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投票【讨论】电动汽车换电是否有未来? -- 胡一刀
- 投票信息
单选,参与 137 / 0
换电在5年后还会有大发展35/0换电在5年后会走向消亡79/0说不好20/0电动汽车都死路一条3/0
以及政府可以鼓励企业的长期战略性投资
昧国总体而言比中国更差,特别是股票期权制度导致昧国CEO只为了讨好市场而出台各种短期行为。
当然还有你说的华尔街问题,华尔街的金融投机扰乱了市场这都是昧国制造业江河日下不断空心化的原因
当然了昧国底子厚,所以还保留一些尖端制造业。
我从来主张的是制造业学习日韩台(昧国教育有很多值得学习的部分)
日韩台企业的长期性投资做得更好,这也是当今世界精密制造主要集中在日韩台的原因。
的背景下,被切断任何一个环节,高端芯片制造这种目前中国遇到的最大困难,荷兰有自己光刻机自己也造不出,80年代以前日本在半导体方面的优势美帝一纸协议就丢盔卸甲被转移到韩国台湾,韩台如果被像中国一样美帝各种遏制同样造不出来。
中国可能是唯一一个尽管被各种封锁还是有可能假以时日形成自己的芯片或其他高精尖产业链的;韩日台如果被一样制裁,以他们的体量和附庸的身份完全看不到这种可能。
不扯那么多,我只是不同意你说的中国 企业(无论私企国企)和学者都是急功近利赚快钱的。不是说没有,而是觉得以现在中国在全球拥有最大的最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制造业规模的实际,得不到中国企业急功近利比欧美日韩更盛的结论。
我们是工业科技的后来者,很多方面的技术积累落后还需要逐一突破是现实也正在进行着,说中国企业比外国的更急功近利不符合实际
毕竟有历史污点,而且被人家用驻军顶着要害,横田昧军基地距离日本皇宫也就是20还是40公里远。
但这个问题中国不存在。
如果不是政治军事问题,昧国只有被日本制裁而不是相反。
制裁这个东西如果从纯经济的角度看就是看你有没有世界独一无二的缺了你就不行的东西,日本有很多,所以他们可以制裁韩国。
但中国的问题就是在精密制造业缺乏世界独一无二的东西 没有办法反制裁昧国。
为啥中国制造业没有发展出一套可以因为自己独一无二进而制裁昧国的技术,还是制造业自己的问题。
中国企业和中国科学界确实更多的追求短平快,原因是多方面的,一个方面是中国市场够大,而且大大小小的企业很多,企业会频繁的进行价格战,如果你把精力用于长期投入才能产出的技术,你就可能被中国同行用价格战击垮。
反过来说日韩台一方面本国市场相对狭小,其次韩台学习日本其实企业和企业之间通过商社连接在一起,形成所谓的财阀,这些商社或者说财阀之间相互沟通,并不会进行杀鸡取卵式的价格战。
诸如韩国的三星集团,其运营模式类似于日本的三菱三井等财团,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企业集群,并且发展出了发达的仅次于台湾的半导体产业。
中国电子产业,手机产业等等自从长虹开始搞电视价格战以后就几乎绵绵不绝。
而且日韩台形成了一套相对成熟的管产学研一体化体系,政府出面组织,制定产业政策,制定相关促进法案,把研究所和大学以及众多的企业联合起来搞研究。
而中国的企业和企业间合作很少,研究所更多是为了发论文而发论文,政府的导向性也不够等等。
另外日本企业运营模式以丰田汽车等等为代表发展出了一套员工参与管理的全面质量体系,目标管理体系 提案制度等等,这一些也在台韩企业中推广开来。
而这一套中国只有明确的提出学习日本,转变造船模式的造船业搞得比较好。
总之不论是从企业运营角度,管产学研角度,企业之间的合作与竞争等角度中国都需要向日本以及日本的学生韩台学习很多。
学习他人并不丢脸。
另外所谓中国有最健全的产业体系云云是中国网上的以讹传讹。
在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确实发达国家因为劳动力成本高会逐渐放弃,例如采煤业,一般纺织业等等,日韩台都逐渐放弃,富士康不会在日韩台建厂,只会在中国大陆,越南印度等地建厂,你要说这样的产业链,当然日韩台没有中国大陆完整。
但是精密制造,试验仪器,半导体等等,中国的自给率就非常低,体现为产业链非常不完整。
单个跟所有外国比,难道不是?还是那句话,中国是后来者,有很多短板很正常,但你也不能看到进步。你看不到所有参入美西方遏制中国发展策略的老牌工业国家看得到。中国要是一直只能做服装鞋袜他们搞什么贸易战!
世界上没有企业放着眼前的快钱不赚宁肯赔钱到破产也要专注的技术开拓的。肯花钱投入技术也是预判到在可以承受的时间内突破并赚大钱快钱。这里有个企业长期大量投入的耐受力问题,而中国的举国体制和国有企业科研院所正好在这方面有天然优势。
中国就是这么几十年走过来的,西方比你看得清楚才会有贸易战。不然曾经的八国联军基本上还是现在的西方七国,俄罗斯苏联不自己作死妥妥的还是G8国,人家工业革命更是比中国早了几百年,中国的体制和企业 如你说的那么不堪,他们鼓噪什么中国威胁?
