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80年代歌坛、歌曲的一些回忆 -- 伯爵08

共:💬56 🌺137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80年代歌坛、歌曲的一些回忆

今天看了某位河友的一个回帖,唤起里我的一些回忆,于是,写了几个字,算是对该河友的一个补充。

该河友说到:

“以施光南、王酩、王立平为代表的作曲家创作的这一批曲目逐渐脱离了革命歌曲的创作模式。

演唱者除了成名较早的李光羲、于淑珍和朱逢博,还有当年堪称现象级的李谷一,后起之秀关贵敏和郑绪岚。

稍后还有成方圆、沈小岑,凭一支单曲红遍大江南北的苏小明,二重唱组合索宝莉和牟玄甫,谢莉斯和王洁实。

比较早登上大陆电视屏幕的张明敏,一届春晚连唱四首歌。还有徐小凤、奚秀兰、甄妮、包娜娜、张德兰、崔苔菁。

台湾影片《欢颜》的片头曲《橄榄树》,忘了是不是齐豫演唱的,但女主角胡慧中占满银幕的脸部特写,一颦一笑令人印象深刻。”

我记得,大陆的中央电视台,1984年第一次请港台歌手上春晚,张明敏只唱了两首歌:【我的中国心】和【垄上行】,同时,奚秀兰唱的是【高山青】: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啊,阿里山的少年壮如山。

从这个1984年开始,港台歌曲正式登陆大陆,这个时候,大陆的原创歌曲基本就歇菜了,80年代初期的那种繁荣的景象没有了,因为强大的对手来了--同文同种的港台文化大规模来了,这是1949年建国以后没有过的。

其实,文革以后到1984年,中国大陆的那种歌曲、电影、文学等文化领域,确实繁荣过好一阵子,但那是没有受到港台文化冲击的情况下发生的。

这里只说歌曲。

我记得,1978年后,邓丽君的歌曲就在大陆偷偷流传了,但是是被批判的,是“靡靡之音”,好像姜昆还有个相声讽刺这个。后来才允许公开发售,应该也是1984年以后的事情了。

1984年前,大陆的男高音歌唱家,最主要是二李,李光曦【祝酒歌】(施光南作曲)、李双江【再见吧妈妈】,女的就是李谷一【乡恋,绒花】和朱逢博【红杉树】。

特别说明,【红杉树】这首歌,是歌颂中美友谊的。

后起之秀中,男的是关贵明,原来是中央乐团的小号手,后来改行唱歌。成名曲【哈尔滨的夏天】。那嗓子是真好啊。可惜,后来因身体有病信了法X功,到了海外。

女的是郑绪岚,唱了【太阳岛上】。

王立平的作曲成名曲,应该还不是【少林寺】,而是1978年左右的轻音乐【潜海姑娘】。

以下是个人的成名曲:

成方圆,她成名很早,建国后第二部电视连续剧【虾球传】的主题歌,就是她唱的。那是1982年的事。

沈小岑,成名曲【请到天涯海角来】

其实,当时还有一个很好的男高音歌唱家--吴国松,嗓音极好,但他当时不知道得罪了谁,说他的歌“格调不高”,挨了批判。吴当时是中央音乐学院的副教授,学院派的,和现在的廖昌永一样,和野路子是不一样的,水平确实不错,和朱逢博的老公施鸿鄂类似。

通宝推:大眼,阴霾信仰,西安笨老虎,AleaJactaEst,铁手,燕人,寒冷未必在冬天,方平,
家园 关贵敏可惜了

他唱的《带手铐的旅客》的主题曲《驼铃》,真心好听。卿本佳人,奈何从贼。

《虾球传》一晃也是四十年。当年懵懵懂懂看不真懂,依稀只记得几个片段,尤其是虾球被黑道大哥引诱、第一次行窃,偷的却是自己从未谋面、甫从海外归来的父亲一生的心血。如今身为游子,也算是“历尽了人间的风暴雨寒,踏遍了世上的沟沟坎坎,人情的冷暖,世道的艰难”。

郑绪岚好几年前来这边做过个唱,一首《牧羊曲》,如诗如诉,晨钟古寺,林溪青草,鞭儿轻摇。她那晚最爱唱的,却是《红楼梦》中的《枉凝眉 》。也许是感叹自己当年的选择、后来的蹉跎罢,没得到的才是最渴望的。

