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叶永烈挂了 ,西西河没有主贴吗? -- 有型的马里昂
叶永烈上五七干校注销城市户口了吗?
这里我引用一篇上海地方志,五七干校
http://www.shtong.gov.cn/node2/n189665/n189674/n150280/n150293/index.html
下放干校的干部要参加劳动,接受锻炼,在劳动中重新学习。劳动形式以田问劳动为主,此外,每年分两次到周边农村插队劳动一周或半个月,实行与当地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还安排去工厂参加班组劳动,接受工人阶级再教育,集中人力开河筑路、到海边围垦土地。
文化大革命期间,“四人帮”及其上海的余党,把五七干校作为打击迫害干部的场所。在他们的直接控制下,市直干校成为迫害干部的“重灾区”,其手法是以“审干”名义将矛头对准干部,先后下放干校的原华东局机关和市直机关于部共5238人无一幸免,制造了大量冤假错案。
看到没有,市直机关5238人,“无一幸免”,既然无一幸免,就是人人都去了。既然人人都去,怎能算迫害呢?
写了个长文,【原创】说说五七指示和五七干校。
我前面说过一个大胆的想法,<<意识形态如何通过史学和传播学来"毁神"和"造神">>,我有点怀疑是某些媒体"造神"叶永烈;
而你的这个观点---"...肯定是别人的语言,叶只是起到汇集的“锦上添花”的作用。"在我看来属于你gzdcl"毁神"叶永烈,不代表我;
我不双标。
你的观点能不能用"...肯定是别人的语言,毛只是起到汇集的“锦上添花”的作用。",叶永烈是否属于"毁神"毛泽东的一份子,比如叶永烈说毛选四卷里的一篇是陈其五写的。
你对于我这个问题有没有什么深入点的想法?
干校,顾名思义就是“干部学校”, 那么“干部”到底是个怎样的定义。用当时的语境, 干部和工人算一种划分, 干部和群众又是一种划分。 以前一种定义来算,“干部”相当于今天“白领”的意思。 用我老娘的说法:“干部归人事科管, 工人归劳资科管”, 这个划分相当清楚。 那么干部和群众的划分以什么作为标准呢?党员身份吗? 行政级别吗?职级职务吗?生活待遇吗?还是别的什么标准?谁属于干部, 谁属于群众,这个有一定依据吗?
具体规定我也不知道,那时候太小,不懂。
这桥是四川省级机关五七干校修的。
比较好玩的是90年代重修以后把五七大桥的名字给改了,98年这桥被洪水冲毁了。
乡人认为是名字改错了,再次重修以后改回五七大桥之名,迄今无恙。
当地老百姓对五七干校印象很好,弯丘这块地方曾是恶性疟疾的疫区,自五七干校始,疟疾基本绝迹。
教育,医疗,交通都因为干校的建立而大幅改善。
现在对干校自然是妖魔化了,国家干部带薪去干校体验一下老百姓过啥日子不是挺好的嘛。一般P民想上干校还进不去呢。
要是90年代的官员去蹲几年干校,也不会在他们搞大下岗,轻飘飘说着代价的时候嘲笑抵制这么干的人是“妇人之仁”了吧。
样,同吃同住同劳动,这不就是人家心里最大的“迫害”吗?
本来是官老爷,是文人士大夫,尊贵的统治阶级,“劳心者治人,老力者治于人”,这个可是中国文化里儒家几千年传下来的观念,根深蒂固。
现在居然还要去跟被统治的草民泥腿子们学习,还要去参加劳动!
那心里能不恨死了毛主席,恨死了共产党吗?
越看到这些控诉所谓的文革“迫害”领导干部、“迫害”知识分子的“五七干校”、“牛棚”、插队的资料,越觉得主席真是全部身心都奉献给了我们中华民族,奉献给了我们每一个平民老百姓。
只叹他老人家去世的早,没有把这些人改造好啊。
虽然我关于叶永烈的这个楼里,大部分问题是和你一致的,但是“五七干校”真不一定能算迫害。
我有两个理由。第一个,按照毛主席的思想和路线,“五七干校”确实是学校性质的,是一个中国当时国情,尤其是农村国情的学校。你自己给的网页都说,去的相当一部分是“各单位的一般干部、教师、科技人员、编辑记者、医生护土、演员、运动员”,而且这些人是保留了干部身份的。毛主席、周总理也送自己的子弟到农村去,条件未必就比“五七干校”好了,你总不能说毛主席周总理迫害自己的子弟。
第二个理由是,我见过的五七干校过来人,或者看他们的书,也都不觉得五七干校是迫害。很多人觉得五七干校挺好玩的。“数学”干脆说五七干校是减肥长寿学习班。
我觉得现在就应该恢复五七干校,把那些严重脱离群众的砖家官员们都送去和人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当然了,我这样的也应该被送去。
当时(注意是当时,不能跟现在比哈)干部数量太多了。后来有人不是在记者招待会上当着全世界媒体喊要将GWY的人员精简一半的吗,结果怎么样,越精简越多吧。五七干校那是真精简,开始人家也不服啊,没功劳有苦劳,就是顶着不走啊拖家带口还都有官职还抱团。那就上军宣队呗,部委由军队接管,这就老实了。GWY部委机构数干掉三分之二,干部编制干掉五分之四,这效果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