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郭沫若先生其实是个可怜人 -- 伯爵08
近日,有人写了一个有关郭沫若先生的帖子,现在我也写个帖子,谈谈我对郭沫若先生的看法。
我的观点:郭沫若先生其实是个可怜人。
郭沫若先生是中国少有的大知识分子,是文学家、剧作家、诗人、金石学家、历史学家和书法家。
但是,郭沫若先生在他的晚年(文革时期),却十分的不幸。
郭沫若先生其实在他的青年时期,十分的威猛。1926年夏天北伐战争开始的时候,郭沫若担任北伐军总政治部副主任兼宣传科长(当时的总政治部主任是邓演达,秘书长是朱总司令的挚友孙炳文)。1927年春,蒋介石背叛革命,大肆屠杀革命群众和共产党员的时候,郭沫若愤而写了一篇文章《请看近日之蒋介石》,揭露了蒋介石“背叛国家,背叛民众,背叛革命”的行径,在人民群众中产生很大影响,因此受到国民党政府通缉;8月1日,郭沫若参加八一南昌起义,途中加入中国共产党。
新中国成立以后,郭沫若先生曾经担任政务院副总理、中国科学院院长。
到了文革时期,郭沫若的厄运来了。
还是文摘吧,打字太费事。
以下为文摘,不是我写的,是百度来的:
-----------------------------------------------------------------------
“文革”前夕,郭沫若已成惊弓之鸟。从1965年年底开始,郭沫若不时接到向他挑战的来信来稿,比如对郭沫若《满江红 领袖颂》的诗句:“听雄鸡一唱遍寰中,东方白”,就有人叱责说:全国人民都唱《东方红》,你为什么要说“东方白”?用意何在?
还有人质问:“国防文学”是投降主义的口号,你为什么在抗战的时候支持这个口号?
此时,借助姚文元“海瑞罢官”的发难,关锋、戚本禹等人宣称:要公开讨伐“历史学界人物的错误”,郭沫若是历史学界公认的权威,自然首当其冲
置身危崖,满耳风涛。1966年中国科学院春节团拜和政协常委春节团拜,郭沫若都不敢坐到主席台上去。1月29日,他给中国科学院党组书记张劲夫写了一封辞职信。
郭沫若的辞职没有被允准。毛泽东否定了“二月提纲”,并在听取汇报时专就郭沫若问题发了一番议论。以往发动意识形态领域的“阶级斗争”,毛泽东总要把郭沫若当作保护对象,提出“不能批判郭老”。毛泽东还讲过,学术批判要有一个界限,要树立几个标兵,郭沫若、茅盾、范文澜、翦伯赞四个人不能批。这次毛泽东也重申“郭老、范老两老要保护。郭老是好人”,“功大于过”。但这次毛泽东的“保护”和以往不同:多了一个前提——两人“还是要作一点自我批评为好”。这就是说,不批判郭沫若,并不是因为他没有可批之处,只不过对他宽大为怀,但他应该有自知之明,应该率先请罪以争取主动。
1966年4月1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扩大)会议在京举行,身为人大副委员长的郭沫若,在听了文化部副部长石西民所作的《关于社会主义文化革命》的报告后,即席做了自我检讨,把自己的作品整个儿否定了———“应该全部把它烧掉,没有一点价值”。
在上海组织人马起草《五一六通知》的康生如获至宝,电话指令《光明日报》尽快发表郭沫若的检讨。这篇全盘否定自己和全盘否定知识分子的检讨书备受毛泽东青睐,于是,大笔一挥:同意见报。这篇奇文就在4月28日《光明日报》上登了出来,题目是《向工农兵群众学习,为工农兵群众服务》。5月5日《人民日报》全文转载;全国各报也都相继转载。
郭沫若的奇文一经公开发表,国内知识分子瞠目结舌,国外舆论更是一片哗然:中国要“焚书坑儒”,中国第一文豪郭沫若支持焚书坑儒。郭沫若的个人形象、中国的国家形象受到了难以估量的伤害。许多日本友好人士甚至要求专程到中国访问郭沫若,看他是否被迫发表“焚书”言论。郭沫若事先也没料会有此种反响,不得不出面为自己申辩。这年6月下旬,在北京召开了有53个国家和地区的一百六十多位作家参加的亚非作家紧急会议,郭沫若以中国代表团团长的身份,作了题为《亚非作家团结反帝的历史使命》的长篇发言。在发言的最后部分谈到自己4月14日的检讨,特别就“要把自己写的东西全部烧掉”作了解释:
……我说用今天的标准看来,我以前所写东西没有什么价值,严格地说应该烧掉。这是我责任感的升华,完全出自我内心深处的声音。但我把这话传播出去,出乎意外地惊动了全世界。有不少真挚的朋友对我表示了深切的关怀,我向他们致以谢意。但在资本主义国家和现代修正主义国家的报纸和刊物上,却卷起了一阵相当规模的反华浪潮。他们有意歪曲我的发言,借以反对我国的文化大革命。有趣的是日本有一位批评家,说我是被迫检讨,要烧自己的书,比二千多年前焚书坑儒的秦始皇还要残暴和傲慢。
郭沫若声明:这种指责是没有道理的———“作为对人民负责的革命作家要不断进行自我改造,不断进行严格的自我批评,在我们这里是极其平常的事情。”
但是,不管郭沫若自己如何申辩,他的那个检讨,确确实实是他一生中最大的败笔。
最苦涩的作品———即席向江青献诗
就在郭沫若作为中国代表团团长在亚非作家紧急会议上阐述文化大革命的“伟大意义”时,北京大学已经开辟了一个专门批判郭沫若的专栏,那里贴满了“打倒郭沫若”的大字报,大字报甚至贴到了郭沫若寓所门前。流言蜚语更是纷至沓来,其中编造得最离奇最恶毒的,是指控他不久前为长篇小说《欧阳海之歌》题写书名中的“海”字,隐有“反毛泽东”的字样。红卫兵为此到郭沫若寓所门前示威,“勒令”他限期交代“反毛泽东”的弥天大罪。
事实上,红卫兵兴师问罪,并非自发行为,而纯粹是中央文革煽动的。5月25日,《人民日报》等报刊重新发表1944年1月9日毛泽东《看了<逼上梁山>以后写给延安平剧院的信》,信中原有的“郭沫若在历史话剧方面做了很好的工作,你们则在旧剧方面做了此种工作”两句竟被删得踪影皆无。毛泽东这封信的手迹,建国初曾公开发表,广为人知。在红色恐怖席卷中国的背景下删去广为人知的这两句话,绝对是个危险的信号,实际上是暗示公众:郭沫若“有问题”,尽可大胆冲击。郭沫若看出此层深意。便有了另一个最大的败笔——
6月5日,亚非作家常设局纪念“讲话”讨论会闭幕式上,实际领导这次讨论会的东道主、中国文联主席郭沫若竟被安排在后排就座。戚本禹到会作长篇讲话,郭沫若不仅要洗耳恭听,还必须向戚本禹鞠躬致敬,在闭幕词中说:“戚本禹同志为我们作了富于启发性的报告”,“不能不表示衷心的感谢”。这个闭幕词标题就是《做一辈子毛主席的好学生》。
郭沫若意犹未尽,竟即席朗诵一首诗:“献给在座的江青同志,也献给各位同志和同学。”他在诗中这样称颂江青:“你奋不顾身地在文艺战线上陷阵冲锋,使中国舞台充满工农兵的英雄形象。”那个写出了《请看今日之蒋介石》的郭沫若,那个敢于挑战一切强权、敢于挑战一切压迫的斗士郭沫若,竟然在公开场合、竟然当着那么多中外知名人士的面,毫无掩饰地阿谀一个政治暴发户,仅仅是为了自保。这其实又岂止是郭沫若一个人的悲剧!
“批林批孔”又将他推上风口浪尖
林彪自我爆炸后,毛泽东要发动批林批孔,郭沫若因为尊孔,又成了“革命”对象。1973年春,毛泽东写了一首批评他的顺口溜:
郭老从柳退,不及柳宗元。名曰共产党,崇拜孔二先。
毛泽东还把他读过5遍的郭沫若的史学名著《十批判书》翻了出来。在同王洪文、张春桥谈话时,毛泽东说:“郭老不仅尊孔,而且是反法。尊孔反法,国民党也是一样啊!林彪也是啊!我赞成郭老的历史分期,奴隶制以春秋战国之间为界。但也不能大骂秦始皇。”
毛泽东指令:赶排大字本的《十批判书》,供“评法批儒”之用。
更坏的消息又传来了,8月5日,毛泽东让江青记下他的新作——《读封建论?赠郭老》:
劝君少骂秦始皇,焚坑事件要商量。祖龙魂死业犹在,孔学名高实秕糠。百代多行秦政制,十批不是好文章。熟读唐人封建论,莫从子厚返文王。
毛泽东对江青说:历代政治家有成就的,在封建社会前期有建树的,都是法家。这些人都主张法治,犯了法就杀头,主张厚今薄古。儒家满口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都是主张厚古薄今的。
1974年1月25日,郭沫若被指定参加北京“批林批孔”动员大会,江青毫不留情地点了郭沫若的名,说他的《十批判书》不对,说他对待孔子的态度和林彪一样。在公开场合被点名指责,这在郭沫若的历史上可说是空前绝后。
郭沫若不得不抱病捉笔,写两首诗给毛泽东,以为回答:
春雷动地布昭苏,沧海群龙竞吐珠。肯定秦皇功百代,判宣孔二有余辜。十批大错明如火,柳论高瞻灿若朱。愿与工农齐步伐,涤除污浊绘新图。
读书卅载探龙穴,云水茫茫未得珠。知有神方医俗骨,难排蛊毒困穷隅。岂甘樗栎悲绳墨,愿竭驽骀效策驱。最幸春雷惊大地,寸心初觉识归途。
