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莱芜战役之六:1纵缴获不多,缘何被评为首功? -- 忘情

共:💬12 🌺42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莱芜战役之六:1纵缴获不多,缘何被评为首功?

莱芜战役之六:华野1纵在莱芜战役中缴获不多,缘何被评为首功?

作者:忘情

到1947年2月21日拂晓,莱芜战场的形势是:10纵、华野独立师占领了锦阳关,歼灭了附近各要点的守敌。8纵、9纵已基本消灭了敌77师,李仙洲集团两条后退路线均已被切断,但6纵攻击吐丝口镇非常不顺利,1纵对莱芜城的攻击进展也有限。20日晚受到华野各部攻击后,李仙洲即令整编第46师星夜北上莱芜,与第73军会合。而华野4纵、7纵却因行军路线交叉,路不好走而耽误了时间,未能截歼整编第46师。

这个时候,如果李仙洲坚决率部向北突围,是完全有可能成功的。因为莱芜城下只有华野1纵2.6万人马,与第73军力量旗鼓相当,如果战斗力颇强的整编第46师加入,1纵很难堵住双倍于已之敌。而此时的吐丝口镇,6纵3个师均已投入战斗,已无力阻击李仙洲集团。如果该部与新36师会合,力量进一步增强,若向西北明水方向突围,锦阳关的10纵和华野独立师加起来也仅2万人马,也难挡住敌2个军(整编师);若李仙洲向东北博山方向突围,虽然这条路上有华野8纵、9纵共4个师的兵力,但李仙洲集团也能得到霍守义12军2个师的接应,胜负难料。

根据战场上的微妙形势,国共双方前敌指挥部均发出了相应指令。华野方面,粟裕一边严令4、7纵队不顾敌机空袭,白天继续开进。4纵以1个师直插莱芜以南的安庄,7纵插向东西盘龙、红埠岭。8纵全部于21日黄昏前,自和庄地区南开,会同1纵合击莱芜。6纵加紧攻克吐丝口镇,扎紧包围圈口袋。9纵继续留在原地,向北阻击敌援兵,向南兜击可能漏网之敌。蒋军方面,李仙洲一面催促整编第46师加紧向莱芜靠拢,一面令出动第73军15师44团,加上李仙洲的特务营,由15师代师长杨明指挥,会同193团守卫矿山的那个团,于21日白天夺回城北要点,打通突围路线。

由于兄弟部队还未赶到,整个21日白天,将李仙洲集团全部抑留在莱芜城的重担,就都落在了叶飞的1纵肩头了。叶飞给各部队下达的任务是:“巩固已得阵地,打垮敌之反击”。

安乐山、小洼和小曹村,分别是1纵在莱芜城西北、北、西的防御要点。

位于莱芜城西北3公里的矿山,是汶河以北平原地上独立的一个高地。如果要攻占莱芜城,必须先控制这块高地。这块高地有两个山头,东边的一个叫矿山,西面的一个叫安乐山(400高地)。两山头相距约600余米。安乐山山南倾斜面有70余度,不易攀登,而东面与矿山鞍部是开阔地形,火力很易发扬,只有东北方向有一段地形很复杂,死角也较多。山顶是长形的,东西长约30余米,最多可容纳一个排的兵力。

在20日之前,莱芜守军派第193师1个团驻守矿山马家庄一线,以矿山为主要阵地,安乐山为次要阵地。1纵1师2团3营占领安乐山后,指派7连赶修工事,而将完备任务,交给了8连,并加强该连重机枪2挺,60炮1门。3营营部率2个连位于蔺家庄,作为反冲击预备队,并在安东山东面、西南面高地上,各安排了1个排的兵力,营属迫击炮在安乐山山麓西北占领阵地。

8连以第1排加强2挺重机枪,坚守安乐山山顶正面阵地,1个排在安乐山西边山腰里,1个排加强1门60炮位于西面第二个山头上,作为突击机动力量。

安乐山山顶上的第1排有3个步枪班、1个机枪班,共40余人(轻机枪3挺,掷弹筒3个)。营部加强的2挺重机枪,一挺放在暗堡里,一挺放在山头西北角,作为机动火力。排长的决心是正面放一个班,左右两侧各放一挺轻机枪,以使火力交叉,正北、正南各放一个班,另在山头东北死角较大的山腰里派驻1个3人战斗小组,以便消灭死角。

