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为什么害怕放水——放水是借钱而不是发钱 -- 思想的行者

共:💬40 🌺79 🌵3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家园 贷款难贷款贵不是老大难问题吗?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你搜索一下就很多了。

再稍微想一想央行28次提高款准备金率,记得是从7点提高到15点左右,意味着存款被央行多抽走8%,这不就造成银行里可以贷出去的钱就少了。

可以贷的钱少了,就很多企业抢着要,抢着要银行就会提价,搞一些过桥基金,就是提高企业贷款手续费,或者银行把存款转给某些关系户,这些关系户再卖高利贷,相当于货币产品的囤积居奇。

这个逻辑链不是很自然的吗?

你不会认为央行一再的28次提准对企业贷款没有影响吧?央行提准提了个寂寞?

点看全图

家园 思念水饺价格不到湾仔码头水饺的一半

例如我们每天去英国怡和洋行旗下的百佳永辉超市购买美国通用磨坊旗下的湾仔码头水饺,不仔细看一看,还以为自己在支持国产呢。

盎撒资本各行各业层层设卡,导致我们的民族企业难以建立良性循环才是真正的问题,而不是寄希望于国有银行给他们放水然后定期免除债务,这样的把戏能长久?这可持续?

家园 放水不是免除债务,是借钱给它让他生产线运转起来

生产线运转起来就会有钱,然后新账旧账一起还。

我主贴说的就是放水是借钱不是送钱 你怎么还会认为放水是免除债务呢?

惯性思维了。

家园 当年解决银行坏账的钱还了吗?

这算是上世纪的事情了吧,当时为了把四大银行“靓女先嫁”卖给外国人,国家出钱把坏帐解决了,全国人民背上的包袱。现在这笔钱还了没,利息怎么算的?如果借的钱永远不用还,那和白给有啥区别?

家园 后来国企利润率大幅上涨,上交的利税比当年纾困的钱多了不要太多

朱镕基改革以后不久,国企全面盈利,然后每年上交税收大约一万亿。

所谓国企靓女先嫁应该是经济学间谍们张维迎等人的鼓噪,实际情况是郎咸平站了出来从批判顾雏军开始批判当时盛行的MBO,然后那种空手套白狼的私有化就终止了。

朱镕基纯粹就是事务性的解决国企的历史包袱,不良资产不剥离,国企就很难轻松上阵,然后还会长期亏损,要国家补贴国企而不是国企把利税上交国家。

正因为朱镕基对国企改革成功,以后中国政府财政收入大幅提高,然后朱镕基又首次引入国际通行的通过发行国债搞建设的方法,并被后来的温家宝继承,这就导致了后来中国基建高铁高速公路等等的井喷式发展。

家园 西方经济理论的欺骗成分确实很高

但所有经济现象都是人肉眼可以观察到的,人就是最基础的经济单元,人当然是可观测的,既然最基础的经济单元都是可观测的,就不会因为西方经济理论的欺骗成分就导致无人可以真正理解经济运转逻辑。

真实的经济理论本来也没多复杂多难理解,西方经济理论确实在想骗,但有些高官可能就是想假装被骗到了。

我感觉真懂经济的经济高官其实并不少,比如我认为猪棺材就是真懂经济的,但真懂经济并不代表一定会利用经济理论办好事,比如猪棺材完全可能会利用自己懂别人不懂来忽悠别人做坏事。

比如你认为许小年是坏蛋,不让央行买单地方债,但其实这么简单的道理,中央经济高官甚至政治高官真会不懂?如果纯从国家利益出发,从经济理论出发,当然应该中央买单地方债,但如果考虑到私有化目标,说不定就是要制造地方政府偿债困难,才能理直气壮的抛售地方政府资产,就像猪棺材制造国企破产才能推动私有化。

地方政府主官本来就是流官,隔几年就要换地方的,结果地方政府债务倒是要继承,怎么可能。前任把地方债搞破产了就不流官去别处了?后任就不接任了?后任接手后会用前任的债务坑来考核他?所以还是政治问题。