《十批判书》是郭沫若在抗战时期写成的,主要是影射和鞭挞蒋介石的独裁统治。几十年后的郭沫若当然再没有当年的锐气,只好毫无保留地接受毛泽东的裁决,表示要用毛泽东的“神方”排除自己头脑中的“蛊毒”。
多亏周恩来挺身相护,郭沫若终于度过了“文革”劫波,但却付出了极其惨重的代价——1967年4月,郭沫若的小儿子郭民英在音乐学院被人揭发“特殊化”,愤而自杀。第二年4月,大儿子郭世英又在中国农业大学遭绑架关押,受尽酷刑后含冤去世。接连失去两个爱子,郭沫若肝肠寸断。从郭世英惨死的那天起,郭沫若经常伏在案头,用颤抖的手,一笔一划地抄写儿子的日记,把对爱子深深的父爱和内疚,融进那厚厚的手抄本中。
------------------------------------------------------------------
郭沫若先生的两个儿子都死于文革的事情,后面再说
(待续)
郭老有两个儿子死于文革时期,一个叫郭民英,一个叫郭世英,都是和夫人于立群所生。
郭民英是弟弟,1943年出生于重庆,却先于1967年去世;
郭世英是哥哥,1942年出生于重庆,后于1968年去世;
下面是文摘,百度郭民英,郭沫若:
【郭民英自幼喜好文艺,对于音乐尤具天赋,竟然无师自通地考入中央音乐学院,学的是小提琴专业。但他未能顺利毕业,这在某种意义上说,是生不逢时。事情的起因是一件看来极为普通的小事:1964年的某一天,民英将家中的一架盘式录音机带到班上,与同学们一起欣赏古典音乐。这本是一桩有助于增进学业的好事,结果却犯了忌讳:一是有炫耀资产阶级生活方式之嫌;二是宣扬所谓“洋名古”,与党的文艺方针和教育方针有悖。正是由于上述种种因素,一位知情的学生于这年9月1日上书毛泽东,以时兴的阶级斗争观点反映中央音乐学院存在的“严重问题”。
关于此信的内容,《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的编辑者在该书第11册中的《关于〈对中央音乐学院的意见〉的批语》一文的注释中,有如下概述:“信中说,由于长期地、大量地、无批判地学习西欧资产阶级音乐文化,资产阶级思想给了该院师生以极深刻的影响。有些人不愿意为工农演出,认为他们听不懂音乐,演出是浪费时间。有些人迷恋西洋音乐,轻视民族音乐,对音乐革命化、民族化、群众化有抵触情绪。……学校说中央给我们的任务是借鉴西洋工具和技术,为社会主义和工农兵服务,我们要做到这一点,必须首先彻底清除师生中十分严重的崇洋思想。来信最后说,学校的办学方针也需要进一步明确,学校究竟要培养什么人?教学中的中西比例如何安排?在我们的教材中、舞台上,应不应该彻底赶走帝王将相、公爵、小姐、夫人,而换上我们的工农兵。这些,我们都希望中央能有明确的指示。”
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办公厅秘书室9月16日编印的《群众反映》上读到此信的摘要之后,于9月27日给中央宣传部部长陆定一写了一个批示:“此件请一阅,信是写得好的,问题是应该解决的。但应采取征求群众意见的方法,在教师、学生中先行讨论,收集意见。”
毛泽东在署名之后又加写两行文字:一行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一行是“此信表示一派人的意见,可能有许多人不赞成”。学生的信显然不是可以用“古为今用,洋为中用”8个字来概括的,而作出“可能有许多人不赞成”的估计倒是反映了毛泽东对文艺界和教育界现状的判断。
尚难断言这个学生在信中是否直接点了郭民英和郭沫若的名,但信的批判锋芒所向,郭民英还是无可避易了。毛泽东确乎一言九鼎,但要真正改变一个人的极其真诚的艺术情趣,并非易事。面对“炫耀资产阶级生活方式”的非难,面对热衷“封资修”、崇拜“洋名古”的指责,其内心感受极为苦痛,竟逐渐成为一种类似忧郁症的病痛所折磨。到了1965年的春夏间,郭民英竟无意继续学业,终于黯然伤神地离开中央音乐学院。7月2日,正与夫人于立群作“井冈山巡礼”的郭沫若给秘书王戎笙写信,其中主要是谈爱子转学的事:
关于民英的学校,我们打算让他转学人大。这对他可能好些。另有信给民英,如他愿意,请您费心为他办一办转学的事。拜托拜托。如不能转相当年级,我们的意思,即从一年级开始也可以。以入何系为宜,请为考虑。
无奈郭民英经此打击,已是心灰意懒,不愿从头开始学他并不感兴趣的专业。考虑再三,还是入伍吧!
