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英国、美国、印度的历史对比 - 英国篇(上) -- 笑看风雨
英国、美国、印度三国历史有着很大的相似性,而这种历史相似性带来了社会结构、种族结构的相似性。本文对三国历史做一简要介绍,重点介绍那些对社会结构和种族结构产生影响的历史事件。
一、英国
很多人没有意识到,英国其实和美国、印度一样,都是一波又一波外来入侵者建立的国家。
公元前1世纪,凯撒率领罗马军团征战高卢,发现高卢人(Gauls,凯尔特人一支)得到英吉利海峡对面他们凯尔特同胞的帮助。作为说出 Veni, vidi, vici (“我来,我见,我征服”)的一代战神,自然不能善罢甘休。他于公元前55年率军渡过英吉利海峡,试图征服这块“不列颠人的土地”(Britain)。
当时的大不列颠岛上居住的居民正是不列颠人(Breton),也属于凯尔特人的一支。不列颠人的抵抗非常强烈,当年凯撒的进攻基本算是失败。第二年凯撒再度率军登陆,这一次他有一定战果,但是依然很有限。
罗马真正征服大不列颠南部,要等到一个世纪之后的克劳狄乌斯(Claudius)皇帝,他于公元43年再度率大军渡过英吉利海峡,罗马人从此真正在不列颠岛站稳了脚跟。经过几十年的作战,到公元87年,罗马已经占领了现在英格兰和威尔士的土地,不列颠南部成为了罗马的一个行省。
Wikipedia - Roman conquest of Britain
这里多说一句凯尔特人。凯尔特人(Celts)曾经广泛地分布于中欧、西欧、南欧,占据从罗马尼亚直到爱尔兰的土地,他们说的凯尔特语是印欧语系欧洲四大语族(罗曼、日耳曼、斯拉夫、凯尔特)之一。然而,随着罗马帝国(讲罗曼语系拉丁语)、神圣罗马帝国(讲日耳曼语族德语)、沙皇俄国(讲斯拉夫语族俄语)的先后兴起,从来没有建立过强盛大国的凯尔特人被不断地驱逐和同化。目前还讲凯尔特语的,只剩下爱尔兰部分地区、威尔士部分地区,以及法国的布列塔尼(Brittany,也就是小不列颠 - 顺便说一句,大不列颠之所以被叫做“大”不列颠(Great Britain),正是因为和小不列颠对应)。
此图为凯尔特人历时分布范围。 浅绿色为凯尔特人最大分布范围(公元前275年),而墨绿色为至今仍然广泛使用凯尔特语族的地区。
此后罗马人为了抵御北方苏格兰的凯尔特人,修建了长城(Hadrian's Wall和Antonine Wall),隔开了长城以南的“化内之民”和长城北的“化外之民”。很重要的一点,罗马人移居不列颠的规模远没有高卢那么大(毕竟隔了一条海峡),这使得高卢最终放弃了凯尔特语而改讲罗曼语族语言(发展到现在就是法语),而不列颠没有这样。
将近400多年以后,罗马在不列颠的统治逐渐崩溃。自顾不暇的罗马撤出了军团(407年),并无力回应此后不列颠人的请求(要求罗马人保卫北方边境对抗苏格兰人)。不列颠人(注意:此时不列颠人还是英格兰和威尔士的主体,属于凯尔特民族)只好请求撒克逊人渡海来到不列颠。
撒克逊人(Saxons)属于日耳曼人的一支,原居住在现在德国北部地区。他们和邻近的另外两支日耳曼人(盎格鲁人(Angles)和朱特人(Jutes))逐渐迁入不列颠,同时也保留了在欧洲大陆上的原有居住地。他们鸠占鹊巢,通过不断的战争,逐渐把不列颠人驱逐出了最温暖、最肥沃的不列颠岛东南部,这一地区逐渐被叫做英格兰(Angland或England,“盎格鲁人的土地”)。
不列颠人并没有束手待毙,他们奋起反抗盎格鲁-撒克逊入侵者,其中最著名的传说中的领导者就是King Arthur(亚瑟王)。有历史学家认为他根本不存在,而有些历史学家认为他的原型其实是Ambrosius Aurelianus,一位率领不列颠人一度打败入侵的盎格鲁-撒克逊人的将军。然而不列颠人最终还是被打败,逃到了苏格兰、威尔士、康沃尔(Cornwall)和布列塔尼(小不列颠)他们的凯尔特同胞那里。
入侵者盎格鲁-撒克逊人内部当然也不是铁板一块,也是各种混战。此后两个世纪内后来逐渐形成了很多王国,七国先后兴起。这段时间内还有一个重要的事件,就是基督教逐渐在英格兰普及,盎格鲁-撒克逊人逐渐成为了基督徒。
到公元835年,下一波入侵者来了,就是大名鼎鼎的维京人(Vikings)。维京人是日耳曼人的北支,算是盎格鲁-撒克逊人的远亲,家乡在北欧。他们此时还是异教徒,至875年占领了大半个英格兰。此时威塞克斯(Wessex,意为西撒克逊)国王阿尔弗雷德大帝(Alfred the Great)挫败了维京人扩张的势头,扭转了局势,奠定了英格兰统一的基础,而他本人也被后世的历史学家公认为第一位英格兰国王(King of England)。此后经过100多年的征战,盎格鲁-撒克逊人和维京人逐渐归于威塞克斯的统治,英格兰归于统一。到11世纪中叶,英格兰的发展方向似乎已经确定:一个北欧日耳曼人和西欧日耳曼人的混合王国。如果照常发展下去,我们现在看到的英格兰人大概就会介于德国人和丹麦人之间。
