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二十四史之探秘系列迷你版 -- 丽华天下

共:💬174 🌺1072 🌵3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家园 刘歆:西汉最厉害的图书馆管理员|二十四史探秘044

刘歆是一个学术大咖,整天泡在皇家图书馆里,可惜年代久远了,也不知道地上有没有被他的鞋子磨出一道沟来。他后来也投身于王莽的轰轰烈烈的“革命”事业之中,但他主要是进行理论创新,发表一些理论文章,倒没有什么具体的“革命“实践。

在西汉的学术史上,刘歆的地位太重要了,笔者个人觉得,他甚至超过了董仲舒。清末民初的章太炎(丙麟)曾经这样评价:孔子以后的最大人物是刘歆。

虽然刘歆身上并没有多少故事,但还是来说一说他吧。

他老爸是个做学问的

刘歆是西汉的皇家图书馆管理员。你们都知道的,图书馆管理员是天下最厉害的职业。比如,老子,周朝时期的图书馆管理员,后来成了神仙,道教奉他为祖师,称为太上老君。再比如,金庸小说《天龙八部》里面,萧远山和慕容博两个老家伙够厉害了吧?碰到少林寺藏经阁的扫地僧(管理员),被扫地僧像老鹰抓小鸡一样,拎着不能还手。还比如,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据传写《武汉日记》的方方疑似被提名2023年诺贝尔文学奖😅),也是干过图书馆管理员的。最为大家熟悉的,当数上世纪初北大的一个图书馆管理员,他就是人民的伟大领袖毛主席!

刘歆是西汉皇室子孙,楚王刘交的五世孙。

汉高祖刘邦有一个同父异母的弟弟,叫刘交。刘邦是个流氓无产者,他的两个哥哥也是市井之人,偏偏这个刘交与他的哥哥们不同,从小喜欢读书,这个优点便被他的大多数子孙继承了。刘邦立国登上皇位后,找了个理由把楚王韩信给废了,然后把楚国的地盘一分为二,靠西边的封给堂兄刘贾,为荆王;靠东边的就封给了刘交,为楚王。

刘交的子孙挺多的,笔者单说传到刘歆的这一支。刘交有一个儿子叫刘富,刘富有一个儿子叫刘辟彊,刘辟彊有一个儿子叫刘德,刘德有一个儿子叫刘向。这一路传下来,都不是嫡长子,混得还行不太差。

刘向的学术成就,主要在于编撰了《别录》,这是我国最早的图书分类目录。另外,他还编著了《新序》、《说苑》、《列女传》、《战国策》等书。

发生在刘向身上的一件搞笑的事是,在刘向年轻的时候,他得到一本《枕中鸿宝苑秘书》,书里讲了一种“炼金术”,刘向信以为真,当作宝贝献给了当时的皇帝宣帝,宣帝大喜,就命令刘向做主管,负责炼金,结果前前后后耗费了很多物资,也没有炼出黄金来。宣帝把刘向交给有关部门查办,被判了死罪,好在一来他的哥哥花了巨资来给他赎罪,二来宣帝也认为刘向有才学,免了他的罪。

幸好刘向没死,否则就没有了他的儿子刘歆。

他比他老爸还厉害

刘歆是刘向的第三个儿子,从小爱读书,写得一手好文章。在刘歆25岁左右(当时他爹刘向大概52岁),受皇命,和他爹一起进了皇家图书馆,成了管理员(“受诏与父向领校秘书,讲六艺传记,诸子、诗赋、数术、方技,无所不究”)。

皇家图书馆是个好地方。秦始皇焚书坑儒之后,民间留下的书,都是一些诸如种树、占卜、医术方面的,学术藏书所剩无几。西汉立国之后,经过几十年的苦心搜罗整理,将一些学术著作都收藏在皇家图书馆里,特别是在孔子家的夹墙里发现的书,也被运送到京师,由皇家图书馆保存着。

爱读书的刘歆来到皇家图书馆,就像海绵宝宝掉到了水里,就像饥饿的人扑到面包上……

总之,在书籍的海洋里,刘歆与他爹一起并肩战斗,开始了图书的整理编修工作。

他们的第一个合作成果,就是《山海经》。《山海经》是先秦时的一本怪书,荒诞不经,杂七杂八的,没有人看得懂,刘氏父子对此却非常感兴趣,耐着性子将它整理出来,并作了注释,后来还献给了皇帝。如果没有刘氏父子的一番心血,《山海经》这本怪书可能会就此失传,一些我们熟知的神话故事,比如夸父逐日、精卫填海等等,也就不存在了。

刘歆的主要学术成果,当然不能只是《山海经》了。

首先是《七略》。前面说过,刘向编撰了《别录》,刘歆在《别录》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工,编成了《七略》。《七略》计七卷,其中《辑略》为全书的总目录,其余六卷,有《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术数略》、《方技略》,将著录的图书分为六个大类,38种,603家,13219卷。此后两千年,中国人编修图书目录,基本上都是以《七略》为范本,按照它的分类标准来分门别类的。

其次是《左氏春秋》和《毛诗》。当然,这两个东东,并不是刘歆的著作,而是他发现和整理的。由此,作为“古文经学”的创始人,刘歆又揭开了“古文经学”和“今文经学”战斗的序幕。

关于这场战斗,从西汉末年开始,纵贯整个东汉,直到郑玄的“郑学”兴起才初告结束。但在晚清时期,以章太炎为代表的“古派”,又和以康、梁为代表的“今派”吵得不亦乐乎。

难怪章太炎要称刘歆为孔子之后最大的人物,因为刘歆是古文经学的鼻祖啊。

简单说说古今经学之争

所谓古文经学和今文经学,笔者还是大致地介绍一下,免得河友们听起来莫名其妙。

今文经学得拜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所赐。秦以后,民间藏书大多被毁,儒家经典和诸子学说未能得以书籍形式流传,后世人治学,只能通过以前的学问大家以口述的形式传授,并用汉朝时通用的隶书进行记载。这些“再创造”的儒家经典,后来成为西汉时期的“官学”,也就是国家规定的教科书。想要通过做学问来进入仕途,就必须精通这些国家教材。

记忆这种东西,记得再牢,再变成文字的时候,肯定会有缺失或变形。大概在刘歆之前约七八十年,也就是汉武帝时期,当时的鲁恭王占用孔子的老宅扩建宫室,结果拆出了一堵夹墙,从夹墙里发现了一大堆古书。这些古书都是用先秦时的古籀文(大篆)书写的,孔子的十二世孙孔安国响应政府号召,把这些珍贵的书献给了朝廷,那个时候能看懂籀文的人几乎没有,这批书就丢到了秘府(皇家图书馆),默默无闻了。结果,七八十年后,学富五车的刘歆看到了这批书,他懂籀文呀,一看,咦,不对呀,这和当下流传的儒学经典有些不对板呀?谁错了?古人的书是不会错的,错的肯定是传习者的记忆。

刘歆欣喜若狂,从《左氏春秋》开始,他首先和推崇《公羊》、《谷梁》的他老爹进行“学术决裂”,然后,又因《古文尚书》、《逸礼》,和朝中的群儒们进行了一次大论战,这就是“古今之战”的序幕。

这次论战,刘歆输了。其实也不算输,主要是因为掌握实权的“今派”不屑于和他辩论,刘歆写了一篇《移书太常博士》,把“今派”们臭骂了一顿,这下得罪的人多了,名儒光禄大夫龚胜气得向皇帝上书,要求告老还乡,大司空师丹向皇帝控诉,说刘歆毁谤先帝。这可是大逆不道之罪,这下刘歆害怕了,想赶紧逃离京师,请求外放到地方上去做点小官。在外面做了几年太守之后,刘歆又因病免官。

没多久,汉朝的皇帝死了,王莽主持朝政。王莽小时候就和刘歆很熟,一起做过黄门郎,两人有着过命的交情。再加上王莽又一向很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碰到这个有交情的“反动学术权威”,马上对刘歆加以重用,经过王太后首肯,刘歆做了“右曹太中大夫,迁中垒校尉,羲和,京兆尹,使治明堂辟雍,封红休侯”。官很多很杂,各位也不必弄得太明白,只要知道官不小,还封了侯就成。当时,刘歆主管的工作,有儒林、史、卜、乐、历法,相当于现在的文化部和科技部的部长。

除了前面说的这些,刘歆还有一些其他的学术成就,比如,他计算出圆周率是3.1547,相对于后世的祖冲之,他的圆周率还不够精确,但较之前人,已经进步了很多。另外,他还对天文历法有研究,编著了《三统历》,据说以木星作为参照,搞出了一个什么“岁星超辰”的很复杂的计算方法,老衲说不清楚,这里就不多说。另外,他还根据史料的记载,另外加以计算,摸清了日食月食的规律,当然,他是不会告诉皇帝的,像刘歆这些对天文学比较在行的人,都对皇帝保守着秘密,因为他们要靠这些天像变化去吓唬皇帝的:你又失德了,你看,上天在警示你呢!嗯,就是这样,一面严肃地批评皇帝,一面心里偷笑呢。

他与王莽的恩怨情仇

刘歆和王莽关系好。笔者本想仔细写一写他和王莽之间的故事,但是一看《汉书·王莽传》,天啦,太长了,45000字,还是文言文的45000字,吓到笔者了,就来日再说吧。总之,王莽篡汉,刘歆为他提供了理论基础,虽然他姓刘,但那时候的汉朝已经腐朽不堪,王莽取而代之,也是朝野所盼,刘歆是非常支持的,只可惜王莽最后失败了。

王莽称制之后,封刘歆为国师,两人还结成了儿女亲家。刘歆当时极尽尊荣,却也未得长远,不久,他的两个已经封侯的儿子,牵涉到一起“谋反”,被王莽杀了。刘歆从此心灰意冷,开始闭门不出,学术研究上也陷于停顿。这样过了十二年,到地皇二年,刘歆已经71岁的时候,又迎来了一桩祸事。

刘歆的女儿刘愔嫁给了王莽的儿子王临,王临后来因故想谋杀他爹王莽,事情败露后被逼自杀。事后王莽追查,认为这个事情和刘愔脱不了干系,又逼刘愔自杀了。自此,刘歆有三个子女死在王莽手上。

这个时候,又有一件事,把刘歆推向了绝境。

因为刘秀。

汉朝的时候很是迷信鬼神,相信什么上天示警啊,占卜预测啊,也就是谶纬之学。当然,也不止汉一朝,中国历朝历代,直到现今,大多如此。

在刘歆的女儿自杀后的第二年,也就是地皇三年,有一些装神弄鬼的谶纬之人作出预言,说“刘秀当为天子”。当然,若干年后,历史也确实是这样,光武帝刘秀复兴了汉室,成了皇帝。但地皇三年的时候,那个刘秀还没有起兵,在老家(湖北枣阳)藉藉无名。人们的目光,便集中到朝廷之中的“刘秀”身上。

刘歆的歆字,读音和“欣”相同,汉哀帝名字叫刘欣,刘歆在汉哀帝登位后,为了避讳,把自己的名字改成了“刘秀”,此后,便一直叫刘秀这个名字。

现在,传言“刘秀”将成为王莽政权的终结者,刘歆自然成了王莽重点盯防的对象,同时,也吸引了一批倒莽的粉丝,卫将军王涉和大司马董忠就是其中两个重要的人物。

王涉和董忠深信刘歆将推翻王莽成为新的天子,便一起找到刘歆,谋划共同起事。经过一翻彼此试探和表白,他们达成共识,决定一起发动兵变,劫持王莽,然后投奔绿林军。

三人的谋划不可谓不周密,三人也有兵权和影响力号召力,本来有很大的胜算,结果,因为刘歆过于迷信,一定要等到天上出现太白星后才肯动手,使得计划外泄,被人告发,董忠被诛,王涉和刘歆被迫自杀。

