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波音的墓志铭 -- 北纬42度
波音的客机“果然”又双叒叕出事了,一直想写篇文章记述一下波音是怎么完蛋的,现在赶上个热点赶紧写完。关于波音为什么走下坡路,即使美国主流媒体也只追溯到近30年前波音和麦道合并之后,其实种子埋下时要再往前推30年麦克唐纳和道格拉斯合并的时候,老波音老道格拉斯已经死了,已经被那个叫做麦克唐纳的鬼怪吃了,如今二者只剩下画皮,当前波音的标志恰恰就是这一切的写照 ——道格拉斯的老标志(上图)换上了波音的名字(下图),看起来这个标志跟麦克唐纳毫无关系,其实二者的灵魂早已经被麦克唐纳夺舍了——如今的波音只能被称为麦皮……
1. 英雄救美
这一切还得从很久很久以前说起,二战时美国劳苦功高的大飞机生产商主要有四家——波音、道格拉斯、洛克希德,还有一个叫Consolidated Aircraft,这个公司中文没有统一的翻译,俺就不翻译了,后来这家公司合并了制造小飞机的Vultee并改名Convair康维尔。波音二战的经典型号是B-17和B-29重轰炸机,Consolidated的代表作是B-24,至今仍是生产量最大的重轰炸机,道格拉斯的代表作是C-47运输机,洛克希德二战时最著名的机型是战斗机P-38,但因为当时产能不足,美国重点机型生产是半计划的,洛克希德和道格拉斯也从事重轰炸机的生产。
在战后向喷气式客机转型时,波音最成功,道格拉斯差强人意,康维尔很失败,客机卖不动,被迫在60年代初关闭了客机业务,而当时洛克希德忙着搞军机呢,对客机不太上心,比如洛克希德那个至今仍然飞来飞去的P-3C,原本是款很失败的螺旋桨客机,被新兴的喷气式客机打得屁滚尿流,当作特种机从军后反倒很成功。因此60年代美国客机市场只有两家,波音一骑绝尘,道格拉斯勉强度日。
军品方面波音在50年代因为亚音速军机太成功,以至于把自己以后的路堵死了,B-52和C-135美国空军至今还在用,根本就不用买替代品。但波音在60年代以后靠707、727、737、747连续四个成功机型成为客机巨头,成功转型,到80年代,波音连美国十大军火商都排不进去。而道格拉斯的军机业务战后就不行了。因此到了60年代,道格拉斯客机和军机都已经很衰落,眼瞅要完。
这时主角麦克唐纳该上场了,这家公司二战前就是个生产飞机零件的几十人小作坊,借着二战的东风做大了,在各大巨头忙着生产活塞飞机时,麦克唐纳率先开始研制喷气舰载战斗机FH-1,外号鬼怪,1947年才服役,虽然不是什么一代名机,却从此挤进了舰载机的市场。但总而言之,整个二战期间麦克唐纳就是个不起眼的小公司。可到了50年代末60年代初,麦克唐纳后来居上,设计了一款战斗机F-4,外号是鬼怪二号。每次叫鬼怪都给麦克唐纳公司带来好运气,F-4不但打败了二战老牌舰载机企业格鲁曼和Vought的机型成为了主力舰载机,后来也被美国空军选中成为主力战斗机,第一次实现了海空军一统天下,一时风头无限。
军机市场最赚钱,但是潜在风险也很大,饥一顿饱一顿,拿到一个大合同就有几年泼天的富贵,拿不到就饿着,一直拿不到就饿死了,当时一堆二战的飞机巨头因为拿不到军机订单眼瞅着饿死了,非常惨烈,看起来军机风险比客机要大,客机就算整机混不下去了,仍能靠转包生产客机部件过日子,康维尔的大飞机部门(Consolidated的直系后裔)和Vought后来就靠转包维生。所以这时麦克唐纳想趁着有钱收购个客机企业平衡一下业务。很显然最合适的就是客机老二道格拉斯,因此1967年麦克唐纳收购了道格拉斯,成立了麦道。当时出于同样考虑,洛克希德也开始造L-1011宽体机重回客机市场。
