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出走的决心》(2024,中国)——女人应该怎么做 -- 普鲁托

共:💬72 🌺333 🌵6新 💬53 🌺15 待认可4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家园 还有《春苗》、《苦菜花》,纪录片

《无影灯下颂银针》,动画片《草原小姐妹》,《第二个春天》,等等,江青同志管电影局,怎么可能没有“大女主”电影,她一句闲话,说“女人也能当皇帝”,不是被批判了很多年。

家园 其实熬死美帝,就基本完成任务了

美帝虽然衰落,五十年阳寿还是有的,我们已经建国七十多快八十年了,熬死美帝,再加上巅峰二十年,这就一百五十年了,唐有安史之乱,明有土木堡,南宫夺门。差不多了,该走下坡路了。再拖个一百多年,下一轮治乱循环。

人不能想着长生不老,没有这种事的。

家园 这种电影没必要大银幕,光盘就行

大银幕本身就是为了视听效果,否则家里电视机点播不就行了。

这种电影,还不如央视六套免费播放,谁爱看看,过几个月化作免费资源,网上随便点。

放电影院里那是浪费资源。

家园 你不知道男人四十三大喜?

孩子大了,老婆出走,男人真是做梦都会笑醒。

千万记着走了别回来啊,别什么玩累了又要找个老实男人。

记得刘慈欣的《流浪地球》结局是什么?主角在恍惚中又见到曾经的妻子加代子了,年轻美丽,像个天使。

也就是说,过了年轻美丽阶段的女人,是噩梦,连被回忆的资格也没有。

家园 山花烂漫时呢?
家园 非常赞同,其实六公主就应该干这个

电视媒体比电影媒体更具备宣传推广能力

而且央媒更应该干这个

家园 龙江颂、海港、杜鹃山

李双双、女理发师、景颇姑娘、大河奔流、野火春风斗古城、青春之歌、青春万岁、海霞、达吉和她的父亲、阿诗玛、等到满山红叶时 ......

通宝推:审度,
家园 还有两部:红衣少女,女大学生宿舍

现在回忆起来,兄台提到的青春万岁是我看的第一部大女主电影,里面的各个女性角色性格都很丰满,而且那种青春昂扬的气质非常令人钦佩和喜欢

家园 感觉不如《大鱼》

《大鱼》实际上说的是一个相反的故事:一个男人为了家庭而放弃了自由自在丰富多彩的生活。

.

这里感觉电影不够好的关键其实不是男人和女人,也不是东方和西方价值观的不同,而是您说的:给人一种女主是被全家子“抛弃”后的应激反应,而不是一种思考积累、成长的结果。在我看来,离家出走自驾游肯定不是女主的理想,只是表达想要自由的一种方式,虽然有一定作用,但并不是问题的关键。

家园 公司组织看电影相对容易选些,单位的选择要谨慎许多

单位一般都是由工会出面,选择的是一些明确了的主旋律或者国家层面、中宣部背书的人物。

一些商业片要蹭进来就不容易,比如最初《大地震》《建国大业》就很成功,后来的另外两业单位就疲了。

家园 曾经有人告诉我

有人当小姐烂透了,回乡下找个老太婆上山釆药来洗。《姐姐妹妹站起来》好像就有个镜头说得一个姑娘烂了,还得去接客。8,9,0年代,又重现了。不知道有没有人还记得早几年阿里女员工湖南被强奸案。

某个河友又重复说“改开”让农民能进城。他这里最少说错了两个东西:不“改开”认民也能进城。不是一“改开”农民就能进城。

我很奇怪为什么那么多人根深蒂固的认为前27年经济没发展。我也很奇怪的觉得为什么那么多人,概不要脸也不要命的才收了个三瓜两枣,为什么他们根深蒂固的认为只有“改开”后才能收三瓜两枣,前27年概不要脸也不要命的干就颗粒无收?

关于女权问题,我一直持两个观点:第一个,妇女能顶半边天才是出路;第二个,让女人顶半边天才是正路。

@亮子 河友,我两次批评他名批实推女拳,以批判占绝小数女拳的名义,把绝大多数散劳聪明的中国妇女给批了。某河友说对老婆最好的方法是白天打一顿晚上操一顿,当然,老婆靠你活着这是个好办法,张纪中老婆还言必称老爷呢。问题是,现在大多老婆不用靠老公,反过来老公靠老婆的一向不罕见。凭啥给白天打一顿晚上操一顿?