同年,绿林军攻入长安,王莽被杀。

通宝推:北纬42度,
家园 张安世:麒麟阁第二功臣的谦卑人生|二十四史探秘045

突然说起张安世,有的河友可能不太清楚,但要是说起笔者以前写过的几个人,可能就有印象了。

酷吏张汤,张安世的亲爹,最后伏剑自杀了。

抚养汉宣帝长大的掖庭令张贺,张安世的亲哥(见前文《汉宣帝是一个不错的皇帝》)。

霍光,历经西汉三代皇帝的权臣,是张安世的直接提拔者,张安世也成了霍光的左膀右臂,一起策划迎立宣帝登台上位(霍光的事,笔者以后专门再说)。

若干年后,霍光和张安世以及苏武等这些老臣俱已逝去,宣帝在麒麟阁供上他们的画像,作为纪念,史称“麒麟阁十一功臣”。排第一位的,就是霍光,张安世紧接其后,排为第二。

但是,霍、张两家,却得了截然不同的下场。强势的霍家被满门抄斩,夷灭全族;谦卑的张家却是香火长续,福荫后世。

张安世的故事并不多,但在那个人物关系枝枝蔓蔓牵扯不清的西汉王朝,将他的家世捋一捋,也别有一番意味。

过目不忘的聪慧少年

张安世的老爹张汤,是汉武帝时候的权臣,虽然比不上霍光、上官桀等人,但死前也是权倾一时。所以,在张安世还小的时候,就依靠张汤的地位做了郎官。

笔者前面不止一次说过,郎官是预备役士官,平时就在皇宫里打杂。张安世的主要职责,就是管理图书(又是一个图书馆管理员😂),他干活很卖力,休假的时候也加班加点,还从来不吵着要加班费。

仅仅是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也就没什么好说的了,张安世的优点当然不仅于此。话说有一天,汉武帝离开长安去河东巡视,随行带着一大堆书籍,路上一不小心弄丢了三箱书。那个年代,书都是竹简和木简制成,搞出一“本”书来也不容易,何况是三箱,武帝有点心疼,就问下面的人:丢的都是一些什么书啊?左右张口结舌,搞不清楚。这时候张安世出马了,他把丢的书名一五一十地写了出来,并列出了哪本书是哪些内容,让武帝甚是惊疑。

回长安后,皇家图书馆重新补全丢失的书,根据书目一查,果然就像张安世所写的那样,一样不差。武帝知道后,对张安世佩服不已,马上命令升他的官,提升为尚书令,兼光禄大夫。这两个官职,相当于现在的中央办公厅秘书局局长兼中顾委常委。前面这个官,级别不高,相当于现在的正厅级,但是有实权;后面的这个官,没什么实权,但是级别上去了,在当时,已经是二千石的秩级,步入了国家高级干部的行列。

依靠霍光仕途一帆风顺

武帝死了,昭帝继位,霍光掌权。张安世和他爹张汤不同,张汤是那种非常圆滑但又非常强势的人,但张安世一看就是一个老实人,事实上也非常忠厚。霍光对张安世是一百二十个放心,不断委以重任。

在昭帝十三年的时候,上官桀、桑弘羊以及燕王和长公主一帮人,和霍光闹崩了,霍光给他们扣了一个“四人帮反党集团”的帽子,全部抓起来给杀了头。上官桀和桑弘羊此前都是朝中重臣,他们被杀,受此牵连的人也不少,朝中位置空出来许多。得有人办事啊,霍光于是提拔了张安世。

报告递交了上去,过了很久,昭帝才“批准”,下诏说:右将军光禄勋张安世辅助朝政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十三年来天下平安无事,并且任人唯贤,是个好干部,特封张安世为富平侯。

右将军光禄勋,这个官职是霍光建议任命的,昭帝下这个诏,算是批准了建议,并加封张安世为侯。

第二年,风华正茂的昭帝突然暴亡,没有儿子。霍光先给张安世升了官,任命为车骑将军,然后和他联手,迎立昌邑王刘贺为帝,过了二十七天,他们两人又联手把刘贺废了,再尊立宣帝(这些事,可参见笔者前文《汉宣帝是一个不错的皇帝》)。

宣帝刚上台,按惯例,对拥戴他上台的人要给予奖赏,张安世有拥立之功,除了口头表扬,另外增加他封邑一万零六百户,张安世的三个儿子张千秋、张延寿、张彭祖都给封了官,为中郎将侍中。

坚决不做霍光的“继承人”

霍光死后,大将军一职出现空缺。几个月后,御史大夫魏相给宣帝上书,说:大将军一职不能老是空着,免得大家争来抢去的,让社会不安定。臣给皇上推举一人,那就是现在的车骑将军张安世。张安世侍奉武帝三十多年,忠信谨慎,勤于政事,是国家的重臣。非张安世不能担任大将军的重任。同时建议,就不要再让他兼任光禄勋了,让他专心专意地思考国家大事,可以把光禄勋的事情交给他的儿子张延寿,因为张延寿为人稳重厚道。

宣帝觉得有理,拟同意。张安世听说了这件事,害怕得不得了,赶紧跑去见皇上,一看到皇帝,就摘了帽子拼命地叩头,表示不愿意做大将军。当然,他不能直接对皇帝说不愿意干,只能婉转地说,臣才能不足呀,臣有这个缺点那个缺点呀,希望皇上另选贤能呀之类。

宣帝笑了,说,你太谦虚了,你要是做不了大将军,那你说说还有谁能做?

张安世说:我做不了!

宣帝说:你就得做!

张安世说:我真的做不了!

宣帝说:你反正就得做!

僵持了几天,宣帝终于妥协了,没让他做大将军,而是任命为大司马车骑将军,兼领尚书。虽然职务名称不是大将军,但实际上和大将军的权位不相上下。又过了几个月,把车骑将军的职免了,改任卫将军。

笔者顺便在这里解释一下这些“将军”,到底是什么名目。

西汉建国以后,实行三公九卿制,即文官治国系统。那些在开国战争中杀人如麻的大将,如樊哙、周勃、灌婴等人,参预朝政时,都得顶一个文官的官职才行。等到这些开国的武将死得差不多了,文景之时,都是文官把持朝政,比如袁盎、晁错等人。当时最大的官,就属三公,即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当时军队中的高级武官,按官位大小排名依次为: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前后左右将军和各种杂号将军(如贰师将军),他们只管行军打仗的事,一般不得参预朝政。武帝上台后,大开边衅,连年对匈奴用兵,逐渐开始重武抑文。他削弱了以丞相为首的文官的权力,设立大司马加将军号的官职,如大司马大将军、大司马骠骑将军等,让他们参预朝政,处理军国要务,到了后来,武帝干脆改了三公的官职,设大司马主掌军政,为百官之首,丞相改为大司徒,位列第二,御史大夫改为大司空,列第三。从此之后官职形成了惯例,以军职为贵,作为朝中大臣,你的官名后不带一个将军的称号,出门都不好意思和人打招呼。

所以,这个时候的张安世,虽然没做大将军,但在大将军职位空缺的情况下,他的大司马车骑将军,包括后来“贬”为大司马卫将军,实际上就是在行使大司马大将军的职权,基本掌握了整个军权。何况他还领尚书事,那就是把内朝的事也掌控了。

张安世为什么要坚决推辞大将军之职?他是个明白人,也是个聪明人。这些年来,宣帝表面上很尊敬霍光,但那种内心里的怨恨和愤怒,张安世明显地觉察到了。所以,在霍光死后,不恋权的张安世虽然大权在握,他也绝不会出头,去招来无妄之灾。

这不,宣帝对霍家子孙下手了。

小心谨慎保子孙平安

在张安世任大司马车骑将军和卫将军时,霍光之子霍禹时任右将军,有一定军权。后来宣帝任霍禹为大司马,但将军的职务却免了。没有了将军的称号,霍禹就不好意思和同僚打招呼了,一年之后,霍禹“谋反”,全族人被杀。

张安世有一个孙女,嫁给了霍家的亲戚,按当时的制度,是要被株连的。张安世听到霍家要被灭族的消息后,寝食难安,看着看着人就瘦下去了,憔悴得不得了,宣帝觉得很奇怪,就问左右这是怎么回事。左右说:张安世的孙女因为霍家的事要被杀头啊,张安世怕怕了。皇上下令,免了张安世孙女的罪。

蒙受皇恩之后,张安世更加诚惶诚恐,越发小心谨慎,做事不敢越雷池半步。

张安世曾经推荐过一个官员,事后,这个人跑到他家里来道谢。张安世为此后悔不已,认为向皇上举贤荐能是公事,这个人怎么能跑到家里来私下答谢呢,于是和这个人断绝了来往。

张安世有一个属下,自认为功劳很高,但一直没有升官,心怀不满,向他发牢骚。他教训这个属下说:“你做的事好不好,皇上自然知道,哪里需要你自己标榜?”鉴于这个属下人品不好,张安世一直不肯提拔他,最后属下改走别的路子终于升了官。

在张安世官位不断上升的过程中,他的几个儿子也仕途顺遂。张安世心有不安,向宣帝请求,把他的儿子外放到地方上去,宣帝同意了,任张延寿为北地太守,但一年后又把张延寿召回京,任左曹太仆,以方便照顾年老的张安世。

张安世的哥哥张贺,曾经是武帝太子刘据的人,刘据因巫蛊之祸身亡后,门客都被杀了,经过张安世向武帝求情,张贺被免了死罪,但是被阉,后来任掖庭令,也就是做了一个太监。张贺后来精心扶养尚在幼年的“平民”宣帝,教他读书,为他娶妻,帮助他游学。等到宣帝当上皇帝后,张贺已经死了,原有的一个儿子也早死了。宣帝感恩于张贺,把张安世的儿子张彭祖过继给张贺,并追封张贺为恩德侯,先赐张彭祖为关内侯,然后正式封为阳都侯。张安世坚决推辞,宣帝生气了,说:“我是封赏给张贺的,又不是封给你的,你急什么急?”张安世这才作罢。

张安世父子封侯,食邑过万户,一时尊贵无比,但张家仍然过得很俭朴,穿着粗布的衣服,侯爵夫人亲自纺布,家里虽然有七百个仆人😅,但每个仆人都有从事生产的技能,都不闲着,张家就像一个大作坊,每个人都要劳动。像这般钱花得少,每天又不停地赚钱,张家比以前的霍光家还富有。

宣帝上位十二年后,张安世已经年老体衰一病不起,想向宣帝告老还乡,宣帝不许,说:你走了,让我怎么处理这一大摊子事呢?你还是多吃饭多喝药,继续为我办事吧。老实巴交的劳动模范张安世不敢抗命,带病坚持工作,终于在这一年的秋天,病死在工作岗位上。

张安世死了,他的二儿子张延寿已经位列九卿,继承了他的爵位。

张安世的大儿子张千秋,《汉书》中只在后面交代说他曾随度辽将军范明友去打过乌桓,很有军事才能,是一个做参谋长的好料子,但没了后文,也许是战死了,也许是因为其他不便明说的原因死了,反正是消失了……

张延寿这一支,一代代地传下去,自张延寿起,传了五代,到《汉书》结束的王莽时期,都保持着侯爵之位。张安世的子孙们后来也有人成了皇亲国戚,除了一个叫张放的外,其他的都是“温良恭俭让的谦谦君子”。

通宝推:北纬42度,
家园 老张家至今人丁众多,是不是打这起头的?

