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从一则消息看新疆建设兵团的级别 -- 老老狐狸
两个年轻人同时考编。
一个进基层,一个去省直。同样的工作年限,省直的轻松到县处,再到地方挂职,再调实职,仕途要顺畅很多。
基层一个副科就能卡住人,过了科级这个坎,人生一眼望见尽头。基本就是等着县级待遇退休。
如果一开始就能进中央部委,这种情况我不清楚,但想必会更快。
但是,这样的升迁途径不良的后果已经出现了,比如督导组,无论是中央部委下来,还是委托省里下派的,里边大量的干部对基层工作毫无认知,只凭条条框框来督导工作。什么一刀切也好,官僚作风也好,层层加码也好,和这种情况是脱不开关系的,三门干部危害极大。
任何组织的管理层都是金字塔结构。和平时期,“发育得晚,开窍得晚”的人才一般不容易得到提拔,这是通病。即使是左宗棠,也是秘书党出身啊。
"不拘一格用人才“在和平时期是需要面对整个官僚既得利益成员的抵制的。例如李昌平,算不算有才?至少能够发现问题吧。结果如何?
一看地图,四师差不多就是伊犁州边境线。
但没有达到,也不至于是混个闲职碌碌无为到退休。
1、现在没有碌碌无为的闲职,大家都挺忙的;
2、是很难获得正处以上实职,但另外还有职级并行,到一级调研员的收入比处长还要高一点。省厅局机关人员退休前能够到一级调研员;直属正处级参公单位里边的人一般可以够到二级调研员,也是正处待遇。
3、也有40岁以后青云直上的,比如朱相。
从而铤而走险
拍脑袋毛估国内厅级在8万上下(参考值山西厅级约1100~1200,反腐的时候看的文章说山西厅级十分之一空缺提了这个数)
县里一般是正科,大点的副处,然后就卡死了。
不论古今中外,不论政商工农,哪一个组织内不是大多数人正常成长的,只有极少数迅速上升或迅速下降,社会形态都是橄榄球形。
象朱相这样是极少数,“这样的潜规则会让人心灰,也会让人疯狂”这是一种不理解TG组织的思维方式,TG组织结构极为完美。而且朱相在中国金融面临崩溃之时,是有大功于党于国的。
现在河里有人一说到太祖便英明神武,一说到太祖的助手们尤其是太宗,就是用显微镜+放大镜来搜寻缺点,好象自己在那个位置,一定能做得更好。
我赞成太祖即便英明神武也有缺点,太祖的助手们包括太宗和三代四代,也是完成了历史使命的,要不然为什么中国会发展到这么快?发展得这么久?总有做得对的地方吧。
当然这个是个例,在同龄人中也是佼佼者。
35岁升正处才算比较有前途。
当然35岁更好,这样就可以谋求55岁之前正部级,还有时间更进一步。60岁就没有时间了。但不考虑更进一步,40岁的确可以了……大部分人连副厅都过不去啊(到不了正厅)。
估计厅级干部也就八万左右。部级干部按千算,国级按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