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血腥的美国与华人快枪手 -- 空中吴钩
这个网站有吗?😁
我不同意的是你上面这个观点。
那么你不妨补充一下你的观点,市场经济需要加上什么约束,才会成为行的市场经济。
我摆一下我的看法:
新中国前30年如果不实行敲骨吸髓式计划经济,从发展重工业和国防工业起步,中国的工业化肯定没戏;
新中国25年,1975年前后,新中国的工业体系基本建成,此时国家的资源有一部分要投入到轻工、民生工业,此时国家应该释放一部分资源到民间,由另一只手配置,也就是开始引入市场经济。从这个角度说,70年代末的改开应该是因时而生,顺势而为,我认为这是小平同志的功绩。
然而过犹不及,八十年代由于各种短视和私利,国家走的实际上是买办型市场经济道路,如果不是因为有前朝基因的继承和386/486的持续纠偏,中国会走上买办资本主义的不归路,中国前30年立意高远的工业化进程就会夭亡,会成为买办型、依附型、位于全球产业链下游的经济体。所以,现在不管是在河里还是中央决议,在讨论八十年代改开成就时,一定要把后面的386/486绑在一起,否则都没法尬吹。比如中关村播下了一群龙种,却只收获了一堆跳蚤,它们除了利用70年代前期奠基的汉字信息化技术赚到了第一桶金,还干了什么呢?剩下的恐怕就是走私大业了。联想本来有机会成为像华为那样的脊梁型企业,但席卷京城的买办风潮使得它与华为渐行渐远,最终沦为笑话。
而半导体产业是。
看不起前人的,正是“科学的春天”吧。
什么叫科学的春天来了?
不就是说这之前是科学的冬天嘛。
这科学的春天实在是没法提,跟前面科学的冬天比实在是拉胯。
几十年后,王小谟还在为运十下马惋惜,认为应该坚持做下来。
九十年代,空军上预警机时就面临无合适的母机平台可用的问题,王小谟对运十的看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九十年代空军对运十的看法:
被逼无奈,空军只好用小一些的螺旋桨飞机运八做预警机。
2006年,中国空军一架由运八改装的空警200在安徽失事,损失惨重,四十人遇难,绝大部分是我军的雷达专家。
有过为预警机选飞机平台的痛苦,王小谟才会为运十扼腕叹息。
这正是积累不够的结果,但是中间断代了十几年,和所谓科学的春天里不投入有很大关系,这不是一行一业的问题,是整体不投入了。光刻机下马了,离子注入机下马了,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下马了,空军大飞机下马了,海军十年里没有新军舰下水,我记得看局座的视频他有一次提到这个“众所周知的原因”还哭了。最绝的是居然把核潜艇都下马了,从1971年第一艘核潜艇下水到后来开始战略值班居然用了40年。
这些“走资派”一不懂科学技术,二不懂工业化,只会圈地收租子,居然还有脸提什么“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令人不齿。
说起“开放”,邓前指的招数都是常凯申元帅玩剩下的,邓的极限不过是加入了WTO,常元帅甚至拿到了更优越的《中美商约》。
可是同样的“开放”套路,为什么结果迥异?
无他,基础不同。常凯申元帅继承的是孙大炮的产业,宛如在沙滩上建高楼!
一不小心,就会48小时无法发帖了。@铁手 这个到底是Feature还是Bug啊?
我的观点真的很简单:成王败寇,以结果论成败。
改开以来中国是否一直执行市场经济制度?是
中国的GDP是否已经攀升到第二位了?是
这两个答案都为是的话,这就够了,辩论的反对方要正面硬刚的话,很难。
所以,反方一般采用的方法都是旁敲侧击,例如:
计划经济也能获得同样的GDP成就
民国时期也是市场经济,却无法取得同样的GDP成就
苏联一搞市场经济就崩
经济发展的成果落在一小撮人手里
996残酷剥削,屁民没有享受到改开成果
。。。。
可惜,但这些方法,都无法推翻中国改开后一直实施市场经济,而且GDP节节攀升的事实。
PS:聪明一点的辩论方法,应该改变标准,例如不以GDP为标准,但是要事先说清楚,为啥另一个标准是更合适的标准才行,假如我不同意这个标准,也可以不辩论,大家节省时间。
1,不可能不折腾。其他国家在这个阶段也折腾。例如苏联折腾了速反,日本在折腾兵变,韩国折腾的一位主刚去世。美国最折腾,干脆来了一场内战。找到适合自己发展道路的过程,总是免不了试错。
2,偶然必然说不清。我比较认可的观点是,中国有大的纵深,所以可以折腾,折腾错了来得及改,折腾对了就成功了。加上老邓确实政治能力强,折腾折腾就找到合适的时机和路线了。要是没有老邓,或者比如说老邓在南巡之前去世了,那中国就是完全另外一条道路。未必就活不下去要解体,但是像现在这样坐二望一可能性不大。