一般汉朝大臣动不动被诛九族,他家连庄这么多把

非王族而能当今人口排进前十的好像就这一家(玉皇大帝不算)

家园 朱买臣:为什么要悔恨?怎么样才幸福?|二十四史探秘046

之所以要取这样一个标题,是有一股“恶念”在心头,笔者不吐不快。诱因是2014年底朋友圈里流传着这样一篇东东:《当今中国最悔恨的两个女人……》。两个女人,一个叫龚晓京,京东老板刘强东的前任;另一个叫………………

为什么要悔恨?《当》文之意,无非是现在的男主多么有钱多么有权,这两个女人没有成为他们的配偶,因此失去体面、尊贵的生活,如此而已(其实人家龚晓京并不悔恨)。

这不是什么新论调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向来如此。

朱买臣离婚

先说说朱买臣的故事吧。

朱买臣出生于吴县(今江苏苏州),是西汉时景帝、武帝时期的人。他从小家里贫困,只喜欢读书,没什么谋生养家的技能。一直到他四十岁的时候,也只能靠砍柴为生。

朱买臣有一个习惯,就是一边走路一边大声读书。现如今,如果在大街上看到一个人一边走路一边大声唱歌,你可能会以为他是一个疯子,同样,那时候的人们看到一个挑着柴草的人,一边走路一边大声地诵读四书五经,也会认为他是个疯子。

话说有一天,朱买臣挑着一担柴草,一边走一边大声读书,他的老婆跟在后面。看到路人投来的异样眼光,朱买臣的老婆受不了了,几次提醒朱买臣不要这个样子,谁知朱买臣不仅不听劝,反而声音更大了。

丢人啊,丢人丢到姥姥家去了。朱买臣的老婆忍无可忍,揪住朱买臣说:你个板板的,再这样老娘和你离婚!

朱买臣心理素质特别好,朝老婆笑了笑,说:“老婆啊,你嫁给我之后,跟着我过了二十多年的苦日子了,但是我到五十岁的时候,肯定会飞黄腾达。你看,我现在已经四十岁了,再过几年,我会让你过上好日子的。”

朱买臣的老婆说:“我呸,像你这种神经病,最后只会饿死在阴沟里,还想着荣华富贵呢?做梦去吧,老娘不跟你过了。”

于是离了婚。此后,我们应该把她称为朱买臣的前妻了。

离婚之后的朱买臣依然默默砍着他的柴,大声念着他的书。没有了前妻的打理,日子是过得一天不如一天。某天,朱买臣背着柴草边走边读书,在一处坟地遇到前妻与她现任的丈夫在上坟,看到朱买臣面黄饥瘦颤颤危危的样子,朱前妻的现任老公大方地把朱买臣叫过来,让他和他们一起吃饭喝水。

过了几年,朱买臣因为识文断字,被当地官府的上计吏(相当于统计局官员吧,不准确,姑且这样比喻)找去做了一个跟班,一起到京城去向中央政府汇报工作。汇报材料交上去很久了,一直没等到中央政府的批复,而随身带的差旅费也用完了,身无分文的朱买臣只好离开政府招待所到外面去想办法,恰好遇到了老乡严助。

严助那时候是中央政府里的红人,看到老乡受难,想帮他一把,便向时任皇帝武帝推荐了朱买臣,说朱买臣是个有才华有学识的人才。武帝说,既然如此,那就叫过来让我见见吧,看看是不是真有才学。

朱买臣被武帝召见,在一起谈论《春秋》和《楚辞》,很合武帝的胃口,武帝一高兴,就封朱买臣为中大夫、侍中,也就是说,被留在皇帝身边当了顾问。

俗话说,伴君如伴虎。在皇帝身边呆了一些时间,因为某事,朱买臣被免了官,又过了一段时间,武帝又想起这个说话中听的干部,又让朱买臣做了待诏。待诏,就是等待皇帝命令的意思,皇帝什么时候有事找你了,你就得赶紧跑过去听命令。这可是个没权也没钱的闲职。

没权没钱,朱买臣得生活啊。怎么办?朱买臣是吴县人,吴县是会稽郡政府所在地,会稽郡在长安设立了一个“驻京办”,朱买臣和驻京办的主任混得有点熟,于是经常去那里混吃混喝,借以度日。

穷困潦倒的日子终于结束了。某一天,武帝正为东越叛乱的事心烦,待诏朱买臣向武帝建议用兵征剿,并陈述了平叛的战略战术,武帝说:“好,既然你这么在行,那就让你去打东越吧。”

武帝任命朱买臣为会稽太守,为征讨东越先做军事准备。朱买臣受命,接过了皇帝发给他的绶带和官印,揣在身上,然后不动声色地步行到了会稽郡驻京办。

来到驻京办,正好碰到一群会稽的地方官员来京汇报工作,正在那里大吃大喝。他们也知道朱买臣现在潦倒,没人理他。朱买臣进去找到驻京办主任,依然像往常混吃混喝一样,两人搞了一点简单的酒菜,将就着吃了。快吃完的时候,朱买臣故意悄悄地把他太守官印的绶带露出一点来,驻京办主任瞄到了,觉得很奇怪,一把扯了出来,仔细一看,嗬,新任的会稽地委书记啊!乖乖不得了,驻京办主任马上跑出去告诉那些在外面喝酒划拳的地方官。这些喝得醉熏熏的地方官刚开始都不信,一个胆大的跑来检查了官印,才知是真,吓得这些地方官赶紧在院子里排好队,向朱买臣赔罪。

这时的朱买臣才收起落魄样,摆出官架子,施施然接见这些地方官员。

朱买臣坐上中央政府派来的官车,按现在的级别,估计是四个圈的奥迪,前往会稽上任。会稽地方官听说新太守来了,把老百姓都动员起来清扫大街,县一级的官员都组队去迎接。

当朱买臣的车队进入吴县境内的时候,朱买臣看见前妻和前妻的老公都在扫大街,他马上叫停了车队,让后面的车子带上那正在扫地的两口子,一起到了太守府,然后安排那两口子一起住在他的后宅里,每天好吃好喝地招待他们。

一个月后,朱前妻上吊自杀,朱买臣给了前妻的现任丈夫一些钱,让他好好安葬了前妻。

朱买臣的故事,就简单说到这里吧,后面打东越立功升官的事就不说了,至于他和张汤闹意见最后招来杀身之祸的事,详见笔者以前关于张汤的故事。

朱买臣离婚的这个事情,民间传说中也有类似的,比如姜子牙休妻。

传说是这样的:姜子牙32岁进山修行,40年后学成下山时已经72岁,他的好朋友给他介绍了60多岁的黄花闺女马氏,两人结为夫妻。马氏嫌姜子牙无能,不会赚钱养家,整天和姜子牙吵架。姜子牙后来得罪了商纣王,想要带着马氏一起投奔明主建功立业,马氏死活不肯。姜子牙说:“娘子放心,我决非平庸之辈,会有大展宏图之日的,不日官居一品位列公卿,你就是一品夫人。”马氏越听越火,说:“就凭你这两把刷子还口出狂言,你做梦去吧。”马氏逼着姜子牙写下休书,两人离了婚。几年之后,姜子牙辅佐周武王打败商纣王,果然位极人臣,马氏也知道了姜子牙显赫了,此时她已经又嫁了个老农民,过着穷困的日子。有一天听说姜子牙出巡路经马氏住地,马氏跪在路中间拦住去路,姜子牙让她起来去端一碗水来,马氏以为姜子牙不忘旧情,想喝她的水,于是双手捧上,姜子牙接过水,顺手洒在马前,并对她说:“请你把水给我收起!”马氏一听羞愧万分,跑回去悬梁自缢而死。

两个故事很雷同,是不是?同样是过不好日子离婚,同样是若干年后男方发达,同样是再见面后女方上吊。马前泼水,“覆水难收”的故事,后人写过一出剧目,不过故事是栽在了朱买臣的前妻身上,将朱前妻描绘得如同姜子牙前妻马氏一般。

故事真真假假,多有穿凿,且不论它。笔者总结此类故事,其中心思想无外乎女子目光短浅,不能慧眼识人,以致日后不得依附荣华富贵,过上锦衣玉食的幸福生活。笔者在此要为朱买臣的前妻打抱不平:与朱买臣在一起过了二十多年的苦日子,都没有抱怨,她抱怨的不是农家小户的勤苦日子,而是朱买臣病态的行为方式。对老公的行为进行纠偏,这有什么错?离婚之后,她和新老公过着踏踏实实的日子,本也有着自己的平静与幸福,谁又要你朱买臣来插一杠子,陷入世人之口的是是非非中呢?自杀,并不是死于羞愧,而是死于世人的风议,人言可畏(多吟唱几遍《将仲子》😥)。

她只不是一个正常得再正常不过的平凡女子,珍惜脸面,自谨言行,她,何来悔恨之心,何来虚荣之念?

同样,如龚晓京、……,这世上众多“晓”女子,也是以正常之心进行着正常的选择,选择的标准,也许是从容,也许是平淡,也许是言行的契合,也许是心底的交融。任你宝马雕车、有钱任性,任你只手遮天、万人簇拥,怎比那一方静静的庭园,怎比那一刻灵魂的自由。

主父偃甘就鼎烹

今天的主角是朱买臣。主角的故事说完了,后面的两个小故事,就当是“彩蛋”,简单说说吧。

之所以要说主父偃,一是因为他的名字很有特点,二是因为承上所说,也涉及到“幸福观”。

主父偃也是一个大器晚成之人,先学的是长短纵横之术,晚年才开始学官方推崇的儒家学问。而且他和朱买臣一样,原先也是很穷困,到处游学也不受待见,好不容易被卫青欣赏,推荐给武帝,也没能引起武帝注意。京城里,居不易啊,眼见口袋里没钱了,主父偃壮着胆子给武帝上书,谈他的一些政治主张,说了一些什么,笔者这里就不多说了,反正引起了武帝的兴趣。与他同时上书的,还有徐乐和严安,他们三个人一起被武帝召见,一番交谈,让武帝觉得相见恨晚,三个人都被任命为郎中(不是医生,是一个闲官,陪在皇帝身边随时作为顾问)。主父偃经常向武帝上书言事,武帝对他很是欣赏,一年之中给他升了四次官,做到了中大夫。著名的“推恩令”,就是出自主父偃的建议。

主父偃的一张嘴能说会道,一般人都说不赢他,加上他又得宠,大臣们有的怕他,有的有求于他,纷纷向他行贿,送给他的钱财累计千金。

这时有人劝诫他:“你这样张扬,横行无忌,不太好吧,还是收敛一点。”

主父偃哈哈一笑:

“臣结发游学四十余年,身不得遂,亲不以为子,昆弟不收,宾客弃我,我厄日久矣。丈夫生不五鼎食,死则五鼎亨耳!吾日暮,故倒行逆施之。”

意思是“我结发游学四十多年,一直郁郁不得志,爹妈不把我当儿子,兄弟们不愿意收留我,朋友们都躲着我,那种穷困潦倒的日子我过够了。大丈夫生在天地间,生不能享用五鼎食,死就受五鼎烹刑算了!我日暮途穷,所以要倒行逆施,让那些规矩都见鬼去吧!”

