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求助】农历的问题 -- 铁手

共:💬108 🌺611 🌵1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家园 都有啊

八字就是出生的年月日时的干支历表示(或者变种)。通常的月份牌上都有,史书上通常也会记载。

中国传统历法

家园 是说纪月和农业有关……
家园 干支历是和节气直接相关的

潮汐是和灌溉、治水、河运和渔业直接相关的,都跟农业紧密相连。关键是中国古代以此为主线发展出了天-地-人三才感应的普遍相关的哲学思想,所以研究天文就是研究世间万物的一切规律的总源头,所以被高度重视。

家园 我们俗称的阴历,实际上是一种阴阳合历

我曾经看过一篇文章(忘记作者是谁了),讲述了阴阳合历的起源,我个人认为有点意思,所以转述一下:

1.我们俗称的“阴历”实际上是“阴阳合历”,即“以月球周期计月、以太阳周期计年”的历法。

2.“阴阳合历”以月亮周期为基础计算月。一个月亮周期为一个月,12个月亮周期为一年。对于大多数人是文盲的古代人而言,抬头看天看月亮是比较方便的计时方法,每一天的月相是不同的,看月相能大致判断时间。

3.“阴阳合历”以阳历为基础计算年。农业生产主要是与太阳直射角度、气温直接相关,具体而言就是农业生产的周期必须与太阳周期相匹配。反应到现在的“公历”纪年,就是24节气严格与“公历”对应。

4. 闰月方法是协调月球周期与太阳周期的科学方法。12个月球周期与1个太阳周期存在严重不匹配。一个月球周期平均约为29.5天,12个朔望月为354-355天,一个太阳周期是365.25天,二者相差了约10天。这个误差只要积累几年,就可以大到无法直视。为了调和计时的便利性和太阳周期的矛盾,古代人经过长期的摸索,最终确定了19年7闰的方法,在19年中按一定的规律设置7个闰月年:355*19+29*7)/19=365.6。

说句题外话,华罗庚老先生写过一本初等数论的普及小册子,第一章就是以闰月设置方法为例,引出初等数论的研究内容。

通宝推:铁手,
家园 古人靠潮汐提升的水位给耕地灌溉

非常有效。

武汉的平均海拔只有15米,潮汐灌溉几乎覆盖3/4个中国。

家园 和旱涝有没有关系呢?
家园 农业兴起以后的逻辑都是通的

但是北美洲农业之所以不发达,恐怕还是环境太好容易果腹,没有外敌不修攻战的原因。

家园 【整理】干支与运气------摘自《开启中医之门:运气学导论》-李阳波

替换古代的历法是干支纪年,俗称农历或阴历,现在我们都统一 采用公历的阿拉伯数字纪年。因此,就存在着一个历法的换算问 题。当然,我们可以査历书就直接知道了,但是这个方法并不一 定方便。现在告诉大家一个简单的口诀,大家根据这个口诀,再 进行简单的推算,就能很快地将公历的数字年,换算成阴历的干 支年
干支与运气

替换15这个数是一个节气的数。每5天就是一个 小的变动,3个5天就是一个中等的变动,是为一气,6个气为 一时,4个时就构成一年,就构成一*个春夏秋冬的循环。以上说 的气候,从现代气象学角度讲,可以说是反映了湿度、温度、气 压等多个因素的变化。物候反映了植物的生长情况,这些都与候 有密切关系。而我们现在教科书对病候的解释,却认为它只是一 个症候群,与候根本没有关系。这里表面上虽然是对一个概念的 解释问题,可是实际上它已反映了我们在文化、思想、观念上的 断i。《内经》的作者告诉我们,要想全面了解一个问题,就必 须结合天地人这三方面的因素来考虑,但是,我们现在研究一个 问题,每每只在人这个圈子里转,由于缺少了另两方面的因素,

2.6 洛书构造体系

点看全图

家园 闰月的事好像和二十四节气有关,

直接在一个月球月之内,如果没有某个节气,就是闰月,因此,问题也就简单了,不必管多少年多少闰。

家园 涝是江水水面高于灌溉渠

在抽水机发明前没有什么好办法。大旱是潮汐高水位也进不来,那时还好,马上挖个水坑,先引点水进来。

家园 考虑了很久

这个问题没有终极解决方案,只能像你过往那样,用阶段性相对稳定的数据来解决。

历法的制定,从来就不是科学的安排。理论上,随着计时和测量手段的精确,人类已经具备了推出新历法的可能。

可是,无论是月亮、还是地球、还是太阳,这些星体本身的各种属性一直变化的,从质量、体积到各自的角速度和线速度。

历法的精确,还取决于人类社会活动的需要。可是,全世界各族人民的生活习性是不同的,所以,如果没有消化全球不同文化的这个前提做基础,是很难推出通用的历法。

历史上,无论是阴历、阳历还是混合历,都无法回避一个的问题。

无论月亮围绕着地球、还是地球围绕着太阳的旋转,都是在做椭圆运动的,这就意味着转动的速度并非恒定的。

所以,当用除法进行时段均分的时候,所得到的均分值和天体的实际运行并非偶合的。例如,二十四节气,每个节气貌似15天,这个15天,却并非是15的整数值。月圆月缺对应的变化也并非固定值,需要权衡7和8这两个数字。

