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外国人名地名的翻译 -- 孟词宗
外国人对中国人姓名的翻译一般都是音译为主。例如蒋介石,英文音译是“Chiang Kai-shek”。基本没有见过翻译为“The Melon Between Stones” 的。
中国人翻译外国的地名、姓名可就有意思了,直到解放后才终于确立以音译为主。解放前则是有音译,有意译,有混合,还有不少是干脆重新取个名字。
解放前的音译往往掐头去尾。例如下面几个常见的译名都是音译,你能看出原文是啥么?
原译名 | 原文 | 现代译名 |
---|---|---|
方济各 | Francisco | 佛朗西斯科 |
沙勿略 | Xavier | 泽维尔 |
斯德望 | Stephen | 史蒂芬 |
本笃 | Benedict | 本尼迪克特 |
若望 | John | 约翰 |
有人说这些名字都是最初翻译者的方言。问题是如“方济各”、“本笃”连音节都对不上。“沙勿略”更是不知道那个犄角轧栏里的方言才会弄出这种“音译”。
当然,解放后的音译也不保险,例如上面那个“Chiang Kai-shek”,对历史过于熟悉的清华大学历史系副主任把这个名字翻译回来的时候,译为了更加顺口的“常凯申”。
意译的情况往往出现在外号上。例如“狮心王”、“无地王”、“美男子”(the fair) 等等。当然地名也不少。有名的如“牛津” (Oxford)。
重新取名字的就多了去了。例如“贞德”。英文是 “Joan of Arc”,法文是“Jeanne d’Arc”。不论那个发音都和“贞德”相去甚远。地名里像旧金山、檀香山都是。另一种情况是外国人给自己取了中国名。例如,南怀仁(Ferdinand Verbiest)费正清 (John King Fairbank)。
最讨厌的是半音半意的混合。例如剑桥、新泽西、新西兰。而且还没有规律。例如新泽西是半音半意,一水之隔的纽约却是音译,但纽约的前身“新阿姆斯特丹”又是半音半意。
最神的是对印度人名的翻译,例如把“dra”翻译成“陀罗”,也不知道那个方言里“ra”对应了“罗”。如果真的一一对应也就算了,偏偏神王“因陀罗”(Indra)是音译,但他的别号“帝释天”(Śakra)却是意译。难道不应该把 Śakra 翻译为“沙卡罗”吗?
又例如印度著名的雄主“阿育王”(Aśoka Maurya),怎么都看不出“阿育”二字从何而来。估计翻译者把“A”和“rya”连接起来,然后把中间给省略了。
当然,Gupta 翻译成笈多才是神翻译。
俺原来一直以为 Gupta 在印度是第三或第四种姓的。直到读了英文史书才发现中国史书里大名鼎鼎的 笈多王朝 的国姓原来是 Gupta。中国的和尚翻译的时候不知道出于什么目的或者口音把 Shri-gupta (Shri 又写作 Sri, Sree, Si, Seri 等等,意为 神圣的,吉祥的)翻译成室利笈多。前半是音译,后半即不是音译,也不是意译。Gupta 的意思是保护者或主宰。连起来的意思就是神圣的主人之意。
当然,什么也比不上把“孙逸仙”(Sun Yat-sen)翻译成“双鸭山”。
按说,解放之后对外国人名、地名的译法进行了统一,尽量使用音译。但是有些译法约定俗成,或者过于著名,也就只能沿用过去的音译。
例如前面列举的“方济各”、“本笃”等等,作为一般人名时,用现代音译,但涉及到教皇的称号之类,还是延用以前的译法。
解放前往往把外国人名的名前姓后按中国人的习惯改为姓前名后。例如《乱世佳人》的女主 Scalett O'Hara 被翻译为“郝思嘉”, 两个男主一个叫“白瑞德”(Rhett Butler),另一个叫“卫希礼”(Ashley Wilkes)。但有意思的是饰演“郝思嘉”的女星名字却被译为费雯丽。以至于很多人当时都以为女演员姓“费”。其实人家姓“李”(Leigh),名字叫做 Vivien。
最让人迷惑的,其实是同一人名却有不同的译法。例如前面说过的 Stephen,过去经常翻译为 “斯德望”, 现在则是史蒂芬。但轮到罗马尼亚了,就变成斯特凡了。
这还可以推脱到不同国家语言发音不同。例如英国的“查理”或“查尔斯”,在法国就得叫做“夏尔”。但明明发音相同的名字,却还会有不同的音译。例如 “Philip” 就被译为“菲利普”、“腓力”、“费利佩”。费利佩是西班牙语(Felipe)。但其实就是不同的拼写方式罢了。
又比如 Elliot, 鸦片战争的挑动者就叫 Charles Elliot “义律”,但他的堂兄英军侵华指挥官 George Elliot 就给翻译成“懿律”。真不知道清廷当时为啥不翻译成“一律渣”和“一律跷”。非得把同姓的两兄弟搞成好像两个姓氏。而到了诗人 Thomas Eliot 就成了“艾略特”。
最莫名其妙的翻译就是徐志摩把佛罗伦萨翻译成“翡冷翠”。佛罗伦萨即不红,也不冷(地中海气候)更不翠。佛罗伦萨的本义是鲜花盛开。如果意译为“百花城”到也是贴切的。
顺便再说一句,《射雕英雄传》里的“华筝公主”实有其人。但原来的汉文译名是“火臣别吉“、又译“火阿真伯姬”、“豁真别乞”。“别吉”、“伯姬”、“别乞” 是汉文“公主”的意思。金庸把名字改译为“华筝”,立马就高大上起来了。
英国女王去世,当了70年老太子的威尔士亲王继位。那么这位英王的名字该怎么翻译呢?