何其豪迈何其昂扬!真有一种“大丈夫不能流芳百世,就不惜遗臭万年”的气慨😉。

主父偃是齐国人,等他发迹之后,武帝安排他到齐国为国相。主父偃一到齐国,就通知所有的兄弟朋友过来,人到齐落座后,主父偃搬出五百金,分发给他们,一边发一边骂:“当初我穷困的时候,做兄弟的不肯资助我一点衣食,做朋友的不肯让我进门,现在我做了齐相,你们当中有人跑到千里之外来迎接我。从现在开始,我和你们断交,以后不要再进我的门!”

在齐国不久,主父偃逼死了齐王,诸侯恐惧,就向武帝揭发主父偃贪污受贿的事,武帝派人追查,主父偃供认不讳,武帝下令灭了他的全族。

吾丘寿王驳倒“禁枪令”

吾丘寿王,又是一个怪怪的名字。

先说一点现代的事。美国是一个允许普通民众持有枪械的国家,这些年,美国屡屡发生校园枪案,令民众甚为惊恐,于是有议员提出“禁枪令”,不许普通民众持有枪械,但未能在国会通过。

和现今的美国类似,两千多年前,西汉的丞相公孙弘便上书武帝,提出了“禁枪令”,结果被吾丘寿王一顿驳斥,提议被否了。

吾丘寿王是赵国人,年少时很聪明,比较会玩游戏,武帝很喜欢,把他召入宫中,让他跟着董仲舒学习《春秋》,聪明的吾丘寿王学得不错,被任命为侍中侍郎,过了些年,被改任为光禄大夫侍中。

话说有一天,丞相公孙弘向武帝申请“禁枪”,当然,那时候没有枪,那时候的远程武器是弓箭。公孙弘说:“不能让老百姓携带弓箭。为什么呢?如果有十个贼人放箭,那么一百名官兵都不敢上前捉拿,盗贼没办法迅速歼灭,贼人们就逃脱了。盗贼们拥有了弓箭,便无法无天,这就是盗贼越来越多的原因。如果禁止了百姓拥有弓箭,那么盗贼就只有短兵器,多派点官兵就可以缉拿人少的盗贼,这样,盗贼受到威吓,就不敢再犯法了。所以,请下令在全国禁止百姓拥有弓箭。”

武帝把公孙弘的“议案”提交给大臣们讨论。吾丘寿王对此表示反对,在说了一番仁义道德的理论依据后,吾丘寿王说:“公孙丞相之所以要求禁止百姓拥有弓箭,是因为盗贼会用弓箭杀人抢劫。杀人抢劫是死罪,但死罪仍然不能制止盗贼作恶,这是因为亡命之徒根本就不怕严刑重罚。如果‘禁枪令’实施,盗贼还是不把禁令放在眼里,该带的还是带着,而善良的百姓如果用弓箭来自卫,却成了违法犯罪。这是助长盗贼的威风而夺取百姓自救的武器。我认为,‘禁枪令’无益于禁止邪恶,‘禁枪’是不对的。”

看,这和美国的理论多么相近。我们的祖先,在理念上领先美国两千年啊,所以说自卑跪舔是要不得的。😁

通宝推:北纬42度,听松,
家园 公孙弘很有水平啊,真没白姓公孙啊,一看就有水平啊
家园 “王”姓应该也不是王族姓氏吧

记得前几年有个统计说中国人口最多的姓是“王”

王姓历史人物最早是秦将如王剪王贲,然后是琅琊王氏,太原王氏,最接近王族的应该是称郑王的王世充(据说是个胡人,落户到中原王朝)了,但很快被唐灭了。再后来到了朱元璋驱逐蒙元,民间传说很多留在汉地的蒙古人改了姓氏,最多的就是姓王,因为那时蒙古人最能打的是扩廓帖木儿,汉名王保保,红安就有这个说法。四方面军就出了很多王姓将领,王宏坤,王建安,王树声,王必成等。

张姓也出了很多历史名人,张仪、张良、张苍、张骞等等。到了东汉末年,遍地开花,太平道有张角三兄弟、张曼成、张燕,五斗米道张陵张鲁一系,山西张辽,河北张飞张郃,东吴的张纮张昭,西凉军的张济张绣,蜀地张任张嶷张翼,荆州张允,不胜枚举。

感觉张姓多最大原因是天师道这一系,就跟孔家一样,这一支传承得够久,而且历代很多人入道教后就改张姓,道家修行不禁结婚,张姓扩散面就大了。

家园 “智圣”东方朔的成仙之路|二十四史探秘047

东方朔,是汉武帝时期一个奇怪的存在,他貌似有满腹才学,却终身未得重用;他数十年陪王伴驾嬉笑怒骂,却始终被武帝宽容不予责罚;他生前被归入优伶之列,死后却被世人幻化为仙人……

尽管事迹先后被《史记》和《汉书》收录,其实东方朔在历史中的身影并不清晰,如同清朝时的纪晓岚和刘墉一样,被人们附会了很多超越他们自身的意义,也因此更适于成为各种文学作品的主角。由此,历史变成了传说,传说变成了历史,真假难辨。

先来看看《史记》中的东方朔是什么样子的吧。

岁更其妇

《史记》中,东方朔的事迹列入了《滑稽列传》,不过,这不是司马迁的记述,而是褚少孙后来添加的。

东方朔和司马迁、汉武帝基本上是同时代的人,死的时间相隔不了几年。死前,东方朔只是一个小小的弄臣,他是进不了司马迁的法眼的。

死后,东方朔却突然成名,并且有《东方朔别传》这种“个人传记”问世(其实是一种小说)。褚少孙、班固分别收录进《史记》、《汉书》里的内容,基本上都来源于这个“个人传记”,因此,其真实性很值得怀疑。

《史记》中是这样说的(此处为大致的译文):

汉武帝时,齐国有一个叫东方朔的人,博览群书,才学出众。他跑到长安给武帝上书,写了三千多片木简,官府派了两个壮汉把他的奏章抬去给武帝看,武帝看了两个月才看完。武帝觉得他是个人才,就留在身边做了顾问,每次和东方朔谈话,武帝都聊得很高兴,经常赏给他这个那个的,很多。

东方朔得了赏赐,全部用来娶老婆了。和别的男人不一样,别的男人三妻四妾的,很正常,东方朔专娶长安城里的年轻漂亮的女子,只娶一个,娶回来了,在家里放一年,然后休掉,再娶一个,又是一年,再换。(传说,活了约七十岁的东方朔一生中娶了四十多个老婆,都是一年丢一个再娶一个。)就这样,他把所有的钱财都花在了娶老婆上面。

武帝身边的人,都称东方朔为狂人,武帝说:如果东方朔为人处事不是这样狂的话,我身边哪还有你们的位置。有人直接告诉东方朔说:大家伙都说你是一个狂人。东方朔说:我是在朝廷里避世隐居的隐者,只有古代的人,才在深山老林里隐居。

建章宫里跑出来一只动物,看上去像麋鹿,武帝知道了,也跑去看热闹,问左右的人,这是个什么东东?都不认识。于是把东方朔叫来,问:这是个什么东东?东方朔说:我知道,我先不说,皇上你赏赐我好酒好饭让我大吃一顿之后我才说。武帝照办了。东方朔又说:某个地方有一些田地、池塘、沼泽,皇上如果你把这些地方也赏给我,我才说。武帝又答应了。东方朔说:这个怪物叫驺牙,它的牙齿前后一样,都长得一样大小,但是它没有臼齿。当远方有人要来归顺的时候,驺牙就会事先出现。

一年之后,匈奴混邪王带领十万民众归降汉朝,武帝想起了一年前的这个事情,大喜,再次厚赏东方朔。

到了东方朔年老快要死的时候,他上书给武帝,引用诗经说:营营青蝇,止于蕃。恺悌君子,无信谗言。谗言罔极,交乱四国。希望皇上你远离奸诈谄媚的小人,斥退谗言。

这些话不符合东方朔一贯的性格,武帝感到很奇怪,说:现在东方朔怎么说话一本正经了呢?

过了没多久,东方朔果然死了。成语“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就是这个意思。

《史记》补述的东方朔,大致就这点内容。《汉书》要详细一些,但也脱不开这种怪诞神化的小故事。

吹牛自荐

《汉书》中,东方朔的故事不是从三千片木简开始,而是一封吹牛的自荐信。

话说汉武帝即位不久,征召天下有才能的人来破格录用,于是写自荐信的人数以千计,大多数人的自荐信,武帝不感兴趣,看完后就打发上书人回老家去了。

东方朔是这几千人中的一人,怎么引起武帝的注意呢?他想了一个办法,就是“吹牛”。他在自荐信中写道:我东方朔从小失去父母,由哥哥嫂子抚养长大。13岁开始读书,三年时间里学会了写文章;15岁开始学剑术,16岁学习《诗经》和《尚书》,背诵了22万字;19岁学习孙子和吴起的兵法,兵书战策也背诵了22万字。我总共背诵了44万字,还经常学习子路的言论。我今年22岁,身高九尺三寸(古制),眼睛像珍珠一样明亮,牙齿像编排好的贝壳一样整齐洁白,像孟贲一样勇猛,像庆忌一样敏捷,像鲍叔一样廉洁,像尾生一样守信。像我这样的人,最有资格做皇上的臣子,(皇上你就赶快录用我吧!)。

这封毫不谦虚的自荐信,果然起到了作用,让东方朔从几千人中颖脱而出,引起武帝的注意。于是,命令东方朔在公车府待诏(前面笔者说过一个待诏的,还记得么?对,就是朱买臣)。

虽然被任命为待诏,但和朱买臣一样,待诏的俸禄微薄,而且也长期得不到武帝的召见,待在公车府里的东方朔如同被打入冷宫,他受不了了。

公车府里有一帮给皇帝养马的侏儒,为了得到武帝的召见,东方朔决定在这些侏儒身上做文章。有一天,他对这些侏儒说:皇上认为你们这些人没有用,耕田比不上一般的农夫,位置比普通人高却不能治理民事,让你们去军队你们也不能上仗杀敌,你们一点P用都没有,只会耗费粮食衣服,现在皇上要把你们全部杀掉。

侏儒们非常害怕,就问东方朔该怎么办。东方朔说,等到皇上从这里经过的时候,你们使劲地叩头请罪,皇上也许心一软,就放过你们了。

侏儒信了东方朔的话,等到武帝路过这里的时候,侏儒们果然趴在路边使劲叩头求饶。武帝很奇怪,问侏儒们为什么要这样。侏儒回答,说是东方朔说的,说皇上你要把我们都杀了。武帝知道东方朔花花肠子多,就把东方朔叫来,问他是怎么一回事。

东方朔说:这些侏儒身高三尺,俸禄是一袋粟,二百四十钱。我身高九尺多,俸禄也是一袋粟,二百四十钱。侏儒们撑得要死,我却饿得要死。如果皇上你信得过我,就请待我为上宾;如果觉得我不可用,就让我回老家,不要在这里吃白食。

武帝听了大笑,就把东方朔从公车府迁到了金马门,还是待诏,但金马门离皇宫近,见到皇帝的机会多了些,俸禄方面,也许也多了一点吧。

猜谜受宠

接下来,是一些带有神秘色彩的故事,比如猜谜。

古人把猜谜叫“射”。如今两广粤语区还保留着这种说法,比如“射盅”,流行于酒吧里的一种猜色子点数的游戏。

武帝玩的游戏叫“射覆”,其实这种游戏一点技术含量都没有,不知道他们玩个什么劲。就是找一个盆子,在盆子下盖某个东西,然后让不知道的人来猜,这个盆子下面是什么。

正常情况下,这完全是靠蒙靠碰运气,所以笔者认为这没有技术含量。但武帝认为有技术含量,为什么呢?因为他找来“射”的人,都是一些所谓的“术士”,就是号称会占卜会算卦的人。你不是会算么?那你算算这盆子下面是什么。