郭民英入伍之后一度对海洋生活感觉新鲜,又以擅长音乐,成为当时很紧缺而实用的文艺宣传人才。他在解放军这座大熔炉里锻炼得日益坚强,成为了中共预备党员。
“文革”开始之后,部队并不开展“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因而相对稳定,但是任何人都不可能生活在世外桃源之中,更何况像郭民英这样的名门之后,不能不关注时局。
到了1967年早春,时局愈益动荡。整个春季,郭沫若仅在3月下旬有过一次出席某友好国家的国庆招待会的外事活动。也正是在这个暮云沉沉、愁城四望的时节,4月12日,郭民英结束了自己年仅24岁的生命。
一说为慢性疾病的折磨而不堪忍受,一说在弃世前一天还照常工作,是无任何异常迹象的突然之举。
郭民英之死确实是一个难解之谜。在那样一个年头,自杀不唯难以得到人们的同情和理解,多半要被视为“反动”之举,因而也多半要招来恶名声。他的家人从未透露过事件的真相(或许原本就无从了解真相),他在去世之前似乎也没有留下任何相关文字。
据奉周恩来之命处理此事的当时海军干事徐平 [1] 回忆,郭沫若和于立群为妥善处理此事,专门为徐写了一幅字,后海军方面得出的结论是郭民英患有慢性精神病。因此,郭沫若在这次事件中得以过关——郭民英有精神病从而排除自杀的“反革命”罪。(见徐平《军旅拾零》)】
二,百度: 郭世英,郭沫若
【郭世英的中学时代是在北京有名的干部子弟学校北京一零一中学度过的。在中学里他一直是班上的三好学生,模范共青团员,还被誉为高干子女的表率。那时,郭世英不仅成绩优秀,还是一个体育爱好者,是学校足球队的名将。
郭世英在101中毕业后,考入北京外交学院,因为种种原因他没有在这所政治性很强的学校里读下去,而于1962年转入北京大学攻读哲学。
郭世英从小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加之聪明过人,又具有强烈的求知欲,那厚厚的一本《古文观止》,他只要默默地读上几遍,就能将全书的古文背诵下来。1962年,郭世英刚入北大哲学系,他的父亲郭沫若正应国家青年艺术剧院之约赶写剧本《郑成功》,这时郭世英常在一旁翻阅父亲所用书籍和有关资料,还自己动手也写一本《郑成功》的剧本,并且在父亲之前脱稿。当青年艺术剧院派人来郭老家催稿时,郭沫若先生还未完稿,于是郭沫若就对来人说:“我的剧本还未脱稿,那么你们就先把我儿子世英写的《郑成功》的剧本拿去看看。”在哲学系学习期间,郭世英只用三个月的时间就把黑格尔的经典著作通读了一遍,然后,告诉他的同伴们说,我已研究了三年的黑格尔哲学体系。有一次他还约上几个同学到北大著名学者朱光潜先生的府上讨教,朱光潜先生听了他提出的许多哲学上的问题及其见解之后,还真以为他研究了三年时间的黑格尔著作。
在郭世英进入北大不久,举国上下掀起了一个学哲学的热潮,还号召全国人民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解决从政治军事到日常生活中的所有问题。在这一热潮的推动下,作为哲学系学生的郭世英自然想到要主动投入到这一热潮中去,他便组织了几个同学成立了一个哲学研究小组。郭世英对小组的同学说:“工、农、商、学、兵各阶层都在学哲学,用哲学,对此咱们哲学系的学生不能置之度外,应该打前锋,向哲学的一切禁区进军。”于是,既天真又认真的他主动提出了一些十分现实又敏感的研究问题,如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是不是阶级斗争?“大跃进”到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有没有顶峰?什么是权威以及对毛泽东思想能不能一分为二等一系列十分敏感的问题。
由于他们的小组探知的许多都是哲学上的未知问题,他干脆将自己的学哲学小组命名为:“小组”。他们小组的成员还常常利用课余时间,如星期天、寒暑假的时间在一起探讨这些未知问题。
郭世英是郭沫若与于立群所生的第二个儿子。所能见到的最早涉及郭世英的文字,是陈明远提供的郭沫若1960年11月18日致他的信:“您跟世英、民英的通信,他们两人拿给我看了。近年以来,你们交了好朋友,推心置腹,相互切磋学问,探讨文艺与哲理的问题,我很欣慰……但是世英提出要整理你们的通信,搞出一本《新三叶集》送去公开出版,我觉得没有必要。”这封信,不但透露出世英和民英(主要是世英)的思想情趣,更重要的是提供了了解郭沫若当年心境的有意味的材料。《三叶集》是五四时期郭沫若与田汉、宗白华的通信集。才华横溢的郭世英对于父亲当年性情真率、汪洋恣肆的文字及其文学上的实绩,无疑有着极大的向往。不到20岁的他,也想要弄出一部《新三叶集》。饱经沧桑的郭沫若对此事的反应颇为复杂,作为过来人,他完全理解青年的渴求,但他强调:“早已不是五四时期”,“尚未成熟的东西,万不可冒失地拿出去发表。”
郭世英在读了父亲五四时期的文论和诗歌之后,对父亲后来特别是建国以来的文字大不以为然。据一位当年深受郭世英影响的中学生回忆,有一次他与郭世英在郭宅门前邂逅郭沫若,郭世英指着他父亲的背影对这位中学生说:“这就是你崇拜的大偶像,装饰这个社会最大的文化屏风。”作为一代文豪,郭沫若在文学领域的建树和对两个儿子的潜移默化是可以想见的。他的同班同学周国平后来也回忆说:“我是从他那里知道尼采、弗洛伊德、萨特这些人的重要性的。有必要说明,这些如今十分时髦的名字,当年即使在哲学系学生里也是鲜为人知的”。博闻强记的天赋,好学深思的习性,使郭世英在同龄人里显得异乎寻常。
