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学习二十大三中全会会议精神一点体会 -- 不远攸高
传统的"按劳动分配"是一个抽象的描述,而现在的"按要素分配"是描述的更细化,更具体;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与其他政治经济学,或者说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本质区别,就是劳动创造财富,还是多要素创造价值,相对应的就是按劳分配还是按要素分配。
估计是几十年不讲政治经济学了,这个基本的,或者本质的区别,很多人已经不关注了。
国有企业是没有资本家的。
他们的合作可能有暗地的交易吧,这就是受贿,嘿嘿嘿。
利润,谁能说得清,资本家吗?
当然,相对于常规LEO倾角更大,轨道高度通常也更高,但发射难度应该没有本质差别。长二丙/丁打常规LEO和SSO的构型也没有区别。
我的原帖其实没有把猎鹰九号和长征系列相比的意思,我只是想说猎鹰九号的可靠性是经过考验的,并没有“降低安全”。
你的理由无非是觉得,政府理所应当“提高教育质量”“以培养人为目的”“达到好的教育效果”。
但这些东西根本不是“理所应当”的。你如果把眼光局限在一所学校本身,这些口号可能还有点意义,但如果上升到当地政府层面,这些口号就很可笑了,因为当前是个人才过剩的时代。地方政府第一考虑的是失业率,是这些高端人才找不到对口工作怎么办。所以地方政府一再提高专科学校的招生比例,不惜把大量有一定学习能力的学生赶去职业教育,就是因为高端人才的就业市场已经饱和了,反而是蓝领体力劳动者的数量供不应求。
“教育很重要”这个观念,是四五十年前国内人才储备严重不足的时候通过宣传人为固化了的,在当时也确实适合国情。但问题是现在距离那个时代已经几十年过去了,现在早已处于人才严重过剩的状态。更何况站在地方政府的角度,我培养出的高端人才都跑去一线城市了,教育质量越好跑的人越多,本地空心化越严重,那地方政府凭什么和自己过不去呢?
1993年开始就提出大学生不包分配。本科生如狗,硕士满街走,博士才能抖一抖,这话是90年代的。就业率从90年代中就是高校的一个工作要求。如果以就业为依据,田河友你应该说我观念还停留在30年前,而不是几年前。
这就是我说田河友你以用概定看未来的缘故。
哪有嫌人才多的道理?
中国的人才远远不够多,要做的不是减少人才培养,而是增加。这个时候应好像回到你那个问题了:钱从哪来?实际上钱从哪来是一个方面的原因,钱从哪去必须要挺虑。正确的考虑是人才培养便宜高效,如何让人才物尽其用。
回头补充一下:专科教育应该算是进步,而不是很多人所说的退步。因为专科教育是增量。之前是读初中后考不上高中就没书读,然后有了专业可读,般以为增量。把分流当成退步的人,应该是认知错误,误认为把本来读普高的赶去读职高。当初讨论分流时我就说过这个问题。
某些地区幼儿园教师的工资已经停发若干月。这是财政支出。为你这段话做个旁证。
【而公立幼儿园招了一大堆老师,回头发现孩子一年比一年少,到头来养着一大堆幼师无所事事,凭空增加了海量的财政负担。如果这是前几年烈火烹油的时候也就罢了,可现在地方政府人人勒紧裤腰带,哪个傻子会愿意给自己增加这么一笔没必要的支出?】
有位河友已经说到实质了,托儿所就是“屎片班”,0-3岁,大小便基本不能自理,只能靠尿布尿不湿。以往没有尿不湿的时代,反正都是尿布,统一换统一洗,托儿所反而显得有优势,现在条件稍好一点全是尿不湿,然后尿不湿质量参差不齐,价格也差距挺大,于是托儿所就很崩溃:用尿布,基本大部分家长不答应;用尿不湿,用差的投诉到你崩溃,用好的费用难搞。而且一天到晚换屎尿片,又要忍受幼儿嚎啕大哭,一不小心就要被家长投诉(红屁股很普遍)的工作,有几个人愿意干?据我所知,现在已存的学前班(只收2-3岁),不仅收费不菲,且都声明不负责更换屎片,如果幼儿在班里拉了,就打电话让家长安排人来换,只提供场所(最好的也就是亲属在场的情况下,协助更换)。
