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夏代之前,可能是近1000年的大争之世 -- 迷惑不解
最近,湖北襄阳市襄州区凤凰咀遗址发掘出一段距今5000~4000年前古城墙和护城河,还出土了大量陶器、石器和少量玉器。城墙周长1500米,和春秋时代的诸侯国都城比 ,只能算一个小诸侯国。这个城和良渚同时代,但良渚城大得多,良渚城墙单边的长度就超过1500米,拿来和春秋时代的国都比 ,也算一个大诸侯国了。晚个几百年,距今4000年前的时间点,还发现有湖北天门的石家河遗址的城址,比较小点,和襄阳的差不多。还有陕西的石卯,石卯城就蛮大了,和良渚差不多级别。在距今5000~4000年这个时间段,肯定还有很多古国,遗迹可能已经彻底湮灭了。现在已经发现的,证明当时有很多古国,大大小小,城墙规模与春秋时代的诸侯国差不多级别。既然大家都搞这么高大的城墙,南方的还有护城河,这一千年时间段里,想想当时战争打得一定很热闹,规模也不会太小。作为江西人,我就很奇怪,江西在这个时代不应该缺席呀,江西的新干县出土的商代青铜器说明咱江西上古时代的技术不差啊,5000~4000年这个天下万国,大家纷纷筑城的大争之世,江西至少也应该有个都城嘛。我记得小时候,在离镇子不远的一个山坡上,偶尔会看到一些大瓦罐子露头,里面有人的骨头,我们会大着胆子用树枝去捅,我前几年突然想到,那会不会是新石器时代的瓮棺葬?后来有一次开车回去,特意想留意一下那个山头,结果发现已经找不到了,镇子规模扩张太厉害了。
夏以前是三皇五帝时代。五帝时代在《史记》里有详细记载。史记开篇就是神农时代混战,黄帝最后平定天下。
屈家岭-石家河文化分布于江汉-洞庭湖平原,已经发现大大小小的城址二十几个,地盘远超良渚。虽然分居长江中、下游,两者也有共同点——都是神权统治。这点和黄河流域仰韶文化的王权统治根本不同。
历史来看,神权的发展不如王权。比如四大古文明除了中国是王权,三个神权两个嗝屁,剩下的一个也是奇葩。再比如神权欧洲是黑暗的中世纪,政教分离之后才有的飞速发展。
有研究说,屈家岭-石家河文化的城墙主要是为防洪,证据是外墙坡度普遍平缓,不利战守但是利于防洪。良渚有壮观的水坝,可见水患厉害,城墙可能也是要兼顾防洪的。
相比之下,黄河流域的仰韶大汶口,城墙的出现晚于长江流域,普遍是以环壕形式作为防御手段。有时也把开挖环壕掏出来的土,堆砌成为矮墙,以加强防御。比如近年发现的双槐树大型遗址,距今5300年左右,属仰韶中晚期,有三重环壕,一道围墙。
良渚、屈家河-石家河时期,长江流域的发展已经超越了黄河流域。良渚北进到淮河以北的大汶口文化区域,屈家岭-石家河文化也一度往北扩张到河南境内的仰韶文化地区。
但是距今4000多年,良渚、石家河文化先后毁于大洪水,与此同时,北方的龙山文化强势崛起。借助稻作优势的南方文明,终究还是没能战胜北方依靠黄土地产量虽然不高但是旱涝保收的粟作文化。这场上古时代的南北之争,匀速前进的乌龟最终战胜了一蹦三尺的兔子。
但是假如当时良渚没有夭折,而是取代仰韶,又会给今天的中国带来怎样的不同?
最大的不同应该是,神权会战胜王权,中国有可能成为比印度更大的民主国家。其次是,东亚南部人群(ASEA)的基因成分会超过东亚北方人群(ANEA)。
注:
据不可靠研究,良渚可能是南部人群为主的南北文化的混合,河姆渡可能是比较纯的南部人群,屈家岭-石家河可能是南北各半。
Everyone against everyone.
