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北京,紫竹院公园英语角,1985 -- 白鹤梁
没多远是钢院,北门挨着铁路科学研究院,再往北过马路是中央财政金融学院,在原来北京卷烟厂的院内,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烟叶香气。
北外和人大挨着似的。
从邮电学院、北方交大去紫竹院得绕个弯,走高梁桥→西外大街(动物园南侧那条路)→紫竹院。就此而言,人大去紫竹院就方便多了,乘332路走白颐路可直达。
还有一个 北京财金学院。
原来北京XX学院号称八大学院(多于8个):北京航空、北京石油、北京钢铁、北京地质、北京铁道、北京矿业、北京林业、北京建筑,加上 北京财金、北京外语、北京电影,这些学院都是种花家🇨🇳在50年代建的,直接属于中央各部委。
还有一些另类:北京工业学院是属于国防系统,搞武器装备的。北京医学院,有老底子,即“国立北京医学专门学校”,创建于1912年。北京语言学院,建的比较晚些,是为留学生进修中文而设的。北京外语学院,也称“一外”;因为60年代外交人员需求急速扩大,一外不够用,经周总理提议,就又成立了“北京第二外语学院”。另外,有一些属于北京市的大学、学院,比如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师范学院,...。90年代教改,除了北京工业大学,其它都改名儿了。
经过钢铁学院,再往西经过大慧寺,到海淀路了,大慧寺地势比路基低,破破旧旧的一座不大的庙,在马路上可以看到前院的景色。
在北航斜对面,学院路上
看到老河友们陆续地回归,非常高兴,也涂几笔助兴。
北京的英语角是在偏僻的高校区的紫竹院,而魔都的英语角却是在市最繁华和最热闹的人民公园。那里鱼龙混杂,是上海的另一个“大世界”。
我自己从来没有去过,是因为白天没有时间,而晚上要顾家人。不过在非常偶然的情况下,几个陌路相逢的不同年龄人,在静安区图书馆建立了“英语口语俱乐部”。我也是发起人和组织者之一,直到自己出国。
起因是一个朋友告知,馆长答应每周可以给一个晚上,在闭馆后让我们搞些活动。我们大喜望外,各自拉了几个朋友,见了面后,俱乐部就落地了。
开始是只利用大阅览室,不动任何桌椅。由几个人分开摆场子,选择不同的话题,聚堆儿聊天。初时人迹寥寥,不久就聚集了些爱好者。我们也很快就自觉地退居幕后,让那些英语水平高一些的,能说会道的成为每个圈子的主角了。
这个俱乐部只是个空牌子,没有会员制,来者不拒,不过在场只许讲英语。谈话没有任何限制,提倡话题广泛,人人可以插嘴,也可以光带耳朵。特别是可以随时地四处走,捡自己觉得有兴趣和听得舒服的圈子来待。不久就挺红火了,有搞教育的,外贸的,更有外企的。学生和青年人不多,大都是已经在职的成年人。
这个俱乐部后来就成为图书馆的招牌了,馆长很高兴,看到人多了,就又给开放了楼上的电视室。我自己那时正好在教学的同时,也兼任教务职位,就近水楼台先得月,把一些外面看不到的录像带给俱乐部放。记得当时最受欢迎的好像是“南方与北方”和“战争风云”,出国后看“人鬼情未了”时,就发现男主角非常面熟。
后来俱乐部的组织团队加入了新人,就更具活力了,也搞了一些其它活动,包括教授愿意学习的骨干成员跳交谊舞,逢节日晚上也开个联欢会等。
我不久就出国了,朋友们告别时依依不舍。记得我在海外还收到过会长的来信,并附了他们的合影和活动的照片。可惜自己当时正在人生的低潮,走投无路和四处奔波,根本没有心思来回复,后来也找不到那份信了。
最有感触的是,出国前本来觉得自己还能说上几句英语,出国后飞机刚落地,自己就变成了聋子和和哑巴。后来更知道,自己就是个文盲,连刚进小学的孩子都比不上!
现在的国人,外语水平令人赞叹,这与中国社会的变化是分不开的。
离紫竹园公园最近的高校应该是北京舞蹈学院,北舞和紫竹园公园隔街相望,从北舞南门出来,横过万寿寺路就是紫竹园公园北门了。北外和北理工去紫竹园公园要经过民院(现在应该叫民大)和北舞。
北理工就是原来的北京工业学院,是国防七子的老大哥,88年改称北京理工大学。
与农科院挨着,离紫竹院公园也不很远。
印象紫竹院公园北边那条万寿寺路是1990前后修通的,路边还有座“寡妇楼”,王光美之类的开国元勋未亡人住过。那楼建于80年代早期,建筑标准比较低,后来她们都搬走了。
北舞校舍是啥时候落成的?没印象了。
现在叫国防大学军事文化学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