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讨论】重建农村集体农场体制,永久解决农民的贫困 -- 陈王奋起
措施,就是为了解决河道淤积、水环境恶化、农村盈利能力弱等问题的。现在正在全国做试点,每个省都有名额,试点成功后,应该会在全国逐步展开。
现在的规模是以乡镇为单位全域改造,这么大规模的建设个人认为终于开始的大规模的工业补贴农业的阶段,农民之兴、国家之兴。
也不知道野鸽子和斑鸠怎么区分的。
落实效率很低
抓了它也养不活,它会不吃不喝几天就死了。农村我不知道现在抓不抓了。不过,自从几十年前禁气枪及各种枪以后,想抓野鸡很难。野鸡警惕性很高,抓是抓不住的。
满小区都是这个鸟,那个鸟。
不像以前,还要抓鸟补充营养。
野鸡个头大,毛色很显眼的。
好多小区是有很多很神秘的百草园。
感觉你很厉害😄住在这么高级的小区里。
我们小区只有喜鹊和麻雀。
松鼠,什么的,乱八七糟的,啥都有。
野外主要是山斑鸠。幼鸟、脖子、翅膀的颜色和差距都很明显。鸽子比如家鸽、原鸽之类脖子渐变非常明显,斑鸠的特色就是斑驳、色深或者色差大。翅膀也很类似一样。尾羽也不一样,仔细注意的话,斑鸠的偏扁,中央尾羽较长。而鸽子支棱,两侧尾羽明显。以上不考虑珠颈斑鸠别名野鸽子,或者鸽形目的其他情况。
一般而言脖子就可以看出差距了。
举个例子:
http://www.cfh.ac.cn/album/ShowPhoto.aspx?photoid=03225b53-b0e5-43c0-8b90-6f036cecdcb0
http://www.cfh.ac.cn/album/ShowPhoto.aspx?photoid=0aac1916-2c8a-4642-9e19-eacde0cdab47
顺便一提,确实感觉鸟变多了,经常见到戴胜。
http://www.cfh.ac.cn/album/ShowPhoto.aspx?photoid=d358afa8-5cab-4413-88be-d21adb5a4aa3
应该至少1972,陈云复出后就是基本主管四三工程了。所谓四三工程就是化43亿美元外汇从西方国家买设备,技术。谈判考察引进这些事,你不可能指望大寨陈永贵去搞定这些事的。应该是周掌握大局,陈云,邓这些人主导。大化肥项目基本都是73年上马的。
所以这43工程,恰恰是和资本主义的亲密接触的产物,而不是社会主义革命集体化的产物。43工程和后边改开前期引进是连贯的,这都是改革派这帮人主导的。一般公认主持大局的是陈云。
实际你的心里是有倾向性的,所以在证据不利于集体化的方面,就希望找到其他理由,在数据有利于分散化的方面,就把原因归类给技术进步。
实际,无论是种地还码农,这类有巨大变量,劳动力投入有巨大自主性的劳动,过度集体化的结果一定是效率不高的。因为你很难甄别谁出工不出力。当个人劳动和个人收益挂钩不明显,摸鱼难以甄别的时候。必然会出现大量的只给领导干眼前活,假装在劳动的劳动者。最终的实际产出,必然是会大大下降的。
如何解决大集体下,对这种依赖个人主观意愿投入的劳动的分配,并不容易。波音的CEO拿走太多,印度的程序员就会让737直接掉到地上。而在80-90年代的时候,啤酒厂的工人往啤酒里撒尿,汽车厂的工人往轮胎放砖头,虽然这种情况是少数,但影响非常恶劣。根源是工人个人利益只和出工劳动时间挂钩,有些工人就以发坏为乐。因为很难抓现行,而当时有些工人,也不认为工厂状况和自己有任何关系,自己是领导阶级,不犯明显错误,把工时出够,就基本不影响个人利益。组织管理能力强的多的工厂尚且如此,组织性,可控制性差的多的农村在大锅饭下的劳动积极性可想而知。尽管可能有个别典型,通过教育监督等能做的很好,甚至看起来比现在单干的还好,但这种不具备普遍意义。