各有各的赛道,公平竞争,运气好的获胜,或者说天时地利的帮衬。
西南山区为啥少数民族的种类特别多?难道他们都是在新石器时代就选择那些地方?其中很多肯定和古时候部落战争有关,打输了就往山区跑,才能避难。要不然谁不愿意待平原地区啊。
各个文明区域之间空地很多,人口规模也小,接触的机会和烈度不能和后来的夏商周春秋战国相比。良渚到晚期才扩张到淮北,屈家岭-石家河的扩张方向中原地区是仰韶文化核心区,阻力太大。而且稻作生产方式越往北越难维持,也制约了南方北上的动力。
至于南方少民的形成,应该是更长的历史时期里,北方各文化之间的竞争失败者南下,和南方当地文化融合而成。比如三苗的形成,大概是中原仰韶、龙山和山东大汶口、龙山之间多次战争的结果,西南云贵少民,大概是古羌南下形成。
1、在有文字记载之前,打了上千年、甚至四五千年,都是可能的。
渔猎文明和农业文明,对于土地的所有权的概念,是完全不同的。正如工业文明和农业文明,对于土地所有权的概念完全不同。
所以从渔猎到农耕,应该是伴随长期的土地所有权的不确定,结果就是打。之所以农业文明都是父权社会,是因为暴力是土地所有权的必要条件。
暴力在部落、小邦之中不断升级,最终形成了“国家”。所以国家的本质,不是什么神、宗教,而是所有权的“保证”。
2、文字的起源,源于农业文明,渔猎民族甚至畜牧民族都没有文字。这个文字的作用,核心就是土地的所有权。
3、夏王朝是中华农业文明的时间线的中间点:9000年前到黄帝时期,可以算是农业和渔猎杂处时期。夏到东周,可以算是农业文明成熟时期。秦汉以后的大一统,算是后三分之一,是领先世界的农业文明。
大禹还有治水的余地,再坑的文化就被淹到山顶了
泰山以前是岛呀
黄帝至禹三十世 --竹书纪年
黄帝时代是什么时候?汉代汉武帝颁行太初历的诏书里白纸黑字写的一清二楚。
黑体字直接告诉你,从天文历法测出来,黄帝历起始年到元封7年(b.c 102)是4617年,也就是距今6739年。那么30个世代,应该就是1千多年后。
而尚书尧典里,记录了尧典四星星象,晋朝天文学家虞喜测出冬至日落日点在恒星背景上相对尧典记录坐标移动了53度。这就是一个小学级别的计算题了,虞喜不知道岁差(地月陀螺系统摆动一圈的周期)多少年一度,根据历史记载推出岁差50年一度。但实际上,岁差是71年一度。尧典四星的时间,在5500-5200年之前左右。
然后那,大禹是封泰山,禅会稽。良渚大城开始建设的时间就是5千年多一点,实际这些考古的东西和中国典籍里的记录是严丝合缝的契合的。而且你可以从多个角度交叉验证。
实际江西比较高价值的应该是凌家滩,本来有类似英国巨石阵的(天文观测台)可惜文革被炸了。但凌家滩也是能说明尚书一类记录精确的。凌家滩在5300年前左右,现在认为是被水淹了,央视纪录片里,考古砖家在那说可能是山洪爆发。然后你去看看凌家滩的地形,北边是有个几百米的山,离着5,6公里远那。实际凌家滩靠河,而且凌家滩海拔高,核心区海拔到26米,但是那条河是通长江的。而尚书一类典籍对尧时代洪水的记录,是水逆行,就是海平面上涨,沿着江河倒灌。
惟夭,厥木惟乔。厥土惟涂泥。厥田唯下下,厥赋下上,上错。厥贡惟金三品,
瑶、琨筱、簜、齿、革、羽、毛惟木。岛夷卉服。厥篚织贝,厥包桔柚,锡贡。
沿于江、海,达于淮、泗。
尚书禹贡里对各州土地的记录都是各种泥,实际是对凌家滩命运的准确记录。这次持续22年的海侵,大片土地被淤泥淹没,包括凌家滩。
至于上古时代政治中心在那,尧舜洪水期间秩序重建,厘定九州,核心区域一定是行政区划细分的。
冀州:既载壶口,治梁及岐。
济河惟兖州。九河既道,雷夏既泽,灉、沮会同。
海岱惟青州。嵎夷既略,潍、淄其道。
海、岱及淮惟徐州。淮、沂其乂,蒙、羽其艺,大野既猪,东原厎平。
荆河惟豫州。伊、洛、瀍、涧既入于河,荥波既猪。导菏泽,被孟猪
这五个州实际靠的很近,甚至有可能当时的政治中心,就在这五个州的地理中心。
你看看以前农村争水械斗的,需要离得远吗?解放前客家人和土著人械斗,需要离得远吗?平时生活中的恶性刑事案件,大多数都发生在亲人朋友之间,有几个人会跑远路去杀一个陌生人?古时候部落冲突,还不是一样吗?最容易互相打起来的,肯定是离得近的,很可能还是互相还是亲戚关系。
我父亲就收敛过他叔爷的骨头,因为土地变成了住宅区。也是放进坛子了,按照身体的部位垒放的。我在现场看过,板材都烂光了,就是在土里一点点的发掘弄出来。当然,我父亲前些年去世火化了,我们的后代都不会出现收敛先人遗骨的可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