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聊一聊偪阳之战——孔子老爸及其战友的成名之战 -- 回车

共:💬17 🌺91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聊一聊偪阳之战——孔子老爸及其战友的成名之战

孔子其实是将门之后。

孔子的父亲叫叔梁纥,与秦堇父、狄虒弥并称为鲁国当时的三虎将。

三虎将的一战成名,发生在偪阳之战。

鲁襄公十年(公元前563年),以晋国为首,鲁国、宋国、卫国、曹国以及其它一些小国共同参与,组成多国部队联军,去攻打一个叫偪阳的小国。

这一年,距离西周东迁,也就是公元前770年,已经过去了100多年。

西周东迁以后,周天子虽然还担着“天下共主”的名头,但由于丧失了自己的关中大本营,跑到东方各诸侯国的地盘里讨生活,根本无力维护原来各诸侯国之间的国际秩序。

没了话事人,天下就乱了套,所以,这100多年来,各国之间打来打去,组团PK更是常事。

却说此次攻打偪阳,联军原本以为是一场手到擒来的胜利,不料,偪阳国小城固,却是个硬骨头,扎手的狠,联军久攻不下。

有一天,不知咋回事,被联军围困的偪阳城,忽然城门大开。

久攻未果、求胜心切的联军部队见此良机,岂容错过,连忙杀进城内。

遗憾的是,此次进攻显然有些仓促。在守军顽强的防守之下,杀进城内的部队进攻受挫,难以作为。

更糟糕的是,此时城墙上的守军已将相当于千斤闸的城门重新放下,要来一个关门打狗。

古代的城门,在打仗时起防御作用的,不是那种带门闩,左右开启的两扇门,而是悬吊起来的整体性闸门。一来闸门关门快,机关一开或者吊绳一断立刻落下;二来整体式结构的闸门,要比带门闩的两扇门组合结构更牢固,后者,门闩一断,整个门就废了。

墨子在《备城门》中专门介绍了这种城门的规制,长2丈,宽8尺,厚3寸,同时大概为了防火,还要涂2寸厚的特质泥巴材料。春秋时期1丈约相当于今天的2米,算下来,这样的闸门,即便用木材的话,重量也不下500公斤。

所以,一旦这种千斤闸门放下来,只有望门兴叹。

就在进城部队进退两难、面临全军覆没的危险时刻,来自鲁国的叔梁纥和狄虒弥闪亮登场。

率先表演的是孔子的老爸叔梁纥。

叔梁纥的“纥”,通常读成回纥人的“hé”,可它还有个读法,与疙瘩的“疙”( gē)相同,意思是丝线缠为一团。

从人如其名的角度,叔梁纥的“纥”,应当读作疙瘩的“疙”。叔梁纥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极有可能是因为他长了一身的疙瘩肉。

话说就在城上放下千斤闸来的千钧一刻,一身疙瘩肉的肌肉猛男叔梁纥也刚刚来到城门口,但见他沉腰坐马,气沉丹田,一声低吼,两膀一晃,稳稳地托住了闸门,为已经绝望的部队打开了逃生之门。

由此可知,《隋唐演义》中说的隋唐第四条好汉雄阔海托起城门,让十八路反王逃出生天,其出处原来在这里。

可是,偪阳守军不会让到嘴的肉溜掉,他们开始疯狂输出。

此时,轮到狄虒弥(虒,读sī,狄虒弥读法与迪斯尼相当接近) 表现了。

迪斯尼,额,狄虒弥临危不乱,他命人卸下战车车轮,将车轮蒙上皮甲当盾牌,然后组成一支敢死队左手持盾,遮挡箭矢,右手持戟,截杀来敌,远防近战之下,掩护部队撤出了城门。

这一次进攻虽已失败告终,但叔梁纥和狄虒弥的表现无疑是失败阴影中的一抹亮色,如同《三国演义》中,尽管刘备一伙人兵败新野,又被曹操大军一路追杀的狼狈不堪,却也有赵子龙七进七出救幼主,张翼德喝退百万兵的高光时刻。

所以,联军中的鲁国统帅孟献子(孟子的先祖)看到手下如此勇猛,也不由赞道,《诗经》上所说的“有力如虎者”,大概就是形容他们吧。

当然,故事到此没有结束,因为三虎将之一的秦堇父,还没开始他的表演。

如果要对这次失败的进攻做复盘的话,偪阳城门莫名其妙地的开启,很可能是守军的一次诱敌之计。

偪阳守军似乎预判了联军的这一次失败,因为他们已经准备好给联军再来一个更赤果果的羞辱,以彻底打击联军的士气,让联军知难而退,从而赢得守城的胜利。

偪阳守军接下来的操作,比城门大开更过分,他们居然从城墙上悬挂一条长布下来,仿佛对联军宣告,既然打开城门你们都打不赢,不妨再来试试爬城墙吧,瞧,东西都给你们预备妥了。

