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与月之回忆河友探讨一下虚无主义 -- 给我打钱87405

共:💬1308 🌺2431 🌵27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88
下页 末页
家园 苏联牛不牛,我觉得这个图真能说明问题的。

点看全图

这是解体前后苏联和俄罗斯军舰数量的比较。就算穷兵黩武,也能说明实力的差距啊。

点看全图

家园 诚邀两位参与智力游戏
家园 我来插一腿,说说我所认识的市场经济

可能会有人不信,我闺女如今是半职业画手。她的画卖给谁呢?容我先卖个关子。

自打有了这个收入来源之后,我闺女就”阔“了起来。她妈问她钱从哪来的,她说自己挣的,她妈一脸不信,怀疑她是不是交了某个富家公子哥,给人”包养“了。我闺女跟我投诉说:”心累,老年人无法沟通。“

找我闺女买画的人,多为卖家。”嗯?这话我怎么听不懂?“比如说,卖手机壳的。以前手机壳上印的全是盗图,如今顾客不买账了,所以这些卖手机壳的就得去找我闺女这样的人买原创作品。

这就是我认识的市场经济。这在以前是不敢想象的,然而但是,改革开放已经40年了。

我闺女最近损失了一笔钱,但她信心满满,告诉我,很快她就会有一笔进账。我找了个机会,跟她聊了聊。

我问她:”你想过以后的事么?“

她答道:”没怎么想过……没想过。“

我说:“你如今这种交易模式,像过去的集市,你背袋米,他拎筐蛋,你们在集市上完成交换。你妈跟你这么大的时候,就外观设计而言,连这样的集市都没有,这就是为啥她不相信你能挣到钱的原因。将来,这个市场会更大。大到一定规模的时候,就会发生变化。一方面,像你这样的画手越来越多,互相之间会有一个竞争与合作;另一方面,像卖手机壳这样的买家也越来越多,互相之间也会有一个竞争与合作。根据历史经验,你这边会出现设计室、公司之类的组织,这样的组织会形成一个品牌效应,而你这样的个体只能靠普通口碑营销,结果就是你会被挤出这个市场。啥意思?意思就是,有可能接下来5年内,你这一部分收入比较稳定,你因为有这样的收入你就有了一个对应的生活模式。但是,到了第6年,你突然发现,你能接到的单,变少了,并且越来越少,最后,这块收入彻底变成了0。你out了。可是你已经习惯了前述生活模式,到那个时候你咋办?”

我闺女一听,立马严肃起来,“对呀,那怎么办?”

我把话接过来,说:“所以你现在就得未雨绸缪。要么,你打算一直吃这碗饭,那么你现在就要有意识的组建团队或者加入团队;要么,你这段经历只是友情客串。简单说,要么上船,上了船想下船就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了;要么过把瘾,到此为止。”

家园 这句话,就是市场经济的精髓了

这就是我认识的市场经济。这在以前是不敢想象的,

您闺女的买卖,不是政府帮她安排的,价格也不是政府指定的,而是由买卖双方自行协商决定的,这个就是市场经济。现在看起来理所当然,但改开前,是没法这么自由地做字画买卖的。

另一个以前难以想象的是成交的途径与速度,是互联网的发达,让撮合这种交易的信息费用大为降低:在没有互联网的年代,您闺女的画要传出去给买家看,不容易,遑论成交了。

家园 千万别

我现在只能忙里偷闲,上来杠几句,玩耍一下,最近的项目实在忙。。。。

还有一篇柴门兄的文债没还了,最近静不下心。。。。。

家园 呃……貌似鸡同鸭讲了,不在一个频道里
家园 赌博,兼自欺
家园 女儿今天问我:苏洵的《六国论》对吗?

我先告诉她,“你的语文老师是头蠢驴”,然后跟她说,中国人谈历史是“用”历史。苏洵是北宋人,他讲六国亡于赂秦,是借古喻今、隔山打牛,意指北宋靠割地赔款是行不通的,只能求得片刻安宁,早晚要割光。六国到底为何亡,苏洵压根就不在乎。当然,就像编剧那样,多少得让人听起来是那么回事。

这是中国人“用”历史的主要方法,借一段历史故事引出一个道理,这个道理要用在当下的。西方人也“用”历史,但他们主要是用来美化自己、同时丑化他人。西方所谓历史主流学者,将西方历史从古希腊一直美化到今天的美国,这其中自然也包括美化市场经济多么伟大,这也是为什么N多人对欧美有好感的主要原因。

自然,我提出的智力游戏也是有所指。

假设有10个球,除了颜色不同之外,其它没有半分区别,让张三随机从中取出一枚,张三会是什么心态?自然是“我哪知道会摸出哪种颜色的球?摸出哪个是哪个。”

但如果往这10个球里装入不同数量的钞票,比如红球里装1万元,蓝球里装1000元。张三又会是什么心态?

