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从资本的本质到另类解读中美对抗 -- wild007
资本的具象是动态化的价值池,价值池是人类对于价值的观念的沉淀,资本的控制方则设计引导人们选择他们容易控制、或已经完成原始积累的价值池。不同的资本控制方间存在竞争,不同的价值池取决于人群价值认知的偏好,这里就牵涉到传媒的力量。近现代最著名的传媒制造价值池的案例就是钻石——一种原本毫无价值的原材料,在工业工序的加持下,利用传媒的持续宣传,成为宝石界的明星,甚至已经被工业化量产的情况下仍未完全崩盘。
如果把价值池看做转盘上的选择区,人群趋向看做转盘指针,那么传媒就是转盘的倾角或干脆就是隐藏在转盘背后的吸铁石。归纳起来,在金融时代,价值就是一种可变的信念,或者更抽象的“信心”。在金融世界,一件物品或商品的价值,其使用价值仅占非常非常小的比例,真正的价值在于人群的认知,只要人群认为其有价值,那么哪怕它就是坨屎,也照样价值连城,因此那些随手涂鸦的“名画”也就不足为奇。这背后的关键就是传媒,传媒负责引导人群的价值取向,删除对价值“不利”的信息传递。因此本质上,金融世界的价值都是“智商税”,差别只是大众觉得谁更值钱一点,而“大众”和“觉得”都能被传媒操纵。在信息时代,会更加明显,以往你对价值产生偏差,传媒会让你觉得你是少数,现在干脆铺天盖地水军+AI会让个人的“异类”价值观显得更为渺小。至于“觉得”,欧美对于黄种人审美观赤裸裸的羞辱,其实就是资本在对人类认知最后遮羞布的践踏,你真的觉得你自己的认知有多“正确”吗?
其实从你出生开始,各种教育和耳濡目染就已经替你决定了你的认知。今天东西方互相看对方的价值观都觉得怪诞,那是因为各方都在自己传媒渲染的语境下,只是因为东方的主流传媒被西方夺舍,政府一定程度上放任民间充当反叛军的角色,因此东方价值观相对私货少,也因此我们获得红药丸的机会要大得多。
想要吞服红药丸,你必须抑制你心中澎湃的认知反噬,假定自己原本认知的都是错的,然后从最底层的逻辑出发,重新构建新三观,然后真心尝试“攻击”原三观。如果有一天,你发现新三观至少能和老三观打平手,那么恭喜你,红药丸吞服成功,这世上本来就没有真正“真理”意义上的三观,只在于抉择。抉择之后,就是统一战线、成王败寇。认知作战就是意识形态战争,意识形态之争的根本就是利益分配之争。所以为什么西方总是喜欢搞意识形态?因为他们自古就是短缺经济,对于物资匮乏的恐惧几乎是刻在基因里的,一有风吹草动,本能反应就是赶紧占据分配端,基本不考虑以生产端去平息短缺,发展到近现代,那就是没有短缺也要制造短缺,因为只有短缺经济他们才“熟悉”“可控”,一碰“富庶”领域,西方分分钟给你搞成狂欢式享乐到死,或者福利社会的死水一潭。
看西方影视,尤其是对未来社会的描述,会很清晰地看到这一点,未来社会科技先进基本体现在武器和享乐上,永远有关键短缺物资,而且动辄回到茹毛饮血的原始社会。反正按西方科幻的套路,繁荣都是短暂的,毁灭才是主流,短缺短缺短缺贯彻始终。因此美国走到今天,顶层有很大一批人是意识形态的死忠,就是因为西方近百年运营“富庶”社会都不太成功,于是他们又想回到他们所熟悉的“短缺社会”。怎么制造短缺?三战就是最好的选择。
相比之下,中国历史上已经积累了针对富庶社会非常丰富的治理经验,强调以生产来应对短缺,把大部分气力都花在了发展上,自然对于分配没那么重视,在意识形态领域也就建树寥寥。直到宋明,传统农耕人口上限问题出现,才开始向意识形态领域转变,但主流仍是发展。