21日9时,蒋军开始炮轰安乐山,并有4架飞机助战。1个营的蒋军兵分3路,向安乐山发起进攻。其中有1路绕向安乐山东北方,正是我军防御地形最不利,地形最复杂,观察最困难的地方。8连派出的那个3个战斗小组起了很大作用。他们利用地形,阻击了敌军整整2个小时,并把敌人的炮火都吸引过去了。

从9时至17时,蒋军向安乐山发起了7次进攻。在激烈的战斗中,指战员们奋勇杀敌,轻伤不下火线,山顶上重机枪打东北敌人主攻方向,西北方向小高地上的重机枪射击向北运动的敌后续部队。战后,该连被记大功一次。

莱芜城北的小洼地如其名,比周边地形都要低。虽然此处不利于防守,但该地却是保障攻打矿山友邻部队侧翼安全的关键所在。如果小洼守不住,其后面的北铺村也将不保。从北铺村向北至吐丝口镇,是一马平川。一旦此处失守,李仙洲集团就有可能赶在华野主力合围前,从莱芜逃到吐丝口镇,与第12军新36师会合。鉴于6纵对新36师久攻不下,如果背后再压上两个军,就更拦不住蒋军北逃了。

固守小洼的是1纵1师1团1营1连。该连加强有1挺重机枪,3门60炮。连长布置2个班防守小洼正面,4个班控制小洼西侧的高地,还有1个排作为反冲击预备队。小洼东侧高地,由友邻的3连2排控制。该连处于蒋军两面夹攻之下,不仅防御正面有4个营的敌军发起冲击,矿山守敌也派出1个营的兵力助攻。

客观地说,第73军15师44团的战术素养还是不错的。其攻击部队在接近我前沿阵地时遭到1连火力打击后,便立即在重机枪、60炮火力掩护下,疏散跃进,每人相距20米左右,到达冲锋出发地后再发起集团冲锋。

冲锋时,该部以机枪、冲锋枪、60炮压制1纵前沿阵地一点,掩护步兵进攻,重机枪、82迫击炮则打1纵防御纵深,切断1纵前沿部队与后续部队的联系。攻击分队采取梯次配置,轮番冲锋。进攻时,两翼部队以火力掩护支援,如冲锋不奏效时,其它火力就掩护其撤回冲锋出发地,随即发起第二次冲锋。这种连续冲锋,很容易冲垮守备不沉着的部队和轻易脱离阵地的正面反突击部队。在反复冲击小洼阵地未果后,第15师即分进合击,迂回攻击侧翼小高地。

在地形极端不利,众寡悬殊,四周为敌火力封锁,陷入孤军作战的情况下,1纵1师1团1营1连全体指战员毫无畏惧,英勇战斗,子弹打光了就用手榴弹,手榴弹用尽了就用刺刀,以一当十,反复冲杀6个小时,抵挡住了十余倍敌人猛扑。12时许,该于该连伤亡太大,上级令其向后撤至北铺庄。敌44团刚刚占领小洼仅10分钟,阵地就又被1团反击部队夺回。战后,1纵1师1团1营1连获得了“人民英雄连”的光荣称号。

21日一整天的激战,除小曹村被第73军夺回外,1纵其他阵地都屹立不动,粉碎了李仙洲的突围企图,为兄弟部队兼程赶来争取到了极为宝贵的时间。莱芜战役结束后,1纵虽缴获不多,但却被华野司令部评为首功。

(未完,待续)

通宝推:青青的蓝,onlookor,
家园 说起叶飞的一纵

45年11月涟水整编,组建一纵三旅九团两万余人,北上山东,遭遇地域歧视,当地干部称其部队为外国兵(说话听不懂)、学生兵(留头发)、少爷兵(穿稠衬衫)。北上东北的任务取消后,并入山野,准备南下被山东军区临时抓差,参加胶济路作战,受鲁中王建安指挥,王觉得山东部队攻坚能力强,华中部队野战能力强,故设下围点打援之策,先是鲁中部队打淄博,吸引援敌96军,后是渤海部队打青州,吸引援敌荣一师,两次都让一纵设伏,结果两次都是攻城失手,部队提前撤离,援敌不来了。

陈毅召叶南下,半路又被山东军区抓差去保卫临沂,在鲁南又是三战都打成了消耗仗、窝囊仗,至46年11月部队缩编至七个团,已不足14000,宿北战役前鲁中鲁南给补充了三千余人,直到莱芜战役之后补充了两个胶东的地方团,恢复了九团建制。

