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看了《黜龙》以后的一些感想 -- 真理
门,门第。寒门小姓、高门著姓比的是家世,祖上当了多大官,出了多少官。寒门只是说门第不如豪门,跟家贫家富无关,但至少也得是官宦人家。
宋朝是士族昌盛的王朝,这个士族比两晋的门阀进步,必须要能中科举才能当官,但是宋朝的科举有很多门径,官员子弟和普通寒门子弟之间的录取率大不相同,比今天高考录取率(北上广Vs苏鲁豫)差距大的多,可以参考起点小说《寒门宰相》(作者:幸福来敲门);再就是官员之间通过联姻构建了比较稳固的士族阶层。
范仲淹、晏殊、富弼、文彦博、欧阳修、王安石、蔡确、苏轼这些耳熟能详的名字都是进士及第考上来的。
你提的这些北宋精英之间关系就是明证:
晏殊女晏氏,嫁富弼;
富弼女富氏,嫁冯京;
冯京女冯氏,嫁蔡确子蔡渭
王安石女王氏,嫁吴充子吴安持;
吴充女吴氏,嫁欧阳修子欧阳发;
吴充女吴氏,嫁吕公著子吕希绩;
吴充女吴氏,嫁文彦博子文及甫;
.......
文彦博对宋神宗说:“为与士大夫治天下,非与百姓治天下也。”
说的就是这事,这里的士大夫已经累代姻亲、荫官、科技而成士族了。
单纯的寒门(小地主或自耕农)弟子依然难有出头之日。
好位置结合考试比仅仅靠出身好
但如果平日千方百计完善压迫,想抢班夺权宣传时就矮化自己说什么寒门,没人会当炮灰的
如果阶级固化,贫民子弟跃升不了阶级,有钱的所谓寒门崽子被压制也活该
杨文干这个案子中的三个关键人物非常可疑,一个是举报人乔公山,另一个杜凤举,另一个是查案子的宇文颖;
杨文干是李建成这边的亲信应该是没问题的,杨文干做为东宫的外援决定为东宫招一批死士;但是乔公山这个人我怀疑是李二这边的暗线,事发后历史中就没有他的记载了,他当时跟李二的亲信部将尉迟敬德关系是非常好的,好朋友+乡党;
杜凤举在贞观朝是鄯州刺史,这个人我没查到他跟李世民这边的间接关系;这人控告李建成谋反和口吻和乔公山一致。
李渊不得已,派司农郎宇文颖去庆州查案,结果他去了后,杨文干造反了;宇文颖早先投靠瓦岗李密,李密败与李二之后,宇文颖投降大唐封君公,累迁至司农卿,而且交好李元吉;我怀疑他去了庆州见到杨文干来一把不说假话,真话不全说选择性的说;导致杨文干反了;他应该也是李二安插的暗线;当然李建成违法在先,私藏甲胄兵器,这是大罪;更重要的我觉得是李二是在试探老爹到底对他和太子什么看法,这才利用秘密输运甲胄武器的更重要的目的。然后在事后李渊杀了秦王府部下杜淹(杜如晦的叔叔),这应该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了;
之前的随意族灭刘文静,烂赏无功人员比如裴寂等,乱下诏令(萧瑀做内史令的时候,老李问他,为啥我下的诏令你半年后才颁布下去?人老萧不客气的说你诏令老是跟以往的诏令或秦王的教令有冲突,每次都得查冲突修改)以往种种,恐怕以李二的政治素养对老爹的看法估计就是昏君的感觉;
P民不喜欢生活武帝时期
难道喜欢生活在“敌有狼牙棒我有天灵盖”的北宋时期吗?自己安逸的日子是别人牺牲安逸生活保卫下得到的,套用网上一句话: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生活从来都不容易”
你引用的这首词恰恰是一位替民族负重前行的“大时代的炮灰”写的。
他的名字叫做 岳飞。
据中核集团官方微信新闻稿,阿根廷核电公司与中核集团以及中核集团中国中原、中国中原阿根廷分公司周二正式签署阿根廷阿图查三号核电站项目设计采购和施工合同。
阿图查三号核电站预计投资总额80亿美元,将创造7000多个工作岗位。
根据总承包合同约定,中核集团将通过工程总承包方式,以“交钥匙”模式,为阿根廷建设核电站。
李渊最终选了闻喜裴氏是给关陇门阀看的
另外我本来想说李渊堂弟李孝基的,李孝基父亲谋反被杀后 一直在逃亡。但是李渊起兵后,李孝基随即复起封王手下就是独孤氏,前面讨论也说了。守潼关的当时也是独孤氏将领和屈突通的弟弟。
刚才回复里提到李渊的堂弟李孝基,李孝基的父亲谋反被诛。李孝基在李渊起兵后随即勾结独孤阀起事。前面说李渊入长安那一年守潼关的就是独孤阀的守将。然后在李渊入主长安后,屈突通意图东出潼关投奔越王杨桐,但是先遣的部将桑显和到潼关后就献关,屈突通就此陷入绝地不久后就投降了。
