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杨洁篪:美国没资格从实力的角度出发同中国谈话 -- veridical
杨是外国语的学生,文革开始送去劳动,尼克松访华后召回。
很多人以为他是当工人的时候自学成才的,不是,人家本来就是当外交人才培养的。
那个沙利文总是低着头念稿子,没什么信心。
而且还讲他们的火星车,呵呵,整个一高中生。
杨洁篪应该告诉他,中国的火星车在你们的火星车头上静静的看着你们这帮傻逼。
中国穆斯林是中国的敌人?
中国的穆斯林是美国的朋友?美国人这是要坑死中国穆斯林。
You shall know the truth and the truth will make you free.
Unfortunately, most Americans live in lies. They do not know the truth, even though they think they do.
也不是原有的身架了,肯定是被围而攻之的人权侵害大国。
当初退会就是因被整得灰头土脸
靠作弊上台,没有民意基础,当然底气不足。
别说中国俄罗斯,就是欧洲也没把拜登政府当回事。
要是川普还在台上,战狼断不敢张牙舞爪。
米国兄弟连估计国难思良将了。
可以当笑话看吧😄
Alice Yang,杨家乐。自幼送往在新英格兰私校至今滞美未归。我就不点名在哪上班了。杨家乐中学是Sidwell,本科Yale。跟薄京瓜一个套路,前CIA局长美国老领导George H. W. Bush当年提供了十几年的各种大本钟奖全奖学金,组织上又给安排了工作。
中文维基百科上列了伊顿,如下:
1972年,中美关系解冻,周恩来下令把工厂、农田里的原外国语学校学生安排前往英国进修;杨洁篪被选中,曾先后就读于伊顿公学、巴斯大学和伦敦经济学院;与其同期被派赴英国进修的,还有后来成为杨洁篪夫人的乐爱妹、中学室友王光亚及其夫人陈姗姗,以及沙祖康、周文重、龙永图等人。
但是英文维基百科上压根就没有写任何学院,如下:
He graduated from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School and attended the University of Bath and the 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from 1973 to 1975. He received a PhD in history from Nanjing University
有网上英文介绍杨洁篪曾就读于Ealing College。Ealing(伊林)是伦敦西边一个区,到伦敦市中心比较方便,从Ealing到中国在伦敦的大使馆距离10公里多点,比北京西四环到王府井远一点。英国以地区名加学院起学校起名字很普遍,是有Ealing college的俗称说法的,很可能当时是进入大学的预科,或者是英语学校一类的。
英国巴斯(Bath)大学,俗称洗澡大学,巴斯城在古罗马时期就是澡堂子,城里有很多澡堂遗迹。巴斯大学是一所相对规模小但声誉好的大学。记忆里在国际关系和英语翻译上一些学科不错。历史上也接受过不少中国来的公派留学生。
“美国没资格从实力的角度出发同中国谈话”像是从英文翻译过来的中文,听着别扭。可能是翻译出身的外交官的外交辞令的通病。
杨发飙算是对美国的回怼,让许多人感到意外(我喝茶看新闻,差点呛着),主要还是以前面对美国的指责,中国人总是辩解,很少有这样防守反击的。说白了,对美国的霸道,大家(包括五毛自干五)都习以为常,甚至接受了,反而对中国反击感觉不习惯。所以国内舆论才一篇叫好,认为中国最高级外交官霸气外露如何如何。
大多数人都忽略了其实布林卡的开场白相当霸道。老美说“按规则行事的国际秩序“其实就是美国全球霸权的委婉说法,和杨洁虎说的以联合国为主的世界秩序是两回事。布林肯一上来就提新疆香港,把中国领土纳入美国霸权治理范围内了。对于那些把美国霸权当作天经地义的人来说,他们听不出布林肯有多霸道。
中国有句名言:人民日报社论版的“勿谓言之不预”,对应在美国,大概就是“哀的美敦书”。
杨主任的意思是:
1)我们中国人很讲道理,除非你美国把我逼到那步,否则我不会对你“勿谓言之不预”,但我保留随时对你“勿谓言之不预”的权利。
2)因为美国人很冲动,又喜欢虚张声势/极限施压,所以不管任何情况下,你对我发“哀的美敦书”都是无效的。第一我有实力,第二你“狼来了”喊太多次了,我怀疑你这次还是在讹我。而且你越喊得多,越激发我拼命工作,增强实力。
所以,中国不是劝阻美国发最后通牒,你爱发就发,发给谁都行。但你的“最后通牒”到我这就是一张废纸,跟我们手里的“二向箔”,分量完全不同。你搞搞清楚,再想想该怎么跟我谈。
杨主任这句话,会激励大批第三世界国家,黑夜终于露出曙光了。
原话为”Negotiating from a position of strength“,英语中很常见但很难翻得贴切。表达一种心态,类似“永不言败”之类。
"from position of strength" 翻成“从实力的地位出发” 偏差大了些。position of strength 代表了谈判者事先对自己实力的预估,认为可以压倒对方,必须按我的来,不行的话就不成交。作为一种谈判策略是指哪怕我的实力不到位,也要这样来,对手要想成交就亏了。怕就怕对方也来这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