这一次,盆子下面是一只壁虎,术士们算啊算啊,都没“算”出来。东方朔说,我来,我学过《易经》,这难不倒我。于是他装模作样算了一阵,说:我认为是龙但没有角,说它是蛇但他又有脚,善于爬墙,这东西不是壁虎就是蜥蜴。

武帝说:对对对,猜对了,赏你十匹帛。

接着猜,接着对,又接着猜,又接着对。赏了好多好多帛。又够他去娶新老婆了。

武帝身边有一个受宠的伶人,叫郭舍人,表示不服,说,东方朔太狂,不过是侥幸猜中了,其实并没有什么法术。我来找一个东西让他猜,他猜中了,就打我一百鞭子,猜不中,就把帛赏给我。

郭舍人找来树上的一种寄生虫,放到盆子下面。东方朔说,是窭薮。

郭舍人说:看,我说吧,东方朔果然猜不出来是什么东西。

东方朔说:生肉叫脍,干肉叫脯,附在树上叫寄生,盖在盆子下面叫窭薮。

笔者实在不明白东方朔这是在卖什么关子。窭薮是“浅薄”的意思。考虑到古时通假字多,另外有一个接近的“窭数”,意思是茅草编织的草垫子。这是怎么扯到一起来了的呢?可能的解释就是,“寄生”和“窭薮”(jù sǒu)发音相近,可能是东方朔在用谐音戏弄郭舍人。

如果这些是真事,笔者窃以为,东方朔在这个“射覆”游戏中,肯定有作弊,至于怎么作弊的,就不得而知了。

经过这次猜谜游戏,武帝更加喜爱这个爱吹牛的东方朔,任命他为常侍郎,也就是常常侍候在皇帝身边的小郎官。

割肉遗妻

东方朔做了常侍郎,得到赏赐的机会就多了起来。有一次,三伏天的时候,很热,武帝心情好,赏了一大块肉给他身边的这些郎官。但是,赏下来的肉,得让大官丞来分。他们等啊等啊,等到天色已晚,大官丞还没来。

东方朔不想等了,自己跑上去,刷地抽出佩剑来,割了一块肉,把肉包好了揣在身上,对同僚说:大热天的,肉容易坏,我就先接受皇上的赏赐,我先回去了。

第二天,大官丞找到汉武帝告状,说东方朔恣意妄为。武帝问东方朔:昨天赐肉,你不等大官丞分肉,就用剑割肉走了,是为什么?

东方朔赶紧叩头请罪。汉武帝说:你先站起来吧,站着给我做检讨。

东方朔站起来,说:东方朔呀东方朔,你太不像话了!你接受赏赐却不等诏令下达,这是多么无礼呀!拔剑割肉,多么豪壮呀!割肉不多,又是多么廉洁呀!回家送肉给妻子吃,又是多么仁爱呀!

汉武帝听了哭笑不得,说:我让你做检讨,你却反过来表扬自己了。好吧,就像你说的,你这么好,再赏给你一石酒、一百斤肉,你回去送给你的老婆吧。

东方朔在武帝身边,一直喜欢插科打诨,正话反说。这也怪他最初的那封自荐信,先已把他自己定位成了“不正经”的人,到了后来,想成一个严肃的人都不行了。只好继续装作疯颠神经的样子,最后沦为一个“弄臣”。

虽然是“弄臣”,但他一有机会,就用他特有的方式向武帝进谏,劝武帝改正错误。比如武帝喜欢微服游猎,常常扰民,并踩坏农民的庄稼。而且还准备在长安附近修一个大园林,叫上林苑。这个上林苑,大小可是几个县的面积。

东方朔知道了,就给武帝上书,说了一二三个理由,劝武帝不要修上林苑,并送上了《泰阶六符经》,据说可以用这个来观察天象变化以预测祸福。

迷信鬼神的武帝因为这个《泰阶六符经》,封东方朔为太中大夫、给事中(中层干部,不算大官),赏了黄金一百斤。虽然封官赏钱,但上林苑还是按计划修了,东方朔反对无效。

“主人翁”

武帝的亲姑妈馆陶公主刘嫖(陈阿娇的亲妈),号称窦太主。窦太主先是堂邑侯陈午的妻子,后来陈午死了,窦太主成了寡妇。那时候,她已经五十多岁了,但她养了一个二十多岁的小白脸,叫董偃。

董偃的妈是一个卖珠宝首饰的,在董偃13岁的时候,他常跟着他妈出入窦太主的家里。13岁的董偃细皮嫩肉的,人也乖巧,很是逗人喜爱。窦太主就对董偃他妈说,我帮你养这个孩子吧。于是将董偃留在了公主府,教董偃写字、算术、相马、驾车、射箭等等贵族子弟学习的技能。等董偃到了18岁的时候,举行了成人礼,此后就天天陪在窦太主身边,

因为受宠于窦太主的缘故,董偃在外面面子很足,王公大臣们都纷纷巴结他。窦太主也铆起了供给他钱财,让他去邀买人心,窦太主对账房说:董君支出的钱财,一天中,黄金不满一百斤,钱不满一百万,帛不够一千匹的话,你们就不要给我汇报了,随便他花。

但是,毕竟没有名分,公主和这个小白脸的这种暧昧关系见不得光。如果能得到皇上承认,就好办了……

有人就来出主意了。有一个姓袁的,先是教窦太主向武帝献了一大块好地,特别适合做游猎场的那种,讨得了武帝欢心。联络好感情后,再让窦太主装病,在本该上朝的时候不去上朝,引起了武帝的注意。加深了印像后,再让窦太主亲自上朝去谢恩,顺便邀请武帝到她家去做客。

武帝来了。窦太主穿上厨子用的围裙,站到门口引武帝进府。武帝在大厅中间一坐,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第一句话就问:主人翁呢?让主人翁来见见我。

窦太主赶紧叩头请罪,说:臣妾没有脸见人啊,辜负了陛下,犯了死罪,希望陛下饶了臣妾。

当然,这都是演戏,武帝怎么可能会去怪罪他姑妈呢。好吧好吧,你无罪,带主人翁来见我。

五十多岁的窦太主,去到东厢房,牵出了二十多岁的董偃。这时候的董偃戴着下人包头用的绿巾,跪在武帝面前,窦太主说:馆陶公主的厨子董偃拜见皇上。

继续演戏,什么请罪免罪的,叩头平身的,敬酒谢恩的,搞了半天,最后大家一起坐下来,宾主尽欢,也明确了“主人翁”的身份。武帝也格外喜欢这个“主人翁”,一见投缘,或者说臭味相投,反正从此两个人就玩到一块去了。天下的那些赛狗、跑马、踢球、弄剑之徒,都纷纷聚到董偃周围,再通过董偃来讨武帝的欢心。

等等,笔者不是在说东方朔么,怎么说了半天“主人翁”,没见东方朔的事?下面,东方朔就要出场了。

话说董偃讨得武帝欢心,武帝决定在皇宫内的“宣室”宴请董偃。这个时候,东方朔正拿着一把戟,站在殿阶下,嗯,没错,他也就是一个守门的殿前小武士。

东方朔对武帝说:董偃犯有三条该砍头的罪,不能让他进宫。第一条,他作为皇上的臣子,私下侍奉公主;第二条,他败坏社会风气,扰乱婚姻制度;第三条,他引诱皇上去迷恋声色犬马,荒废国家政事。这种坏人,皇上你看着办吧。

武帝犹豫了半天,说,我已经设下酒宴了,这次就算了,下不为例。

东方朔说:不行,宣室是先帝的正殿,是处理国家大事的地方,不能在里面设宴。

武帝不得已,把酒宴改设在另外一个地方,让董偃从一个小偏门里进了宫。

从此以后,武帝也像换了一个人似的,开始勤于政事,而董偃也从此失宠,到了他三十岁的时候就死了。董偃死后没几年,窦太主也死了。

成仙之道

《汉书》中,东方朔是单独成篇,篇幅不算太短,但所述故事,大多如上面一样,近似于传说和寓言,作者班固也在文末说,这些事情大多来自于传说。

民间传说中的东方朔的故事当然很多,各位有兴趣的话可以去搜索。只是,这样一个终身没能当过大官的滑稽之士,为什么他能超越刘罗锅和纪晓岚之流,最后成了人们心中的神仙的呢?

前面说过,东方朔死后没多久,就有一个《东方朔别传》出炉,这可不是什么地摊文学,那可是后来收进了《隋书》、《唐志》的“正规出版物”,这本书中,记载了流传在民间的关于东方朔的各种奇闻趣事,这些故事都已经具备小说创作的各种因素,具有传奇性、怪诞性,不能作为信史了。有一些甚至就是把别人的故事移花接木、改头换面,栽在东方朔的头上,使他成了一个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百晓生。

这时的东方朔,形象已经开始虚化,成为了诸如新疆的阿凡提、武汉的贱三爷一样,集智慧、勇气、幽默、正义于一身,而一些神神怪怪的小伎俩,已经开始为东方朔“成仙”打下了基础。

再往后,到了西汉末年,东方朔就开始渐渐“半仙”化了,什么偷了王母的桃子,什么他爹活了两百岁啊,还有什么出门一天养母等了他一年,他到过北极游玩,等等,总之,这时候的东方朔已经成了“岁星精”。

这些,估计还得拜刘向刘歆父子所赐,因为他们整理出《山海经》,《山海经》里一些奇奇怪怪的地理风貌,珍禽野兽,统统都被安在了东方朔头上。而这些奇怪故事,在魏晋时期达到了一个高潮。

魏晋以后,东方朔休息了很长时间,到了明清时期,中国人开始喜欢写小说了,写小说嘛,就要好玩好看,需要一个合适的形象,而东方朔的形象,那是再合适不过了,他被当时失意的文人们毫不客气地请了出来,出任各种神怪小说的主角。

终于,东方朔成了一个完美的神仙。

通宝推:听松,
家园 霍光政变:刘贺做了27天皇帝犯了哪些错?|二十四史探秘047

笔者在前面的一些故事中,多次提到霍光。西汉的历史中,霍光这个人太重要了。为什么这么说呢?