可是,下一波入侵者已经登船了。
铁手这个修改功能似乎出了问题,我发完帖后一分钟内修改都不成功。
盎格鲁-撒克逊英格兰历史:
七个王国分别是:
肯特(Kent)。肯特是七国中唯一由朱特人(Jutes)建立的国家。
诺森布里亚(Northumbria)、东盎格利亚(East Anglia)、麦西亚(Mercia)。此三国由盎格鲁人建立。
埃塞克斯(Essex)、萨塞克斯(Sussex)、威塞克斯(Wessex)。分别意为东、南、西撒克逊,顾名思义为撒克逊人所建立。
威塞克斯王国最终统一英格兰,而威塞克斯王朝(House of Wessex)也公认为英格兰王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The Origins of the British,参考:DNA中的证据,英国人口历史变动考 DNA中的证据,英国人口历史变动考 网页链接 原文作者:斯蒂芬•奥本海默(Stephen Oppenheimer) 英国... - 雪球
https://xueqiu.com/4106327074/135477219
后来才知道后来的罗马皇帝安东尼修的。
这篇文章的讨论从英国的信史时代开始,也就是公元前55年凯撒率军入侵不列颠。信史时代之前的事情,例如凯尔特不列颠人(Breton)的来源,才疏学浅,就不讨论了。
多说几句,现在确实有人认为凯尔特不列颠人来自巴斯克地区,但也有人认为是反过来,巴斯克人是起源于不列颠或爱尔兰。
一点感想。
欧洲现在依然保留众多语系,依然能从历史上追溯各个语族的变迁,说明它的封建时期足够长,去封建化的时间比较短。
相对照的是,中国自汉代以后,六国的痕迹基本荡然无存。
实际上英国史有很多可讲的东西,就拿1066年前的历史举例:罗马时期的城市与道路建设,盎格鲁-撒克逊七个王国之间的征战,阿尔弗雷德大帝在军事、法律、学术方面的卓越建树,克努特大帝横跨北海的领土(英格兰-丹麦-挪威),都很精彩。
但是我的目的,就像我开篇中说的,是重点介绍那些对社会结构和种族结构产生影响的历史事件。所以就要精简压缩,直指核心。
这是我刚刚想到的一个有趣的问题:如果诺曼入侵没有发生或者失败了会怎么样?
众所周知中世纪前期(6世纪-11世纪左右)日耳曼农民和贵族向东方的扩张大大扩大了德意志民族的居住范围,使得日后的神圣罗马帝国横跨西欧、中欧、南欧和北欧。
盎格鲁-撒克逊人在不列颠的扩张,其实也可以算是日耳曼人扩张的一部分(只是时间稍早)。如果没有诺曼入侵(使得英格兰法国化并且此后几百年与法兰西纠缠不休),英格兰王国就会保持相当纯正的日耳曼特征(维京人也是日耳曼人的一支),也许甚至日后会加入神圣罗马帝国,成为帝国内最强大的诸侯之一,甚至最终以英格兰为核心统一德意志。
那这个德国可真是太强大了,现今英格兰、德国、奥地利、瑞士、捷克、荷兰、比利时、卢森堡的全部,法国、波兰、意大利、丹麦部分,毫无疑问的欧洲第一强国。
自于公园前三千年的,凯尔特人来自于公园前八百年,那个斯通亨治的石柱群就是西班牙人留下的
巴斯克人是西班牙与法国的少数民族,语言不属于印欧语系,传统文化中对于石头和石制品有着特殊的热爱。确实有一种猜测,巴斯克人可能来自不列颠,Stonehenge就是他们的祖先竖立的。
比如,英国西南角的康沃尔(Cornwall)郡当地的土语就是凯尔特语的分支。虽然凯尔特更多已经成为文化依存,但英格兰南部的诸多地名依旧能看到凯尔特语的痕迹,比如山岗叫downs,山谷叫combe。
丢掉不列颠岛东南部的不列颠人退到了威尔士、苏格兰、康沃尔和布列塔尼,甚至有迁到加利西亚(Galicia,现在西班牙西北部)的。
在微信上看更方便,也容易转(如果作者同意)
提一句,英国也是有长城的。哈德良长城。大约是罗马征服之后不久的一个皇帝叫做哈德良时期修建的。为了抵御寒冷的北方的蛮族凯尔特人。遗迹还在,很清晰的大石头。冰与火之歌里面的北境长城应该就是起源于此。罗马人还围绕伦敦修建了四通八达的罗马大道。英语的起源也是很有意思的事情。威尔士语和英语差别很大。真的听不懂。
后面的七国时代,类似于我们的战国七雄,也在冰与火之歌里面有所对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