叶飞的一纵在山东无所作为,徒有消耗是很可惜的,这个是战前战略展开的错误。俗话说,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担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山东军区剩余的部队是实力强大的,应该自己挑水吃,不应该要华中的部队过来担水吃,等于是磨洋工。抗战结束时,山东的主力部队是8个3团制的师,和11个2团制的警备旅:

点看全图

罗带走了六师一旅,剩下山解4、8两师,和十个警备旅,叶在回忆录里提到当时山东的渤海、胶东、鲁中、鲁南、滨海五个军区,每个都有两个主力级别的警备旅。后来就是以此为基础,组建了3、8、9、10四个纵队。山东面临的军事压力也远小于华中,一共21个旅,北线王耀武15个旅打通胶济线,南线冯治安6个旅威胁临沂。而华中是面对30个旅的进攻。我曾经这么设想,将山东两淮部队分为三个野战兵团:

点看全图

一、1、2纵留淮北,和皮旅、张震的9纵组成一个淮北野战军,合计6个旅加6个团五万五千余人,叶飞司令韦国清政委张震参谋长,对付薛岳(12个旅);

二、胶济许世友,胶东9纵和渤海10纵的主力部队合计4个旅都在军区,只要迟滞王耀武打通胶济线即可;

三、鲁南王建安,加强了华中7师(3个旅)、8师后,鲁南最大可集中军区独立旅、鲁中、鲁南、滨海各部合计14个旅。争取军区跑反,放弃临沂,诱敌深入,消灭冯治安部六个旅。

点看全图

家园 叶飞的一纵,哈哈哈,是因为对粟裕不服气,在各种因素下北上

中央军委的周总理等要求放弃华中、苏中也是原因之一。

由于重庆谈判我党我军内部冲突、分歧,对于苏中粟裕部去或者留犹豫不决。这里面的确有毛主席的因素,即毛主席要求和命令粟裕在苏中打仗,由于对苏中的留恋,粟裕求战的意识也是极强,是几乎完全的自发自觉的贯彻了毛主席的谈判原则,要战斗为何谈判。

由于各种因素影响,山东是必须调动足够人手进军东北的,中央安排指挥人员接手罗荣桓的军区是完全合理的,由于谈判和军事斗争的无序,导致了中央的安排(本来就是错误的)失去了顺序,这是毛主席在谈判时期的没有办法的结果。

不过好在林彪回了东北,近乎及时的解决了东北的艰难,差一点一手打得稀烂。这时候让徐向前代替林彪到东北,根本解决不了问题。

让林彪到山东就是为了应付国民党的重点进攻。

因为东北形势变化太快,徐向前+彭真的组合已经完全帮不了我军占据东北了,所以不得不调整林彪进入东北和罗荣桓合作。

在这里,徐向前本来是应该和山东合作的,但是陈毅又没有地方安排了,徐向前身体不好也是主要原因之一。

由于能力因素等各种问题,山东部队对陈毅也是不太服气,不感冒,所以陈毅不得不带自己的一个部队,也就是叶飞部,叶飞一直也对粟裕不服气,不过好在知道配合。

总之协调山东剩余部队和北上新四军部队的关系,也确实是不太容易的工作,这里面还有陈毅和黎玉的矛盾,唉。

中国革命太难了。

粟裕在苏中打了七战,展示了自己的军事实力,遗憾的是陈毅部队遭到重大挫折。导致了后来的军事失利。

再然后,虽然打了孟良崮,获得了巨大的胜利,但是由于刘邓部队的失利,带动了外线的一蹶不振,也是挺遗憾的。

陈毅不可能自己到山东的,没那样的事情了。

北上东北,罗荣桓部、黄克诚部迅速离开留下的势力空间必须要我军适当填补,这也是解放战争开始时地主还乡团疯狂报复的原因。

但是为了全国的更早的解放,这也是值得的,需要抓紧时机的。可惜一手好牌被周总理打了个稀里哗啦。

通宝推:网海,
家园 到此时国民党其实打得不错

华野虽然来了几个纵队,但是和国民党几番纠缠,没有占到太大便宜。

和庄伏击战打响,从2/20日下午-2/22日早上才消灭了77师,虽然损失了1个师8000多人,但是直接牵制了9纵1个师,8纵1个师的部队。尤其是8纵1个师一夜未攻下不动村伤亡2千。