东西方在治理思维源代码层面的差异也就影响到中美对世界未来的规划,中国思路是坚定走全球共同发展,以发展来解决所有问题。而美国是要一定程度上消灭发展,人为制造短缺,始终重复灭活—发展—灭活的循环,说白了就是中世纪模式。只是美国目前还有两派在扯皮,花街主张金融收割,本土军工集团则要引爆三战。目前花街撞上了中国铁板,本土军工集团甚嚣尘上,一旦美国拿犹太祭旗,三战就将毫无悬念。
中国模式会有周期律问题,但全球最终一统;美国模式属于人类社会的自我阉割式发展,最终仍将走向若干一神教世界的混战,直到新的“文艺复兴”。在接下去的若干年内,中国的全球发展统一战线VS美国的人类减除计划(一神教回归计划)将决定人类社会未来的走向。
1. 发展和分配:
中国古代并不富庶,而只是“富庶”的人留下了文字流传,所以其他人的信息被忽略了而已。除了“穷不过三代”的民谣。还有生物学证据,比如如今过半中国人,是六千年前五个男人的后裔。如此集中的遗传,证明当初男人绝大多数里的绝大多数,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绝种了。而这种资源的过分集中,就是因为相对地理封闭,一旦君临天下,统治者可以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为所欲为。
西方世界相对“变乱频繁”,所以如果上层对下层像中国一样欺负,很容易下面就反水了,所以不得不考虑分配问题。
2. 主流影视作品
影视作品的未来预测,确实没有制度创新。是因为在西方影视作品的主要受众是底层人民,本质上是愚民宣传片。比如风靡几代人的《星球大战》,本质上还是中世纪贵族专制vs雅典式民主。因为先进的思想没机会进入官方宣传领域。现在整个西方最被群众关注的是是什么?是法国的退休金改革,千千万万的法国无产阶级人民在街头和统治者进行面对面的斗争,镇压群众的军警宪特不断反正到人民一边。但是这绝不是舆论宣传的主流。他们只会宣传中俄的邪恶轴心来转嫁矛盾。去中心化的tiktok让他们恐惧的是这个,而不是什么小孩子自杀和奶头乐。
对于掉在意识形态漩涡里的状态,作为过来人当然是清楚的,所以对话的结果基本也是鸡同鸭讲,或许有一天你能吞下红药丸,那么交流才会有点意义。
1.马列和资本是一体两面,五四的问题其实也一样,本质都是以分配为主导来解构世界。分配为主导没有错,但选择了分配为主导就是自我设限,意识形态为纲,像麦卡锡主义、“宁要社会主义草不要资本主义苗”之类都是必然的结果。这样的社会天然与中国传统社会相悖,一个简单的例子可以区分分配主导和生产主导的问题:治水。分配主导的人看见洪水来了,一般最终选择诺亚方舟方案,放弃抵抗,带着物资先逃再说(一旦洪水过境,收成归零,土地荒芜,注定只有少部分人另选家园活下来);生产主导的人一般就会选择治水,无论几率多低,只要抵挡住了,作物就能支撑大部分人活下来,也就不用逃了。
2.我知道你会说毛公不一样,我只能说文革前与文革后的毛公已经不能视作同一个人,毛公也很难传承,王明才是常态。
3.金融资本已经部分跳出了传统资本的桎梏,实质是以发展为导向的,但是奈何硬伤较多加上犹太人作为西方人骨子里的分配至上情结,它走不出关键一步。不过我一定程度上看好TG和花街的结合。
4.把法国街头人看做“无产阶级”,无产阶级的棺材板都要盖不住了。欧美整体都是资本搜刮全球喂养的高福利人群,和无产阶级完全尿不到一起,你共情的对象错了。