1962年秋,郭世英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名传京都的101中学,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但这位深受俄罗斯文学熏陶又不乏民粹主义影响的学子就读未满一年,1963年夏季被迫中断学业,下放到河南铁泛区西华农场劳动。事情的缘由须从“X诗社”说起。1962年岁末或1963年年初,郭世英与101中学的同学,后考入北京师范学院的张鹤慈,以及叶蓉青、孙经武、金蝶等人结成诗社。另有一位101中学初三的学生牟敦白,此前与郭世英结识,参加过一次诗社的聚会,又因与郭世英多次通信,案发后亦遭到牵连。据周国平回忆,与郭世英结社的并非同班同学,而是同校的年龄相仿的几个年轻人。牟敦白回忆惟一的一次参与诗社的聚会,记得郭世英以老大哥的口吻向他介绍:“你看,这就是我们,X诗社的成员们。”张鹤慈对社名的解释是:“X表示未知数、十字架、十字街头……它的涵义太多了,无穷无尽。”这与一些文章中解释X为“探索哲学领域中诸多难题”不尽相同。周国平曾看到过这个诗社成员的手稿,他回忆:“那是一些与流行文学完全不同的东西,很先锋地试验着意识流、象征主义之类的手法。”
牟敦白的双亲是在1957年遭到厄运的,他对锦衣玉食的郭世英颇觉不解,询问他“为什么要自寻烦恼?”郭世英的回答是:人并非全部追求物质。俄国的贵族多了,有的人为了追求理想,追求个性解放,追求社会进步,抛弃财富、家庭、地位,甚至生命,有多少十二月党人、民粹党人是贵族,他们被流放到西伯利亚,为了什么?想想那些人生活的目的是什么?牟敦白对郭世英追求的“个性解放”印象十分深刻,说前后不下数十次提及。于立群也以为郭世英这种理想追求是自寻烦恼。他对母亲的诉说是:你看看父亲青年时代的作品,他可以自由地表白自我,为什么我不行?何况我写的东西不供发表,也不可能发表。1968年4月22日上午,在征得军代表的同意后,郭沫若让秘书和世英的妹妹去农大了解关押他的情况。然而,就在他们赶到学校的三小时前,郭世英从三层楼上关押他的房间里破窗而出,落地时双手被反捆着,全身被打得遍体鳞伤。他死时,年仅26岁。
这次打击,较之年前的郭民英之殇,对郭沫若来说更为深巨。郭民英的自戕从外表看毕竟还不是外力的直接击打所致,郭世英之死则是对连续数日的刑讯逼供的抗争。因为有着前科,还要被扣上畏罪自杀的恶名。悲愤难忍的于立群当即病倒。她责备郭沫若何以不及时向总理反映,这位与周恩来有着几十年战友情谊的古稀老人的回答是:我也是为了中国好呵。这表明,郭沫若对周恩来的处境甚为清楚,对世英一案可能引出的关涉也很清楚。但出乎他预料的是:爱子竟要为此付出生命的代价。郭沫若在家人面前强忍悲痛的泪水,默默地伏在硕大的办公桌前,以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将郭世英在西华农场劳动期间的日记一行行、一页页地誊写在宣纸上,整整抄了八本,以此寄托自己的哀思。笔者看到过曾经刊登在一家刊物上的手书影印件,笔迹刚劲,一丝不苟。1964年5月11日:但是会上的一些人,从我的缺点出发,认为我的政治思想不好,这都是我不能接受的。昨天我流着泪对老屈说:相信我吧,我的心里只有一句话——坚决跟着党!哪怕把我打死,决不动摇1965年2月7日:爹爹,他曾对我抱有希望,他又对我重新抱有希望了。我看着他显得有些苍老的面孔,心里难受。经受了多少风霜,斗争,斗争,而我——当吸血虫——简直不敢想象投入战斗中去吧!加快自己的步子透过这些墨迹,我们不难体味郭沫若抄写这些日记时的心情。(冯锡刚:《郭沫若的晚年岁月》,中央文献出版社)】
郭老的两个儿子,在文革中死于非命。其中,郭民英显然是自杀;郭世英也可能是自杀,也可能是被人丢下楼。两个儿子的死于非命,是郭老心中永远的痛苦,这是肯定的了。
我的疑问是:
郭老是那种很“识趣”的人啊。。不是那种讨人厌的人啊。。也不是当权派啊。。
新中国成立以后,郭老都是栽花,从来没有栽过刺啊,对伟大领袖从来也是恭恭敬敬的啊。。为什么会有此厄运呢?
下面摘录一些郭老解放后写的诗歌,略加评论。
(待续)
一,
《我向你高呼万岁——斯大林元帅》 1949年12月16日
斯大林大元帅,你全人类的解放者,
今天是你的七十寿辰,我向你高呼万岁!
一个人要活到七十岁,甚至一百岁,
本来并不算得是什么稀罕的事。
一个人假使无益于人而且有害,
那就让他活到十七岁也未免太多。
但你,全人类的解放者,你的生命
是全世界劳动人民的生命,全人类的生命。
你的七十岁已经救活了不知道好几万万的人民!
你的七十岁已经是地质学上的年龄了,
已经是天文学上的年龄了,
你是以宇宙的生命为秋,
你是以宇宙的生命为春。
而且空间不能限制你的伟大,
而且时间不能限制你的长寿,
你已经活了七千亿万恒河沙数地质年,
你还要活下七千亿万恒河沙数天文年,
你是无穷尽,你永远无穷尽!
…………
原子弹的威力在你面前只是儿戏
细菌战的威协在你面前只是梦呓
你的光暖使南北两冰洋化为暖流
你的润泽使撒哈拉沙漠化为沃土
不朽的马克思和你同在,你和马克思一样永远不朽了!
不朽的恩格斯和你同在,你和恩格斯一样永远不朽了!
不朽的列宁和你同在,你和列宁一样永远地不朽了!