莱芜外围战中,1纵损失不小,4纵,7纵刚刚赶到就投入战斗,疲劳无比,也没有足够的战斗力。

口镇打掉了王必成一个主力师。因此是半斤八两。

但是李仙洲从指挥上并没有积极改善自己的态势,比如努力解救口镇和和庄,努力占领左右侧高地,战斗侦查周围的解放军态势。他基本就是个步兵团长的角色。

家园 当时的国民党的战斗力很强

莱芜里面的新36师,算是最弱的一个师。就凭2条腿,今天蒙阴寨,明天就能到口镇,2天行军130里,之后马上修整工事,演练攻防,2天后就能面对6纵的攻击了。这个战斗力不弱于4纵,7纵。这个执行力,不亚于国民党精锐。

鲁南战役之前,粟裕一开始想找李玉堂冯治安之类的麻烦,和莱芜一样叶飞负责阻击。结果第一快速纵队拼命来救,当年叶飞可是刺刀冲锋打崩了胡链的,但是面对坦克的冲击,刺刀是没用的,这样的事情一共发生了三次,损失不小。哪怕是一次一个连,也损失了1个营。这时的蒋军战斗力很强的。

所以说帮助华野做大的功臣就是薛岳,上次鲁南送的是野战军级别的炮纵,这次莱芜战役给每个纵队送了一个炮兵营,每个团给了一个机炮连。太能送了。

家园 我觉得这是显示我军能打,因为我军装备明显这个时候还是不占优

也就是我一再强调的,我军没有准备好,也仍然有战斗机会。

而这种胜利或者说牺牲自己的对敌重创导致了敌人更大的犹豫,只要抓住这些犹豫,我军就有了更多的战机。

只是可惜孟良崮之后,我军为了补裤裆大别山损失很大。直到更改了服务刘邓这个目标。

好的战略带来的效果和影响是不同的。

要说快纵,就得说说马励武了,哈哈哈。

家园 马励武虽然有问题但是主要问题是薛岳 -- 有补充

首先是正值新年,小兵也要过年,都是人都盼着能放松一下。解放军逢年过节也要会餐。

薛岳把整编26师的第41旅,配属给69军,结果这个旅在宿北被歼。部队士气不高,马励武要求撤退,其实这是对的,退到后面休息几天,有助于恢复士气。薛岳不同意就是不把小兵当人看,人家肯定不卖命。马励武只能就地把部队布置好,守着。这和莱芜如出一辙,几万人守着几个小村子。冬天,小兵没房子住,肯定士气低下。

台儿庄北部当地地形不好,水网遍布,日本人进攻台儿庄也没办法。按照薛岳要求让机械化部队进入到鲁南水网地带驻扎,部队自动被地形分割了,根本无法支援。只能沿着河以及山头部署。被华野各个击破。

整编26师2个旅,加上快速纵队1个旅,1天之内,没有一个据点,没有一个旅或者团能挡住解放军的攻击,这就说明不仅士气不高,而且战术有问题了,马励武在场也没办法。最好的办法就是赶快突围,拿出办法再来打。

但是华野对国民党一举一动十分了解,上来就把整编26师师部打掉了,只跑出来7辆坦克,马励武在场都可能被俘。

因此我觉得马励武在场不去看戏,也无法逃脱被俘的命运。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1)
家园 当时粟裕的目标是74师 -- 补充帖

74师都要等友邻部队上来再出发,26师2个旅何德何能敢深入根据地得瑟。

主要是74师敢于不听薛岳的,马励武不敢。

见前补充 4992536
家园 伍豪的菜

经常被党国拿来当宣传自个艰苦奋斗不怕牺牲的展示。果党要员常拿伍豪刷经验升级。

家园 是的,错的拿来瞎宣传,正确的毛主席就不多谈

这很糟糕。

等于偏要绕路(正确道路)。

家园 薛岳抗战打得还行,人虽然没最近吹得那么厉害

但是也不错了,可能不至于这么矬吧?

解放战争他就没行过。马励武肯定有责任。

家园 薛岳蒋介石陈诚都忘了军事上地形是最重要的要素

在弱小的时候,华野的最大依仗是地形。西野也是。

鲁南,莱芜,孟良崮,华野都是巧妙利用地形,让国民党的优势兵力无法展开。薛岳蒋介石硬要跑到山地,河网去作战。

薛岳在抗战的成功也是巧妙利用了长沙附近的地形。等日军也知道了长沙的地形了,薛岳就不灵了。

薛岳天天坐在徐州看地图指挥,不熟悉山东的这些地形,刚愎自用。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