军品和民品一个最重要区别就是民品要面对众多客户,而军品只需几个军方高层点头,很容易出猫腻。其实这个问题早就有,比如诺斯洛普1949年失败的B-49飞翼轰炸机项目,一般归结于技术不成熟,但据诺斯洛普本人回忆,美国空军当时觉得还是可以小规模生产的,但条件是要他把公司卖给康维尔,诺斯洛普没同意,于是项目就完蛋了,1952年57岁的诺斯洛普被迫退休,被赶出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公司,从此再也没能回到他至爱航空领域。到了70年代,美国军火商们的各种歪门邪道更是变本加厉,美国国内军品保密不好说,但海外爆出来的事情相当多,洛克希德的著名事迹就是满世界行贿,总共干翻了十几位部长以上高官,田中角荣就是这么下台的,荷兰女王因为配偶卷入洛克希德贿案1980年被迫退位,老太太又活了二十多年,麦道和巴基斯坦航空公司之间的DC-10客机回扣案在70年代后期也是闹得沸沸扬扬。不过那时这些军火商们一边走歪路一边也在搞尖端技术,洛克希德的臭鼬工厂就是好榜样,出了一堆名机,所以这时期技术上倒是没暴露出来什么大问题。
土鳖扛铁牛。。。
PS 诺斯洛普晚年投资失败,财政破产,过得很落魄,却一直没忘记他的飞翼设计,临死前他上书NASA建议再次研制飞翼轰炸机。得到消息的诺斯洛普公司在经过美国空军的同意后,给公司创始人看了B-2的模型(当时还没造出来,处于绝密状态),诺斯洛普拿到模型时激动得双手颤抖,直说,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上帝(在52年被迫退休后)又让我多活了25年……
诺斯罗普的难兄难弟是Allan Loughead,这是个苏格兰的姓,发音是lok-heed,却经常被念成log-head,Allan多次创业失败,而自己的兄弟把名字拼写改为更符合读音规则的Lockheed创业就很成功,为了讨个好彩头,Allan也跟着改名,并在20年代创办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Lockheed公司,一起创业的还有诺斯罗普和Vultee两人,虽然这个以新名字命名的公司后世大名鼎鼎,但Allan这辈子就没有发财的命,改名也没法改命,这三位没过多久就分别被迫离开了公司。诺斯罗普后来在道格拉斯的帮助下终于建立了自己的公司,Vultee也想办法建了自己的公司,而悲剧的Allan Lockheed后半辈子一直以做地产经纪为生。
会不会卷土重来未可知?
当年GE大兵团作战能力忙总很推崇,如今脱实向虚金融化了,是不是也不行了都
直升机方面似乎还行,虽然鱼鹰每次都机毁人亡出镜,据说故障率啥的也不特别难看
B-21拖期也没有F35那么长,比F15ex强太多,属于是优秀项目了
高超音速导弹是失败连着失败
军工这样的基础都动摇了,帝国大业其能久乎
民航客机市场,波音再怎么差,唯一主要竞争对手空客也没能力有足够的生产力来满足逃离波音的订单,而且那些订单很可能想跑都跑不掉。
美国脱实向虚,工业体系无法支持高尖工业生产。
工业全球化布局要成立,必须有个前题:领头国家有足够的能力维持秩序。我之前说过资本主义秩序就是儒家秩序的改名版。私有制社会,没有比儒家更优秀的管治体系。君权神授,三纲五常,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廉耻勇,把西方宣传的那一套往儒家一套,一个味。
但是儒家有一个先天无法刻服的问题:无法应付强力的秩序破坏者,故而儒家体系的社会最终必然重启。然后又行儒,再重启。
@李寒秋 河友发过一篇关于我国目前怎么样利用宗教统治社会的文章,其文还建议把一些社会公共权力由政府移交给宗教。私有制社会离不开宗教和神鬼封建活动,而且越是困葫越需要,因为需要它们来掩盖剥削压迫,也就是所谓宗教安抚心灵。故而前27年消灭会道门,改开后重启会道门,并且大致于2000年前后回“传统”“国学”形成一个高潮。
美国要MAGA不是不行,走社会主义道路。金融帝国主义,跟中国王朝末期的高度土地集中一个样,而要掩饰剥削,则需要各种各样邪魔外道,因为主流宗教已经力有未逮了,这也是美欧群魔乱舞的原因。
美国没治了。波音之然就不附。