其实长话短说,你看 无论隋炀帝经营洛阳(洛阳建城一度是随长安的三倍),还是杨玄感李密先后选下策洛阳说根本还是对关陇门阀这个庞然大物的敬而远之。所以我前面说的李渊和李密谁能孤注一掷抢先进关中夺取长安其实就是说把自己未来赌给关陇门阀控制。李渊是从争取门阀的一边为此最终杀了骄傲的刘文静,再到任用亲族试图遏制门阀的一边倒,这为后来的终始有唐一代的皇权与门阀的争斗来开了序幕。这种争斗最终以门阀与皇权同归于尽告终。而中国的政治重心也再也没有回到关中地区。
我们回到一开始的话题,李密是否有机会全取关中。现在看李密有机会这个争议已经不大,但是有多大机会是存疑的。这就是各论各的由来。
说到这里,我们这里就不能不说说蕃阀政治在今天对我们意味着什么。我曾经说过,我们南下开拓到底要不要设藩我们自己小圈子讨论几年结论就是不可在海外设藩。美国今天海外藩镇对美国政治长久的反噬就是例子。美国这个年轻的国家,正在经历一个有学者称为儒家化的过程。某种角度,中国人几千年走的坑美国一个也少不了,而新冠只是加速了美国政治裂变的进场。无论今天的美国是否坚持打新冷战,还是走向彻底分裂,在我们 中程导弹拒阻美国航母编队的 的4000公里半径内。谁也不会有能力阻止今天的中国发展与持续的开拓边际利益了。就和能打败美国的只有美国自己一样,能遏制我们上升势头的是我们今天悬而未决的各种内部问题。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是我国的海外驻军呢?
还是在海外建立以我国为模版的新国家?
不是本届军改,谁买下缅甸股市一个月能炒某股25倍只是开始。
昨天一口气看完了黜龙的存货,里面把门阀之祸说的很清楚了。从大历史角度,隋唐是中国历史一个绝对分界线。从周到秦汉再到隋唐一路扩张,隋唐之后一路内卷直到主席以不世之资依托中共这个坚强组织胁美苏两个新霸主拆解西欧老列强的世界地盘的大势造就中国复兴根基。我把新中国开始的历史新阶段概述为中华文明第三纪元。
中华纪元第三纪元这个说法还去年讲解儒家的时候的总结。简述就是,周之前的时代是中华文明第一纪元,周到民国是中华文明第二纪元,主席和他的共和国是第三纪元的滥觞。结合第一段就是,中华文明第一纪元鼎革的商纣王哪怕以人皇王之姿也不免被旧势力反扑。那个时代,人皇王之下不分贵贱皆为献祭之牲。所以周文王以周礼开启了天命更迭的时代,以小制大此所谓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对于试图复辟的旧势力,无非惟殷先人,有册有典尔。
周易本质是一本假托天命的造反学说,而儒家最后能集中国封建大成除了自身的灵活学术之外。他给予了一个造反到另一个造反之间社会稳定的基本逻辑。结合现代科学的积累。中国第二文明纪元,其实可以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是周天子与贵族共和阶段。第二个阶段是,皇权和替代贵族的门阀共治的阶段。第三个阶段,是皇权和士大夫共天下的阶段。这三者有什么区别呢,第一个阶段周天子和贵族都是世袭的所谓万乘之国无非主君出多少乘,诸侯出多少乘。到第二阶段,皇权收了门阀的兵权,但是对控制国家的标准则与门阀共享。各个门阀通过自身学术积累系统的总结的国家治理模式,轮流执政。到第三阶段,最终皇权通过科举获得了读书人入仕途的最终标准话语权。这个时候的世家,没有了兵权也没有了独立学术 基本成为了皇权的依附。这时候,对比此前贵族门阀依托自身经济实力系统的培养的复合型人才,既所谓上马为将下马为相的 风流人物。在小说黜龙里,通过没落世家谢某的总结阐述的很清楚,修行者无论什么阶段都需要大量的资源为依托。到了明清皇权高度集中的时代,除了满清政权因为自身人口 远少于被统治的汉人还愿意拿出资源培养满族内部的复合型人才。纵观隋唐后的汉族政权,因为皇权的稳定需要,最终诉求儒家简单的稳定,竭力削弱稳定之外的任何活力。即使能冒出学术上的新鲜血液以及解决拓边问题的复合型治理人才也随即会被儒教以名教之势弹压与扼杀。直到资本主义挟科学进步之威席卷全球,然后中国上下自诩遭遇千年未有之变。在救亡图存的急迫间,无论洋务运动再到留洋学子,先有讲武学堂再有政治的黄埔军事的保定。在拆除封建礼教的束缚过程中,拆除一部分对人束缚的封建伦理,就冒出一批复合型人才。一批复合型人才救亡图存失败,就再拆除一批束缚,再冒出一批复合型人才。一直到抗日时代,中国上下彻底打破即有约束,于是有了今天的局面。
