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闲聊:邱会作的眼睛和周恩来的儒雅之外 -- 起于青萍之末
什么时候的事?那可太好了
确实被神话了
拔出萝卜带出土豆啊
你转的电报是汇报,不是指挥,另汇报者谭、陈也不归粟裕管
华东军区和华东野战军47/1才成立,南麻临朐惨败几周后,47/8就分为东西两个兵团,47/9粟裕指挥的西兵团成了晋冀鲁豫野战军或中野一部分,陈毅也去中原当了小弟,不过华东军区这边职务还兼着……
47/9华野东兵团成了华东野战兵团
很多粟粉要么无知要么选择性失明
1947年10月15日毛亲拟的电报
陈粟〔1〕:
(一)我们意见,许谭东兵团〔2〕及其他华东部队一切行动由华东局指挥,让漱石〔3〕学习战争指挥甚为必要。胶东此次防御部署及反攻部署均甚适当,再过若干时期,漱石及黎玉〔4〕均可在军事指挥上锻炼出来,你们有意见向饶、黎提出。你们则集中精力,指挥西兵团〔5〕及规定区域一切武装之作战,该区一千万人民群众之发动,党及政权之建立与发展,部队给养之筹划等事项。
(二)你们部队对外仍称华东野战军,对内则属晋冀鲁豫建制,以利部队补给及地方工作之统筹。一切后方补给事宜及地方工作干部之派遣等事,你们应尊重徐滕薄〔6〕意见,向他们报告情况,请他们指示办法。
(三)因胶东、渤海、鲁中三区现在已可打通,渤海武装应即向黄河以南发展,故将原决定改变,渤海仍归华东局管辖,但该区对于你们的补给事宜,则仍归邯郸局统一筹划,以免分歧。
(四)战局可能发展得快,六个月内(十月至三月),你们各纵在河淮〔7〕之间作战,另准备以原淮南独立旅恢复淮南。六个月后(约在明年四月),你们须准备以一个或两个纵队出皖浙赣(不是闽浙赣)边区。那时拟由刘邓〔8〕方面派一个或两个纵队出湘鄂赣边区。当你们派部出皖浙赣时,拟由许谭所部四个纵队中抽出一个加强你们西兵团兵力,但此是预计,须待那时考虑方能决定,现时不要通知他们。
(五)我们发给你们电报中,有许多未接你们复电,不知你们是否收到及是否同意。嗣后,你们收到我们电报,请复电说明收到某日某时电,同时对该电内容哪些可以实行,哪些与情况不符不能实行,表示你们具体意见。
毛 泽 东
十五日二十二时
注 释 〔1〕 陈粟,指陈毅、粟裕,当时分别任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和副司令员。
〔2〕 许谭东兵团,见《陈粟应速西去》(本卷第178页)。
〔3〕 漱石,即饶漱石,当时任华东军区政治委员。
〔4〕 黎玉,当时任华东军区副政治委员。
〔5〕 西兵团,见《陈粟应速西去》(本卷第178页)。
〔6〕 徐滕薄,指徐向前、滕代远、薄一波,当时分别任晋冀鲁豫军区第一副司令员、第二副司令员和第一副政治委员。
〔7〕 河淮,指运河和淮河。
〔8〕 刘邓,指刘伯承、邓小平,当时分别任晋冀鲁豫野战军司令员和政治委员。
(以上,来自《毛泽东军事文集》等)
一九四七年九月二十二日,周恩来代表军委再次发来电报,对未来中原与华东战场重新划分战区与领导关系,与下一步的行动,作出了战略性的重新划分。电报全文如下:
刘邓,徐滕薄,陈粟,张邓,饶黎张曾(并转许谭)并告朱刘,叶杨:
由于目前华东地区与渤海隔断及陈粟西兵团执行新战略任务,特将华东野战军及渤海区重新区分如下:
一、陈粟西兵团改为晋冀鲁豫野战军,受晋冀鲁豫中央局领导,除现辖之第一、第三、第四、第六、第八、第十纵队外,王秉璋纵队划归其直辖。
