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我喜爱的中国传统音乐 -- 普鲁托

共:💬63 🌺231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家园 我喜爱的中国传统音乐

学院派的中国传统音乐,国内叫民族音乐,简称民乐。这是建国后文化方面以欧西(广义上苏联也是西方)为标杆的结果,其实挺尴尬的。说是民族音乐,是哪个民族的音乐呢?台湾那边叫国乐。我觉得这个名字更庄重些。

·

我年轻时是河殇派,在艺术欣赏方面全面偏向欧西的作品。音乐更是如此。从本质上说,中国传统音乐只有五个音,听来不如欧洲音乐悦耳。但是中华自有法度。这个“法度”对人的影响是大道无形的。这是我最近的领会。

·

不久前河里纪念毛主席诞辰,我回忆起一首湖南民歌风的《浏阳河》。这是最给我以亲切感的民乐作品。回想当年我在长途火车上,从火车广播中听到这首歌曲。那时小孩子穷极无聊,所以印象极深。

想到《浏阳河》后,又想起小时候在广播中常听到的另外一首民乐,但从不知名。莫名其妙地认为是江南丝竹。所以在网上查,出来一个结果是“紫竹调”。听后大喜过望,果然是它!《紫竹调》是江南民歌改编的。不需要歌词,可以听出音乐中男女问答的曲调,是那种甜甜糯糯的吴侬软语。下面这个版本是台湾一个女子民乐组合的演奏,其中笛子的表现特别有味道: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wvrhDr3x5Q

·

查到《紫竹调》后,顺手查到几首耳熟能详的民乐,都是当年在广播中听过,名字多少记住一些。最有喜庆气氛的,是刘明源先生于1958年创作的《喜洋洋》。这首乐曲是基于两首山西民歌的旋律,采取西方的三段式“快-慢-快”写法。央视春节晚会上经常听到。春节晚会时候经常听到的还有一首《花好月圆》,旋律明快。它是1935年黃貽鈞先生基于江南民风创作的二胡曲。建国后彭修文先生改編成民族管弦乐,即现在听到的版本。1957年,在莫斯科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艺术比赛上,彭修文指挥中央广播民族乐团演出了由他改编的《春江花月夜》、《金蛇狂舞》和《关山月》,获得了金质奖章。《金蛇狂舞》是聂耳先生于1934年春创作的民族管弦乐作品。这首作品的基调是他家乡昆明的传统曲目《倒八板》。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enjidteTg4 喜洋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d9TzXXy50c 花好月圆,是彭先生指挥的版本

·

与《喜洋洋》意境相近的有一首广东音乐《步步高》,相信大家都听过。《步步高》是广东音乐名家吕文成的代表作,是一首颇有特色的广东民乐。乐谱出自1938年沈允升著的《琴弦乐谱》,在当时已很流行。曲如其名,旋律轻快激昂,层层递增,节奏明快,音浪叠起叠落,一张一弛,音乐富有动力,给人以奋发上进的积极意义。吕文成创制了高胡(我理解是高音的二胡),成为广东音乐的特色乐器。用高胡起头演奏的《步步高》,比民乐合奏更有意味。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WMzj0KjWJg 步步高

·

广东民乐中还有一首著名作品《彩云追月》。早见于清代,据称李鸿章任两广总督时曾将此曲抄送大内演奏。1935年,任光与聂耳把《彩云追月》改编为民族管弦乐曲。1960年,彭修文根据中央广播民族管弦乐团的乐队编制重新配器。乐曲以富有民族色彩的五声性旋律,上五度的自由模进,竖笛、二胡的轮番演奏,弹拨乐器的轻巧节奏,低音乐器的拨弦和吊钹的空旷音色,形象地描绘了浩瀚夜空的迷人景色。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giHuMaXslM 彩云追月

·

《京调》是顾冠仁先生于1960年根据京剧西皮流水音调改编的一首民族管弦乐曲,在电视晚会上也常听到。乐曲采用清脆明亮的竹笛领奏,模拟人们熟悉的京剧唱腔,配以轻快流畅的伴奏音型,构思别具一格,表现了一种欢快喜悦、生动活泼的情趣。西皮流水的曲调大家应该都熟,电视上常放的是《苏三起解》:苏三,离了洪洞县,将身来在大街前。。。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ZFK7r0wPuo 京调

·

顾冠仁是江苏人,另有一著名作品(合作)《东海渔歌》。《东海渔歌》是基于浙江民间音乐的创作,在周星驰的名作《功夫》中被改编用来作为城寨三隐士与斧头帮打斗的配乐。说句闲话,周星驰的父亲是宁波人。他本人也曾回宁波寻根。

上述曲目除《彩云追月》外都是快旋律,比较适合海华在节庆日子里增加一下气氛。

======

本帖是替燕人河友发的。

通宝推:铁手,方平,唐家山,三笑,龙驹坝,醉寺,桥上,胡一刀,
家园 不懂音律

不知变徵变宫何解。

上述都听过,中国乐器中,琴我不大多听,总觉得声音低哑音域不广。琵琶则较喜,清越激昂。静㴵时箫笛则感觉犹为飘渺深远。 十面埋伏,瑶族舞曲,紫竹调,春江花月夜,这几个最爱听。