所以,对于纯阳历,把冬夏至和春分及秋分四个关键点定位好后,如果继续细分,必然存在的问题。

对于纯阴历,基于月相的晦明圆缺,如果再细分,也会出现一个的问题。

对于阴阳历,问题就更复杂了,要面临如何把阴历和阳历巧妙凑在一起的问题。

关于如何拼凑,这里有一个小的总结。

古今的阳历及二十四节气,本质是一会事,区别在于首月定位在哪里

所有的阳历,只要定基准于冬夏至和春分及秋分这四点的,那就是合格的,剩下的,就是精度优劣的问题。

因为东方国家是农耕民族,所以,需要把节气分地非常细致。而西方则不然,其前身是搞游牧的,所以,分清季节即可。即使到了今天,西方也没有改变这种习惯,例如,每年要看土拔鼠的活动,来判明春天是否到来,然后决定牧群春季转场的问题

冬至、夏至、春分及秋分的测定是非常容易的,一个农民基本就可以搞定。继续细化,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借助自我感应,也就是说,在节气变化的那一天,人的身体是可以感知到的。其实,在节气变化的时刻,大自然中的万物都会有反应,这就是物候观察的原理。另外的方法,借助于数学计算了。

所有的阴历,也存在一个凑的问题,本质是围绕着数字7的拼凑

在上古的中国,应该是在我们掌握农耕之前,7在东方文化里至关重要。甲骨文的7,才是现在十字的形状,也就是说,西方的十字架,可能起源于东方的数字7。十字架和西方一直应用的七天星期制,可能是早期东方文化中的两个表象

点看全图

在民间口语中,大家经常说,这件事,我知道个七七八八了。这里的七与八,就是判定每月四分点时用到的。七与八的分辨很重要,所有就有了横七竖八和七上八下。

法语中的今天(aujourd'hui),就是第八天的缩写(Au jour de huit),这和中文崇尚8是一个意思的。法国人想好运都想疯了,所以渴望天天都是第8天(好运)。而中国人对于8喜好,也无分东西南北

中国人很聪明,又把阳历和阴历凑在一起,而且毫无违和感。其秘密就是,阴历和阳历的凑,只是置闰月的问题,也就是说,明面的阳历并没有变,本地里多了阴历一个月。这样,农时需要的节气(阳历)不变,但是,把阴历下的晦明圆缺体现出现了。

为什么要把月相加进来?因为月相对人每天的影响非常大。节气管一年的收成,月相却事关每天的祸福吉凶

大部分的传统节假日,都是以阴历为基准的,而非以节气为基准的。

西方从来就没有解释清楚,他们现行的公元纪年法是怎么来的。按照西方的解释,是耶稣生于这一天,所以就把元旦定位在这一天。这种宗教式的解释,就太牵强附会了。大凡说不清原理的,那一定是借鉴于外来文明的

耶稣重要,耶稣老妈的生日不更重要,干嘛不定位玛利亚的生日为元旦?

耶稣再伟大,也是亚伯拉罕的后代,为什么就不定位亚伯拉罕的生日,或者摩西的生日,或者亚当的生日为元旦?

就是因为现在的元旦,上不够天,下不够地的,和冬至日的时间差不是固定的,就导致无法以元旦作为基准来计算所有传统的节假日。

其实,我们还是可以做一个可行的自用历法方案,可是,其工程量要大于塑造西西河本身。所以,对比之后,如此的工程貌似没有实际意义的。

元宝推荐:铁手, 通宝推:潜望镜,冬晓,大道至简,铁手,瓷航惊涛,瀚海黄沙,北纬42度,野芹,
家园 国内淡水潮差多少?
家园 北美环境太好是错觉,否则人口早超过中国了

历史上的人类都是先有人口过剩,再有因空间和资源冲突导致的战争。整个北美洲的面积几乎是中国的领土面积的三倍,却在西方殖民者到来之前,只同时能养育500万左右的印第安人,而中国当时是4亿人,而且一些高产作物就是从美洲引进的,说明北美的环境并不比中国更适合人类生存,主要的原因就是我上面介绍的,山脉走向带来的无常的气候,使人类在古代的原始条件下,无法通过农耕来爆炸性地增加人口,只能以狩猎方式生存,那么人类各个个体和各个族群从一开始就保持了稀疏的人口密度,彼此长期保留社交距离,因此战争规模都很小,不是不修攻战,而是仗打不大,没法升级而发展,小械斗而已。

相比而言,南美的气候就好很多,土著居民的人口也多得多,文明也更多样化。

通宝推:莫问前程,
家园 “月建”与天文中的北斗勺柄相关,一直缓慢变动中

“月建”与天文中的北斗勺柄相关,一直缓慢变动中

另外《礼记》中有各月物候的详细描绘,月份用的是阳历,八字月份也是

““十一月建子”现在造成农历的规范“冬至必须在农历十一月”,”

我想你误解了,冬至以一年中太阳最短一天确定,古阳历子月

家园 24节气跟太阳周期的365天是严格对应的,你说的闰月设置方法本质上还是

用太阳年来对12个月球月进行修正。

“如果没有某个节气,就是闰月”,你说的这个是闰月的修正方法

我说的19年7闰,这是修正结果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