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统治阶级禁止民间研究天文,是否就是中国无法产生科学的原因? -- 绝对不是白领
郑和船队并不是探险船队。走的都是当时成熟的航线。
郑和的海图其实有一部分流传下来了。例如《武备志》里就收录了《郑和航海图》。
那么这个海图长啥样的呢?如下图:
此图可见,海图上即无经纬,也没有比例尺。就是一幅示意图。如果仅仅是这种小孩涂鸦式的地图,当然毫无用处。关键在于图中的文字。这些文字是导航用的针路。郑和船队的导航主要靠针路指引。
什么是针路?简单来说就是罗盘导航的口诀。例如从太仓开船到南汇怎么走?向导可以说“先往东南走,到了吴淞后往东走。”那么问题来了,八个方向,每个方向都覆盖45度。东南是多少呢?是东南偏东还是东南偏南?偏多少?
这时候就要用到罗盘。明朝的罗盘把圆周分为24等分。用十二地支,八天干,四卦像来表示。太仓开船到南汇的针路口诀就是
“太仓港口开船用丹乙针一更平吴淞江,用乙卯针一更到南汇嘴。”
翻译:
“太仓港口开船用105度方向,一更(2.4小时)时间到吴淞江,再往97.5 度方向航行,一更时间到南汇嘴。”
所以郑和航路用的是两地之间的地标作为连接,通过罗盘导航,一站一站走之字形到达目的地。这种情况下,从出发港到目的地通常不能实现直航。这种导航,其实和在陆地上穿街走巷没有区别。也不需要经纬度。如果知道纬度,则精确度就更高一点。
这种导航只能用于已知目的地,而不能用于探索未知海域。太平洋岛民在郑和之前几万年没有靠这个光靠瞎碰也跨过了大洋,抵达了澳洲和新西兰以及太平洋诸岛。
所以说水平略高,好的有限。
这点也非常不利于传承。最后也是清代解决的,经学家们把注重考据的风气带到了数学研究中,出版了大量数学古书的“细草”,就是把步骤详细的写出来。
你给的航海图是长江口一小部分的,巴掌大地方这么详细,全传下来还了得
走之字多半是长江航道水深限制,宝船也怕搁浅,没有航速光标时间什么意思,说明重要资料还缺失
这么小的地方根本不需要经纬指南,岸上有旗帜和火焰
郑和船队至少到达过东非,陌生地域海域主要靠观星导航
帆船在海上走之字形是受风力制约,只要郑和船队不是老是近岸行驶,走一部分大圆航线如横穿阿拉伯海,说明可以掌握粗略经度,纬度肯定更容易
几百年来海南渔民也是靠观星准确抵达南沙部分渔场(几十米水深暗沙区),谁给的其他导航?
太平洋岛民800年前才抵达新西兰,不能掌握坐标,瞎碰怎么引来“大舰队”形成毛利族
央视播出的纪录片,还有白皮向波利尼西亚岛民学习靠观星导航简单船只航海
远洋的也有。例如下图:
这是班卒、槟榔屿、龙牙交椅、古力由不洞、单屿、亚路、苏门答剌、官厂的。仍然是示意图加针路。
牵星图也有,如下图:
这里是说如何从忽鲁谟斯(波斯湾东口霍尔木兹海峡内的霍尔木兹岛)回到古里国(印度科泽科德)。
忽鲁谟斯在古里西北。相对位置如下图(网上地图没法显示两个目标,所以用飞机航路表示):
所以需要测量纬度加针路。
没法达到宋元时期的高度,天元术的著作明朝时期没人能看懂,这就是传承的中断。
第谷布拉赫的20年观测背后是丹麦国王的支持。他死后的工作开普勒接手也是得到神圣罗马帝国的支援,可惜随之而来的就是三十年战争。
你说牛顿的微积分符号不好用,被淘汰。
那,中国传统的数字写法,你怎末看。
@北纬四十二度
个别的偶然。整体上仍然不成体系。
就问一句:王贞仪的老师是谁?学生是谁?这个理论从谁的研究基础上得来?