当汉武帝穷兵黩武,正当他下了罪己诏没多久就死了。汉武帝死了,留下了一个八岁的幼主和一个国疲民穷的烂摊子,这时候的霍光挑起了辅政的重任,将西汉王朝从濒死的边缘一步步拉了回来。汉室中兴,霍光功不可没。

霍光执掌权柄二十多年,其间,在昭帝和宣帝交接之际,霍光一手制造了一起宫廷政变,在把昌邑王刘贺扶上帝位后,仅仅27天,又毫不留情地将他拽了下来。

武帝托孤

霍光是霍去病的弟弟,同一个爹但不同娘。前面说过,霍去病是一个私生子,他爹霍仲孺是一个小吏,与卫子夫的姐姐卫少儿私通,生下了霍去病。此后,霍仲孺抛弃卫少儿,回家去,与正式妻子生下了霍光。

霍去病发迹之后,知道了自己的身世,前往老家探视生父,并将同父异母的弟弟霍光带到京城长安进行栽培。那时候的霍光才十来岁,因为霍去病的关系,被安排为郎官,侍奉武帝,此后逐步升迁,并深得武帝宠信。

因为巫蛊之祸,原太子逃亡自杀,武帝的其他几个儿子又都不成器,眼看自己活不了几天了,临终之时,武帝将钩弋夫人为他生的儿子刘弗陵立为太子,嘱咐霍光和金日䃅、上官桀、桑弘羊四人辅政。当时,封霍光为大司马大将军、金日䃅为车骑将军、上官桀为左将军、桑弘羊为御史大夫,霍光居四人之首。

霍光和排名第三的辅政大臣上官桀关系很好(金日䃅因为是匈奴人的后代,所以没有和他们混在一起),两人结成了儿女亲家,霍光的大女儿嫁给了上官桀的儿子上官安。每当霍光休假的时候,就由上官桀入宫代替霍光值班,处理政事。

关系好归好,但都想为自己谋更多的利益。上官桀是这么做的,他先是走鄂邑盖长公主(皇帝同父异母对自己有点养育之恩的姐姐)的关系,把他的孙女安排进宫,给当时的小皇帝昭帝刘弗陵做老婆,几个月后,就被封为皇后。有了这层关系,上官桀的儿子上官安,也就是皇后的爹,被任命为骠骑将军,封为桑乐侯。

为了加深和长公主的感情(使联盟更加牢靠),上官桀想进一步拍长公主的马屁。长公主有一个相好的小白脸,叫丁外人,上官父子就递上申请书,希望给丁外人封个侯爵,以此讨长公主的欢心。这种事情,明摆着是丢皇室的脸,霍光没有同意,把申请书驳了回去。上官父子不死心,再次递交申请书,希望给丁外人安排一个光禄大夫之职,又被霍光拒绝了。

霍光两次拒绝给丁外人封侯封官,得罪了长公主,上官父子也因为颜面扫地,对霍光心怀不满。曾经很亲近的两家,开始产生裂痕。

与此同时,对霍光不满的,还有燕王刘旦、御史大夫桑弘羊。一个反对霍光的政治联盟——西汉“四人帮”(恰好也是三男一女😅)悄然形成。他们不停地给皇帝上书告霍光的状,谁知年仅十四岁的昭帝英明神武,识破了他们的诡计,情急之下,四人帮决定设下“鸿门宴”,杀掉霍光,废掉昭帝,立燕王为新皇帝。

阴谋再次败露,霍光毫不留情,将上官父子、桑弘羊、丁外人以及他们的家族全部杀光,燕王和长公主畏罪自杀,“西汉四人帮”被霍光粉碎了,全国人民欢欣鼓舞,敲锣打鼓扭起秧歌以示庆祝,霍光威震全国。😁

昭帝成年后,正式委任霍光执政,霍光呕心沥血,躹躬尽瘁,大汉帝国又开始强大起来,四夷臣服。

宫廷政变

昭帝21岁的时候,突然莫名其妙地暴亡,也没有留下儿子。皇位出现空缺。

这个时候,汉武帝的六个儿子里面,惟有广陵王刘胥还活着。大臣们在一起商量接班人的时候,大多主张让刘胥来接位。但这个刘胥有前科,以前就因为品行不端,被汉武帝排除在接班人队伍之外了。因为霍光的反对,大臣们就开始在武帝的孙子辈中搜索,于是,昌邑王刘贺进入了各位大臣的视线。

刘贺是武帝儿子刘髆的儿子、李妍的外孙,经过一番运作,刘贺被从封地昌邑(今山东巨野县)接入宫中,立为皇帝。

据《汉书》说,刘贺登上帝位不久,就行为淫乱,霍光为此非常气愤。霍光找到了一帮老臣,谋划着废掉这个“淫乱”的新帝,他的计划得到了同僚田延年、张安世等人的支持。于是,在某一天,霍光等人把朝中的各大臣召集起来开会,霍光对他们说:昌邑王荒淫无道,会危害国家,你们说,应该怎么办?

众大臣乍一听,都被吓傻了。霍光这是想干什么?想废掉皇帝啊!这是犯上作乱啊,怎么可以呢?虽然经书上说周朝开国的时候出现过类似的事,但那是好遥远的事,谁知道真假?反正从秦始皇开始到他们这时候的一百五十年里,是从没有出现过这种事情的。

众大臣都默不作声。

如果不当场作出决定,事情拖延下去,就会走漏风声,刘贺知道了,霍光及其支持者难逃一死。看到这个僵持的局面,田延年走到殿中间,刷地一声拔出剑来,环顾四周,说道:今天的议事,必须作出一个决定来,你们谁要是不表态,老子立刻砍死他!

嗯,这就是赤裸裸的威胁。霍光的权势,这些人都是知道的,谁还敢反对?决议通过:废帝。

虽然大臣们通过了废帝的决议,但该走的程序还是要走到的,那就是,必须要皇太后下诏,这才有了合法性。

这时候的皇太后是谁?据笔者考证,应该是上官安的女儿,《汉书》中没有说她的名字,我们且以一般的叫法“上官小妹”称之。

说起来这个上官小妹也是蛮可怜的。当初上官小妹被她爷爷和她爹送进宫中的时候,她才六岁。从六岁起当上皇后,到昭帝死时,她被尊为皇太后,而这时候的皇太后上官小妹还不满十六岁,按现在的标准看,还未成年,便守起了活寡。

前面不是说过吗?上官父子谋反,被霍光灭了全族,为什么上官小妹还在做皇后乃至皇太后呢?一是因为她年纪小,不可能涉入谋反之中,更重要的是,她不仅是上官桀的孙女,也是霍光的外孙女。

不满十六岁的上官氏作为皇太后,批准了外祖父霍光的申请,废掉了皇帝刘贺,刘贺从昌邑带来的两百多个臣子,以没有教育好刘贺使他误入歧途的罪名,全部被杀头。

淫乱之罪

刘贺被废的罪名是“淫乱”,那么,这个刘贺到底是怎样一个淫乱法,以致霍光无法忍受,冒着株连九族和千夫所指的危险,一定要将他废掉呢?

且看下面大臣们建议废掉刘贺的“申请书”(弹劾奏章,笔者取其意思,没有严格按照原文直译)。

先列出申请人:

丞相杨敞、大司马大将军霍光、车骑将军张安世、度辽将军范明友、前将军韩增、后将军赵充国、御史大夫蔡谊、宜春侯王谭、当涂侯魏圣、随桃侯赵昌乐、杜侯复陆屠耆堂(匈奴人,复陆为姓)、太仆杜延年、太常苏昌、大司农田延年、宗正刘德、少府史乐成、廷尉李光、执金吾李延寿、大鸿胪韦贤、左冯翊田广明、右扶风周德、长信少府傅嘉、典属国苏武、京辅都尉赵广汉、司隶校尉辟兵、诸吏文学光禄大夫王迁,宋畸、丙吉、赐、管、胜、梁、长幸、夏侯胜、德、赵卬(后面这些没有姓的,可能是宗室内老领导、老同志)。

具体罪状如下:

按照礼制,做某人的继承人,那就是某人的儿子。昌邑王刘贺做了昭帝刘弗陵的继承人,就应该以父礼来对待昭帝。现在刘贺主持刘弗陵的丧礼,虽然穿上了丧服,却没有悲哀的意思,而且还不顾礼仪,在来京的路上不吃素食,派随从去强抢民间女子,藏在车上,运到他们住的驿馆里。到达京城被立为皇太子后,经常私下里去买鸡和猪来吃。在昭帝灵柩前接受印玺后,在居丧的地方把印盒打开了就不再封上。随从官员擅自拿着符节,带领着一些昌邑来的小屁官员(还有官奴)两百多人跑到宫里,刘贺经常和他们一起在禁宫里玩乐嬉戏。早上和晚上到昭帝的灵柩前哭拜时,让随从的官员轮换着拿着符节跟着。给侍中君卿写信,说派人给他送去黄金一千斤,赐他可以娶十个妻子。昭帝的灵柩还停在前殿,刘贺就叫人取出乐府的乐器,把昌邑国的乐手引进宫里来吹拉弹唱。等到昭帝的灵柩下葬返回,就迫不及待地把乐手戏子们召集起来莺歌燕舞。从长安厨取出三副太牢供品(牛猪羊之类的大鱼大肉),放在阁室里装模作样地祭祀一番,然后就和随从的官员一起大吃大喝。驾驶着皇帝的专车,把车子打扮得花里胡哨,跑到行宫去追野猪斗老虎。又把皇太后的小马车弄来,让官奴驾着在嫔妃住的掖庭里嬉笑娱乐。还同昭帝的宫女蒙等人淫乱,不许人告状,威胁说谁告状就把谁腰斩。

(尚书令读到这里,十六岁的皇太后受不了了,插话说:停一哈,太不像话了,怎么能这样糊涂放肆呢?本来坐着的刘贺听到后,吓得赶紧从座位上下来,跪在了地上。由此可见,这个刘贺的年纪也不大,据《汉书 ·武五子传 ·刘贺》里面山阳太守张敞后来对废帝刘贺的监察报告推算,此时的刘贺可能不满二十岁。尚书令继续念弹劾奏章。)

刘贺取出诸侯王、列侯和大官的绶带,给昌邑国的官奴佩带,并免了他们官奴的身份。把符节上的黄毛改成红色。把御府里的金币、刀剑玉器、彩色绸缎赏给和他一起玩乐的人。和随从官员以及官奴一起,整夜聚在一起大吃大喝,沉湎于酒食。下命令要太官送上皇帝平时的膳食,食监说没有除去丧服就不能供给平日的饭菜,刘贺就叫太官绕过食监自行去准备,太官不敢,刘贺就叫他的侍从跑到宫外自己去买鸡肉和猪肉,不许宫殿门卫阻拦。晚上独自在温室设九宾之礼,把他的姐夫请来会面。列祖列宗的祭祀仪式还没有举行,就派使者拿着符节,用三副太牢祭祀他的亲爹的陵园宗庙,并自行给他亲爹封皇帝的尊号。接受皇帝印玺的27天时间里,派出无数的使者拿着符节去到各个官府衙门索要物品,共有1127起。夏侯胜和傅嘉几次规劝他,他不仅不听,反而下文责怪夏侯胜,并把傅嘉捆起来关到牢里面。

笔者对这个罪状稍稍总结了一下,主要是以下几点:

一、贪吃。该吃素的时候不吃素,天天惦记着鸡呀猪呀,管都管不住,御厨不给做,他还自己派人到外面去买,这是该有多馋啊?以前没吃过肉吧?

二、贪玩。天天和那些乡下来的小混混一起,吹拉弹唱什么的,莺歌燕舞什么的,追猪斗虎什么的,最可恶的是还跑到女人堆里打情骂俏什么的。

三、张扬。一朝权在手,就不晓得自己姓么事了,把皇家印玺和符节拿着到显摆着玩儿。而且,该哭的时候不哭,该表示伤心的时候不伤心,太不严肃了。

四、奢靡。才当皇帝几天,就瞎送人情,一次送黄金一千斤,要是再当两天皇帝,这不要把天下都送给别人了?送人情不说,还到处要东西,要了一千多次,丢脸啊。

五、荒淫。强抢民女什么的,那是小事一桩。你不该和昭帝的宫女搞到一起啊。大汉是以孝治天下的,多少乱伦的诸侯都被杀了啊,你怎么跑到皇帝的位置上乱伦呢?

