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人民领袖”是这样炼成的:习书记的采访视频 -- dragonawake
偶然在油管上被推荐了这么一个视频,是2004年担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接受央媒采访的视频。其中,习讲述了他在延安梁家河插队时的经历和感受,展现了他当时在思想上的一个蜕变历程。他不仅走过了当时百万下乡知青的共同道路,而且他通过自觉地端正思想,积极地融入群众,努力地为民做事,历练和改造了自己,为以后向“人民领袖”这一目标奋斗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相信部分人已看过该视频,但我还是向河友推荐。2004年对习近平的采访
这个在新浪张贴的采访视频更清晰。
大概拖着看了一下,没找见。
我们缴公粮5.5公里小路,初中时同父亲一起跳,路上换了几十次肩,我父亲是生产队公认的耐劳大力士,也要休息换肩。
胶皮轱辘排子车,还是平路,不到两公里。拉车和肩扛差太多了。肩扛二百斤麦子的,那真是神人。
有那种专门在粮站、火车站卸包的,一般都是扛2*50kg。
老娘60年代做民办教师时,就在山里的学校。上午上课,下午和学生、社员一同劳动挑石头修水库,女同志一趟一百多斤的石头也要走十几里路。
哪有牲口啊,都是自己拉板车,一趟400斤,40多里地,不然不划算。
我们那妇女就能做到。换肩,有得换才行呀,山路夹窄料峭,想换也没得换,所以那时妇女上山砍柴,十里山路不换肩,经常的事。辛苦不?艰难不?当然,不然拿来讲干吗。
到于令尊,干吗要死顶?换换歇歇才是正途。
这当然是官宦子弟自我感动,知道就行了。
他在京是81中学的,到几十里不换肩,可以算是进步了,如果令谷等能这样做,就不会死吧。
有些人是喜欢“想当然”的,当然也是随口就来了。
那么重的分量,换个肩走,姿势和步子就得全部随着“变”的,是需要技巧和经验的,一般人是做不来的。别说是担子,麻包换肩走都不容易啊。
我们肩膀上是起过大疙瘩的,不过也是单边才有的(而且挑担也不能光靠肩,需要背、腰和腿一起来),而且是从肩肌一直连到背肌上的。。
两肩全是大疙瘩,那是“健美”!
就90年代,四川乡镇赶场,大多数没有代步工具的农村赶场人,随便拉一个出来,哪个不是肩挑背扛二三百斤走十几二十里?乡场到县城赶场的走四十里的都多。
眼皮比纸张还浅薄的文人总爱嘲这,因为这群文痞思维里就只知道健身房,举重队的概念,一辈子从没见过真正的劳动人民干活。
农民为啥喜欢扁担,因为挑重物,考验的是技巧,咬牙鼓劲挑起来,就得两腿走路时腿有节奏地上下起伏来带动扁担有节奏地上下弹动,如果你观察过这种挑夫,你就会豁然开朗为啥能挑二三百斤走几十里路,重物全靠这种有节奏地上下跳动来减轻对负重人的压力,而且一旦弹起来,就只能一口气咬牙走到底,越歇气,越起不来。
90年代见过赶场人的,肯定不会忘记坎坷蜿蜒的乡间小路上两腿跟跳舞一样弹动,嘴里还得喝喝出声鼓劲,汗如雨下,一路不停一直“跳”到场上找好位置放下摆好才能点一管叶子烟美美抽一晌的农民们。
脖子都压歪了,还被嘲是作秀,呵呵,也不知道这些成天满口人民的,到底谁离人民更远。
一个人的本质不难看穿,20年前就把被喷一脸粪这种事来引以为豪的人,他的本质已经一目了然了。
党内体制内几千万党员干部,为啥服11,特别是基层的,你没见过挑几百斤走十几里山路,人家见得多了。
夹窄料峭,你见过无法换肩的地方用挑?
挑都是要换肩的,只有距离短或者不会挑的人才不换。陡峭山路只会是背
她们不换肩?途中不休?
重担是要停下来放地上才能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