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电影 隐入尘埃 - 回想到90 年代的西北农村 -- 缆绳

共:💬102 🌺679 🌵20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家园 九十年代辽南,一样惨淡

农村破产,人间炼狱

关键词(Tags): #九十年代盛世乎?
家园 敢问可是大连金州

不可能来自“北三市”农村

关键词(Tags): #大连一
家园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的恶果那时已经显示出来了,最终提留不收公粮不交,破产拉到。

家园 没问这么细
家园 这个回答太不接地气来
家园 但是允许出来打工了啊

我家农村亲戚也很多。那时候还小,很多农村亲戚都是说:就算在城里要饭,捡破烂也坚决不回农村。

允许人员比较自由的流动也算是一个仁政吧。

当然农村全面崩坏也是毫无疑问的。连我姥爷的哥哥,标准五保户,每年国家给几百斤大米(是大米都不是钱),也被村干部(其实就是黑社会)给吞了。他有我们照顾,根本不差那点米,但是我猜别的五保户可就没那么幸运了。

  • 违规禁,【补充】可申诉或道歉来解。偏要看
家园 没关系。生活会毒打他。若是小资,他要面对经济下行的淘汰;

若是权贵资产阶级,他要面对大鱼吃小鱼以致家破人亡的可能,轻飘飘说话并不能代表他有多少自喜的资本。

家园 脑子没进水?
家园 嗯嗯

按邓氏改开党的话语其实民国时期是最自由,老百姓可以去任何地方打工,可以自由做任何生意,可以开赌场贩毒品贩人口,可以当土匪等总之三百六十行老百姓都可以干,奇怪的事这么自由的民国政府却遭到大部分国人反对,教员领导的共产党只用短短三年就把民国政府赶到小岛上

家园 补充:其实我一直有一个感觉

朱相在上调中央之前一直在经济最发达的上海工作,这就限制了他的视野,对中国国情的复杂多样性了解不足。印象中他执政时来过我们省几次,好像只去过省会和西部的几个矿企, 当时好像主要是为了谈分税制和国企改革,农业问题他好像没有太关注过。

我们那里的人对朱相和他的的政策比较诟病,用我三叔的话说就是富家子弟不知道穷苦人家的日子过活,也许是我们没有全局观吧。他的功过留给后人去评说吧。

嗯嗯
家园 那你倒是给个话

到底让农民出来打工是好还是不好?咱们只做一个选择题行不行?

家园 就是坏

人并不是傻

家园 好啊

剥削阶级最喜欢一盘散沙的韭菜。前段时间网上有篇调查文章写的就是八九十年代农民工在高强度恶劣环境工作导致现在身体状况出现问题,而且当时农民工即无社保也没有医保。或许你们家亲戚是农民工中佼佼者,话说民国时期也有佼佼者,比如杜月笙张作霖等更厉害。说白了邓氏改开就是在中国重建剥削阶级,重建剥削阶级前提是破坏底层人民组织性,于是农村分田单干城市是厂长经理负责制,而且还是打着社会主义和人民的名义干的重建剥削阶级,于是邓家已经他的同路人如愿以偿变成先富。骗的一时骗不了一世,于是邓的名声扫地官媒每次提邓都不得不开控评,如果不开控评,底下就是大型翻车现场。套用大牙的话,邓现在的名声是过街老鼠

好啊
家园 果然坚决不做选择题

那让我说两句吧:

我认识的,我相信也包括很多人认识的,农村亲戚。他们发现最快的改变生活条件的方法就是进城干活。哪怕是一些在城里人开来很累挣钱又少的工作,对农村人来说都是比种地要强的。 所以农村人,只要条件许可(八九十年代进城,最好还是有个亲戚能投靠,要是有点有用的关系就更好了),都是尽力进城打工的。

改开之后,人口流动政策极大的放宽,是仁政,不管对邓有多大意见,应该客观评价。

我就举一个我家人的例子。我姥爷的哥哥,我叫大姥爷。一个农村孤寡老人,八十年代进城,找到一个地方当门卫(我们那叫打京,就是值夜班的门卫)。一晚上10块钱。那大概是88,89年前后。不算特别多吧。他过去农村种地,一年下来,钱能攒下来大概500.大概就是城里干两个月抵得上农村一年。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