马恩理论毕竟才1百多年,别的不说,在诗书礼乐,教化这方面,连汉朝的儒家都比不上。儒家经典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那套金声玉振,都比马恩的社会教化细节严密的多。但即使如此,鲁迅当年看各种儒家经典,看到的却是吃人2字。为什么?因为没有严密合理的法条规范的化,再好的诗书礼乐,最终也会变成自由裁量者压迫底层的工具。儒家各种经典,在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就变成了掌握文化解释权的一小撮人,压迫剥削大多数底层人的工具。
而经历过那个时代的老国企工人,说起政工干部,很多人也是仍然能有当初的畏惧。
“程丽华。”女干部自我介绍说,她四十多岁,身穿军大衣,戴着一副宽边眼镜,脸上线条柔和,看得出年轻时一定很漂亮,说话时面带微笑,让人感到平易近人。叶文洁清楚,这样级别的人来到监室见一个待审的犯人,很不寻常。她谨慎地对程丽华点点头,起身在狭窄的床铺上给她让出坐的地方
“这么冷,炉子呢?”程丽华不满地看了站在门口的看守所所长一眼,又转向文洁,“嗯,年轻,你比我想的还年轻。”说完坐在床上,离文洁很近,低头翻起公文包来,嘴里还像老大妈似的嘟囔着,“小叶你糊涂啊,年轻人都这样,书越读得多越糊涂了,你呀你呀……”她找到了要找的东西,把那一小打文件抱在胸前,抬头看着叶文洁,目光中充满了慈爱,“不过,年轻人嘛,谁没犯过错误?我就犯过,那时我在四野的文工团,苏联歌曲唱得好,一次政治学习会上,我说我们应该并人苏联,成为苏维埃社会主义联盟的一个新共和国,这样国际共产主义的力量就更强大了……幼稚啊,可谁没幼稚过呢?还是那句话,不要有思想负担,有错就认识就改,然后继续革命嘛。”
程丽华的一席话拉近了叶文洁与她的距离,但叶文洁在灾难中学会了谨慎,她不敢贸然接受这份奢侈的善意。
程丽华把那叠文件放到叶文洁面前的床面上,递给她一枝笔,“来,先签了字,咱们再好好谈谈,解开你的思想疙瘩。”她的语气,仿佛在哄一个小孩儿吃奶。
叶文洁默默地看着那份文件,一动不动,没有去接笔。
程丽华宽容地笑笑,“你是可以相信我的,我以人格保证,这文件内容与你的案子无关,签字吧。”
站在一边的那名随行者说:“叶文洁,程代表是想帮你的,她这几天为你的事可没少操心。”程丽华挥手制止他说下去。“能理解的,这孩子,唉,给吓坏了。现在一些人的政策水平实在太低,建设兵团的,还有你们法院的,方法简单,作风粗暴,像什么样子!好吧,小叶,来,看看文件,仔细看看吧。”
叶文洁拿起文件,在监室昏黄的灯光下翻看着。程代表没骗她,这份材料确实与她的案子无关,是关于她那已死去的父亲的。其中记载了父亲与一些人交往情况和谈话内容,文件的提供者是叶文洁的妹妹叶文雪。作为一名最激进的红卫兵,叶文雪积极主动地揭发父亲,写过大量的检举材料,其中的一些直接导致了父亲的惨死。但这一份材料文洁一眼就看出不是妹妹写的,文雪揭发父亲的材料文笔激烈,读那一行行字就像听着一挂挂炸响的鞭炮,但这份材料写得很冷静、很老到,内容翔实精确,谁谁谁哪年哪月哪日在哪里见了谁谁谁又谈了什么,外行人看去像一本平淡的流水账,但其中暗藏的杀机,绝非叶文雪那套小孩子把戏所能相比的。
材料的内容她看不太懂,但隐约感觉到与一个重大国防工程有关。作为物理学家的女儿,叶文洁猜出了那就是从1964年开始震惊世界的中国两弹工程。在这个年代,要搞倒一个位置很高的人,就要在其分管的各个领域得到他的黑材料,但两弹工程对阴谋家们来说是个棘手的领域,这个工程处于中央的重点保护之下,得以避开“文革”的风雨,他们很难插手进去。
由于出身问题没通过政审,父亲并没有直接参加两弹研制,只是做了一些外围的理论工作,但要利用他,比利用两弹工程的那些核心人物更容易些。叶文洁不知道材料上那些内容是真是假,但可以肯定,上面的每一个标点符号都具有致命的政治杀伤力。除了最终的打击目标外,还会有无数人的命运要因这份材料坠入悲惨的深渊。材料的末尾是妹妹那大大的签名,而叶文洁是要作为附加证人签名的,她注意到,那个位置已经有三个人签了名。
“我不知道父亲和这些人说的这些话。”叶文洁把材料放回原位,低声说。
“怎么会不知道呢?这其中许多的谈话都是在你家里进行的,你妹妹都知道你就不知道?”