二、渤海区暂时划归晋冀鲁豫中央局领导。
三、陈、粟、张、邓四同志加入晋冀鲁豫中央局为委员,邓小平仍为中原局书记兼晋冀鲁豫中央局书记,薄一波为晋冀鲁豫中央局第一副书记并代理书记,陈毅为该局第二副书记。陈、粟代表该局负责指导黄河以南、运河以西、平汉以东、淮河以北地区之党政军民工作,以利直接支援前线。张、邓代表该局指导渤海地区工作。
四、晋冀鲁豫中央局负责统筹刘邓、陈粟两野战军及陈谢兵团的后勤供给。在目前,除供应刘邓、陈谢两军不可放松外,应将供应陈粟野战军工作放在紧要地位。
五、华东野战军东兵团改为华东野战兵团,由许、谭负责指挥,受华东局直接领导,辖第二、第七、第九、第十三纵队。
中央军委
申养
(引文见《周恩来军事文集》)
粟裕——一九四八年八月二十七日晨报军委电
(一)关于攻占济南事,职原拟建议仍采两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以足够攻占机场达到吸引援敌之力量(约二至三个纵队)使用于济南方面外,其余应全部使用于打援,以求第一阶段歼援敌六个旅,迫使援敌其余各路不敢继续猛进,然后于战役第二阶段集中主力(东兵团全部及西兵团三至四个纵队(13))攻占济南,仅以一部担任阻援,如此才能争取攻济时间,才能保证打援无问题。其理由是:
1.敌五十七旅及十九旅确已空运济南,如是济敌总数已达十二万人,战斗部队约九万人,其中有七个正规旅。该敌虽大部被歼灭过,但数量不少,且济南为反动巢穴,反动头子聚集济南,可能作困兽之斗。
2.济城防虽宽,但兵力不少,非潍县(敌指挥不统一)、兖州(敌指挥官腐朽,战术落后)可比,亦非洛阳、开封(该两城为偷袭性质)可比,有大小据点百余处(每处有堡垒数个至数十个不等),非短期能攻克(至少应准备二十天至一个月)。其工事开始构筑于日寇时代,继于去秋以来加修 (有钢骨水泥工事),今春以来则更加强,水壕亦多,且依有近代建筑之城市设防,每洋房即成为一立体据点,可能发生逐屋逐楼争夺,如是则时间将更延长。
3.王耀武之指挥,经一年多了解,是蒋军中指挥较有才干者,则其在部队中颇有信仰,可能适当增加其抵抗力。
4.有人认为济敌甚动摇,且有些内线关系,但职以为只能作研究材料,不能当力量计算。
5.援敌邱兵团已有十个旅,黄兵团及第八军亦有十个旅,并可能有二至三个快纵参战。敌当视保有济南,即使徐州多一层保障,而鉴于洛阳、开封之迅速失去,其援济可能较迅速,在战役末期,孙元良兵团及刘汝明部,甚至十八军亦可能加上来。
6.西兵团七个纵队,自开封、睢杞两战役后,所补俘虏不够补偿伤亡,部队极不充实(每连只四至六个步枪班),尤其干部伤亡太大,至今无法补充,许多营连有政千无军干,有军干无政干,而营连排干部太新太弱(五月中补充之新兵已当副连长),班排干部俘虏成份不少,因此团级(老的多)与营以下脱节现象甚严重。团以下各级对个人前途悲观的倾向亦较普遍(因前方战斗剧烈,伤亡甚大,而见到后方环境安全舒适,革命又快要胜利,极想保存自己,以享受和平生活,但不知自己何日报销,故团以下干部保命思想较普遍)。依部队军政情况,东兵团打一个月至两个月进攻无问题,但西兵团担负一个月阻援,则很难完成任务。