六、越制。本来,你当了皇帝,按道理也会封你死了的生父为太上皇的,不就是一个名分么?但你猴急什么呢?你等一哈沙,等大臣们来安排呀,先帝尸骨未寒你就等不及了,你这是何居心?

这六大罪状如果坐实了,也确实该把他废掉。霍光是一个走路、转弯都有着严格尺寸的人,眼里怎能容下这大颗的沙子呢?十六岁的皇太后说:准奏。于是刘贺就完蛋了。

霍光解下刘贺身上皇帝的绶印,扶着刘贺出了宫殿,上了马车,亲自把刘贺送到昌邑的驻京办,洒泪分别。

此后,霍光与张安世、丙吉等人又挑选一番,选中了汉武帝的曾孙刘病已,这就是宣帝(见前文《汉宣帝是一个不错的皇帝》)。

死后灭族

霍光执政朝政前后达二十年。在汉宣帝即位六年后,霍光死了。霍光死的时候,他的儿子霍禹,两个女婿以及外孙,还有霍去病的孙子霍云、霍山,都在朝中当着大官,手握兵权,牢牢控制着朝政。

霍光的葬礼也极具哀荣。宣帝和皇太后上官小妹(22岁)都亲自到霍光的灵堂上去吊唁,朝中大官在霍家设立“霍光同志治丧委员会来”操办丧事,宣帝赏赐的金银财宝不计其数,光是绣花棉被就有一百条、衣服五十箱、还有金缕玉衣一副,随葬的上好棺椁就有十五副。

本来,一切都是那么美好的,可惜,霍光有一个不懂事的老婆霍显,也有一个不争气的儿子霍禹。他们倚仗权势,骄奢淫逸,房子建得大大的,装修搞得超级豪华,劳民伤财。霍光的老婆还和管家通奸,家奴也仗着霍家的权势为所欲为,还把御史大夫魏相家的大门给踢破了,逼得魏相叩头谢罪。

宣帝对霍家的跋扈越来越不满,再加上霍光老婆害死宣帝元配许平君的事情泄露,宣帝下了决心,要铲除霍家。宣帝先是不动声色地,一个一个地调动霍家人的官职,或者外放到地方任太守,或者明升暗降除去兵权,将军队的指挥权收到他信赖的许、史两家手中。

霍家眼看着手中的权力一点点丢失,不甘心坐以待毙,准备造反。计划是鼓动皇太后上官小妹出面邀请魏相和张安世赴宴,在宴席中把这两个最有实权的大臣干掉,然后废掉宣帝,立霍禹为帝。计划还没有实施就败露了,霍云、霍山等人自杀,霍光的老婆和霍禹被捕,随后处死,霍家被灭族,惟独霍光的小女儿霍成君因为嫁给了宣帝后被立为皇后,因此得免,但也被废黜打入冷宫,若干年后抑郁而死。

随后。霍派势力彻底被铲除干净。

通宝推:听松,北纬42度,
家园 于国家有功啊!

霍光其实不错呀,这么看!斗争太激烈了!

家园 来自百度“王者之后”

王姓,中华姓氏之一,主要源自姬姓,部分源自子姓、妫姓和少数民族改姓。王字,由三横一竖构成,三横代表天、地、人,一竖贯通天、地、人,这就是天、地、人都要归“王”管的不二哲学。上古时期夏、商、周三代的最高统治者被称为“王”。“王”作为姓氏即来源于“王”这个至尊之位;东周时期的姬晋为王姓始祖。王子晋是王姓的得姓始祖,他是周灵王的太子,又名太子晋,博学善音律,后因性格原因被废为平民,定居于今河南洛阳,左邻右舍见他可怜,又是从前的王子,于是就叫太子晋的后人为“王”家人,从此,开启了中华民族人数众多的一大姓氏。在秦朝以前的夏商周,中国历史上的最高统治者被称为王,“王”这个姓氏本身也来源于王,出身高贵,可谓“王者之后”

……

王翦的百度词条说他是太原王氏瑯琊王氏始祖,他是王子晋十八世孙

当然可能是追攀的,毕竟他家三世为将,尤其项羽于王翦仇可不小,没道理在关中不追杀其后人的,秦人在太原在齐国秦末那时候估计和满人在清末类似,灭门风险太大了

汉朝王氏外戚很多代,这应该是王氏人口众多的关键!王莽达到了最高峰,虽然“新”朝不被史家承认

老张家确实三国时候人才就很多了,所以全归功道教不尽合理。张良张苍张耳张骞张汤时间差得不远,史书也没说他们都是亲戚。

百度上说张家的名人,西周张仲下来就是张仪,五世相韩的张良家。也许真是从这里人丁转多也不一定。张苍张耳都是河南籍贯,张汤张骞陕西籍,都离得不远

也百度的

班固 :“冯商称张汤之先与留侯同祖,而司马迁不言,故阙焉。汉兴以来,侯者百数,保国持宠,未有若富平者也。汤虽酷烈,及身蒙咎,其推贤扬善,固宜有后。

家园 张良祖先据说见于《左传》

得氏于张侯之张

家园 赌徒陈汤:犯强汉者,虽远必诛!|二十四史探秘048

西域开府

汉武帝和匈奴打打杀杀地搞了好多年,落得个惨胜,赔进去了大汉几十年积累的财富和无数子民的鲜血生命。然后,他死了,再然后,他的小儿子当了十来年皇帝,也死了,宣帝上位。

笔者说过,宣帝是个不错的皇帝。在打仗方面,打得没武帝那么凶,成绩也不比武帝差。这不,西域就是在他的手上归入大汉版图的。

话说公元前68年,也就是宣帝上位第六年,汉政府派侍郎郑吉率兵在车师(今吐鲁番盆地)屯田,并安排郑吉看护罗布泊西南地区,统管天山之南。

说实话,跑到西域那种地方去做个小官,虽然不是太苦,但实在是看不到什么前途。沟通西域的“第三类接触”已经由张骞完成,后面的人再难通过这一渠道来博得更多的声望和财富。但是,让郑吉没有想到的是,几年之后,一块天大的馅饼掉下来,把他砸晕了。

前60年,匈奴的单于死了,本来应该由日逐王先贤掸继位,但单于的宝座被屠耆堂抢了去,屠耆堂又怕先贤掸反攻倒算,一直想干掉先贤掸。这一年的秋天,在匈奴呆不下去的日逐王先贤掸,决心带着手下的一万多人投靠汉王朝。

汉政府派郑吉迎接前来投诚的日逐王,并封日逐王为归德侯。日逐王原先管辖的就是西域这一块,现在,日逐王降汉了,西域这一大块地方,理所当然地划入到大汉的版图。为了管理统一后的西域,西汉在乌垒城(今轮台县境内)建立西域都护府,正式在西域设官、驻军、推行政令,开始行使国家主权。

郑吉,坐在家里成为了统一西域的大功臣,也顺理成章地被任命为第一任西域都护。西域都护是汉王朝中央政府派遣管理西域的最高军政长官,虽说级别不太高,只相当于内地的郡太守,但是他权力大啊,管的地方也大啊,整个西域,那可是几十个国家啊,都得听他的话,不听话就打。

陈汤西行

郑吉是个捡便宜的主,捡了一个肥缺,还捡了一个侯爵。不说他了,接下来说陈汤吧。

陈汤年轻时喜欢读书,书读得不错,也写得一手好文章。但那时候没有科举考试,书读得再好,如果没有一个好爹,如果家里没有钱,如果和地方官攀不上关系,那也就没有什么出人头地的机会。恰巧,陈汤这三样一样也没有,他穷得只有靠乞讨为生。

人如果穷怕了,就特别容易扭曲灵魂,然后无论什么没有节操的事情都做得出来,陈汤就是。若干年后他发迹了,他惟一的爱好就是收受贿赂,不管什么钱他都往兜里揣,也因此而落得个凄惨的结局。这是后话,暂且不表。反正,穷得不受人待见的陈汤决心改变自己的命运,他横下一条心,光着身子跑到了京城长安,想去求个一官半职,后来好不容易谋得太官献食丞这样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职务。

这做这个小官的几年间,不知怎地,他认识了富平侯张勃,一来二往地,张勃觉得陈汤还不错,挺有才华的,两人成了朋友。

这时候换了皇帝,宣帝死了,元帝上位。元帝上位的第二年,按惯例要臣子们举荐人才,张勃就推荐了陈汤。在等待分配期间,陈汤的老爹死了,陈汤听到了死讯,没有奔丧回家,他怕一回去,好不容易等到的机会又失之交臂。汉朝号称以“孝”立国,皇帝的谥号里面都要加一个“孝”字的,陈汤死了爹居然不回家奔丧,太不像话了,有人就把这件事告了上去。

因为这个事,不仅陈汤没有得到官,被关进了监狱,还连累了张勃,张勃被以举荐不当的罪责削减了两百户食邑。

幸好,后来陈汤又遇到贵人大力举荐,终于被任为郎官。他心想,反正在朝廷中名声臭了,也混不下去,干脆跑远一点,博一点别的功名才好混出个来名堂来,于是主动请缨,希望出使外国。几年后,他被任为西域都护府副校尉,与校尉甘延寿一起出使西域。

匈奴分裂

宣帝晚年时,匈奴内乱,五个单于争夺王位,其中呼韩邪单于和郅支单于两人势力较大。两条鳝鱼都希望得到汉朝的支持来打败另一方,因为呼韩邪单于态度诚恳,亲自到汉朝来向宣帝称臣,所以汉朝最后决定支持呼韩邪单于。郅支单于当时正集中力量收拾右匈奴,也就是靠向西域一带的地方,最终,导致匈奴分裂成两块,一块以呼韩邪为首,控制了匈奴的东边,一块以郅支为首,控制着匈奴的西边。

郅支单于此前有一个儿子留在汉朝做人质,为了把他的儿子弄回去,他就耍了一个花招。郅支单于派人来向汉朝进贡,说愿意归附大汉朝廷,不过希望能归还他的儿子。我大汉一向仁慈啊,就答应了,几经商议,派了卫司马谷吉去护送郅支单于的儿子。

谷吉把人送到郅支王庭后,郅支单于原形毕露,杀了谷吉等人。这时候,在汉朝的扶持下,呼韩邪那边越来越强盛,郅支打不过,又害怕汉朝来找他算账,就向西逃到了康居。康居王把女儿嫁给郅支单于做老婆,郅支也把女儿嫁给了康居王。

在康居王的帮助下,郅支单于横扫西域,西域各国对他又恨又怕,盼望着天朝大汉来解救他们。

远征异域

前36年,陈汤和甘延寿出使西域。

陈汤和甘延寿商量:“夷狄欺小怕大,这是天性。西域本来属于匈奴,现在郅支单于强大起来,经常侵犯欺凌乌孙、大宛等国。如果他帮康居兼并了这两个国家,以后周边的其他几个国家就危险了。长期放纵他们的话,一定会成为西域的隐患。郅支单于地处偏远,蛮夷没有高城劲弩守卫,我们发动自己的士兵,再加上乌孙等国家的部队,打他们是小菜一碟。打败郅支单于,千秋功业可以一朝而成。”

甘延寿赞同了他的计划,准备上奏章请示这件事,陈汤又说:“朝廷中的那帮官僚没几个懂事的,我们这个伟大的军事计划,他们哪里搞得清白咧。不能跟他们说,说了这事情就泡汤了。”

甘延寿没有这个胆子,不敢按陈汤说的胡来,就把事情压下了。

不巧,这个时候甘延寿得了病,呆在住所休养。陈汤瞅准这个机会假传圣旨,调动了能支配的西域各国的军队,以及在西域屯田的汉朝官兵,一共四万多人。甘延寿知道后,吓得魂都没了,不管有病没病,赶紧从床上爬起来想去阻止陈汤。陈汤拔剑手,朝甘延寿吼道:“你想么样?啊?队伍都已经集合了,你想坏了大家的事么?(信不信老子现在砍死你?)”