二,《咒麻雀》 1958年4月21日
麻雀气太官,天垮下来你不管。
麻雀麻雀气太阔,吃起米来如风刮。
麻雀麻雀气太暮,光是偷懒没事做。
麻雀麻雀气太骄,虽有翅膀飞不高
麻雀麻雀气太傲,麻雀既怕红来又怕闹。
你真是混蛋鸟,五气俱全到处跳。
犯下罪恶几千年,今天和你总清算。
毒打轰掏齐进攻,最后方使烈火烘。
连同武器齐烧空,四害俱无天下同。
三,《宇宙充盈歌颂声 》
国庆年年益光辉,今年又有新景象。
人民英雄纪念碑,屹立天安门广场。
广场浩荡人如海,丰碑巍峨天变矮。
人间出现双太阳,天上地下增光彩
《颂大跃进》
不见早稻三万六, 又传中稻四万三;
不闻钢铁千万二, 再过几年一万万!
《迎春序曲》 (节选)
赶上英国只需要十五年,
农业纲要七年就可实现;
一个大跃进连着一个大跃进,
英雄气概可以覆地翻天。
看吧,要把珠穆朗玛铲平!
看吧,要把大戈壁变成良田!
劳动人民历来就是创世主,
在今天更表示了他的尊严。
《钢,铁定的一0七0万吨!》
钢,铁定的一0七0万吨!
今天知道了你已提前完成,
把去年的产量整整翻了一番,
六亿五千万人民都衷心庆幸。
……
钢,元帅真有高度的纪律性,
你一马当先地跑上了高岭。
《红透专深(调寄十六字令)》
红!双反之火正熊熊,烧五气,努力学工农。
透!锻炼须从劳动受,新八路,今日又从头。
专!技术革新在眼前,学科学,战向地球宣!
《四害余生四海逃》组诗,共有4首:
一、苍蝇逃向英国;
二、麻雀逃向美国;
三、蚊子逃向日本;
四、老鼠逃向西德。
其他题诗题词
1、远看大石头,近看石头大。石头果然大,果然大石头。——郭沫若《赞石林奇观》
2、长春好 长春好 长春汽车满街跑——郭沫若《长春好》
3、咏武汉长江大桥的诗:“.....长江大桥分两层.....上面跑汽车,下面跑火车 ”
《题毛主席在飞机中工作的摄影》
在一万公尺的高空,
在图-104的飞机之上,
难怪阳光是加倍地明亮,
机内和机外有着两个太阳!
不倦的精神啊,崇高的思想,
凝成了交响曲的乐章,
象静穆的丛山峻岭,
也象浩渺无际的重洋!
《李白与杜甫》
“杜甫是个大地主。
他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卷我屋上三层茅,
据我所知,四川贫民最多一层草,
他有三层草,大地主无疑,
邻村的革命小将拿走他的茅草
是革命行动,我们应该为之欢呼。”
第一:
《毛主席赛过我亲爷爷》
天安门上红旗扬,
毛主席画像挂墙上,
亿万人民齐声唱,
毛主席万岁万万岁,万岁万岁寿无疆,
毛主席呀毛主席,你真赛过我亲爷爷。
第二,《献给在座的江青同志》
1967年6月初,为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25周年,举行讨论会。在6月5日举行的大会闭幕式上,郭沫若面对着老朋友周恩来,面对着中央文革小组的江青、康生、陈伯达,面对国内外知名人士和会议代表,郭沫若慷慨激昂、热情洋溢地宣布:“昨天晚上作了一首诗来表达我深刻的纪念情绪,请允许我把这粗糙的诗朗诵出来,献给在座的江青同志,也献给各位同志和各位同学”:
亲爱的江青同志,你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你善于活学活用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
你奋不顾身地在文化战线上陷阵冲锋,
使中国舞台充满了工农兵的英雄形象,
我们要使世界舞台充满着工农兵的英雄形象!
三十四个国家的八十多位毛主席的学生,
来自六大洲高擎着光焰无际的指路明灯,
那就是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照亮了我们每一位同学的灵魂深处,
照亮了亚非革命文艺的前进的路途,
毛主席的光辉著作是我们永远的精神食粮。
我们要毫不利已、专门利人,学习白求恩那样高尚,
我们要做新愚公,把帝修反三座大山投入海洋。
毛主席啊,你是我们心中最红最红的红太阳!
我们祝愿你万寿无疆,万寿无疆,万万寿无疆!