SSO从高度上看和LEO有重合,但倾角不同。
火箭的作用说白了就是把卫星以一定的初始速度送到轨道上特定的点,所以倾角对发射也是有影响的,甚至影响可能还比较大,超过高度的影响。
前几年喊的素质教育其实是正路,但是奈何经被人唱歪了。现在中国教育问题在哪?全是高考兵工厂,所有学生脑子都被格式化标准化了,像衡水高中这种就是彻底的邪路。所以现在都不讲什么高分低能了,因为全体学生都是这个问题,连带硕士博士都无法扭转,你要见过那种“愚蠢的硕士、博士”那真TM是见了鬼的样子,都搞不懂这种智商怎么能读到这种学历。而如果接触了小学教育,又大概明白了,现在的小学教育,那是实打实的拔苗助长,根本不是真正的教育,就是提早驯服孩子接受标准化流程,以便为初高中输送合适的“标准化易灌输产品”,学生的“灵气”,在小学阶段就已经基本被掐灭了。
如果目标倾角比发射场纬度小的话还得消倾角。
现在的孩子缺的不是“素质教育”,缺劳动,缺运动,缺活动,缺社交。
教育系统现在的所谓“素质教育”,实打说的说,比早年弹琴搞健美操要收敛了,但还是围着五谷不分转。
你觉得小学教育拨苗助长不知是否指学习的知识过多,这个问题我恰恰相反,我学得学得少了,广度深度都不够。我一直认为教科书要改,要改成可自学,而不能继续这样语录式,相比我们那时候,现在的教科书,更是填鸭式,打着素质教育的名义,打着反填鸭式的名义。同时我也认为633冷改为522,九年义务义到现在高中水平。
现在的教育问题,很多事情已经不是教育系统内部能处理的。
概括说,人才必然是不够的,中国这么大地方。
落实到具体,你看看你们那里的人才是不是很多。
本地政府需要考虑的是本地的问题。新疆那里人才缺乏,和他没有直接关系。他现在要投资中小学幼教教育,资金本来就来源困难。万一硬件投资能够实现,还需要雇佣师资,这笔钱还是财政支付。难上加难。这是田网友一直在说的问题。
问题都是具体的当地政府的事情,而你考虑的是习总和中枢要考虑的问题。
有两种教育,一种是以目的为核心,强迫孩子拗到“正确”的路子上来;另一种是以孩子自身特点为核心,引导孩子释放本心,强化其特质。前者适合填鸭,后者适合素质。这个和国家、家庭环境都息息相关。
一般来说,顶端2%和底端20%的人的子女比较适合目的性明确的教育方式,前者未来必然要引领国家,需要使命感,不能随着性子乱搞,后者因家事背景、经济条件等没的选,只能选对于本家庭(家族)而言最合适的营生。当然这个顶端2%和底端20%是个虚指,如果国家环境态势好,也许顶端可以扩大到5%,而底端压缩到10%;而如果国家环境态势不好,那就顶端压缩到1%,底端扩大到50、60乃至80%。
顶端的逻辑就是培养接班人的逻辑,如果国家态势好,接班人可以宽松考虑,那么顶层近水楼台先得月,多一些位置留给顶层自己也问题不大;但如果态势不好,那就要预备位置给中下层竞争筛出来的,顶层教育投入则相对集中喂出高层精英,真正的精英(上层)VS精英(中下层)。这也解释了乱世出英豪,无论上层和下层都是精英辈出。
但是对于中下层来说,教育逻辑是不一样的,底层因为经济没得选,必须瞄准能赚钱的营生,其他都是狗屁,所以特别强调职业技能,包括如何骗人怼人也是赚钱技能的一种,为什么像苏北湖北某些地方的穷乡僻壤特别容易出“官”,原因就在于类似于苏北湖北民间某些地方家族掌握到了“官”的诀窍——不就是盯着别人摘桃吗,于是从小开始强化,连带影响了地方风气。