这个孤例只能说明我中华代有聪明智慧之人,水平远超同侪。
关键是她的成就与整体的科技水平有何关系。
如楼下同学说的,你这个孤例恰恰说明中国古代科学没有传承和社会作用。
水平如何,不争论。
但是,清代数学的传承还是有的。
就说这个王贞仪吧,首先要肯定一点,她本人具有数学天赋。
她的数学呢,发蒙受教于她的祖父,王者辅。
王者辅呢,算是小有名气,他呢受教于两个人,前期是受教于吴中张映葵,后来呢和汪廷榜有学术交往。
汪廷榜是受教于梅文鼎的曾孙梅鉁。
说起来呢,张映葵也等于梅文鼎的后学,整个乾嘉学派都受梅文鼎的影响,从江永到戴震,从惠栋到钱大昕,都是梅文鼎这里汲取养分,而乾嘉学派中精通算学和历法的非常普遍,考证考据离开天文历算等于瘸了一条腿。
后来浙江的李善兰,也是得益于吴派浓厚的数学氛围,他师从吴兆圻,和戴煦、罗士琳、徐有壬学术交流非常频繁,这应该都是常识吧。
所以,很奇怪,明明清朝民间这么多研究天文历算的学者,为什么会觉得清朝禁止学习天文呢?当然啦,学得好不好是另外一回事。
回到王贞仪,她受到祖父的发蒙后,研究梅文鼎的著作。应该是得益于本人的天赋,做出很大的成就。但是要问她的学术圈子和弟子,这估计就没有了,一来她死得早,二来她毕竟是女性。
但是,在皖南江浙一带,数学研究的传承和氛围还是不错,受到梅文鼎以布衣被康熙召见的影响,后世皖南很多私塾都有教算学的,这一点我是怎么知道的呢?因为我和梅文鼎是老乡啊,我的二姑父就是梅家后人,不过他的数学应该一般吧。
按照你的引用,更能证明郑和舰队导航的先进性
可以参照星象准确穿越阿拉伯海
受制于风力风向,帆船多数时候只能走之字形,尤其晚上保持准确航向也是难题
宝船舰队导航员所掌握的肯定比后世的描绘翔实得多
我怀疑海南渔民观星导航技术源头就来自郑和舰队
帆船逆风或侧风时走之字和我说的针路走之字不是一回事。
针路导航的原理是说:
1. B地 在 A地的东南偏南 15度,距离100海里 (或者说航行 20 小时)
2. C地 在 B地 西南偏西 20度,距离 50 海里 (或者说航行 10 小时)
3. D地 在 C地 南偏东 5度,距离 120 海里 (或者说航行 24 小时)
那么我要从 A 地 航行到 D 地怎么走?直航必须知道经纬度。或者你也可以通过几何计算知道直线怎么画(假设A 到 D 之间都是大海)。如果你没有经纬度也没有几何知识呢?那就只能老老实实 从 A 走到 B, 再从 B 走到 C,再从 C 走到 D。如果把这种航线画在图上就是一条曲折线。也就是走之字。
这就是罗盘针路口诀的意义所在。在上述例子中,针路告诉你从一地出发要朝哪个方向走(罗盘角度),要走大概多长时间(或距离)。这样就可以一站一站走到目的地。
问题是大海茫茫,你怎么知道走到哪里了呢?这时候,要么靠地标,也就是沿着海岸线航行。要么靠观察星座,确定纬度。例如 D 地在 C地的南面的大海里,途中没有地标,不靠海岸线。根据针路口诀,我出发后向南偏东 5度 行驶。由于船速不固定,我只能毛估估大概走了多少路程。这样我必须每隔一段时间测量一下纬度,保证我没有走过头。一旦到达了 D地 所在的纬度,我就改为沿着该纬度行驶,这样总能碰上 D 地。
很显然,和利用经纬度的直航相比,这种航行方式相当低效,也不能作真正的点对点跨大洋直航。
还是那句话,和没有罗盘、牵星相比水平略高,好的有限。和后世相比,所差的在于数学和天文知识的应用。
西方的现代科学也是从神学里脱胎出来的。终极问题、方法论上都有一些继承自神学的东西。这个不光要有宗教,还得有一神教,才能搞得如此精密而晦涩。早期的有些希腊时代的东西,那时候一神和经院哲学还不是主流,但潜在的“真理唯一”个概念是要有的。
古代是怎么确定经纬度的?
数学嘛,怎么说呢,学进去还是很让人沉迷的。王小波曾经拿解题和出恭做比,虽然不雅,但是吧,也算贴切。
清朝数学家多,相互之间的学术交流非常充分,梁启超提过清儒还有个特点,相互之间喜欢称师友,门户之见不多。
清朝数学家的地域比较接近,所以很多人长期聚集在一起,扺掌谈学,交相问难,有很多佳话。离得比较远的,还有不远千里前来交流,而且一住就是一两年。至于办学会的,就更常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