第三,《水调歌头·庆祝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十周年》 1976年5月12日
四海《通知》遍
文革卷风云
阶级斗争纲举
打倒刘和林
十载春风化雨
喜见山花烂漫
莺梭织锦勤
茁茁新苗壮
天下凯歌声
走资派
奋螳臂
邓小平
妄图倒退
奈“翻案不得人心”
“三项为纲”批透
复辟罪行怒讨
动地走雷霆
主席挥巨手
团结大进军
第四,《水调歌头·粉碎四人帮》 1976年10月21日
大快人心事
揪出四人帮
政治流氓文痞
狗头军师张
还有精生白骨
自比则天武后
扫帚扫而光
篡党夺权者
一枕梦黄梁
野心大
阴谋毒
诡计狂
真是罪该万死
迫害红太阳
接班人是俊杰
遗志继承果断
功绩何辉煌
拥护华主席
拥护党中央
---------------------------------------------------------------
上面四首诗歌,显然不是郭沫若先生的水平之作,而是那啥,你懂的。
郭老解放后还作过一首有名的《满江红》,写于1962年冬天:
【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人六亿,加强团结,坚持原则。天垮下来擎得起,世披靡矣扶之直。听雄鸡一唱遍寰中,东方白。
太阳出,冰山滴;真金在,岂销铄?有雄文四卷,为民立极。桀犬吠尧堪笑止,泥牛入海无消息。迎东风革命展红旗,乾坤赤。】
伟大领袖阅后,和了一首有名的《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全文如下:
【小小寰球,有几个苍蝇碰壁。嗡嗡叫,几声凄厉,几声抽泣。蚂蚁缘槐夸大国,蚍蜉撼树谈何易。正西风落叶下长安,飞鸣镝。
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
(完)
郭老被盯上,主要原因,就是郭老至死都是支持毛的。
作为政治斗争来说,20、40年代和70年代,政治斗争对象又了极大区别,人们的思想认识也有了很大变化,政治观点自然需要适应政治斗争需要。抗战之前,国民党围剿红军,对苏区搞大屠杀,然而,抗日时期,共产党却主动和国民党合作抗日,甚至1941年初,蒋介石搞皖南事变,迁灭新四军军部领导的新四军主力一部队,新四军军部被一网打尽,共产党始终没有公开以国民党为敌,继续维护国共合作。
读读毛泽东选集,不同时代的政治观点变化很大,土地国民时期,是打土豪分田地,地主是无容置疑的反动派,到了抗日国共合作时期,就变成减租减息,维护过去的土地制度了,但到解放战争时期,又重新打土豪分田地了。这可谓是毛泽东反对毛泽东了,按照楼主的逻辑,反对一种观点,就是迫害,拿是不是毛泽东迫害毛泽东了?
人们的思想那是那么容易转变的,面对文革,郭与邓的区别在于,郭选择相信毛泽东,公开支持毛泽东,而邓则在毛要求下,以沉默表示反对,甚至组织搞1976年四五叛乱,但毛不过撤销了邓职务,保留邓的党员身份,让邓在毛之后有机会重新走上政治舞台。对比邓是如何对待反对者的,文革后,被投入监狱的文革支持者有数百万之多,只是不准大家公开讨论,人们基本都不知道。
至于郭两个儿子被迫害至死,那是郭公开支持毛的代价吧?历史的关键是细节,就像文革历史中出现很多悲惨的事情,绝大多数都是走资派们干的,高干子弟组织起来,专门打砸抢,对付响应文革的群众,这是无容置疑的历史事实。改开时代不准公开讨论这些细节,根源就在于此。甚至很多主流网站都限制讨论文革历史著作的传递,例如,迅雷就限制国内外文革著作的传递。
论坛上右派嘴里,居然成了郭老的罪过了。死孩子也是错误吗?呵呵。
实际上郭民英,郭世英自杀,可能和家族基因有关系,他们的大姨于立忱也是自杀,他们的额母亲于立群也是自杀,郭老虽然极尽哀荣,但是于立群也是不忿。
确实有意思,有人居然还怀疑郭老的党籍,可谓有意思,这是于立群辛苦争取的结果,嘿嘿,邓颖超也是有意思。
不过,郭沫若最后埋葬大寨,不负他的一生,那个时候就是很多人骂郭老啦,第一是支持文革,第二是支持毛主席!!
所以于立群感到委屈,所以就是理想幻灭,自杀了,是不太好,但是也是光荣,说明两口子是一致的,当然,这里面有我的脑补,但是,在郭老去世,居然还有人质疑郭老入党时间,这是很可笑的。
最多是郭沫若支持文革不能保护自己的孩子,这个也算是恶了么,说实话最近中国流行一些逻辑和思路,我是无法理解的。对于伯爵,能有这样胡乱的逻辑,我是丝毫不奇怪的,呵呵。
实际上郭民英已经逃到了海军部队,但是还是经受不起压力而自杀了,有意思的是,郭民英在学校期间是被人揭露家里条件好的,那么揭发的是谁呢?当然不是造反派。
郭世英是被保皇派抓到的,也是被出卖,这被网上说成是是被造反派,有意思,这就是历史的荒诞啊。
然后被捆绑了,这点也是有意思,之后可能也是和邓轮椅一样出逃,也可能就是被人推扔出来的,这点和轮椅不一样,轮椅是正常跑出了房外,郭摔死了。
这个事情,本来郭老希望找周总理求情请求释放孩子的,但是没敢开口,为什么,因为他是铁杆文革派!所以那次见面,他就没有张口,结果似乎成了郭老迫害自己的儿子,他们也无法自圆其说,所以没有直接拿出这个逻辑,只得拿出郭老纪念喜欢自己儿子的说法,似乎想显示毛主席迫害郭老,郭老委曲求全,但是也不全是这种意思,他们最主要的意思还是想说郭老迫害别人。
但是,有意思的是郭老依靠自己缓和了很多对于右派、文人、老干部的批斗和冲击。
这导致了极其混乱的攻击郭沫若的舆论,这点可以从伯爵的胡编乱造中看得一清二楚,伯爵副将看出来我写的帖子还可以,也着急了,试图证明自己的能力,也是打击我,呵呵,于是在自己能力下看着网上各种谣言贴胡编乱造,结果露出了自己的小来,还不自知呀,伯爵副将就是典型的低水平文字和思维的表现啊。
副将把这个邓和解放前国共合作扯到一起就是胡说八道啊,不过这也是他一贯的思路和水平,中央都糊不上了,你还觉得你伯爵能?以为自己摘抄几个文件就过关了,呵呵,妄自尊大。
马屁,既是真心,为了苏援,也是实意,因为斯大林确实伟大。
至于说麻雀,您伯爵知道啥意思吗,这个是歌颂或者拍马屁么?呵呵。
这是当年除四害的口水诗,写得水平不高,但是也是恰当的,这个是当年为了向农民演示国家政策的农民诗歌,呵呵,您伯爵也写低水平文字,可惜您不承认,但是您的低水平文字又想表现什么呢?