只有一条路能救波音和美国工业:和中国讲和,让中国不加入俄罗斯等的反美事业;同时持续支持乌克兰乃至欧洲和俄罗斯打,可以打打停停,但是不能全停。在这个过程中让军火工业带动美国整个工业重建。
不光在美国的设计师用印度人,流水线也准备搬到印度去。
而是确实在回潮,用资本主义的方式,只不过,特朗普方式比较快,拜登方式比较慢。
无论哪个都对中国不太好。
惟有自主,自己努力填充自己。
金融主义是很糟糕的,因为他拒绝实物,很容易崩溃,美国不崩溃是因为发债,全球金融体系,军事力量。
现在胡赛冲击美国军事威信。
看看效果如何吧。
高端工业需要中坚工业,更需要基础工业,因为工业就是工业,不是金融。是要靠实在的东西的。
中国乐观派依靠的也就是中国强大的工业现状。
Vision pro刚发售,这是一个竞争很激烈的方向。潜力很大,秒杀手机的粘度,但技术还很不廉价,对于打开市场很不利。但廉价的技术上差一点的产品则体验不到位,所以仍然还在激烈竞争中。
AI竞争也很激烈,不激烈美帝也不至于去封锁,但很可能聊胜于无😂。即使是手机估计大面积更新换代以AI为主也就是下一两代的事,一场重新洗牌竞争正在全面展开,躺着收钱的日子基本是过去式了,苹果没这个认知是不可能的😂。
救波音就是就中国😂,这里面的内涵不要太深。反过来说,没有中国也就没有波音的未来。
垄断的军工企业很清楚:老子上完生产线招了解雇不了的工人,ZF你来个上房抽梯:仗打完了炮弹一个月买10发爱卖不卖,让我赔个底儿掉,跟在中国的苹果供应链厂商一样傻乎乎跟着扩产?门都没有!
我现在卖一发赚一发爽得很,哪里有傻子扩产找哪里去,门坎我抬这么高白抬呀,敢闯进来摔不死你
印度就通过这种方法,
超过中国,
一跃成为航空强国了?
“运行时”的认知。微软CEO纳德拉访谈:人工智能的大方向与未来是什么?
Satya:我们最后一次讨论的时候,我是这么说的:“PC 或手机操作系统是第一个运行时,第二个是浏览器和网络,第三个是使用私人助手,它了解你,了解世界,了解环境,并在帮助你。”
这不是我当年看到的那篇报导,那篇报导用的词不是“运行时”而是“平台”,而“第三个平台”则是指人工智能。
那让我对纳德拉刮目相看。要知道微软当时相继错过了云计算和手机,前景普遍不被看好。自那以后我就觉得,微软很有可能会翻身。
我们现在回头来看纳德拉当初的一些讲话,还是颇有前瞻性的,比如“对话即平台”。CSDN不让复制文本,我这里就不引用了,可以直接搜“对话即平台”,然后从“如果我们能够教会计算机用人类的语言交流……”,看到“……非常了不起的社交经历和体验。”
我们今天看到类似描述的时候,第一反应会想到ChatGPT,会认为这是常识,就像智能手机就应该用手势操作一样的常识。而纳德拉说这话的时候是在2016年,如果进一步了解上下文,就会知道他描述的是微软“小冰”,抚今追昔,感慨之余,未免会哑然失笑。
混合现实也一直是纳德拉的关注点,他的论述也很多。
苹果这个头戴设备在一年前发布的时候,用的是当时最新的M芯片,这个消息信息量很大,给人以极大的想象空间。苹果一向在人机交互上引领业界,这一次看来也不例外。在我看来,人机交互的未来是“人机融合”,这个头戴设备看似是一个已被定义过的“增强现实眼镜”或者“混合现实眼镜”,但很有可能像手机一样被苹果“重新定义”,成为“人机融合”的一个起点,元宇宙的一个入口,对苹果的意义,也许不亚于2007年的iPhone手机。
我看西方的印度学生,学习还是不错的,顶级学生也挺能打的,而且自带忽悠技能,又没有反心,综合效力比华裔高。
好像白人就是不喜欢学工程?还说什么吃大米的才学工程?
我记得本世纪初的时候,笔记本电脑的销售,苹果连另几家的零头都没有,靠死忠粉吊命。
要不是乔布斯力挽狂澜,苹果十年前就该死了。但是乔布斯只有一个,后来者就是吃老本,没啥新花样,估计到下一轮还是要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