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梦里新闻534:马逆祸祸中国舆论场,事后居然理直气壮? -- 万年看客
看编的数据吧。
死了那么多人,然后愣说和往年一样美好,真是看不下去。
这一波操作就是高瞻远瞩高屋建瓴深谋远虑羽扇纶巾英姿勃发……再怎么颂圣都不为过,啥无解绝望都解了,只是从现实出发看80%的可能性是不会崩,谁知道呢。
我们却只能自己造血,没地方给我们抢劫。老生常谈了,五年内是我们的楼市先崩,还是老美的股市先崩,这个没人知道,看天命吧。只是我们失去了转向最后的机会,那些实际付出最多的劳动人民,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进一步回报他们。
根据我的个人观察,堆大城市是世界普遍现象。最近这三十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堆的更狠了。
日本过去起码还是东京,大阪;现在只剩东京了。韩国只剩首尔,台湾只剩台北了。美国,现在看来也渐渐要压缩成纽约为中心的东海岸,洛杉矶或者湾区的西海岸两个中心。
原因我的看法是过去网络毕竟还是不发达,所以在一定的地理间隔布置一个地区型中心还是有必要的。比如上海是总部,沈阳是东北总部,长春是一个省的分部。这样大城市吃肉,中小城市还可以喝汤。但是现在一切网络化,上海的总部只要想,可以原子化的微操长春的一切运营。所以在上海的总部需要扩招,而二三线城市开始趋同。 而所有的企业,还是越集中越省钱的。 上海那点人力成本的增加和效率的提高相比,完全值得。况且到了小地方,你连招人都成问题,更别提成本了。未来我看很有可能企业需要从上海招人,然后派到小地方去。
三线建设,更多是政治账,没法算经济帐
其实就是,筹集了几十万亿资金后,投资的中长期确定性消失了,但是还需要每年付利益。现在改革的核心问题是,旧增长循环死了,但是增长新循环立不起来。或者没得到主流认可。叠加 贸易战,新冠以来的不确定。可操作层面 也被朝令夕改的决策层弄的进退两难。
从金融角度来看,这些债务包括投资无非体现了前人对现在的预判,前人失误,后人背锅而已。另外单纯依靠资本市场的定价来谈经济有漏洞。一,人口,目前没看到通用的定价模型考虑人口规模结构,所以人口规模下降导致产业收缩是不能在定价模型里体现的。二,资本增值,从全球视角来看,投资和债务基本是一体两面,从数学层面看印钱可以解决一切数字问题,即便衰退也可以通过印钱保证资本在数学上增值,所以这个定价之锚基本难产。三,数字化,好处是基本保证了各个可量化要素全关联,但诸如比特币这种带来的经济增长怎么算,理论上也是可以无上限的。
经过前些年的城投公司治理工作,通过注入资产,大部分城投公司基本上摆脱了空壳融资平台的困境,但是地方政府注入城投公司的资产大部分是水务、电力等公益性资产,如果要走破产清算的路子,意味着这些城市基础设施都要被拍卖给民营和外资,我觉得这么做的可能性不大
只是他后面的表现和他在河里给我的第一印象真是相差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