防杠:别想着学小日本的家庭主妇,除非你喜欢头上生草原。

通宝推:Swell,
家园 谁说改开以后中国没有大女主电影

首先,大女主这个概念是在近些年才出现和炒作起来的,一度曾是资本与市场的最爱。你这个帖子“倒查”七十年,用大女主这个概念套用在改开前的电影上,列出了不少女性题材的电影。而改开之后的女性题材电影数不胜数:《小花》,《海外赤子》,《芙蓉镇》,《垂帘听政》,《原野》,《心灵深处》,《神秘的大佛》,《等到满山红叶时》,《人到中年》,《杜十娘》,《苗苗》,《黄山来的姑娘》。。。。。。

其中刘姥姥晓庆不仅戏里演遍了各式各样的大女主,而且戏外也活成了大女主,其疯头之胜即使与前辈蓝瓶相比,也不遑多让。

其次,说到改开,就不能不说到文革。文革中,大部分十七年的电影,包括女性题材的电影,遭到了批判和禁演。

你所提到的女性题材的电影中:

《刘三姐》被作为“大毒草”受到极其严厉的批判,所有参与创作的成员都受到了牵连。后来诗人何其芳传达毛主席的指示说《刘三姐》反压迫,是革命的。这句话令对《刘三姐》的批判缓和了下来。

“22.五朵金花:整个影片写了一男一女,别人都是陪衬他们谈恋爱的,对少数民族不说他们进步,政治成长,精神面貌的变化,尽说是吃喝谈恋爱,情歌很有问题。” “文革”期间,杨丽坤因为《五朵金花》和《阿诗玛》两部电影被列为重点批斗对象,精神和肉体受到严重摧残,致使精神失常并长期得不到治疗。

“47.女篮五号:没有党的领导,宣传球队指导活跃,美化了资产阶级小姐,最后让小姐爱上了穷运动员,宣扬了阶级调和,合二而一。”

你没有提到的十七年女性题材的电影:

“4.战火中的青春:主要是宣传个人,宣传个人英雄主义,有点梁山伯祝英台的意思,没写政治工作,完全宣扬了单纯军事观点;排长军阀主义,歪曲部队生活,丑化军队形象。”

“24.革命家庭:歪曲历史事实,歌颂王明路线。不写武装斗争,农村包围城市,只有地下工作,把地下工作者生活写得很豪华,机关越大越阔,生活越豪华,越脱离群众。影片充满了人情味。”

“28.女飞行员:一九五六、一九五七年时招了些女飞行员,是彭德怀、黄克诚领导的,影片却把林总的话写到那里,是为彭、黄翻案,宣扬了人和技术的矛盾,宣扬了技术第一。对留用的国民党教员只强调了技术改革,不强调思想改造。所有人物情节都是一切为了上天,写女飞行员只是为了给妇女争口气,山沟里出凤凰,女飞行员写的很软弱,一遇问题就哭鼻子。不写政治思想工作,思想转变很简单,杨大娘一说,项菲就转变了。”

“39.野火春风斗古城:争取关团长起义没有和当时大的斗争环境联系起来,看不到争取的必要性。美化了关敬陶,似乎非争取他不可。把汉奸写得正义、爱国,我们非常相信他,事实是很危险的,是冒险主义。杨晓冬在关键时刻软弱,金环象泼妇,拔簪刺敌人不合理。银环是中间人物,累犯错误,与杨晓冬一见钟情,过分写了这段爱情。杨母三次出场,两次是给儿子说媳妇,歪曲了革命母亲的形象。”

《洪湖赤卫队》因涉及贺龙被禁。

《天仙配》,《女驸马》被批被禁,主演严凤英被迫害致死。严凤英死后,其遗体被军代表以寻找“特务发报机”为由,割开喉管,挖出内脏。

《园丁之歌》被批被禁。在毛主席肯定“我看这是一出好戏”之后,依然不能解禁,继续挨批。

而在改开后,这些女性题材电影才和其它十七年电影一起得以重见天日。

家园 你用这三部电影打了楼上的脸

楼上说:

只是改开以后,开了倒车,妇女地位一落千丈,真正的女主电影才消失了。

红衣少女,女大学生宿舍,青春万岁都是改开以后的电影。

家园 在蓝瓶眼中,武则天和慈禧都是妥妥的大女主

本来中国是最擅长拍大女主戏的。奈何把封建糟粕都找回来了。 现在那些所谓大女主都是对类似 devil wear prada 的拙劣模仿。不过是想在男权社会当个武则天或者慈禧罢了。

“有人写信给林彪说我是武则天,有人又说是吕后。我也不胜荣幸之至。吕后是没有戴帽子的皇帝,实际上政权掌握在她手里。她是执行法家路线的。 “

“西太后你们知道吗?名为西太后,实际是女皇帝。“

家园 蓝瓶同志还是懂艺术的

其他的就不多评价了。

当年看一个电影,叫“毛的最后一个舞者”,大概是这个名字吧。讲当年文艺团体叛逃的事情。大概就演了江青如何指导红色娘子军这一段。由于电影的立场,所以江青的形象可想而知。

这里面有一个细节。刚开始排练红色娘子军的时候,还是传统的芭蕾手法。女演员努力往上跳,跳的又高又飘。蓝瓶同志不乐意了:不是女战士吗,枪呢? 领导连忙请罪,这就安排上。

结果演员不乐意了。我手里拿着个枪,你还让我怎么跳。跳起来还能好看吗,我这还叫芭蕾吗? 当然了,估计现实生活中连这种牢骚也不敢发。

下一次排练,枪啊刀啊都给安排上了,江青同志满意了。

说实话,我也不懂芭蕾,但是红色娘子军的芭蕾我看过中国的,也看过法国人演的(youtube上)。我感觉那段舞是最经典的,生机勃勃,一看就知道怎么回事。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