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帮识数的漂泊网友回忆一下七十年代物价并和当今比较一下 -- flyingcatgm

共:💬151 🌺710 🌵32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1
下页 末页
家园 居然有蒜泥白肉?羡慕ing

好像应该是涨价后了,前面时候在食堂可以控制在二十块以下,但也没有蒜泥白肉。

家园 四川大学里差不多

89年学生食堂,小炒莲白肉丝,番茄炒蛋,盐煎肉,也是8毛。如果是大锅菜,以上就是6毛。

家园 我记得的70年代物价

72-78年,中南某省会城市,

食:

大米 0.142元/斤,我们家要把粮食定量都吃完的话大约需要18元,占我家月收入的17%。

猪肉0.9元/斤,不用肉票,普通糖果一分钱一颗,冰棍白糖3分,绿豆5分,雪糕1毛,学校组织外出游览(那时一般叫瞻仰)一个水壶,两个发饼(当地的一种面饼,在商店里卖),合计一毛。

酱油:都是散装,0.24元一斤。

衣:

这个不知道,这是大人操心的事,但那时添置新衣很少,而且很多人是买布找裁缝做。当时很多人家都有缝纫机,我家也买了一台,好像是100元上下,这台缝纫机前几年我妈还在用,这都有40年了。

住:

房子都是单位的,房租应该比较便宜,估计每平方米几分钱,因为没听谁家发过愁,不过前几天有个同学说他家当时分到了本来是校领导住的高档小洋楼,当然是楼上楼下两家合住,房租每月3块五,占他们家收入的3%,太贵,被他妈妈念叨了几十年,他妈妈是刚去世的叶永烈的师姐,也是因为叶永烈的话题刚好聊起这事。

教育:

学杂费应该低于10块,77年俺上初中,那时已经开始物资奖励了,评上三好学生可以免学费,新学期开学俺兴冲冲不带钱就去报到了,被老师要求交钱,俺说不是免了学费么?老师说免的是学费5块,还有5块杂费要交,囧。没看到谁家的孩子不能上学,即使有的工人家庭孩子比较多,3-4个,最多的一家有5个,也都能上学,反正那时也没啥课外补习,都不需要额外花钱。铅笔3分一支,好的中华牌铅笔6分(也可能一毛一,记不清了)。俺的第一支钢笔0.63元一支,后来又出了0.58元一支的热水瓶钢笔、玉米钢笔,女孩子很热衷,如果是大人用的金星钢笔,一块多一支。

医:

不知道,公费医疗,没见父母发愁过,那时小孩也不怎么生病。

娱乐:

电影一场5分,不过是露天操场,操场很大,几千人看一场是常态,那是几千人的大趴体,孩子们很happy,大冬天一家人拎着椅子火炉,带着被子,也是有的。

工业品:

大概73年俺家买了一个东方红牌晶体管收音机,砖头大小,26块,占俺家月收入的四分之一,一辆本地产鲲鹏牌28自行车,95块,月收入的90%,要不要票不知道,应该不用。78年买了一台中华牌唱机,58块,占收入的一半。

总的来说,那时粮食、教育、医疗、居住等最基本需求,国家保证了每个家庭的基本需要,家庭困难的也能保证,钱多的也多占不了多少。

现在跟那时比,农产品应该是涨了不少,但工业品降了很多,这也符合工农业发展的基本规律。

而且,那时票证和钱基本上是配套的,票证用完了,钱也剩不了多少。所以俺有这样一个推论,大家都知道前30年剪刀差,农业的收入被国家积累起来用于工业建设,城市职工会好一些,但高积累政策下,城市职工的收入和票证也只是能够保证基本的生活、教育、医疗需求,多出的产出也被国家拿走当作国家积累了。因此,当时城市里的职工家庭实际上是没有多少钱来购买其他人的服务的,这是第三产业得不到发展的根本原因。有人抱怨当年农民被禁锢在农村,但实际上如果农民成规模地流入城市,除了工业吸纳,当时城里人对服务的购买力是满足不了这些农民的劳动力的。

从70年代开始,国家已经开始把建设重心从国防、三线、重工业逐渐转向民用、轻工产业,而70年代末80年代初,这个过程被极大地提速了。

通宝推:梓童,老老狐狸,家住中坜,mezhan,陈王奋起,桥上,唐家山,朴石,
家园 确实如此

当时家家户户基本都没太多储蓄,小时候家在县医院,几乎每家门前都会搭棚养鸡或者种点东西,我家父母双职工,条件相对算好的了,也就是不会挨饿,过年能穿件新衣服吧。其他零食零花钱啥的都没这概念,也就是过年能有几分几毛最多一块的年钱吧。医院里有几个老八路这种,他们工资高些,也高不了多少,去他们家能吃到几块糖果就羡慕的不要不要的。。