以前农村有“八音”,就是八种乐器合奏。一般红白喜事会请来演,我舅公是吹笛,此笛非彼笛,全名应为“的打”,通用名是锁呐吧。小䥽,扬琴,琵琶(形如吉他那种,不是曲颈),二胡,小鼓,其他不知道还有什么。吃起来很热闹喜庆的样子。

一般常能听到的中西音乐,我觉得交响乐西乐明显胜出,可能因为中国乐器少有大规模配合见市吧。单乐器或只有几种乐器配合,则中国音乐明显胜出。

家园 电声出来以后,西洋乐和民乐都不行了

说不行的意思就是,听的人少了。然后这些西洋乐器、民族乐器被融入电声流行乐中,大家也才能感受到一些。

不论中西方的电声流行乐,都能听到小提琴、钢琴的配乐。

融合民乐上最大成就的,我看算崔健。锁呐、古筝、大鼓、竹笛等都能在其早期的几张专辑中见到。

电影民乐上,就是燕人提到的周星驰。周星驰的电影配乐大多不玩西洋乐,以民乐见长。

====

老审的舅公啥地方啊,把笛叫“锁呐”?“的打”还是“滴答”?

家园 中国传统音乐可不止五音

五音也好,七音也好,只是比较直观的简易记谱方法。说中国古代只有五音是不对的。五音“宫、商、角、徵、羽”其实是古人为了对应五行而强行搞出来的。对应七音,其实还有“变宫”和“变徵”。

真正和作曲,制造乐器有关的,是十二平均律。中国是最早搞出十二律的。到明朝,朱载堉又最早搞出了十二平均律。说起来,西方的十二平均律很有可能是从中国通过传教士反向传入的。

通宝推:empire2007,盲人摸象,
家园 不能不提一下口水霑

口水霑写的《沧海一声笑》算是把中国传统音乐推陈出新的典范。

家园 把锁呐叫“的打”,简称“笛”

至于“的打”两个字怎么样才对,不知。广州话也把锁呐叫“的打”。另外,广州话有箫笛之分,多见笛少见箫,说箫很多时候是笛。

俺老家粤北山区,天下之穷处。

家园 将军令这个琵琶挺不错的。

我想找纯鼓的将军令。找不到。

家园 提的好

当年香港确实有些人才。

黄霑打头,其作品还有像楼下老审提到的,把将军令改成了《男儿当自强》

家园 将军令本来就是弦乐

现在一般只在合奏里用鼓和锣。不用弦乐的多为室外演奏。室外极简版的用唢呐和锣鼓,倒是符合《将军令》的原意。喇叭、金、鼓都是古代的军乐器。

家园 梁红玉红衣击鼓战金兵

《将军令》一曲,最令我想起的就是这个场景。所以一直想找个纯大鼓的。可惜没有,大鼓也没有单独成曲的吧?

家园 单独的鼓不成乐

用大小不同的鼓可以奏出不同的音阶。奏《将军令》就需要很多鼓。这类似编钟。大型编钟,一个人是无法演奏的。所以得搞一个鼓乐队才行。

下面这个用纯中国鼓的将军行大概接近你想要的效果吧。

不过,战场上金、鼓、号角都是传达将军命令的工具。《将军令》室外版用锣鼓唢呐比较接近完整的指挥系统。

最后放个开车版的将军令😥😅

通宝推:审度,
家园 谢谢你。
家园 你说的应该是复调 -- 有补充

中国严格来说没有复调。尽管有同样的音乐,但是声部较少而且以支声为主。乐器、乐曲规模也显然不及。根本在于中国的复音是以音高变化修饰骨干音。而西方的复音是以多音共时修饰骨干音。

纯乐大家可能不太注意,单看概念也不容易理解,听戏就知道了。中国就是戏曲那样一个字出变化音,这个字同时也属于一个旋律的骨干,比如《是那处》,也能听到乐器的支声。

其次是音阶。比如中国音乐往往被理解为五声音阶,区域显然比西乐狭窄的多。但实际并非如此,比如工尺譜中的凡、乙。尽管中国音乐拥有七声音阶,有六七八九声调式,但主体仍是五声音阶。这点是没错的。

然后是调式,宫商角徵羽。比如C宫七声清乐虽与大调完全相同,但功能用法色彩不同。除了走向,主要区别就是上面说的修饰和音阶,因而被称为五声性七声音阶。

这其实和园林、绘画甚至语言、诗歌是一回事,即一音一事,因形识物,随步换景。合奏大家都有,但中国也没到交响乐的规格。不只是音乐发展,包括材料、数学、新型阶级消费等等,也是这种思想的产物。

推荐《中國古典音樂欣賞》:CD1–古樂遺響、CD3–杏花天影

通宝推:唐家山,大眼,审度,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1)
家园 多音共时可以用卡农举例 -- 补充帖

Pachelbel's CanonYoutube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国内最近似乎很流行,刚还在这里看到了。

家园 燕人兄这个本质有点外行了

参见下面回复审兄的,你说的应该是复调

五音这种理解是近代用西乐肢解中乐,然后进入音乐教育的产物,而且是早期,现在早就不这么教了。至少会说明具体,比如广东音乐的乙凡调,京剧的二黄,会突出另外两个音的灵活。简单说,本质五音是民国遗毒。

当然现在还有人在这么教,问答网站、youtube上极多。

家园 前几天看到一个打臣

是Dance的翻译,一直不明白。后来看到有人解释,广东话念ding - san。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