“我真的不知道。”
“但这些谈话内容是真实的,你要相信组织。”
“我没说不是真的,可我真的不知道,所以不能签。”
“叶文洁,”那名随行人员上前一步说,但又被程代表制止了。她朝文洁坐得更近些,拉起她一只冰凉的手,说:
“小叶啊,我跟你交个底吧。你这个案子,弹性很大的,往低的说,知识青年受反动书籍蒙蔽,没什么大事,都不用走司法程序,参加一次学习班好好写几份检查,你就可以回兵团了;往高说嘛,小叶啊,你心里也清楚,判现行反革命是完全可以的。对于你这种政治案件,现在公检法系统都是宁左勿右,左是方法问题,右是路线问题,最终大方向还是要军管会定。当然,这话只能咱们私下说说。”
随行人员说:“程代表是真的为你好,你自己看到了,已经有三个证人签字了,你签不签又有多大意义。叶文洁,你别一时糊涂啊。”
“是啊,小叶,看着你这个有知识的孩子就这么毁了,心疼啊!我真的想救你,你千万要配合。看看我,我难道会害你吗?”
叶文洁没有看军代表,她看到了父亲的血。
“程代表,我不知道上面写的事,我不会签的。”程丽华沉默了,她盯着文洁看了好一会儿,冰冷的空气仿佛凝固了一般。然后她慢慢地将文件放回公文包,站起身,她脸上慈祥的表情仍然没有褪去,只是凝固了,仿佛戴着一张石膏面具。她就这样慈祥地走到墙角,那里放着一桶盥洗用的水,她提起桶,把里面的水一半泼到叶文洁的身上,一半倒在被褥上,动作中有一种有条不紊的沉稳,然后扔下桶转身走出门,扔下了一句怒骂:“顽固的小杂种!”
看守所所长最后一个走,他冷冷地看了浑身湿透的文洁一眼,“咣”一声关上门并锁上了。
在这内蒙古的严冬,寒冷通过湿透的衣服,像一个巨掌将叶文洁攥在其中,她听到自己牙齿打颤的“咯咯”声,后来这声音也消失了。深人骨髓的寒冷使她眼中的现实世界变成一片乳白色,她感到整个宇宙就是一块大冰,自己是这块冰中唯一的生命体。她这个将被冻死的小女孩儿手中连火柴都没有,只有幻觉了……
这是三体一 第二章 程丽华这样的人物实际就是这种自由裁量者。大刘这63年的人,还是经历过一些那个时代的,这些东西写的,都是艺术来源于生活。
总是有些人宣传某些东西多好多好,那是他们可能曾经是当初的自由裁量者,或者自以为自己能成为那个体系下的自由裁量者。而没有法条限制边界的自由裁量,对普通老百姓,不是什么好东西。自由裁量者权力太大,限制太少,最终的结局一定会变成压迫者。而普通老百姓,只会是被压迫者。
1950共和国土地法,到1987才被新法替代,而1950年土地改革法是这么写的
。。。
第一条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
第三十条土地改革完成后,由人民政府发给土地所有证,并承认一切土地所有者自由经营,买卖及出租其土地的权利。土地制度改革以前的土地契约,一律作废。
。。。
在国家法条没有变化,名义上土地归农民所有的法律规定下。土地所有制实际在极短的时间被国有化。不是说国有化不对,而是这种根本变动,应该至少应该在法条框架下进行。这样,至少对底层执行者,有个法条边界限制。靠觉悟和精神,短期可以,但长期,必然导致自由裁量权的滥用。
羡慕死我这底层海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