记忆里家里请过一次保姆,再有一次是请人打过家具,再有就是订过一段时期的牛奶。。这几次来的人应该是农村来的,结算除了钱还要粮票。其他就没印象了,吃的穿的都是国营集体固定的商店供应的。印象比较深的是当时农村集体出来要馍馍的,那会城镇上日子比农村的要好过,小学同学里带的馍有三种颜色,白的,黑的,黄的。。农村的同学一般都带的是黑和黄馍,镇上同学一般带的是白馍。

这些情况基本是75-78年的。后来慢慢就变了很多,我们家第一件电器是做饭吹火的电吹风,替代了原来的手拉风箱。。陆续添了自行车,缝纫机还有台电子管收音机,质量是真好,后两样现在都还在我妈那,还能正常工作的。。还有手表。。说起来父母一代人,当时日子还是一天天变好了的。。富足那是远没到,但不愁吃穿是肯定实现了的。那医院里别的家的情况也基本差不多,都一个院的孩子,平时都是到处串门去玩,家庭条件特好和特差的都不多。

通宝推:唐家山,桥上,
家园 原贴你被揭得体无完肤跑这里吹牛?

说吧,原贴里你那些“印度铁路不如东北“,“印巴分治后印度铁路减半“,“中国铁路不可能一年翻番”,“你们说印度建国初期铁路远比中国长你们就是印吹“之流的胡说八道信口造谣就是你跑这里自吹“回复得好好的”?

家园 粮票对我家来说曾经是个问题

我爸比较高大,饭量也大,一家四口,当年粮票刚刚够用,如果有亲戚朋友来访,到月底,我父母就得向别人借粮票。

我妈一直担心我们两兄弟长大后,胃口变得像我爸那样,粮票就肯定不够用了,结果这个问题,是造成我妈下决心来深圳的一个关键因素:深圳有商品粮,不用粮票!

家园 唏嘘,俺帮亲戚搬过家

搬家发现好多当年屯的凭证买的布匹什么的,品质感觉很一般,居然要凭证限量买。

希望再不要回到那个短缺的年代,工业化万岁!

家园 这不废话么,七八十年代的布匹品质比现在好才奇怪呢

这布匹又不是古董,年头越久越值钱的。

家园 质量不是重点,重点是凭证囤货

应该现在没有人家有大量囤货的习惯了吧。

家园 布票是按年发的吧

上一年的布票屯下来有什么用?能放到下一年用吗?我记得是不行。

家园 八十年代初期

准确的说就是八零年,在西安,十斤全国粮票换十八个鸡蛋。以后鸡蛋数就逐年递减了。当年学生粮票一般都富裕,换鸡蛋吃很普遍。

最厉害的是广东学生,放寒假时用粮票换母鸡带回老家去。我们听了创意都很惊诧,不知道生鸡怎么往回带,后来发现他们把鸡杀了,膛掏空,但是鸡毛不拔,挂在宿舍窗户外面冻着,上火车后把鸡吊在车窗外,就这么一路回去了。

家园 有些奇怪,当初不是因为短缺才凭票供应么?

怎么在票证限制下还能大量囤货?

家园 如果我没猜错的话

仁兄家里囤积的布匹应该是1988年价格闯关引发的抢购潮的结果——

1988年7月,统计局公布的物价上涨幅度为19.3%,为改革开放以来的最高纪录。8月19日清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发价格闯关的消息,当天就出现抢购。有的人一下子买200公斤食盐,买500盒火柴,商店被抢购一空。银行发生挤兑,有的地方银行因不能及时支付,群众在愤怒之下把柜台推倒。

 这次价格闯关波及面之广、抢购商品种类之多、商品零售总额增幅之大,都堪称共和国历史之最。据统计局统计,在1988年8月,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商品零售总额增加了13%,其中粮食增销30.9%,棉布增销41.2%,电视机增销56%,电冰箱增销82.8%,洗衣机增销130%。8月份城乡储蓄存款减少26.1亿元。其中定期减少27.8亿元。

无独有偶,俺岳母大人也抢购囤积了大量的布匹、肥皂,那些布不停地用来做被面、睡衣,到今天也没消耗完。

布票应该是在80年代初就退出了,那时全国都从广东倒服装在摊档上卖,从来没要过布票。

有票证,就保证了计划内的布总是能买到的,不会恐慌,而且既然是因为短缺而发的票证,就算全用光也不会多到“囤积”这样的量级。在票证退出之前的年代,计划内的物价是极其稳定的。

通宝推:西安笨老虎,夜如何其,
家园 当然是囤了舍不得用了

而且那时候的大量和现在比就是小量。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