但是不解决分配问题,就无法解决生产问题。虽然很多河友满口社会主义,但是真读马克思的还不如我们这代年轻人。可能因为你们年轻的时候,有点能力的都还有比较大的发展空间;而缺乏空间的, 大多比较缺乏教育机会的原因。换句话说,两代人的大扩招,实际上培养了年轻人里的马克思主义者。
无产阶级定义来源于参与生产的方式。月薪十万美圆的硅谷工程师一样是无产阶级,赔钱的雇了五十个工人的山东面粉厂老板依然是资产阶级。工人运动有自发的,有自觉的,但是这些斗争的手段,思想指引等等并不改变他们的无产阶级属性。
其他的我就不多评论了,所谓红药丸这种把社会科学庸俗化,娱乐化的说法,并不助于解决问题。
发达国家对下层的收买,有历史原因。
利用存量财富,高成本的社会运行方式,促进负债消费,消除名义上的高工资和高福利。
实行内部高成本循环,可以不需要对外剥夺。
法国大罢工就不接受这种安排,从这点看统治阶层和被统治阶层都是反动的。
大家共识就是一起去死,我也现在不能吃亏。
再批判这点,可以是个宣传策略,但不能再认为是不变的事实了。
马克思主义的两条基本原理:
资本主义的无序生产导致资源的极大浪费 -- 这是生产方面
资本主义对剩余价值的残酷剥削导致分配不公 -- 这是分配方面
只强调生产是唯生产力论。
只强调分配导致绝对平均主义。
再有钱的人,一天也吃三顿饭。所以实际上分配上的不均会导致资本家聚集大量购买了,但是消费力不会同比增加,因此会造成需求不足(因为对应的有消费需求的工人没有足够收入支持消费),从而影响生产。即当年政治课本上的,因为煤太多了所以没有煤的故事。
,这句话不同意,是否占有生产资料是衡量资产阶级的标准,但是什么是“生产资料”,不同时代具有不同的属性,不能简单认为雇佣员工的小老板就是资产阶级;
你提到的“月薪十万美圆的硅谷工程师” ,与你说的“雇了五十个工人的山东面粉厂老板”,到底谁处于被剥削的阶级,剥削的程度等等,也是动态变化的。
不能简单量化社会阶层的分布。
“利用存量财富,高成本的社会运行方式,促进负债消费,消除名义上的高工资和高福利。实行内部高成本循环,可以不需要对外剥夺。”
这个论点你确定?本身是不是有些唯心主义?毕竟“存量财富”早年靠直接掠夺,知道近期,几百年来,这些当年掠夺的“存量财富”依旧起到不断输血的作用,或者说这种掠夺并没有中断呀。
但是什么是“生产资料”,不同时代具有不同的属性
雇了50个人,拥有厂房、机器、原料等的面粉厂老板,在这个时代是不是资产阶级呢?
建国初期肯定算,当前需要从以下几个点:
1、所在行业的综合竞争及平均净利润情况,以及具体这个工厂的净利润;
2、所雇佣工人的平均薪资与当地平均薪资对比、社保缴纳情况,工人的工作强度和工作环境;
3、净利润及投资的再利用情况(扩大在生产为主还是);
4、老板的资产负债表;
我觉得上述情况分析完,这个老板个人是不是属于资产阶级,大概可以一目了然,或许这个老板背后的投资人才应该是资产阶级。
社会的资本家的共同的职业利益构成了资产阶级的阶级利益。
这个就像医术很烂的医生一样是医生,不管他是不是治死了人。社会上所有的医生共同形成了医生这个职业群体以及他们的共同的职业利益。
你讲的这些条件实际是把符合你心理预期的资本家划出了资产阶级的范围之内,这就像很多人自动把医院里面那些很差的大夫划出了医生群体,然而这不是事实。
我记得建国时也不是这么简单划分的,现在雇佣50个工人的面粉厂老板,是否可以类比建国时的小企业主?
或者对资产阶级再进一步细分?
有雇佣和剥削就是资本家,与规模大小无关,这是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