偪阳守军此举可谓伤害性不大,却侮辱性极强。

面对偪阳守军的嚣张气焰,在联军的一片沉默中,鲁国三虎将之一的秦堇父挺身而出,开始了他悍不畏死的表演。

秦堇父来到高高的城墙下面,抓住偪阳守军悬挂下来的长布,勇敢地向城墙垛口爬去,就在快要接近墙头的时候,不出意外地,长布被守军割断。秦堇父重重的从高空中摔落。

然而,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秦堇父奇迹般地并未摔死,只是摔昏了过去。当他苏醒过来的时候,偪阳守军又将长布从城头悬挂下来。秦堇父站起身,毫不犹豫地抓住长布,开始了他的第二次攀登,结果当然与第一次一样。

“如是者三”,当秦堇父第三次即将爬上城头,又第三次从高空摔落之后,偪阳守军停止了这场游戏,没有再将长布悬挂下来。

秦堇父如同天降猛人的出现,让偪阳守军明白,他们打击联军士气的图谋落空了。

联军司令部给了秦堇父英雄般的礼遇,同时为鼓舞士气,他们让秦堇父披着断布,在联军军营巡走展示三天,这对消除联军连连受挫带来的萎靡不振,应该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前面说了,此次多国部队组成的联军,实际上以晋国为首,不仅因为晋国是大国,更重要的是,此次攻打偪阳本来就是晋国的主意。

偪阳离晋国八丈远,与晋国平时也没啥矛盾,可倒霉就倒霉在紧挨着宋国。

在晋国所有的小兄弟中,宋国对晋国这位老大最衷心耿耿,搞的晋国很感动,总想表示表示,一瞅偪阳这块地还不错,干脆打下来,送给宋国得了。

偪阳在今天的台儿庄附近,显然,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说明晋国的战略眼光还是不错的。

既然主意是晋国拿的,联军也以晋国为首,按理说,这场仗晋国就应该冲在前面,结果真打起来之后,作为联军总司令的晋国统帅,却带着晋国部队龟缩在后,只让其它诸侯国的部队当主攻手。这也是偪阳之战前期,联军劳而无功的主要原因。

鲁国三虎将的大展神威,客观上使得晋国部队的消极作战行为凸显,也引起晋国统帅部内部的争吵,争吵的结果是,决定晋国部队打头阵,七天之内拿下偪阳城。

也是,自己搞的事,含泪也要搞完。

后来的事实证明,在巨大的实力差距面前,一切挣扎都是徒劳。

当联军总司令兼晋国部队的统帅亲自冒着箭矢和飞石,带着部队上阵攻杀之后,不到四天,偪阳之战便以偪阳城灭宣告结束。

总的来说,偪阳之战属于大打小,多打一的以石击卵之战,本应当毫无悬念,平庸之极,却偏偏成就了鲁国三虎将的赫赫威名。

叔梁纥的神力,狄虒弥的智勇双全,秦堇父的彪悍,不仅让当时的人惊叹,在史书上留下一笔,就是今天的人读来,依旧觉得很神奇。

通宝推:史文恭,红军迷,唐家山,
家园 春秋没有文武之分

射御都是君子的基本功。春秋时期卿、大夫、士都是文武兼修的,连君主都是亲自乘战车冲锋,他的御戎、车右都是大夫级别一一卿要单独领军。不要说他老爹,孔子自己也得亲自上阵砍人。

不独士以上的不分文武,小兵也是兵农不分。

大概在战国时出现了军人的职业化,象魏的武甲、韩的射手,这个时候卿士大夫才出现文武之分。

家园 是有这说法

《诗经》里面就有,“赳赳武夫,公侯干城”,“赳赳武夫,公侯好仇”,“赳赳武夫,公侯腹心”的诗句(周南,兔罝);

顾颉刚甚至曾断言,“吾国古代之士,皆武士也”。

春秋时期的士,也属于真正封建时代的产物,应该也像欧洲中世纪的骑士,确实不太可能有什么文骑士。

我说孔子是将门之后,是从孔子角度来说的,表达一种反差,因为孔子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怎么说,也很难往武夫上靠。

我在读左传时,之所以关注这场战役,一来确实被这几个人的事迹所吸引,二来也是在联想,“贫且贱”的孔子为什么后来能混的很好。

有没有可能,他老爸在这场战役的表现,福佑了孔子?