主要还是要看我们自己有什么缺点,好确定我们前进的方向。
中国现在还有很多缺点,反过来说中国的缺点一旦得到改正,中国会更加强大,变成一个人均GDP比日韩的企业研发力世界一流的大国,这样的中国会让西方害怕,因为他们坑蒙拐骗的伎俩会因为中国的强大而暴露。
😁😁 而且听说马斯克还公开技术专利,直接造福产业,而不是深藏不露云云。原来其实特斯拉才是跟跑的,恍然大悟了。
几年前搞自动驾驶的人共识也是美国永远赶不上中国 - 对,那个时候就是美国赶中国。
都是高度绑定的,算法换个不同牌子的传感器都会出各种奇怪的问题。从现在起18个月,第一梯队的自动驾驶就要落地了,看丫的FSD继续装逼。
外国不是,日韩台尤其优秀。
俺知道你内心想说的是啥,不要一再退却顾左右而言他。
马斯克前几年就公开了其充电方面的全部专利,但那是为了推广他自家的充电技术和规范以造成事实标准吃掉行业蛋糕。没错,特斯拉的充电接口是私有规范,完全不符合SAE制订的J1772行业标准。但是在美国特斯拉一家独大就能无视SAE标准自己玩。到了欧洲就只好给客户额外配件以匹配欧洲的接口规范。
1. 专利和产品是两回事
2. 产品和真正落地是两回事
1和2各自都要几年的时间。现在如果哪个车厂连专利这件事现在还需要特斯拉的话,那不如出门右拐买地平线或者华为这样公司的产品算了,现在连大疆都有自驾系统的业务,整合一下下一代还能来得及上。真用特斯拉的专利自己从头做十年后能不能出产品都让人怀疑。
这点不能含糊。 知道与实现不能等同。更不用说还有各种国特情,本地利益团体的不同,不要太复杂。
那就是连知道都不知道。
比如说马斯克老吹他的纯视觉方案,要是把代码给你看那绝对是牛逼大了,反正大家都是小白,他说什么就是什么吧。也许真实的答案是特斯拉算法工程师们傻逼透了,根本搞不定融合,也许这个缺陷是原理上的,FSD做到这个程度已经骑虎难下了 - 反正华为的现在B站各种智驾版一键到底的视频一大堆,说明融合问题并不是不可解决,激光雷达不是没有用。
首先我们确定两个前提:
汽车是竞争非常充分的产品,这意味着厂家的技术如果有不可克服的缺陷,它迟早会在竞争中被击败;
乘用车使用极为广泛,它既用于城市良好的驾驶环境,也要用于荒郊野外尘土飞扬的乡间小道,有的车几万公里就换,有的车跑了上百万公里还要继续服役,这意味着一个技术只有能满足最恶劣的使用条件才可能成为行业通用的技术。
来看换电,
换电的第一个致命问题是接触阻抗,乘用车的电流很大,这要求电池和车体的接触牢固而且接触阻抗很小,否则就很容易打火,轻则触点融化,重则电池起火,这就导致了换电的时间和成本都不会低,更要命的是这个问题很难通过技术进步来解决,而充电时间是可能通过技术进步大幅缩短的。
2,换电电池的规格是固定的,而乘用车是充分竞争的,那些不换电的厂家是可以对车体和电池做整体设计的,这样这些车的竞争力就会强于换电的车;
3,众所周知的换电站的固定资产成本和大量的周转电池的成本会大幅拉高采用换电厂家的成本,而且这些电池的衰减还使得厂家需要不断地追加资产才能维持运作,更严重的是这些固定资产成本不会随着销量的增加而摊薄,它始终存在,别的厂家会随着销量的增加而摊低初期的成本,而换电厂家不会;
4,也因为上面问题,换电不可能成为行业通用的技术,这意味着换电的标准和电池的标准化不可能实现,换电的厂家会成为孤家寡人,它的成本会成为它的巨大劣势,而且这个劣势不可能弥补,所以说换电不仅是死路,也是不归路。
蔚来现在就是这种情况,除了等死,它无路可走。
没有稳定可期的利润,所有的服务都是无源之水。
蔚来8月29日公告,蔚来汽车2023年二季度营收87.71亿元,市场预期92.54亿元,去年同期102.9亿元;二季度净亏损60.55亿元。蔚来汽车预计第三季度收入为189亿元至195.2亿元,市场预测为172亿元。蔚来汽车预计第三季度交付量55000-57000辆;预估48465辆
上半年蔚来营收194亿,营业成本192亿,毛利率近乎为0,亏损108亿。
饮鸩止渴,越喝越死。
更充足,中国做了这个领域,满足了人民需求,就是一个市场循环,就够了。
这是社会主义国家,需要电力轿车,就是这样啊。技术是为了需求,不是和西方竞争,有啥意义呢?
如果人民有这个需求,哪怕不完善,也是可以干的。今天国内的4、5G就是这么强行上马的,而且已经产生了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