曾经因为周期律和人有过不小的争论。我那时候说,跳出一家一姓天下的周而复始。周期律实际是个伪命题。为什么呢,看上下五千年。中华文明走到今天,无非就是清末开始的百年救亡图存,再到新中国不同阶段的从工业化再到今天信息化的追赶直到今天我们在数字社会领世界各国治理之先。说国运之类的太虚,不就是我们每年毕业的大学生比所有发达国家毕业大学生外加印度俄罗斯的每年毕业大学生还多一百万么。尤其是理工科毕业生在毕业生比例更是各国比重之冠。这背后不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打破即有生产关系的束缚解放人的思想带来的今天的跨越么。
从这个角度看第一纪元和第二纪元,中国历史一路走来,不就是发展生产力者得天下。生产力发展后,更多的人从识文断字到探索世间万物的规律为人类文明所用。在这个过程中,一代又一代人假托天命推翻一个又一个束缚生产力发展并约束随着生产发展掌握发展知识越来越多人的一个又一个王朝么。只要跳出一家一姓的家天下史观,就不难看到倒下的只有束缚人类社会发展的旧有模式。适应新变革的取而代之,此即为天命。
如果说,中华文明第一纪元是神人以巫术献祭苍生天地不仁的时代。中华文明第二纪元,不就是圣人不仁绝通天地以百姓为刍狗的时代么。中华文明第三纪元,从主席肇始,主席把自己从神坛上请下来后。或神州亿万皆尧舜,或人类命运共同体。没有神人,也没有圣人。人间之事,人自为之。
二纪元的总结,道德经还真是那个时候写的
如果一夫一妻,子女阶层不固化,也就是说高官、富豪,都是一代而亡,除了个人享受,这个世界还需要拼搏吗?
从基因传播角度来说,拼搏的胜利者没有任何优势。这种讲究阶级绝对不固化的,接近清教徒的社会一定不符合全人类的利益。
一切现实的都是合理的,社会奖励拼搏胜利者的后代多一点本身是天经地义的。当然,如果胜利者企图让自己的后代骑在社会大众头上作威作福,胡作非为,辱骂流民”不做安安饿殍,犹效奋臂螳螂“, 这样的社会,亡就亡了吧。 顺便说一下, 因为这个原因,我对明亡没有任何可惜。
所以世家可以有,但也必须允许屁民反抗,从来没有一个制度能够保证一个国家的长治久安,玉皇大帝也不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回到中国甚至美国的政治现实,任何平民政治家通过几十年的官僚体系纵横捭阖,爬上权力的顶端,他可以实行对国家和民族有利,但是不利于世家大族的政策吗?根本不可能。
他能做个糊裱匠就不错了, 稍微出格,轻则被人架空成跛脚鸭,重一点被人一枪爆头。聪明的政治家都是明面上处理几个案例,敲打一下,背后勾兑,确保自己的势力和继承人能够继续在台上。无论是胡4,还是克林顿,都是这样的人物。
中国这样的大国,任何政策都会导致巨大的利益转移,会有无数人在其中上下其手,而中国正处于被老大动用一切可能的力量打压,至死方休,这个时候没有世家出身的政治家,根本没有足够的政治”资本“来做哪怕大一点的改革和制度修缮。戈尔巴乔夫在苏联的出现并不偶然,因为他的权力来自选举他的中央委员会,而任何政策一旦和中央委员会冲突, 他就完蛋了。
这种权力自举锁定其实是极不稳定的结构。太祖当年也遇到了这个问题,他的回答是故意纵容全国对自己的个人崇拜,扩大了权力自锁架构的基础面,公开说随时去井冈山重新打游击,从而遏制了军头的蠢蠢欲动。等到林彪叛逃,太祖已经知道自己无法和全体官僚体系对抗。
因此可以断言,在苏联最后的政策必然滑向对中央委员会有利,未必对苏联有利,如果中国发生同样的事情,没有老同志出来,一定会是苏联的重演。历史在偶然中其实有必然。十八大前没有江总的力挽狂澜,中国那时恐怕已经杯具了。
老同志为什么重要呢?因为老同志本身是世家或者是世家的奠基者,有政治资本,同时自己一生的荣辱和这个体系休戚相关,因此原意以身家性命去支持体系。
当然这个里面要把稻公家夸一下,说得好听一点,他早早安排小公子去美国,存血脉于荒远,准备在中华民族危机关头拯救中国,所谋者大。说得难听一点,是狡兔三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