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中国应该是一个充满公平正义的国家 -- 吸金胡
你不是反毛反共一贯的吗
阁下补充贴的内容,
这从1到负7,再从负7到233,
恕在下看不懂。
。
。
。
至于你的主贴,
我且不知道你引用的是不是温家宝的原话,
也不论为什么堂堂国家前总理,要在《澳门导报》这种名不见经传的地区小报上发文章,
我只想说,
我是不相信前总理的文字水平这么差的。
另外,如果国家配给前总理的秘书就这个文字水平,
那真该拖出去枪毙了。
。
以下引用你引用的:
1/只要看他的眼睛,看他的同情心,看他在危难中的勇气,看他在关系国家前途命运关键时刻的担当精神,就可以窥见他的真实。2/我同情穷人、同情弱者,反对欺侮和压迫。3/我心目中的中国应该是一个充满公平正义的国家,
..
.
.
贴主,你自己读一读,看行文通顺吗?
看到"同情",联想起了之前看过的知乎上关于梁晓声的一篇帖子:
作者:王义远
链接:如何评价作家梁晓声?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北语的学生来回答一个吧。
本科生,毕业十多年了,在大一的时候,听过一节梁老师给我们专业人上的单独小灶课。当时是怀着很大的崇拜去听他讲课,毕竟我只是一个五线小城出来的普通学生,梁晓声这种级别的人,对我来说,那是带着各种光环,遥不可及的大作家。
当时我们专业的男生,一个巴掌就数过来了,也许是他看我神情专注,所以他提问了我。当时他正在讲卖火柴的小女孩,问我们大家,你们觉得这个童话是给穷人看的还是给富人看的?我并没有举手,但是他喊我回答了。我当时大概顿了一秒钟,回答,是给穷人看的。他的表情顿时从微笑变成了鄙夷,用着特有的尖嗓子纠正我,那是给富人看的,是要激发富人的良心,来可怜穷人。
我当时很臊,脸上觉得烧,后来他好像围绕良心又讲了很多,但是我因为太窘迫,记得不大清了。
后来过了好几年,大四的时候,在图书馆闲来无事,借阅了毛选,翻了几天,我这才恍然大悟,原来错的不是我。我当时的想法确实是很朴素的想法,并没有提炼,但是折射的核心,穷人只配给富人可怜?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没毛病啊。
究其根本,他们伤痕文学那一代作家,大抵脑子里装的还是民国文人那一套。后面的评价编辑了,懂的自然懂。
在这里,只想感谢教员,感谢科学家。孩子们,但凡能学理工,千万不要学文。
甚至写作目的也的确如此。
十九世纪那一代多少有批判社会,写给知识阶层看的意思。甚至少数真的是为了写给富人看的。因为他们在精神上鄙视那些新兴的资产阶级,认为没有文化,而且过度剥削,所以要写一些能引起他们关注(可怜)的东西。认为这样可以改变现实。
注意这并不影响这个回答对这类心态的批判。
尤其是,就算他说的是对又怎么样呢?写点东西除了让你赚钱,有点名声,引起一点点同情心之外,能改变现实吗?再看看民国的一些新文化,除了影响知识分子,影响了什么人?无惧丑陋的说,民国那些搞社会福利、公共义务的,甚至仍是传统思想。
只要他们的“风向”成功了,日后就可以无限拔高自己的地位。你又能怎样评价?你怎么敢去评价?看看现实主义在文学上的地位?
写给打赏的人
安徒生写的是童话,受众就是文化水平不那么高的人。包括富人里的儿童和中下层的成年人。成年富贵人大概是不屑于看这么“小儿科”东西的。
鲁迅(等人)为什么大力提倡白话文?主要是因为白话文便于普及,有利于中下层平民精神的“茁壮”。
马克思恩格斯就更不用说了,目标直接就是工人阶级。
所以穷人买不书看不懂在这里不是主要因素。
除了绝对的“穷人富人”,更有中间的“市民阶层”。
“道德感”也是一种消费商品
马恩是伟大的革命导师,他们要砸碎旧世界建设新世界,伤痕作家、公知什么的和他们比,真是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在南开同学六年,真没看出来有啥过人之处
论成绩是可以去清华的
任何年代,除了首都之外的高中能去清华的成绩,能叫没有过人之处?
不是通过图书传播的。
典型就是鹅妈妈故事、格林童话,是从民间采集成册,给买得起书的人,准确说是给(小)资产阶级看的。(当然这也是所谓文化研究。)这是民俗文学,他们没接触过的。所以新奇。当年鹅妈妈故事在资产阶级的风行就说明了这一点。何况不少作品都被这些阶层修改以适应他们的诉求,并不能简单用年龄判断。何况这里不只是说儿童文学。
这些时期的作家,比如安徒生,当然有广传民间的想法,但这里并不是在说后来的推广。而是说早期的传播途径。单从这点看是这样。
新文化运动写的白话文,也是大众看不懂的。这源于他们的主题和他们所用的句法结构,很不适合平民。而且,他们这些文学的传播途径是什么?除了少数后来被收入小学课文?
其实上面这些用一个说法即可总结。那就是,他们目的的理想状态是向平民传播。但他们其实是在有意识地在构建一种新文学,在当时很难接近这点。当时的媒介也限制了他们的传播,所以主要是后世的影响。
马恩他们是通过成立组织和撰写更简单的宣传实现的,到现在他们的原作也没多少人真正读过。我是指,能够系统的分析和理解他们的原著,而不是后来发展出来的那些解读。何况,他们一开始的目标是工人阶级。至少时有一定读写能力的。你跟中国农民说试试?所以这其实是两个问题。
不过,这些和我论证的无关。我说的是十九世纪那一代人,的确有梁说的那种情况。直到今天,还有人是这样的心态。而且,我不反对批判梁,我提出新的说法,也是在提供新的批判,批判粱和他所说那种目的的局限。
你用来论证的理由和结论相关性不大。并不是说只有买了书来看的才叫看。
所以才会追求“10万+”。按概率看的人多了打赏才会更多,而且还可以赚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