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简单介绍下帕雷托的剩余物和衍生物的社会学理论 -- 大眼

共:💬61 🌺115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家园 吴三桂和赵构可以用权力欲,对失去权力的恐惧解释吧

还有更不可以理性度之的天津大邱庄禹作敏,以蚍蜉之力对抗国家。

权力欲应该是一种很重要的心理现象,在帕雷托的剩余物归类里,应该归到哪一类?

第五类:个人及附属物的完整性?还是第六类:性的剩余物?

书里的没说到这个。

家园 我觉得你这段关于国家和自由的论点可能全错了,不管是

观察历史事实还是做为一种理想理论建构。只要是集合体,哪怕小到只有两个人,个人也没有完全的自由。更不用说国家了。

家园 你这是语言的错用,或者叫你说的”语言腐败”啊,哈哈

帕雷托这里是指人在不知事实(真假),无法得出判断(对错是非)的情况下,想获得确定性的选择,即无涉名不副实和言过其实问题,(也无从得出)。

只需要两个字——迷信。

补二

残余物那里,偏向价值问题的自然基础。衍生物这里,偏向价值问题的关系基础,但本质依然是价值问题

赞一个:这两个说的很清楚。

比如我对疫情会怎么样发展的认定判断,就迷信于(或依赖于)河里的大白菜,陈王,北九水等诸兄的介绍和观点,相信他们的事实及思维的判断能力,因为我不具了解事实的能力和判断能力呀。

家园 认识论大革命应该从培根开始,他定义了新的归纳方法

提出了实验验证的理论 ,狭义的科学方法的定义“设想~验证”由他奠基,认识论以后的发展把科学认识限定在很有限范畴内,是为悲观主义。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对形而上学的抛弃。

诚如你言这里的组合思维仍然是逻辑推导出来的,但是我举例所说的逻辑是指不循规蹈矩,为固有,平常思维所拘的逻辑。

家园 是的,他的意思应该是大意如此

第一类的狐性,用大白话翻译是----钻秩序漏洞的冲动。第二类的狮性,用大白话翻译是----不惜代价维稳。

家园 因为他要追求因为所以,科学道理呀

其实,帕累托一方面自己都说这些情感问题非理性,不讲逻辑,另一方面还一本正经地把它们理性地分成六大类,50小类----我看着都累。

就像我前面帖子里说的

他力求也在情感领域认识里也寻找“真假问题”,给出答案,这就是他的剩余物和衍生物理论,并和“对错问题”分而论之,就是我贴出的真理与效用的论述。月兄好像时不时的把两者混为一谈。

家园 首先要有平常思维,才能完成这个论证

这里是说没有固定思维所约束的逻辑推导,其实这个问题之前说过,取消了先验限制之后,既可以是惊奇,也可以是恐怖……因为那等于什么都可以。

但逻辑当然还是逻辑。内容虽然变化,但逻辑关系先验存在。之前十六字帖子里面就写了

当水只指向H₂O,又没有应然限制,会怎么样?什么都可以喝。

当水没指向H₂O,又有应然的要求,会怎么样?什么都可以喝。

你会发现孩子带来的惊奇往往来源于此,也就是所谓视差。

家园 这段其实是在黑卢梭以来的道德传统

不过,上贴显然没说完全的自由?这里的核心其实只有一句话,以自我论出发所构建的更高实体和个体之间必然存在对立。甚至可以援引阿罗不可能定理辅助说明。

原因也很简单,一是作为核心的道德标准,要为更高实体服务,二是这个实体从本质上取代了最高的价值主体。进而由于这种主客关系,个人只能是由群体而来的个人。换句话说,国家本身成了新的上帝。写的太跳跃,中间有太多基础没写上去。

并不是在说完全的自由,而是自由在这种理论建设之下,远比想象的更不自由。必然会有所谓“规训”。这也是为什么某些法国学者特别强调反抗,甚至说“挑战那些可让我们判断自己是否自主和自由的阻碍、禁忌、权威、法律时,才能真正感到快乐。”

家园 这里强调的是来源,实际上也是符合的。

因为语言的功效是接收、解读者所赋予,明知无从得出的情况下,还得出所谓结论,那显然属于言其实。

换句话说是“不知道实是否名”关键在于副(不相符),强调的是关系,而不是弄清楚名实之后再判断。

这里还有一个问题,如果没有对实的“了解”,是不足以支撑其名的。所以名实从来都是互相依存的关系。

本来还有一句,是回复阿甲“综合症”的:剩余物是无法理性化的残余,衍生物是超出原功效的旁生。所以用词并无不妥。

家园 我们以前讨论过

言说主体,客体问题,主体即从谁的角度谈问题,客体是谁被谈论,我说我们对不上点就是这问题呀,主体和客体经常混在一起谈会让人糊涂的。

家园 这里涉及到一个问题,就是“主体间性”的建构。

先解释主体间性,大致可以说是主体性之间的内在关系,强调某种客观的、先验的逻辑关系,比如共识、默契。

而卢梭的道德基础,是从自我论出发,构建这个主体间性的,比如

  

第一,我们倾向于关注那些比我们更值得同情的人,而不是比我们更幸福的人,这是人的本性。第二,我们所同情的那些人都和我们有着相似的遭遇,或者我们将来有可能陷入此种遭遇之中。第三,我们的同情程度不取决于他人遭遇的痛苦的程度,而是取决于这些痛苦被我们感受到的程度。(爱弥儿)

为了怜悯和同情,首先要把自己放置到那种情景下,并且自己能够感受到那种遭遇。也就是说为了共情,要从自我出发,构建一个可以体验的对象,而且这个对象基于某种客观结构,即这种感受的先验逻辑。

而这种先验逻辑(主体间性),被发展为一种社会建构,即公意(道德义务的来源和指向),以公意为基础的“道德”政治体。进而这种政治体取代了公意,成为了成员间关系的媒介,成为了成员理想生活的基础。进而,成员成为了客体(政治体所描述和规范的对象),而政治体成为了主体。

于是就有了前文的“所谓自由,完全是从主权国家所界定的权力范围出发的”

说的很乱,其实不过是“物至而人化物也”,或者马克思的“人的社会关系转化为物的社会关系”。

注:主体间性本是为了解决主客问题而发明出来的,近似于“我们所共同的主体”。但用来说明卢梭并无不妥。

补:大致就是被公意所挟裹,这几乎是常识了。

家园 这个类似于后辈们对康德的批评

康德的哲学否定了关于物自体的知识的可能性,但在宣布范畴仅在经验世界有效之后,却又假定了物自体知识的存在,并将范畴应用于其上。

家园 这里的物自体知识是什么?

其本质形式,还是我们关于物自体这一概念的建构?

家园 我觉得是国家和个人是相互规训

相互成就的关系,就是习所昭告的一切为了人民。

家园 还有逻辑之外的思维

。你这里“先验”是不是错用了,把先验和前提预设等同了?

我前面没说到还有没有逻辑的思维也可能是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来源。比如诗经风雅颂赋比兴的兴有些就不能用逻辑解释: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採荇菜怎么和追求淑女联系上了,这很难用触景生情的逻辑解释,但是给人以即视的美感。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