所以我是在暗示张三是拜金咯?

并不是。如果往这10个球里装入不同造型的玩偶,10个不同的玩偶当中有一个是张三最喜欢的,张三随机抽取时,是第一种心态还是第二种呢?

显然,跟搁了钞票是一样的。

因此,张三并不是拜金,也不是拜物,而是拜己——我中意的才是这世界上最重要的事——典型的将个人意愿凌驾于客观规律之上。

家园 一篇旧文:北平舞女生活

此文刊登于1933年2月3日,天津《大公报》

北平的舞业,在前两年要算发达极了,自从国府大申禁令之后,竟给她们一个大大的打击。那些华商舞场,都被官家封闭,表面看来,跳舞在北平,似乎已经绝迹了,但一般摩登青年男女,正在嗜之若狂,哪能因为被官家封了舞场,就不跳舞,所以一般外商为迎合他们的心理起见,变本加厉,在外国人势力范围之内,设立了很多的舞场,把这些失业的舞女,完全收罗了去,大大地干起来。那些青年,方在恨“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时候,忽有这么好的桃源出现,故无不趋之若鹜,舞业在北平,竟兴盛起来,像北京饭店、华盛顿饭店、正昌、汇通、雷报、加斯登、德国饭店、利通、中国、东方、长安、北平等饭店,均有舞场之设。这些都是在外人势力保护下公开的营业舞场,还有些秘密干着的,不下十余家之多。有些浪漫的少女们,也拿跳舞当了她们的职业,于是北平舞女的生活,乃有记载的必要了。

舞女乃一种新式职业,其收入以舞票为大宗,通常舞票3枚,售洋1元,舞客以现金向舞场购票,舞女则以所得之票,兑取现金。舞票六枚可得大洋1元,盖舞场须扣去其半也,故每夜得票30张者,可得5元进款;60张者,可得10元,视舞场营业程度而定,抑亦视舞女之号召力如何。姿容秀丽之舞女,为一般舞客所欢迎者,彻宵达旦,无时或缀,每夜收入,恒自20元至30元不等,此外月薪尚不计也。以舞女一夕之所入,实乡农半载年勤之所不及,小学教员一月中所不能得者,诚可谓现代社会之怪现状。但舞女之入款多者,躯体每觉疲不自胜,故每有不及终宵即托故他去者。平庸之舞女,每夜收入恒在5元至10元间,每月计之,亦在200元左右。在此生活困难之社会中,男子一月辛劳收入,犹不及此数之半,而舞女则轻易得之。“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之句,竟流行于今日。

舞女之来源,流品至杂,不能一概而论。其大部分均曾受过高小教育,即中等教育女生亦数见也,大多家世中落,环境压迫所致,在此欢喜场中,伤心人固比比皆是也。此文附记舞女身世数则,均实录也。(一)有周氏女者,父曾为浙东显官,退职后,迁居北平,父旋为仇人所陷,困顿不堪,死后余资亦寻告罄。女上无长兄,下有弟妹,老母年已五十余矣,弟妹尚在初中肄业,年仅十四五岁,处此社会环境中,即便小儿女辍学,亦无处可以谋生,女甚愿出外就职,而每月所得只20元左右,以之纳房租之半,犹不足也。时北平舞风大盛,女遂毅然加入舞场为舞女,时女士年十九,芳容艳丽,而举止娴雅,不苟言笑,与一般庸脂俗粉,迥不相同,遂引起一般青年舞客之欢迎,营业甚佳,每日购置装饰品而外,尚余200余金,不但一家衣食住均可无亏,即弟妹亦可继续求学。女之操是业,完全系牺牲性质,今其弟已入大学矣,女决意培养俟其毕业后,始辍此业。盖一中等程度之青年,在此茫茫人海中,谋生大不易,其苦必有如此者。(二)有名秀英者,其父以吸鸦片倾其产,而老病侵临,戒烟已无希望,秀英有一兄,已自给小家庭,俸给有限,每月勉强津贴,仅足一家衣食,而老父黑货时断,医药无资,晚景凄苦,朝不保暮。秀英孝父心切,初则每日往兄处索资,奈兄景况亦极恶,每次仅给三四元,而其嫂已白眼频加,秀英悲愤之余,私将首饰付之典库,不足则又加以借贷,以其父母日须2元以上鸦片,始能过瘾。邻家有女友新习为舞女,招秀英同往,谓每月至少可得200元,秀英意动,遂毅然偕女友赴舞场习舞,3日后,已能学步。秀英出身于北平著名之女学,为舞女后,同学争相惊异,其长兄则加阻止,顾老父甘旨之奉,从此不缺,床上烟膏不断,皆秀英辛苦搏来之金钱,无人得加以非议也。

