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芯片、运十与产业政策 -- 自以为是
财政体制历史是个很专业的话题,如果老兄是做这方面工作的,可以另开题目聊聊。这里不细说。
建国后中央与地方财政体制变了N次,大致上的规律是,日子好了就收权,遇到困难就放权。改开后放权比较多,可以倒推,当初是遇到困难了。当然具体原因很复杂,涉及到当时的权力架构等等。再次集权,要江朱动手了。那又是一个话题了。
79年第一套自行设计制造的30万吨合成氨及配套尿素装置投产。
国产大氮肥装置是到了2004年底才正式开启。在此之前,要建设大氮肥装置,还得靠进口。
如果对比1967、1977、1987,文革十年产量增加450万吨,改开十年产量增长800万吨,成就巨大
十一届三中全会于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在北京召开。改开十年是79至88,计算改开十年氮肥增长应该用88年产量和78年相减。
10套尿素48万吨,3套尿素52万吨,大多数在1977-1978年两年投产。历史分段是个学问🤭。
建国后中央与地方财政体制变了N次,大致上的规律是,日子好了就收权,遇到困难就放权。
看到的相关报道都支持2004年
https://business.sohu.com/20041230/n223715091.shtml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3188223
80年断炊的,应该比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
八十年代政府首先考虑的就是让国人吃饱饭
种地需要化肥农药,当时社会资源相当一部分要保证这块。
但四三计划引进的氮肥装置偏偏就是集中在这两年投产的。
关键是77、78年运十并未断炊,断炊是80年。
如果方便,劳驾提供这套装置在哪里的信息,或这本书的图片,也好搜寻。
80年代的财政与投资体制与现在差别很大。那个时候中央财力有限,投资从拨款改为贷款(拨改贷),而且受当时农村承包成效的影响,经济管理倾向于包干,中央统筹投资大项目的能力有限。这里根据记忆,以小乙烯为例说明。毕竟年代久远,很多细节已经记不清了,错漏之处,敬请指出。
乙烯/聚乙烯是现代塑料制造的基础原料。八九十年代乙烯的生产线路主要有甲烷和石脑油(可以粗略理解为没有精加工的汽油)裂解。中国当时缺乏天然气,所以都是石脑油裂解线路。石油化工行业规模效应非常显著,所以只要技术上能够做到,基本上装置规模越大越好。记得当时看到关于日本经济发展的书说日本在60年代就禁止搞30万吨以下的乙烯装置。四三计划引进的燕化30万吨乙烯是中国第一套30万吨级别的装置。吴铁娘子是从燕化出来的,这些对她来说应该属于常识范畴。
当时中国缺塑料,对乙烯需求很大,但上大项目资金压力很大,财力又掌握在地方政府手里,于是全国同时上马了若干(10个?)13万吨小乙烯项目。北京当时有一套,本来计委不批,就把铁娘子从燕化调去当副市长,跑下了这个项目。但项目建成后,不要说盈利,连正常开工都做不到。前面说了,技术路线是从石脑油裂解生产乙烯,所以大乙烯项目都是跟着大型石油炼化项目一起规划的,例如燕化30万吨乙烯就是由燕化炼厂供应石脑油。这样生产上统一调度,可以保证给乙烯裂解装置持续、稳定地供应品质稳定的石脑油,利于乙烯裂解装置的平稳运行。北京市当时没有炼厂,只能到处去买石脑油,且不说能否买到,就算买到了,品质波动大,供应不稳定,装置也没法开,亏损得一塌糊涂。其他的小一些项目情况类似。
当然,可以说这些都是投资决策错误,而且当时类似的错误相当多,学费那是极贵的。但是,就当时的财政、投资体制而言,形成这样的决策几乎是必然的,并不是完全出于无知,否则铁娘子怎么会跑去给北京市上小乙烯?
至于形成这样的财政投资体制的原因,话题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