在这场战役的十二年之后,孔子出生,而且一出生他老爸就死了,这应该就是司马迁说“孔子贫且贱”的主要原因,问题是,这样的出生环境,孔子从小到大居然仍旧受到良好的贵族教育,要不然,他后来怎么会当老师?

所以,我觉得在孔子的成长过程中,是孔子老爸的很多战友在周济帮助他,因为没有他老爸,这些人在偪阳之战中早就没命了。

甚至可以推测,孔子尽管很命苦,但在成长过程中并不缺乏来自父亲战友的关怀和无私帮助,这应该对孔子的仁爱思想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家园 权游第六季的私生子之战

那个巨人凭一己之力托起城门,身中数十箭而死,应该也是源起于此。

原先只知道老马的黑水湾之战抄袭的赤壁之战,没想到私生子之战又抄了一回。

家园 应该给殷墟那些持戈武士

做DNA鉴定,也许孔家(鲁)乃至姜家(齐)的祖先就是其中一员。

点看全图

家园 【商榷】应该是直到东汉末也不分文武吧,所谓出将入相是也

章邯,本是少府,皇帝私人管家,结果大家记得他都是因为带刑徒砍了陈胜吴广。陈汤,当太官献食丞出道,管食堂的,后为郎官,结果以征西域青史留名。卢植是经学大儒,照样领兵打黄巾。当然了,纯文士也不少,比如郭嘉什么的,但那已经是纯乱世了。

家园 孔子的认祖归宗

可能这些战友,起的作用更大。孔子是跟母亲在外婆的颜家庄长大,母亲死后,一个十几岁的,没名份的小子,可以被孔家接纳,并继承户头,没大势力支持,不可能。孔家这房明显没男性继承人,这样被近房吃绝户的,在古代太常见了。找个私生子,也要让孔子父亲这房延续下去,明显是对孔父个人的报恩。没想到,个人的报恩行为,成就中国历史上最大的思想家,历史就是这样偶然。。

奇怪的是,孔子是有一个哥哥的,为何是孔子继承爵位?难道在孔父孔母都在的时候,已经确认下孔子就是孔家的种,而其哥哥不是?

家园 野合当年是说年龄差距大

不是今天的意思

所以孔子还是婚生子不是私生子

家园 这有点幸存者偏差了

这三位都有临危受命的意思:章邯不说了,

陈汤是个冒险家,王朝末年武备废弛中央没能打的只有文官出马了,明朝也类似的

萧何张良应该是都没有冲锋陷阵过的

春秋不怎么分文武也许是因为贵族战争,战国时期应该是分挺明显了,苏秦张仪都是辩士,庞涓孙膑都是带兵的,传说中可都是鬼谷子学生

家园 孔子的哥哥瘸腿,没办法履行爵位的义务
家园 孔家祖先肯定是武士其中一员

姜家怎么可能?姜,羌同源,都是殷商的敌人,是祭品,是被用的人。

家园 孔子的哥哥叫伯尼

据说也是妾生子,脚有病,所以不适合承嗣。伯尼有个女儿,被孔子嫁给了南宫适。

家园 孔子的哥哥有儿有女,但因为也是妾出

所以一般说他 字 孟皮.......(庶长为孟嘛),当然也有说他字伯尼的,那就和孔子的 字 完全按一个规则了

最齐整的名人家庭是 夏侯渊 和 司马防的孩子,伯仲叔季用完了,还不够.....夏侯渊把幼稚都用完了

家园 我也注意到

是在电视剧的三国演义里, 当然是老版的.

前面那些集, 基本就是第一部群雄逐鹿, 黑服色的文官和赤服色的武官, 都是带剑的.

但是到了后期, 谋士们就不带剑了.

我估计摄制组考证过什么.

家园 我估计楼上的意思是

那些人都受过文武两方面的训练, 但是总有些人只擅长一科, 而有些人两科都行, 只是被自己的职务限制了. 汉朝的开国功臣们, 很多草根出身, 能会一项都不错了, 多数都是勇将, 只有萧何主文. 张良是韩国公子, 对武方面的认知肯定是到位的, 要不然怎么策划远程精确斩首秦总统政.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