对于 Charles 这个西方常见名字,如果是英语国家的人物,传统上一般翻译为 查理 。 但是到了这位老太子,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大陆当初的正式官方翻译是 查尔斯 。由于这位的超长“待机”, 大家几十年下来听惯了“查尔斯王子”。虽然其他国家叫 Charles 的王子不少,但一说“查尔斯王子”都知道是特指英国的老太子。
现在 Charles 继位,由于他是英国历史上第三位当上国王的 Charles, 所以英语称号为 Charles III 。 按照中国翻译惯例,应当翻译为 查理三世。他前面的两位,一是被英国革命砍了脑袋的查理一世,另一位是复辟成功的 查理二世。
但是,由于“查尔斯王子”当初没有翻译为“查理王子”,结果现在官方翻译只能延续为“查尔斯三世”。设想过几百年,英语消亡,中文一统天下,恐怕会有人怀疑这个莫名其妙的“查尔斯三世”是哪里来的。😅
中文翻译最莫名其妙的大概是香港翻译了。
香港的人名翻译继承了解放前把外国人名的名前姓后按中国人的习惯改为姓前名后。但解放前的翻译好歹还照顾音节和谐音。例如前文说过的《乱世佳人》的女主 Scalett O'Hara 被翻译为“郝思嘉”, 两个男主一个叫“白瑞德”(Rhett Butler),另一个叫“卫希礼”(Ashley Wilkes)。
香港现在翻译外国人名完全就是给人家取个中国名了。例如英国刚刚给开掉的财政大臣 Kwasi Alfred Addo Kwarteng 翻成 关浩霆。人家貌似是黑脸包公的亲戚而不是红脸关公的后代。
继任的 Jeremy Richard Streynsham Hunt,译为 侯俊伟 除了 Hunt 勉强和 侯 能搭上声母的关系,俊伟 两字又从何而来?
至于“气死”女王的首相 Mary Elizabeth "Liz" Truss 译为 卓慧思, 这算是高级黑?
“Either my way or the highway” 是英语的一句俗语。不论是谷歌还是百度都无法精准的翻译这个俗语。
谷歌翻译:
百度翻译:
这里挑战一下大家,如何信达雅得翻译这个俗语。标准为:
中文用词准确,短小精悍。音译、意译、混合都行。
蚂蚁龙自从买了推特后天天上新闻。今天又出妖蛾子了。
起因是英国北爱尔兰事务部长 克里斯 西顿-哈里斯(Chris Heaton-Harris)发了个推文说他被假新闻困扰,有人传假新闻说他已经辞职了。他进一步要求蚂蚁龙在推特上消灭假新闻。
上图可见,克里斯 西顿-哈里斯的原文是:
"I hope one of @elonmusk first moves is to eliminate fake news on Twitter ... Very exciting I know, but complete and utter tosh."
而蚂蚁龙回了一句
"What does a tosh look like?"
这下子捅了蚂蜂窝,大批人狠批蚂蚁龙。当然也有不少人支持他。双方打成了混战。
英国有位主播幽了一默,跟蚂蚁龙解释说:
"It's a slightly grittier form of piffle. Not dissimilar to hogwash."
现在挑战一下大家,如何翻译部长的原话,蚂蚁龙的回复和主播的幽默。注意 Tosh 是个俗语。要求翻译贴近原文的语气和语境。
其实跟法语里的 jeanne d'arc 还是挺接近的。
阿卡,其全名 好像也是叫做 圣让阿卡城。Saint Jean d'Acre
大约 阿卡是 男的......贞德是他的女性化
典型音译啊,不过要用古音,不但是汉语古音,还要用梵语古音。哪怕现代广州音,笈多读kap-do,现代韩国音读做kup-ta,唐音读giep-ta。
陀罗,唐音读da-la。
这些音译并不离谱。
john翻译成约翰非常有趣。不管德语还是英语,那个h都不发音。到了拉丁系的西班牙语这个名字对应的是胡安juan,葡萄牙语João若奥,法语是让jean。当初翻译的时候,不知道怎么弄出个“翰”来的。据说希伯来语中h发音的。
同时,洋人的翻译也是一言难尽。用秦称中国也还说得过去,就俄罗斯,中亚诸部落和清打交道也是300年了,还一直用契丹之名称中国,也是怪异。德国人自称德意志,英语却叫人焦尔门。西班牙语叫哈巴那,英语非叫人哈瓦那。诸如此类,多得很。
楼主的帖子给俺一些提示,看到译名要小心,说不定.........