家园 从刚刚结束的经济工作会议以及刘鹤在达沃斯论坛上的发言看

高层还真是被骗了。

经济工作会议决议还在说保持货币增量和GDP增长率一致,这就是骗人的弗里德曼的理论

刘鹤在达沃斯论坛上说要注意通货膨胀也是被骗的表现。

中国政府就是被西方用弗里德曼理论所欺骗而过于担心通货膨胀,结果把货币卡得太死,导致经济出现一大堆问题。

西方是通过操纵中国经济学者,例如通过许小年张维迎吴敬琏周其仁等人,这些人分别安插在国务院,人大,政协的研究中心里。

然后通过南方系媒体吹捧这些人和这些人的经济主张。

货币量和通货膨胀的关系,这是一个学术问题,中国的领导者往往是实干型的诸如李鹏温家宝都是工科毕业,从企业领导岗位上来的,对于理论的弯弯绕还是不太懂,还是要依靠专家,而西方又控制了中国专家,因此不管是习,还是温家宝还是刘鹤都没有能够真正发现对方骗局。

这个是中国教育体制科研体制与中国经济增长产生的矛盾的体现,说明了中国的教育中国的科研不改革,中国不仅不能发展 甚至可能崩溃。

这是新时代的主要矛盾。

家园 你没有回答我的问题

我是一个非常明确的问题,当年四大银行上市,这个事情怎么解决的?钱有没有还,怎么还的,利息怎么算的?

家园 这个问题我再考证一下

当年朱镕基的做法我重新搜索了一下

贺宛男:因为在2000年左右,四大行基本上已经到了破产的边缘,官方统计的不良资产率是25%左右。由于中国经济的融资大部分都来自于信贷,如果银行走到破产边缘,中国经济也就走到破产边缘。

危急关头,朱镕基建立了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中国长城资产管理公司、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和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公司),把四大行的不良资产全部划出来,大约有1.4万亿元,进行对口接收,之后四大行的债务相对就轻多了。然后要求它们建立现代公司制度,寻找海外战略投资者,比如美国花旗银行等,同时通过财政部向四大行发行特别债券1.5万亿元左右,使其从病入膏肓转向健康发展。到2004年,国有银行开始上市,2007年的“大牛市”靠的就是这些央企。这个基础绝对是朱镕基奠定的,这一点可以说是功可盖世。

说实话,只有朱镕基这样有魄力的人才敢于剥离坏账烂账,这一点我是非常赞赏的。我们必须承认,那些年中国经济能以每年10%左右的速度成长,是朱镕基打下的基础。

1,朱镕基把不良资产剥离出来给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使得银行轻松上阵,而银行轻松上阵放出更多贷款又可能使得原来的不良资产变成优质资产

2,朱镕基发行1.5万亿国债给银行,这笔钱显然是银行自己还了,1.5万亿对于后来大幅盈利的银行来说是毛毛雨。

家园 港真买港产的北方水饺这本来就有点魔幻
家园 关键是具体的三角债清算之后

市场增加了许多流动性,需要消除。否则会通货膨胀。

家园 不会,参照日本,只会通货紧缩

一般情况下,经济危机以后,更多的是通货紧缩,即投资热情不是那么快的恢复的,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间。

其实市场本身增加流动性是容易的,但流动性恢复到健康状态并不容易,有一个词语叫做流动性陷阱,就是大家信心恢复,以及产业链的恢复需要时间,不敢投资,流动性还是会留在商业银行,商业银行感到存款太多贷不出去,又只好把钱存在央行,流动性又回去了。

恢复流动性并不容易。

再次强调一遍,市场本身是会回收流动性的,如果流动性超出企业的需求的话,我前面的阐述说明了这一点,这里再强调一下

家园 世上有几个日本这样的发达国家?

中国有什么资本跟日本比?日本有多少人四十失业的?日本是啥社会福利?中国该看的是拉美国家,是俄罗斯、乌克兰、哈萨克斯坦。

家园 工业大国都很难通货膨胀

拉梅,俄罗斯这些国家都是工业体系非常不健全的。

反过来中国日本以及西欧国家的工业体系相当健全,要发生通货膨胀很难。

工业体系健全的国家最容易发生的是产能过剩。

产能过剩就是供过于求,供过于求,物价就只会下跌。

需要明白的是

1)市场本身会回收流动性,即企业不爱贷款,商业银行只好把钱存在央行吃利息,也就是说不爱贷款的企业逼着商业银行把流动性还回到央行

2)产能过剩的国家,企业经常性面临产能过剩,因此不爱投资,不爱贷款,然后流动性又会自动流回央行。

因此中国更可能出现日本那种问题,即陷入通货紧缩。

这是将来中国会面临的需要解决的问题。

通货紧缩本身并不好,但是比现在遍地三角债,政府和企业都欠债还是要好太多。

家园 看事实吧

中国我不知,英国最近通货膨胀为史上罕见。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