(二)在内线作战,虽有许多有利条件,且敌人亦有不少弱点可以利用。但基于上述六个理由,故提出(一)项作战方案,并已得谭等大多数同志同意。顷奉军委二十六日三时电令(14)后,绝大多数拥护军委二十六日三时电示作战原则,发动硬攻,尽量争取第一种前途,避免第三种前途。但鉴于上述敌我情况之变化及此役关系战局及政局甚大,可否本稳打方针,采取(一)项作战方案,但我们当尽一切努力以迅速夺取济南为唯一目的,请能于本晚示复(15)。
(三)为作战便利计,请求:
1.铁路局及华东兵站暂归我们管理。
2.华野西兵团弹药,亦如东兵团一样,直接向华东领取(较便提取),我们当即报告军委。
3.建议刘邓、陈谢军能同时或先期发动攻势,以拖住孙元良及胡琏各兵团,以配合我们。
天下哪有完人,用放大镜看个个都没法看
有人会说,那谁就没有这么多问题
我本意不想扩大分裂,可你们要是执意逼问,我建议你去台湾网站或台湾查找共军领导人负面资料,并请你逐一解释并证伪
看来分裂还真是叫人痛心不已呢
一将从七月下旬到8月下旬三次致电军委提出作战意见,对济南战役信心不足,攻城和打援信心都不足。
毛主席打济南决心坚定,三次未接受粟裕建议。
因此东西兵团干部联席会议根据军委指示电要点逐条部署,以粟谭领衔回电,就是你引的这份电文。
粟裕在这个决策过程中无可指摘,决策就是要充分考虑各种敌我情况,充分发表必要时坚持意见。
但是某作者裁剪史料塑造一贯正确实在不可取。
济南战役发动前夕,因国方空投部队进济南,粟裕再度要求改变部署,遭许谭反对,军委复电建议仍按原计划发动。
实际上心狠、无情,当年红队灭顾顺章一家,连小孩子都没放过,就是总理领着的。
真正有慈悲心的是主席,主席从来都是主张教育重于惩罚的,也都是给人出路的。在主席手上犯了错误,一般最常见的处理方法是挂起来,过些年再说。我党内部这类挂起来后来再度出山的很多,总设计就是其中一个。
TG里面,像主席这样千年出一个的人才,有且只有主席一个,少了就是不行。
其他的人,恐怕都能找到类似的,没啥不可或缺。不记得是花帅还是薄一波说的,大意是,我们都是因缘际会的从龙之人,要是遇不到主席,全得完蛋。
- 违规禁,【补充】可申诉或道歉来解。偏要看
刘陈邓中原战场的统筹协调都是华野做的。
军委同意粟裕掌控淮海战役,粟裕搞的就是毛主席的军事思想,而且执行得很好。否则陈毅必须吹他是如何支持粟裕,但是没有这样的任何资料,所以支持粟裕的只能是饶漱石
淮海战役
饶漱石
??????
因为按照原文说,
邱利用武器仓库的水运码头,对外宣称要把武器运往前线,白天装好船,夜里开船时,把武器都沉入深水;利用弹药库都在山洞里,事先把人遣散后,夜深人静时炸毁封闭在山洞里。对兵工厂宣称要分散扩厂,一分为二。把人员也以扩厂和遣散为理由分别提前分流,需要的设备和销毁的设备人不知鬼不觉地运走了和处理了。
邱既是整个计划的实施者也是整个计划的制定者。
这也是本文最奇怪的地方,仅仅因为保密就要把邱处理掉,又让邱来制定整个计划,有点诡异,而且整个计划看出来不到那种需要处理执行者的地步。
从逻辑上讲,我觉得最大的可能是有人告了邱黑状,而邱不知道。后来也没有人给出他解释,他回忆起来为什么要杀他最大的可能性就是涉密了。要不那么多机要室,电讯室的都杀不过来。
富田事件是项英之后的任弼时他们搞的。
肃反的蒸包机构,李韶九是组织的肃反特派机构,权力来自中央而不是当地苏维埃或者党机构。
所有的外派肃反人员都来自中央,还有政委,实际上,邓发权力就是很大。邓发更认可上海中央。
事后邓发也遭到了军方的反弹。七大名声不好,仅次于28.5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