不认识的早就认识了,认识的反而不认识——说方济各,俺认识;说弗朗西斯科,反倒不认识了。
.
前几天看好莱坞喜剧电影《你逃我也逃》 ,导演叫刘别谦。很牛啊。1942年,一个中国人已经能在好莱坞执导筒了。
.
..
....
.....
.
Ernst Lubitsch——恩斯特-刘别谦
Ernst 翻成 恩斯特 是照英文发音。德文应当是 安斯特。
Lubitsch 不论是英文还是德文都和 刘别谦 挨不上。翻译成“鲁别趣”或“鲁必奇”反而更接近原貌。
英国第一大报The Times,1785年创立,是世界上第一份以“Times”命名的报纸。
应该翻译为《时报》,结果翻译为了《泰晤士报》,经常让中国人让人误认为是以流经伦敦的泰晤士河(River Thames)命名。
鲁迅曾在《咬文嚼字》专门讽刺过民国的翻译。
老兄这个例子就是如此。
D'Acre 的法语原意是个表达地点关系的介词词组。Acre是地名。英文写来是of Acre. 那么中国士君子把后来常用的女性名字“珍妮”翻译成“贞”, 后边的地点状语翻译成“德”,看起来就有宣传说教的味道。之后的地名“阿卡”,法语写法算是对圣女的致敬,大概翻译的中国人不解此意,或者故意破除宗教意识也未可知。
是女性化的Jean.就是悲惨世界的主人翁冉阿让的名字冉。
德语里写作约翰。
比如著名作曲家约翰施特劳斯,德语里就写成约翰 (Johann)。
另外阿拉伯语里有不少同源名字。比如穆萨(摩西),以撒(耶稣),达乌德(大卫),叶海亚(约翰)等等。
先打个广告,我受孟词宗网友启发,新开了个贴子,希望大家砸花让它正常出现。
主贴里把下列的名字的古今翻译拿出来讨论。
原译名 原文 现代译名
方济各 Francisco 佛朗西斯科
沙勿略 Xavier 泽维尔
斯德望 Stephen 史蒂芬
本笃 Benedict 本尼迪克特
若望 John 约翰
根据我的经验,除了Xavier都是典型的基督教名字,这些老的译音应该都当年的天主教传教士翻译过来。所以当年词源来自于拉丁语意大利语而不是英语,再说当年的传教士很多在澳门学的中文,在传教的地区为了和教民直接交流,传教用各地方言,当然和现在以普通话为基础的译音有区别。比如温州地区的基督教语言里面,完全用救主代替上帝这个词,上帝根本不出现。再加上当年翻译注重中国的取名习惯,全名多为两个字或三个字。
老兄多用吴语粤语来拟音,就会发现差得不多。
印度这个,罗摩,婆罗多,全部的哦音结尾,拼写上都是阿音。其实挺有规律,应该是唐朝古音。
西方问题其实更大,古埃及什么孟菲斯底比斯,都是希腊名。古埃及人自有一套叫法。可惜古埃及人死绝了,当然就不受重视了。
拉丁拼音文字从一个语言到另一个语言,拼写没变,但发音差远了。
最著名的例子就是耶稣,拉丁文的发音大致是yeshua,结果到了英语里,发音莫名其妙变成“鸡舍斯”,估计耶稣他老人家在天上都得奇怪,这帮土人到底拜得是哪位神仙。。。
古罗马的翻译也有这样的情况,比如凯撒,英文发音成“西泽”,感觉中文翻译得一头雾水,但人家拉丁文发音听起来的确就是凯撒,不过一般享受这种翻译待遇的都是顶级名人。
类似的,还有不少翻译大家觉得不准也是因为拿英语做标准,其实是按该国发音直接翻译过来的,比如普京,俄语里发音就是听起来象“京”,在英语里才变成“亭”。
拿英语发音做标准来翻译以港台为甚,反倒是英语精英人士,为了凸显自己NB与众不同,会故意说原本的发音,比如专业宗教人士接受采访说“耶稣”,俄国问题专家接受采访说“普京”,当然广大老百姓会听不懂:本来是纪念鸡舍斯大神的节日,怎么莫名其妙出来个耶稣。。。
印度还有个因素是千年之前佛经里就翻译过,比如三哥的航母维克拉马蒂亚号,来自一个叫维克拉马蒂亚的国王,对于这个人,唐僧在大唐西域记里提供了两个翻译:音译“毗讫罗摩阿迭多”,意译“超日”,于是乎该航母又名超日王号,进一步简化就成了“超旺”,唐僧神准,果然着了几次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