弹头(胡锡进的数字)。

家园 回你一个观网的文章,算半官宣,有较清晰的数量

以下为观网传贴内容:

和载具发展同步的是,我军的核部队编制规模也在军改后得到了扩大。关于我火箭军的核导弹规模到底有多大,笔者就算知道也是不能写的。但公开资料表明,在军改前,一共有超过10个洲际导弹旅。军改后,火箭军执行了基地-旅的编制体制改革,导弹旅数量整体增加,其中洲际导弹旅被扩充到了接近20个,编制扩大了60%。

而且,在火箭军上一轮编制体制改革中,每个导弹旅的导弹发射数量也有了显著增加。我国的核载具数量,从接近百枚发展达到数百枚。考虑到东风-5B和东风41两种导弹具备多弹头(MIRV)能力,我国的核弹头数量也从上百个增加到达到数百枚弹头的水平。

核导旅公开信息较少,但只言片语中仍然可以发现编制体制有所扩大

核导旅公开信息较少,但只言片语中仍然可以发现编制体制有所扩大

与之相对的,美俄的核载具数量,在New Start条约的规定下,仅仅保持有700多枚载具,1550发部署状态的弹头。在载具总量方面,解放军的载具数量已经达到了美俄的三分之一左右。这还不考虑空军某轰炸机旅需要的32枚弹头/导弹以及6艘094需要的72发巨浪-3型潜射弹道导弹与72枚以上适配的弹头。如果在计算这些载具以后,我军的载具数量与美俄之间的差距还会进一步缩小,但由于我军目前列装的多弹头载具较少,总体弹头数量有差距。

家园 1000万吨当量弹有多重?用什么载具投射?

我们搞了嘛?还是你纯假设?

家园 导弹时代没那么大个的了吧?

记得俺们导弹发射起爆的是300万吨。

现在美军现役的弹头都是几十万吨当量的。

家园 1000万吨只能轰炸机去投,杀伤面积,不如.几十个十多吨 -- 有补充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1)
家园 十多万吨,少了个万。 -- 补充帖
家园 真到了那时,只要在近本土平流层上风处炸一个钴弹

就可拉老美殉葬。

等环流再吹到自己这一边,剂量反而最少,可以早日复生。

家园 楼主应该看一些关于核冬天的理论推演

核冬天假说(Nuclear winter)是一个关于全球气候变化的理论,它预测了一场大规模核战争可能产生的气候灾难。核冬天理论认为使用大量的核武器,特别是对像城市这样的易燃目标使用核武器,会让大量的烟和煤烟进入地球的大气层,这将可能导致非常寒冷的天气。必须指出的是,核冬天是基于数据化模型的假设。在最新的研究中,科学家更新了比上世纪更精确的计算模型,依然得出结论核冬天会对地球气候造成毁灭性影响。

相互确保摧毁,这个词是六十年代全世界科学家共同的确认。

不是建立在 核武器 = 地震 这个假设上的。而是建立在:核冬天,核污染,以及人类社会(生存,医疗体系)本身的崩溃上。

家园 这个是wiki上关于核冬天的介绍。

有许多科学家试图预测大规模核战争的气候效应,其中最著名的是1983年“TTAPS”小组(理查德·特科、布赖恩·图恩、托马斯·阿克曼、詹姆斯·波拉克和卡尔·萨根五位科学家的姓氏首字母缩写)的研究成果。TTAPS(常常被读作T-Taps)小组受到了火星沙尘暴致冷效应的启发。他们使用了一个地球大气层的二维简化模型计算了核冬天效应,结果发现全面核战争可能导致内陆地区的温度降至零下摄氏40度。这项研究成果发表在了1983年底的《科学》杂志上。

近年来一个关于恐龙灭绝的理论也认为,6500万年前有一颗直径数十公里的小天体击中地球,这场爆炸掀起的尘埃遮蔽住了天空,导致气温下降,植物无法进行光合作用,从而让恐龙这类当时居于支配地位的物种走向衰亡。

在TTAPS的研究成果发表以后,有一些科学家对其表示了质疑,其中包括美国的氢弹之父爱德华·泰勒。泰勒与萨根就此问题进行过辩论,他认为核冬天的效应微不足道。另外一些科学家认为由于大规模核战争造成的降温效应并不像TTAPS小组展示的那样严重,因此“核冬天”应该改名为“核秋天”(nuclear autumn)。

自此之后,科学家使用改进的模型进行了更加精密的计算。1990年,TTAPS小组又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论文,回顾了自1983年以后的研究。他们认为,新的计算表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的降温大约是摄氏10到20度,局部地区可下降摄氏35度;尽管这表明全面核战争的后果可能比1983年他们预测的更轻,但是核冬天在总体上仍然是可能的。

自从1990年TTAPS小组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这篇论文之后,至今没有更加详细的研究进一步探究核冬天的可能性。同年,萨根和TTAPS的另一位成员特科一起出版了一本关于核冬天的著作,名为《无人想像的道路:核冬天与军备竞赛的终结》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