从未见过如此低劣的作品啊,呵呵,哪怕就是您抄的,这是网上一系列虚假低劣文字的集中表演啦,我是很奇怪,这些东西居然也被拿出来丢人现眼。
歌颂毛主席和大跃进,是您、我们的分歧,这点大家都知道了,作为日本呆了20年的郭沫若,面对民国的落后,看到新中国的大跃进怎么可能不激动、真心歌颂呢,当然了,您伯爵必然是不以为然的。
《迎春序曲》 (节选)
赶上英国只需要十五年,
农业纲要七年就可实现;
一个大跃进连着一个大跃进,
英雄气概可以覆地翻天。
看吧,要把珠穆朗玛铲平!
看吧,要把大戈壁变成良田!
劳动人民历来就是创世主,
在今天更表示了他的尊严。
《钢,铁定的一0七0万吨!》
钢,铁定的一0七0万吨!
今天知道了你已提前完成,
把去年的产量整整翻了一番,
六亿五千万人民都衷心庆幸。
……
钢,元帅真有高度的纪律性,
你一马当先地跑上了高岭。
《红透专深(调寄十六字令)》
红!双反之火正熊熊,烧五气,努力学工农。
透!锻炼须从劳动受,新八路,今日又从头。
专!技术革新在眼前,学科学,战向地球宣!
请问,这两首有何不好?您能说出个12345吗?呵呵。
第二个,那不叫学习江青的诗歌,那是郭沫若学习毛主席的诗歌的一部分,说明的是江青是毛主席的先锋。
这个被网上称为郭沫若专门歌颂江青的诗歌,呵呵,全文来自做毛主席的一辈子的好学生,请问,作为一个中国人,您不会不知道这句话的意思吧?
呵呵,歌颂江青,呵呵。郭沫若对江青是稍微有点看法的,所以76年之后是骂了四人帮,但是他并不是主动的,而是国家宣传的签字文,就和科学的春天一样,是别人写的,郭沫若签字了。多少有点赞成。
之前的诗歌是骂邓小平的哦,呵呵,所以他和邓小平哪有啥亲切接见,呸,《转折中的邓小平》就是造假。
您给大家解释解释,呵呵,您拿造谣诗歌啥意思?
中国作家协会主席,中科院院长,国家高级领导人,呵呵。您是看不见这些政治职务吗?
用的也是郭老的名头,可惜郭老在1977年就选定了大寨,这下不好办了,就骂郭老啊。
完全忘记了郭老在文革中也是保护了很多人的!!
真不敢相信,伯爵在河里一向可是反对特殊化的先锋啊,呵呵。
但是呢,却说郭民英是因此愤而自杀,实际上,郭民英是在海军部队自杀的,根本不存在在音乐学院愤而自杀,当然了,伯爵就是这个水平,咱们也不能苛求啥。
所以这段话始终是错误的,愤而自杀根本不存在,可能是抑郁症。当然,当时的气氛有一定的压力。
后来的调查者是海军的徐平,周总理派出的专门人物,结果和郭世英一样是查无结果。
另外,有意思的是郭民英1967年先自杀的,后面才是郭世英,1968年。但是网上的谣言文章却要强行和郭沫若赞美江青一事挂钩,意思是因为这个才迫害了郭沫若的两个儿子。
顺序是郭世英,江青事件,郭民英,也是有意思,意思,是孩子死(郭世英),郭沫若听话,不听话孩子(郭民英)死。更有意思的是这种垃圾文字居然流行了几十年,太荒唐可笑了。
而且至今伯爵还拿来当宝贝。
全文摘抄然后伯爵宣布是自己的观点,不可笑么?
没必要吧? 郭老你自己没一点人格的吗?
最有意思的是,1976年5月,这才刚刚写下《水调歌头·庆祝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十周年》( 1976年5月12日作),这没有几个月就到“金色的十月”了,四人帮完球了,郭老又写了一首《水调歌头·粉碎四人帮》( 1976年10月21日作),其中的几个字人民群众都熟悉的:
政治流氓(指王洪文)文痞(指姚文元),狗头军师张(指张春桥),还有精生白骨自比则天武后(指江青)。
其中,狗头军师张是伟大领袖的理论传人,为了这个“狗头军师张”,伟大领袖在1970年夏天的二次庐山会议上,不惜和林彪为首的军人集团决裂并打倒跟随自己多年的老秘书、政治局常委陈伯达,也要保住张春桥。
可最终,四人帮还是栽在华国锋、叶剑英等老同志手里。
所以,才有了“拥护华主席,拥护党中央”。
看来啊,爱写诗不是一个好习惯啊。
郭老已经70多岁了,可谓“老来丧子”。
郭老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为之奋斗了几十年的新中国成立以后,自己的两个儿子,居然要如此的死于非命。这是为什么?估计郭老到死都没想通。
皱着眉头的朗诵,和吴雁泽的歌唱,都是穿着灰色的衣服,好像是来自一个纪录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