前几年大火的Peter Thiel的书“从0到1“说的很好,建国就是创业么,“怀疑一切已经发生的,思考一切可能发生的,勇敢的去做一些还没发生的”,哈哈。下面是我抄的:
“所谓的从0到1,Peter Thiel认为,这是一种道生一的商业哲学。现在大部分公司都通过各种商业运营来争夺市场,不惜与行业内的竞争者杀的你死我活,这种商业思维不仅会让公司陷入同质化中不可自拔,同时也难以保持住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Peter认为,我们应当有一种批判性的思维来思考我们的事业和商业,怀疑一切已经发生的,思考一切可能发生的,勇敢的去做一些还没发生的。这种从思维到商业哲学上的创新,往往能帮助我们创造出一个全新的市场维度。在这个全新的市场维度中,哪怕是只有几十个员工的初创企业,也可以通过虽小却极度聚焦的的商业资源迅速垄断这个蓝海市场,从而为未来的扩张建造起一个坚实的壁垒。”
作者:圣地亚哥YOUNG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9747043/answer/214346968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懒厨同学是不是曾经在澳大利亚学习工作?是
懒厨同学是不是有个美满的家庭,还有孩子?是
这两个答案都为是的话,这就够了,辩论的反对方要正面硬刚的话,很难。
所以,反方一般采用的方法都是旁敲侧击,例如:
有的同学没有去过澳洲学习工作也能有同样幸福美满的家庭,有可爱的孩子
有的同学去过澳洲学习工作但却没有幸福美满的家庭,也没有孩子
同学甲去了一去澳洲就开始吸毒
同学乙去了澳洲,只是肥了中介,自己一事无成
。。。。
可惜,但这些方法,都无法推翻懒厨自从去了澳洲以后,就有个幸福家庭的事实。
---------
你的世界是单变量乒乓系统,要么好,要么坏,要么黑,要么白;
你的思维模式是从概念出发,标签先行。
虽说现实的世界对你来说复杂了一点儿,但这样也挺好,不费脑子。
我的原话是:我的观点真的很简单:成王败寇,以结果论成败
你能理解吧?
就拿你这个自以为得意的例子来说吧:
懒厨同学是不是曾经在澳大利亚学习工作?是
懒厨同学是不是有个美满的家庭,还有孩子?是
正确的类比应该如此:懒厨有个美满的家庭,所以当年去澳大利亚学习工作的决定肯定没错。成了,就说明当初的决定没错。
至于别人的家庭如何,别人是否吸毒,跟懒厨这个决定可有半毛钱关系?你举那些例子,不正好模仿了左派河友的逻辑谬误?
类比错了,一招错,满盘皆落索啊。
我可是冒着48小时无法发帖的风险回你的帖子的,此处是不是应该有点掌声?😉😉😉
再次向 @铁手 抱怨一下
辛亏后来我和他爸勒令他从澳洲回来了,这才娶上这个媳妇,俺也抱上了孙女。
要不现在他还在澳洲鬼混呢。
----------------------
此段纯属虚构,有所不敬,道个歉先。
只是为了表示,如果不是因果关系,就假装不成因果关系。
发展中国家对重工业的重要性,认识是深刻的,在农业矿产轻工业上赚了一些小钱后,无不充满激情与憧憬地冲击重工业这道工业化的门槛。因为他们知道重工业意味着什么。
七、八十是他们最有信心的时代,在轻工业取得很大进展之后,根据西方市场经济理论,以为出口导向的经济战略,可以顺利过渡到进口替代,进口替代就是替代重工业产品的进口。之前出口初级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的顺利,使他们产生错觉,以为发展重工业仍然会得到发达国家资本与市场支持。
然而现实打断了他们的憧憬,也打断了他们的脊梁,其后几十年至今,他们已无胆再提进口替代。
这些国家有南美的代表巴西,东南亚的代表当年的四小虎。他们的苦难就是一次次的经济危机,对发达国家欠下的巨额债务,以及发达国家主导的偿债计划,一步步走下来,产业尽入发达国家囊中。
他们这个结果,全在毛主席预料之中,所以我们走了独一无二的工业化之路,在主席的时代扎下深厚的根基,在今天,开出了鲜艳的花朵,只不过这朵花不时散发恶臭,而不是芬芳的气息。
我一早就料到你会说因果关系,所以一开始就强调是以成败论英雄,这不就把你这条路给封死了。
说因果关系的话,一不小心,就变成论文了,张五常那篇中国的经济制度就不错,你可以随便去反驳他,最好还能发正经论文。
唉,回了你这贴,我可能48小时都不能发帖了,再次向 @铁手 投诉一下,能不能让我知道具体原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