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写在十四五规划前 -- 履虎

共:💬138 🌺693 🌵20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家园 这个要看经济地位

你不能机械地比人口绝对数。德国人口超百万的就四个城市,柏林,汉堡,慕尼黑和科隆。还有你举的武威,朔州,双鸭山的人口指的是一个地级市的总人口,包含了下面所辖的县人口,而慕尼黑纯粹是其城市人口。

慕尼黑是德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德国一些著名的公司如西门子,安联保险,宝马等等的总部在慕尼黑。而且由于二战后东西德分裂,柏林分成东西两半,发展得并不好,西德得临时首都波恩太小,所以德国经济的地方性特别强,富裕城市的发布也特别散。汉堡,杜赛尔多夫,法兰克福,斯图加特和慕尼黑分得特别散。

家园 常有欲,以观其檄

欲壑难填是贬义词,欲壑都填满了会是个什么情况,你细思,觉得极恐么?

家园 2035年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家园 已经允许70岁以上的人考驾照买车了

条件是每年一次体检,只要体检没问题就可以开。

家园 我觉得我提的标准就是温饱到宽裕之间啊

按你的说法,杨白劳因为买得起红头绳,所以其实是“小康”吧

家园 这个是哪一年,哪个国啊?

我刚到西方的时候,人家的人均 GDP 比我在国内高了几十倍,西方一扫地大爷的工资,比上海的国家干部、铁饭碗阶层还要高十倍。

国外真的没有见过有什么扫地老大爷,清洁工,垃圾回收员倒是有。而这神秘的扫地老大爷的工资,居然比上海的国家干部、铁饭碗阶层还要高十倍?说比中国人均的话,还能想象,上海的国家干部的十倍?这是给产油国的国王扫地的老大爷吧。人家衣食住行,比上海强两倍也没有,也就是稍微强点?这个我就更相信是在中东产油国了,毕竟沙漠条件不好。欧美的话,有上海十倍收入的话,衣食住行差距绝对不是两倍,因为上海市区以前住房很悲剧,而现在是高攀不起,衣食也类似,物价差别不大,上海肉蛋奶消耗偏低,胖子和豆芽菜是主流,行就更不用说,以前是挤公交车,现在是堵路,轨道线大多陈旧不堪,而且不是一般的拥挤。

所以,既然是自己亲身经历的话,就说说是哪一年,哪个国,让大家来学习一下啊。

家园 帮你投了朵花显示出来

北京top2博士毕业博后三年,如果确实买不起房的话,在我看来确实不是小康。

住在祖传土房收支平衡的话,确实在我看来满足小康的条件。

这其实是GDP和平价购买力GDP之争的翻版。

陈平那个太爆论了,就是鬼扯。

严谨定义富裕程度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我选了房子做最重要的参考因素是因为房子确实是大部分平民最大的资金池,因此对多套房以下的人群具有最重要的参考意义。

家园 中国汽车市场已经高速增长十年了,也该缓缓了

任何市场都不能无限增长,虽然全国汽车人均保有量还很低,但大中城市都堵成狗了。很多城市大兴土木建地铁,鼓励市民利用公共交通出行,以后汽车市场的增长点应该在中小城市和乡镇了。

前几年每年两千万的销量,有些人该换车了,大批二手车流入市场,对新车销量也有一定影响。

再者,国家大力发展,支持电动车,一批潜在消费者持币观望,暂缓购车,换车,毕竟谁也不知道明年特斯拉又是什么价位

中国这么大的体量,私家车人均保有量没有必要向发达国家看齐,这么巨大的人口,应该以公共交通为主,私人车为辅。不能一味的大搞房地产,房子越住越远,只能买车,有了车又买更远的房子,恶性循环。房地产市场歇了,私家车市场也该跟着歇歇了。

通宝推:醉寺,
家园 我没举报过这个帖。不明白这有啥好举报的。
家园 中国完全没必要向西方看齐,科技文明已经不同

发达的轨道交通连接最后一公里的绿色通行

再有便利的专车顺风车,存量车共享

每次在拥挤的道路上,一人开一车,越开越多,高速挤成停车场,开车累成狗,有什么效率和便利?

中国0.19保有量,大城市已经堵成这样

想向发达国家看齐的,先区分一下各自的人口密度,和不同程度的科技发展应用

家园 杨白劳首先是生产力低下的问题

这不是杨白劳个人的问题,而是整个社会没有发展到那个阶段的问题。

在大规模化石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应用之前,说什么小康社会是很可笑的,你再怎么公平分配,也是看天吃饭。你试试断了欧洲的煤炭石油天然气,不用多,断他一年试试? 那欧洲立马不如非洲,饿殍遍地(没有石油天然气就没有现代农业,没有现代农业欧洲人口起码减少三分之二)。

我觉得你提的标准,是宽裕到富裕之间。现代社会的运行模式,就是资金流动快,一个人倘若失业,而房贷又逼迫,很容易有了上顿没下顿,欧美信用卡负债的大有人在,这算不算你说的 “需要短期周转”? 哪怕是各大银行,都有同业拆借利率,就是说大银行也需要短期周转,而个人不可能比银行还宽裕。

怎么说呢,你提出的标准,就很大的农业社会遗留,我看你潜意识里还是一亩地三头牛那种小康社会,你的理想社会是人人富农小地主,自食其力而对于天灾也有一定的抵抗能力,这是中国传统的社会支柱 “自耕农”,美国建国初期也是这一批人主力。然而现代社会,并没有这样的 “稳定” 了。

家园 这都是定义问题

你论证的挺好玩的,不过我还是不同意。

以人类的当前生产力,完全平均分配的话基本上可以做到人人安居乐业吧。

你论证了半天,难道是想证明连自住房都没有的人,竟然算是超越小康?

我只知道他们自己肯定不这么看。

至于你论证中的其他地方,我就不一一挑刺了,咱也不是来玩大家来找茬的。

家园 应该加个状语:在工作的地方有自住房。

在深圳工作,在江西农场老家有房,有啥用处?

家园 瑞士自有住房比例 44% ,算不算发达国家?

德国是 52%,美英法日本都在 60% 到 65% 之间。

这些都是老牌发达国家,或者说发达国家的标杆、定义就是这些国家。如果你认为这些国家都不算全面小康,那么我们是不是把小康的标准订得太高了?

老实讲,国内商品房是九十年代中期才推出,在这以前,房子的产权是国家的,根本不是你的私人财产(你也无法在市场上将其变现)。所谓 “买房刚需” 论不过是新世纪才兴起的一套理论,这与小康半点关系也没有。

引用:以人类的当前生产力,完全平均分配的话基本上可以做到人人安居乐业吧。

很可惜,并非如此,你告诉我谁住北京,谁住廊坊,如何 “平均分配” 法? 事实上,人人安居乐业的唯一可能就是大规模愚民,欧美正在往这个方向努力。而中国老百姓精明上进肯奋斗,这条路行不通。

努力往上爬的人跟 “安居乐业” 的人,心理完全不同。正如大学里面,“安居乐业” 的是上课睡觉下课网游,吊儿郎当勉强及格的人,而努力学习悬梁刺股天天想着发论文的人,将来还要混个教职、评职称,压力山大,毫无 “安乐” 可言。

家园 我觉得可能是城市化率、房屋和道路保有量的限制

可以算算各国每公里道路相应的车辆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