舞女之在舞场,除分拆票资而外,按月尚有一定薪俸,则系舞场主人拟以羁縻舞女,以免舞女之动辄转隶他场也。此种薪水,通常每月为30元,此外则视舞女之声望而定,色艺艳名,足资号召者,薪水恒自50元至80元。记者曾闻有数舞女,月薪多至百元,且每月均包香槟10瓶也。包香槟者,亦一种奇特之合同。香槟为西洋免贵之酒,凡客欲示好于某舞女者,则每瓶非8元不办,豪贵公子,不较锱铢,故香槟多开,于舞场甚有利也。记者曾见过有舞客呼朋招友,大开香槟,汩汩之声,惊动四座,计之共得8瓶,已及64元矣。舞场之视此辈舞女,执礼惟谨,盖无异舞场之摇钱树。故舞场中亦有阶级之高低也,以一舞女一夕收入数目之巨,诚足惊人,然入款虽多,妆饰衣服之费亦巨,不得谓非一种重本之营业也。

近来北平舞场,以西人所营者为多,一种则仅备乐队,下设舞女,由入场者自携舞伴,入其中者,行为举止,均属彬彬有礼,衣服整饬,犹其余事,与下级舞场之动辄搂腰吻臂者,盖不可同日而语,此皆为一般西人之侨居北平者而设。舞场之在西洋,原属一种游乐场所,而在北平则几成为青年坠落陷阱,中国男女,界限素严,一般青年,遣兴无从,而妓寮曲院,又为一般自爱者所不愿往,于是舞场遂成为一般青年流连之所。前者青年所认为不易接近之少女,今竟得以些微代价,相抱而舞,且江南佳丽,北国美人,燕瘦环肥,听任选择,无怪入其中者,有欲罢不能之感。闻有一大学生,在一学期中,耗费于舞场多至一万余金,其疯狂程度,可以概见,其他各洋行行员店伙,因跳舞浪费而失业自杀者,亦数不见鲜。年来日本取缔跳舞甚严,扶桑舞女为生活计,亦来北平,出入各西人经营之舞场中,而白俄少女,流落北平者,亦多以跳舞自活,一时日俄舞女,充斥舞场,与我国女子,争艳斗丽,如华洋货品,杂然并陈。但一般人仍喜与本国女儿同舞,故日俄舞女收入,远非华女之敌云。

已经过去90快年了,并没有变化。要说有变化,那就是今天更有“科技感”:给直播间的美女打赏,而操控美女的则是抠脚大汉们。

通宝推:奔波儿,
家园 张三的例子有意思,我可以杠一下

玩偶的例子还可以这么看,张三最喜欢那个,1万元他愿意出售,次喜欢那个1000元可以出售,这是不是就可以说他拜金了?😜😜

前段时间,看到宝总有个帖子,大意是万物皆有价,深以为然,借来杠你一下😄😄😄。

家园 本末倒置,一切人定的价值都必须无条件服从宇宙规律

谁不服,谁去杠,没人拦着。

张三的例子并不是我编出来的,而是真实存在的,这个“游戏”今天叫盲盒。有大把的人花钱去“玩”,妥妥的被人卖了还替人数钱。反之,如果就是100个不同颜色的球,你就请他去摸他还要考虑一下,怎么可能掏钱摸一次图个乐呢?人傻钱多并不是谣传。

家园 杠王你可能对如今这种盲盒生意不太了解

传统销售模式是:柜台上面摆了10个不同的玩偶,顾客中意哪个买哪个。

假设,一个玩偶50元。

现在这种盲盒生意是:一次性推出30个不同的玩偶,让所有人都看到,张三就说我最喜欢A,李四说他最喜欢B。然后把这个30个不同的玩偶装进30个盲盒,每摸一次25元。别理解错了,并不是只有30个盲盒,摸一个少一个,而是几乎等效于“摸完之后又放回去重新摸”。

赚嗨了!!!

不光是玩偶,宠物什么的,一切都可以这么”玩“。

所以,问题出在哪?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把个人的意愿凌驾于客观规律之上?这都成了现象。

家园 还可以有另外的解释

这个是一种赌博,赌中时,大脑会分泌多巴胺,让人兴奋不已。

用你的话来说,赌徒以为自己意愿成功凌驾于客观规律之上了,大脑分泌多巴胺,无法自拔😏😏

家园 临场确实如此,但不光是临场的问题,还有一个思想问题
家园 你这个说法,导致我又想了一个问题

人脑是否可编程的?

假如意识了到个人意愿无法凌驾于客观规律之上,是否就不会参与盲盒游戏?

可以把上述这个意识当作一段程序,那么这段程序,要如何录入大脑呢?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8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