而对于中层来说,经济基础可以支持选择,价值观也多样,自然连带着教育也是多样的,因此中层其实是最需要教育形态多样化的人群。从国家层面来说,中层也是填补社会各方面,保证社会多样化的最有效阶层,而社会多样化,会有效增加社会安全冗余,保证国家在方向性偏差下,仍有余力纠正。底层相对就不行,一旦国家大势有风吹草动,底层马上造反,基本有奶就是娘。中国自古所谓纯良的老百姓,其实更多意义上是中层,以及被中层“洗脑”的下层(即指望通过“正道”进入中层的下层)。很多人说中国很早就进入了市民社会,就是因为中国的底层和西方大不一样,西方的底层才是动辄造反(所以救灾都得拿着武器),反正他们就是烂命一条,之所以不造反就是怕当局的武力,所以西方从来不相信有什么“性本善”,他们对底层就干两件事:从小洗脑你们永远是下贱的底层&我有强大的武力不服来干。而中国的大部分底层,都是潜在的中层(丫鬟的身子小姐的心),真像李逵那种天生反心的“未开化人”,最多利用一下,利用完了必须在他“祸害社会”前弄死。
回到教育的问题,兄台说的633转522,都还停留在术的层面,现在中国教育的问题,就在于文革以后,中国已经没有了教育分层,上到帝王术,下到手工业,全社会啥都学,连带着学生也彻底成为一种教育的“容器”,直到高考结束了,才需要张雪峰这类来“指点迷津”,我去,这TM难道不该是上学之前、至迟到初中毕业前,家里就该协商一致确定的吗?所以至少在教育这个问题上,文革把绝大部分中国的父母都革成了“文盲”。甚至连解放前某些文盲父母都不如,他们至少还知道要把子女培养成什么,朝什么方向培养(他们不懂还至少孩子读书前就知道该问谁)。所以现在中国教育的问题,就是教育界欺负父母们都是教育“文盲”,既然你们这么放心把子女交给我们,教好我们吃香,教坏我们也没责任,那TM还不使劲连你们带孩子使劲折腾?所以在今天的中国教育界来看,中国的父母全TM是一群傻X,所以我也把你们孩子全教成傻X,这样傻X的下一代仍旧是傻X,我们教育界就可以永远不被问责地吃香喝辣了。所以,兄台还指望教育界会去主动更新教材吗?
一句话:现在的重点其实是让父母们知道自己已经当了这么多年傻X,赶紧想想怎么为娃规划,然后怎么去问责教育界吧。(那帮最低分数线录取的老师们也是受害者,这么多年拿着吃屎的教材拼命给学生喂屎)
这些年中央要求发达地区不得乱挖人么?典型是医和教。而沿海从南到北则拼了命的抢大学生落户。而很多地方想方设法的引进学校建设学校。
开玩笑,地方搞建设的不知什人才的重要性?他们最苦恼的就是人才被挖走。定向委培生一直都存在。其他地方政府可以不用管新疆,管好自己就很不错啊。其他的不说,北上广深还不是想尽办法挖人培养人。
本家大哥,你上贴自相矛盾的你没发现吗?你承认人才永远不嫌多,却又觉得地方政府没动力培养人才,不觉得矛盾么。
钱?中国的教育经费占GDP多少?
而且我在反驳反钱论时反反复复说,中国的生产自主权逐渐回收,就会有更多的钱。而有更多的钱就能培养更多的人才,有更多的人才就能回收更多的生产自主权。应是个正循环。
八十年代地方政府都想尽办法搞教育,何况现在?不搞不行的,不搞要被群众打死的。
其实你也好, @田中瞳 河友也好,就是感性的认知。你们算一下数,义务教育阶段,所有的钱都是政府出的,只要维持现在的支出,学生人数变少了,小班制就自然形成。
说句难听点的,财政困难,让公务员自杀一半,就有钱了。呵呵。
你们根本上就不需要担心共产党没钱搞教育,你们可能需要担心的仅仅是共产党搞不搞教育。如果教育大面积私有化,你们会发现现在的社会整体教育支出,屁都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