家园 徐小凤和谭咏麟是提供视频
家园 “格调不高”

这是个法宝。在90年代之前,被这个法宝压制打倒的还有不少,包括李谷一。

家园 《驼铃》的演唱者不是关贵敏

我记得好像是叫吴增华。

至于关贵敏,不知道他还健在否。挺可惜的,红极一时,忽然就入了冰窖。存在类似经历的歌手,我还记得一个,叫胡寅寅。很有才华,忽然就销声匿迹了。

家园 原唱是吴增华。关贵敏已经去世了。关贵敏还唱过【太行山】

嗓音那是真的没话说。

家园 怎么少了国母?希望的田野上
家园 朱逢博是真的漂亮,是那种有书卷气的漂亮,但歌没有李谷一

的好听。

点看全图

家园 某河友也回应一下

我记得,大陆的中央电视台,1984年第一次请港台歌手上春晚,张明敏只唱了两首歌:【我的中国心】和【垄上行】。

张明敏第一次上春晚确实是唱了四首歌,分别是《我的中国心》、《垄上行》、《外婆的澎湖湾》和《乡间的小路》。

当年的女歌手,我个人最喜欢的是关牧村,施光南为她写了不少歌,包括一部音乐电影《海上升明月》也是请小关出任主演的。

燕人的原贴是由甜妹子杨钰莹而起的,其实更早拥有甜妹子称号的是李玲玉,当时她所在的东方歌舞团出过不少人才,像远征、朱明瑛等。印象很深的是朱明瑛身穿和服唱《花笠音头》,还有她把脸涂黑唱扎伊尔歌曲“咿呀呀欧来欧,咿呀呀欧来欧,耶娜美拉邦嘟波啰啰博纳赛赛”😅。这要是搁现在让白左看见非得给她按个“文化挪用”的罪名批倒批臭🤔。

说到唱外国歌,特别是唱日本歌,想起那时候《拉网小调》特别火:“哎都可以修,都可以修”😜。像胡松华蒋大为等人都唱过,还有一位著名的演唱者是吴雁泽。有句俗话说脸大脖子粗,不是男高音就是伙夫,就是形容吴雁泽的。他一开口一个长腔观众不鼓掌不罢休😁。

说到唱靡靡之音的邓丽君,那是当年我老爸的菜,我感觉一般。倒是老爸带回来过一位南朝鲜女歌手的磁带,名字都忘了,一开口让人全身都酥掉的感觉😜。

家园 大师,这个事我要反对一下

你说四首我脚着没有这么多,但不敢肯定,不过你提起歌名我就想起来了,后俩是潘安邦唱地,不是张明敏。

家园 反对无效

有视频为证:

张明敏演唱的后三首

第一首当然是《我的中国心》了,为了呼应歌词中的“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张明敏是穿西装出场唱的。然后姜昆介绍说张在香港一直穿中山装演唱,于是小张换装再度出场唱了后三首歌。

家园 好吧

我一直以为自己记忆不行了,下午突然觉得没有那么糟,你这秒回又让我回到现实。不过还是得意了一小会儿,哈哈,也赚了。

好吧
家园 哟,呵呵

怪我怪我,下回晚点回😜

家园 我对80年代歌曲的印象,是从西北风开始的

84年之前那会,我还是学龄前的小屁孩,楼主提到的这些歌曲都是后来才听到的。

上小学时,西北风歌曲开始流行了,那风头可强劲的很。

老家的中小学,当时习惯上午下午上课之前,孩子们唱10分钟的歌,记得那时经常唱《黄土高坡》、《信天游》

似乎在那段时间前后,还有迟志强的囚歌比较流行。什么“愁啊愁,愁就白了头”之类的

一些电视剧的歌曲也比较流行,除了红楼梦西游记这些名作,还有一个电视剧《康德第一保镖传奇》的歌曲很好听。

红萝卜的胳膊白萝卜的腿

不要逼我说话

家园 受教了。没有谈到关牧村、张暴默两位当时崛起的女中音歌唱家

关牧村的成名曲是【吐鲁番的葡萄熟了】,张暴默的成名曲是【鼓浪屿之波】,表达大陆人民想念台湾人民的歌。

张暴默当时是二炮文工团的。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