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 qq97
这个问题其实没有您想象的复杂。
所谓地震波,就是机械波,大地震动传播的机械波(声波其实是机械波的一部分,是纵波,地震波能量除了声波还有横波和面波等等)。这地震波可以是天然产生的,也可以是人工震源产生的啊。勘探用的肯定是人工震源。人工震源早期的有炸药震源,后来的有震源车,贫穷的甚至有地面上搁块钢板,然后人力拿大锤砸的(我们就干过这个事儿,当然是为了实验,不是生产)。
地震波在大地中传播的时候,遇到不均匀介质(地层分界面,断层,古河床等等)就会发生散射(折射或者反射),传到接受阵列里被检波器记录下来,就可以用来成(地层的)像了。
这样就清楚了。多谢。
安路科技、复旦微电、紫光国微和航锦科技。DSP 也有一些,但现在功能可以被一部分GPU替代,相对来说不那么显眼。景嘉微的军用GPU ,已经使用很长时间了,现在民用的也开始搞。普通GPU现在也是一大堆创业公司,融资能力很强,大规模用的还没有,看起来也快了。
美国对华为的禁售,禁止制造的蛮横,对国内的动员太强了。
慢没事,无非跟别人屁股后面跑,人家搞大的,我们搞小的,但始终会有一只队伍清楚前沿有什么变化,清楚我们的差距和短板在哪里?也始终有个理论与实际的研究平台来建设积淀。一旦条件成熟,抓住机会就有可能较短时间赶上去。
但要是断了,那直接就断层了,传承队伍没了,研究平台没了。等发现需要回头要搞时,一切都得从零开始重新积累。。积淀这事往往只能靠时间磨,经历了无数的挫折犯了无数的错误走了无数的弯路后,才自然形成了队伍中人的“常识”。没有这个,提出概念好提,具体实现时寸步难行,尤其涉及到多种学科领域时。。
一个3GHz的高速芯片,其中工作在3GHz的部分, 不超过1%。换句话说,一个10亿三极管的3GHz工作频率芯片,只有1000万个管子工作在高频,其他的管子,都工作在1GHz以下。
这样就可以设计出一个3GHz的核心叫Chiplet,跑在高速上,其他部分跑在低速上, 采用先进封装叠加起来。
eFPGA的目的有点类似,一个高速FPGA,只有核心的一小部分或者一小部分外设是需要可重编程的,其他都是低速或者是固定的。因此把一个很小的FPGA嵌入设计到一个SoC中去,就可以实现高速可编程的FPGA的全部功能,甚至功耗降低75%,成本降低90%,系统延时降低若干倍。
大家猜测一下,embedded FPGA能不能用chiplet的方法来实现呢?
如果中芯国际现在的N+2工艺做7nm 10亿个管子的芯片良率只有10%, 做1000万个管子的良率是多少呢?
由于5nm、3nm的设计费用飞涨到将近10亿美元这个规模,一般的公司已经负担不起新的芯片设计,摩尔定律名存实亡。因此全世界一大堆公司在朝我说的方向一起用力,因此技术的困难在迅速被克服,chiplet和eFPGA即将成为主流。
当然,由于国际斗争的激烈,基本上知道的不说,不知道的胡说。我也就不罗嗦了。
但这就是西西河最典型的好帖:
扩大视野,增广见闻。
给大佬送花!
2000年初,中国的数字衡器价格奇高·,普通3公斤的商用衡器几千块钱,地磅动辄上万。我了解了一下,其中的主要AD转换芯片价格高达几十上百美元,传感器也要几百块钱。
我去了解了一下,其中A公司的数字衡器AD转换自带多种滤波器,能实现诸如sinc滤波等,因此价格和普通AD相比,贵了一大截。我本着本能的想法,找一个普通的AD转换器,自己去用MCU做数字滤波。用A公司的AD转换接数字滤波,发现效果不佳,反复调试,用C公司的AD转换,一试就可以了。 仔细比较A公司和C公司的产品,原来C公司用了数字抽取,其数字输出周期可以配置,默认值20ms。后来对噪声信号做傅里叶变换的时候发现,主要噪声就是100Hz交流信号。
我当时灵机一动,能不能在任何AD转换后面的sinc滤波器后面接一个整周期陷波器?一试之后发现世界清净下来了。
最早参与测试的友x公司今天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商用衡器制造商,A公司是世界上的模拟巨头。一年后我把这个重要信息告知了T公司,T公司因此垄断了i国的电表市场,因为它的电表计量精度突然提升了100倍。
算法曾经改变了世界,只是当时的小人物黯然退场,没有留下任何可以供记忆的凭证,只有在虚拟空间挣扎着为自己保留最后一点荣誉。
So what?
赞“算法”改变了世界!
有时候,一点小小的突破,就可以一下子打通“瓶颈”了。这就是我们这些无数个普通人,日常工作中追求的目标。
不过,现在的“时髦”,都叫做“人工智能”AI了。
技术这东西,没搞通难如登天,搞通后一文不值。同事很多时候怪我对一些技术需求反应过于冷淡,实在是热情不起来呀。
这也是前三十年中国工业奇迹的一个窍门。
附着在集体下,集体担得起,今天,小人物反而不能说话了。涉及事件、步骤程序反对太多。
就是你一个人获利,不是全部、大部,但是大家也获利,所以愿意配合,甚至奉献。
今天权利清晰,自己一人获利,大家没好处,所以绊子就多。
问题是常干常有,也不错。
90年代初互联网开始在国外流行。在HTTP浏览器发明之前,网上交流都是用usenet下的news group。对华人来说,主要就是alt.chinese.text.
alt.chinese.text是Internet上最早使用中文张贴内容的Usenet新闻组,常缩写为ACT,于1992年6月28日由美国印第安那大学的魏亚桂请该校系统管理员建立,最早的中文电子刊物《华夏文摘》在此新闻组发行。
那时中文输入主要是用魏亚桂写的一个DOS下的支持中文的界面。Unix 里面用的是一个支持中文的x-terminal,都是用拼音打中文。对上海人来说,有些拼音很难区别,比如‘in' 和 ’ing‘, 'en'和‘eng',等等。为解决这个问题,我当时把中文x-terminal源程序下载,加进去我的模糊拼音的想法,然后在上传回去,初步解决了某些人对拼音无法区别的问题。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用了这个软件。我的一个南方同学告诉我这个软件解决了她的拼音输入的最头痛的问题。
之后,我联系了“南极星”中文编辑器的作者,把模糊拼音的想法告诉了他,希望他能把这个想法加进去。不久之后的“南极星”有了模糊拼音的功能。
之后的中文输入法,比如Google中文输入法或搜狐都有这个模糊输入的功能,当然做的更好了。
即使今天,在安装中文输入软件时,模糊拼音依然是我必须的条件,苹果的中文输入我就无法使用,因为它不支持模糊拼音。
步兵要战胜骑兵,只能以大无畏的牺牲精神抵近攻击,还有机会。如岳家军砍金军马腿一样。阵前转身逃命可能都来不及。步兵对坦克也是一样,难度更大。所以说“和坦克拼刺刀”.那时候我军的精神力量确实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