甘延寿怕丢官,但更怕丢命,只好由着陈汤非法出兵。

打仗的事情,老衲就不多说了,反正经过长途跋涉,英勇奋战,然后又用了一些诡计奇谋,挑拨离间、借刀杀人什么的,砍下了郅支单于的头,一共斩杀丁关氏、太子、名王以下一千五百一十八人,俘虏了一百四十五人,收降了一千多人。

队伍凯旋,甘延寿、陈汤给皇帝写了一封著名的奏章:

臣延寿、臣汤将义兵,行天诛,赖陛下神灵,阴阳并应,天气精明,陷陈克敌,斩郅支首及名王以下。宜县头槀街蛮夷邸间,以示万里,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简单翻译一下就是“……臣甘延寿、陈汤率领仁义的军队,替天诛伐,依赖陛下的神灵,阴阳调和,天气晴朗明丽,冲锋陷阵打败敌人,斩了郅支单于的首级以及杀死了名王以下的人。应把所砍的头悬挂在稿街蛮夷的官邸间,用以昭示万里之外的人,让他们明白违犯强大的汉朝的,即使再远也一定要诛杀。”

功罪之争

甘延寿和陈汤的功劳大不大?确实很大,非常大!

他们翘首以待,等啊等啊,却一直没有等来心中期盼的封赏。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朝中有人反对,不仅反对封赏,还要问他们擅自调动军队的罪。这又是为什么呢?

因为他们都得罪人了,得罪的人,都是一些惹不起的人啊。

在此之前,中书令石显(这可是一个显赫一时的大奸臣,笔者以后再讲他的故事)曾经想把姐姐嫁给甘延寿,但甘延寿没有同意,石显觉得很没面子,一直对甘延寿怀恨在心。

而对于陈汤,太多的人讨厌他了,这次,连丞相和御史都加入进来,列举他的罪状。陈汤这人平时就比较贪,这次在西域打仗,缴获了不少财物,按道理,回到汉界后,应该上交给国库,但陈汤基本上都自己拿了,象征性地上交了一点点。中央军委的人就责成回军途中的地方官去捉一些官兵来审查。陈汤急了,马上向皇帝抱屈,奏章中说:我和官兵们不远万里去把郅支单于杀了,现在得胜归来,不仅没有使者在路上迎接犒劳,反倒把官兵捉了要问罪。这是在干什么?这难道是想给郅支单于报仇吗?”

好吧,犒劳你吧。元帝还是蛮欣赏陈汤的,下令沿途地方不许为难。回到京师,开始评论功劳。石显、匡衡认为:甘延寿、陈汤假传圣旨擅自调动军队,本来就是死罪。看在他打了胜仗的份上,没把他们杀头就已经是天大的恩情了,如果现在还要再给他们封爵位赐食邑,那么就会开一个坏头,让后面的人都跟着他们学,争相冒险想侥幸立功,轻率地和蛮夷惹起事端,给国家带来灾难。所以,这个头不能开!

汉元帝虽然想表扬奖赏甘延寿、陈汤两个人,但也不能不尊重匡衡和石显这两个权臣的意见,事情就搁下了。

这时候,刘向(旧文里面说过,刘歆他爹)出来打抱不平了,上了一封奏书,引经据典地叽哩哇啦说了一大通,意思就是:郅支单于让大汉蒙羞,虽然皇帝你很想杀了他,但一直没有办法。现在甘延寿和陈汤出生入死,帮助陛下你砍了郅支单于的脑袋,洗刷了耻辱不说,还在西边那些番邦里扬威立万。这两人的功劳谁也比不上,大得不能再大,那么何必再去计较一点点小小的差错呢?陛下应该赶快重重地奖励他们,别让将士们寒了心。

刘向是老臣,又是皇帝的亲戚,说的话还是有些斤两的。于是汉元帝下诏说:郅支单于该打,我之所以不打他,不是打不赢,是怕劳民伤财。现在甘延寿、陈汤见机行事,砍了郅支单于的脑袋,虽然他们假传圣旨犯了法,但没有花我们自己一分钱,又立了这么大的功,就免了他们的罪,你们再说说,应该怎样封赏他们?

群臣们得了皇帝的眼色,就纷纷上书,认为甘、陈二人应该按照捕杀了匈奴单于的功劳来封赏,但匡衡、石显又跳出来反对,说郅支本来就是匈奴的一个逃犯,只是自己盗用单于的称号,并不是真正的单于,甘、陈二人的功劳没这么大。元帝让步,说,那么,就按照郑吉的旧例,给他们封千户侯吧?匡衡、石显还是不干,最终元帝妥协,封甘延寿为义成侯,赐给陈汤关内侯的爵位,每人只得到三百户的食邑,再赐给黄金一百斤。任命甘延寿为长水校尉,陈汤为射声校尉。

这个赏赐,也太寒酸了一点。

免职下狱

没过两年,元帝死了,成帝刘骜即位。丞相匡衡又把旧事挑出来,向新皇帝告状,说陈汤假传圣旨调动军队罪不可赦,新皇帝拗不过匡衡,把陈汤的官免了。

被免了官的陈汤也不老实呆着,冒冒失失地给成帝写了一封信,说康居王送到汉朝来的王子(人质)不是真的王子。汉成帝派人一查,发现确实是真王子。陈汤以诬告和欺君之罪被捕入狱,准备处以死刑。

眼看就要被砍头了,这时,又有一位贵人出来救了他一命。太中大夫谷永太劝成帝,引用了一大堆历史上的事情说:如果我们国家里有一个厉害的臣子,别的国家就不敢来动我们。陈汤当年杀了郅支单于后,威名远扬,别的国家的人听到他的名字都害怕。现在陈汤犯了这么一点小错就要杀他,这样一来那些番邦就不再怕我们了,又寒了将士的心,以后再也找不到打仗的人了,请陛下三思。

汉成帝听了劝,顺水推舟,免了陈汤的死罪,让他成了一个普通的士兵。

又过了几年,西域都护被乌孙国的兵马的围攻,行政长官段会宗派人请求朝廷发兵援救。

这时候执掌朝政的换了人,是丞相王商和大将军王凤。二王及百官讨论了几天都拿不出办法,王凤就说:陈汤不错,很懂西域的事情,不如问问他。汉成帝把陈汤叫来问,陈汤说:冒得事冒得事,陛下不用担心。成帝问:为么事你说冒得事咧?陈汤就说了一二三四五个理由来,然后掐指一算,说,不出五天,就会有捷报传来。果然,四天之后,西域传来军书,说乌孙兵已解围而去。

这件事让陈汤大大地露脸,大将军王凤因此格外欣赏陈汤,又把他提拔起来做了从事中郎,军事上的大事都请他做出决断,他又成了一个红得发紫的人。

陈汤和将作大匠解万年是好朋友。他们两人在给汉成帝修墓的时候,串通起来,利用成帝想更换墓址的机会,为自己谋取了不少利益。后来被王商告发,陈汤又被抓进了监狱(这是他第几次下监狱来着?😂)。

人进了监狱,告状的人就多了,一条条都被记了下来:

一、乱送人情。以前替骑都尉王莽上书,说王莽他爹死得早,没有得到封地,王莽他妈供养皇太后非常辛苦,应当给王莽封爵。王莽竟然因此被封为新都侯。

二、收受贿赂。皇太后同母弟弟苟参死后,儿子苟伋为侍中,苟参的妻子打算为苟伋求取封地,陈汤接受了她给的五十斤金子,答应帮他在皇帝面前说好话。弘农太守张匡贪污百万以上,要被问罪,张匡答应送陈汤两百万钱,让陈汤帮他辩冤。等等等等。

三、妖言惑众。说某个地方出现了一条黑龙,陈汤认为是皇帝行为不检点,引起上天示警,犯了大不敬的罪。

眼看群情激忿,汉成帝就颁布命令:陈汤从前有讨伐郅支单于的大功,现在将陈汤贬为百姓,发配到边疆去。于是陈汤与他的好朋友解万年,一起被发配到了敦煌。

悲惨晚年

又过了好些年,可能有一二十年吧,陈汤以有罪之身,在苦寒的边塞敦煌苦苦熬着。看到他可怜的处境,敦煌太守给皇帝上书为陈汤求情:陈汤以前亲自诛杀了郅支单于,在外国威望很大,不适宜接近边塞(免得惹外国人笑话啊)。

汉哀帝刘欣想想觉得也是这个理,就下令把陈汤迁徙到安定。

这之后,议郎耿育在一次和皇帝讨论政事的时候,又顺便为陈汤鸣冤,说:甘延寿、陈汤当年立了不世之功,先帝多次嘉奖他们。一直到现在,奉命出使到外蛮的人,没有不讲述郅支被诛杀的事,用来宣扬汉朝的强盛。现在国家没有了文帝时候的积蓄,也没有了武帝时候众多优秀的大臣,惟一摆得上台面的,就只有一个陈汤!现在陈汤年岁已大,估计也活不了多久了。假如他死了,希望国家能追加他的功劳,给他树一个墓碑,用以勉励后来的人。陈汤建立功劳的日子还没有过去多久,现在反而听任奸臣排挤他,流放在边远的地区,使他死无葬身之地。陈汤的功劳,几个时代都没有人比得上,但陈汤所犯的罪过,却是人们经常会犯下的,像陈汤这样的大功臣尚且落得这样一个悲惨的下场,那以后,怎么还会再有人为国流血牺牲,抛尸沙场呢?

汉哀帝听了后,就让陈汤从安定回来,安排在长安居住。历经了四任皇帝的陈汤,几经沉浮,最后死在了京城长安。

终结西汉的“乱臣贼子”王莽,他高升的第一步,就是靠陈汤给他说好话,一下子封了侯。可以说,没有当初陈汤的提携,就没有后来的王莽。王莽是一直很感激陈汤的。在陈汤死后几年,王莽被封为安汉公,开始执掌朝政大权。王莽就以讨伐郅支单于的功劳来尊称汉元帝庙号为高宗,同时以此前陈汤、甘延寿的封赏太轻了为由,加封甘延寿的孙子甘迁一千六百户,为陈汤追加谧号为破胡壮侯,封陈汤的儿子陈冯为破胡侯。

通宝推:听松,kekepei,伏波将军,北纬42度,青青的蓝,不远攸高,
家园 小时候看过一个小画书

比干骑着马出城逃跑,看到一个女人卖菜,就问,这是什么菜。女人说,“无心菜”,比干就说这名字好奇怪。女人说,“人没有心都可以活,为什么才不可以没有心?”然后比干大叫一声从马上摔下来死了。

当时我就觉得比干都快挂了为什么有闲心问人家卖菜的闲事,果然是命中注定。跟那些敌人快来了,还要啰啰嗦嗦谦让“你先走,我掩护”的共产党员有一拼。

家园 这个系列写的很好,可是藏得太深

感觉不那么好找到。

家园 这个吐唾沫真是难解

也不解决问题,徒然侮辱。然后还为这个自杀。古书里的古人,感觉是真的生死看淡,跟我们玩三国游戏取档一样简单。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