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凹造型 -- 自以为是

共:💬728 🌺2414 🌵78新 💬18 🌺3 待认可2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9
下页 末页
家园 确实好笑

一个有没有鞋子穿的事情,故意鸡蛋里挑骨头的质问,真好笑。

就这么简单的东西,左倾河友硬是挑不出骨头,我也觉得挺好笑的,这些左倾河友的理论水平似乎还有待提高。😉😉😉

通宝推:县委书记,
家园 打的后果

就是我成了左倾河友的眼中钉,肉中刺,欲除之而后快。。。。

家园 你确实是够不要脸的

你这是在观实表演你的装傻装傻瞎,视而不见,转移话题的下流手段了吧。

你在这里不提你的潮汕城镇居民13元衣着费,农民4元衣着费,二者3.25倍的差距导致农民买不起木屐了,导致你妈从小就光着脚,直到上大学才有木屐穿。你到这只提农民买不起鞋子了——这够不要脸了吧。

你这转移话题的表现,不就是你提的红鲱鱼吗?

我回复按你说的数据,潮城镇居民的食品费用202,农民食品费用41元,二者相差4.93倍,如果按照你3.25倍就让你妈从小光脚到上大学才有木屐穿的逻辑,4.93倍的食品差距,你妈是不是应该饿死了,怎么生出来你这个逆子的?

于是你为了弥补你这个逆子出生的BUG,开始找补说农民可以在米里加番薯烧番薯稀粥,所以就有了你这个逆子,对吧?

我给你的回复是你即然喜欢往米里加东西,那木屐根本就不用买,木制的拖鞋而己,找块合适的木板,打几个洞,穿上几根绳就行了。

现在看看你的贴子,都被你篡改成什么样了?你不但是你自己标的红鲱鱼,还是红的发紫的那种。

话说你外公外婆够懒的,自己家的女孩子,从小到大不肯做一双木屐给她穿。你妈也够懒的,从小到大都不知道弄双木屐穿,直到大学才穿。不过这懒文化在你身上估计是得到了传承了,连起个网名都带个懒字。

有个问题很奇怪:你妈即然能上大学,想来在上大学前是个能读书写字的,不是睁眼瞎起码上过小学中学吧,那读小学中学的学杂费,铅笔橡皮铅笔盒,书吧什么的应该有的吧。

那么问题来了:你妈家穷的连木屐都没有办法穿,那读书的费用那来的?

这是你的又一个BUG哦,希望你继续发挥你的装傻装瞎,视而不见,转移话题的不要脸神技,做一条能清蒸,能红烧的可甜可咸的红的发紫的红鲱鱼啊。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啊哈!逻辑谬误一总结出来

你就跳脚,这个就是我气人的成果了。

2025年第一个成果。😉😉😉

家园 右派就是这么的不要脸

右派在这用2024年喷上个世纪50.60年代,说50年前的中国人穷,却不敢用1949年前的中国和50.60年代相差只有10.20年的中国柤比。

这是多么的不要脸,多么的心虑,多么的下流无耻啊。

家园 你确实是够不要脸够搞笑的

你就是个笑话。

家园 我认为这次你输了

你的动机是一直在为母亲的话的真实性做辩护。你母亲说的可以是实情,但是她没有提木屐的事情。

穿木屐和贫穷是两个不同的维度上的事情。也有重合的场景,即除木屐之外无其他鞋可穿。目前广大农村生活中穿木屐的肯定还有。因为其方便实用,也是传统。

相比如今,你父母年轻的时代肯定是穷的。但是按照广东乡下的消费习惯,人们在鞋的花费不是优先的。所以没有鞋穿未必就是贫穷得不得了。qq老兄说得是对的。你那贴的字面意义不能说错,但是反映的情绪是错的,所以遭到左派同学的反击😄。

我上次说拖鞋样式问题,被你拂到一边,用现代因特网的图片来应付。其实我的问题 qq老兄等人解答了。虽然没有图样,我相信潮州乃至广大乡下的传统木屐未必与现在流行的日本木屐一样的样式。比如可以自制,也可以村里专人制造的极廉价。应该结论是广东乡下农民家庭中,鞋的支出在彼时多数情况下被忽略不计。这个情形在广东农村应该是普遍的,而不必纠结某县某村。

家园 你继续在那意淫好喽

你看看你对13:4,202:41;在那装傻装瞎视而不见。

对你外公外婆不给你妈做木屐,你妈不给自己做支屐这事,在那装傻装瞎视而不见。

对你妈家为什么穷的没木屐穿,却有钱上学这事装傻装瞎视而不见。

这就开始转移话题,阿Q式的在意淫了。

这就是一条红的发紫的红鲱鱼。

还是那句话"希望你继续发挥你的装傻装瞎,视而不见,转移话题的不要脸神技,做一条能清蒸,能红烧的可甜可咸的红的发紫的红鲱鱼啊。"

家园 你没抓住重点

重点不在于木屐的款式,也不在于你说的不同维度问题,甚至也不在于qq老兄指责我撒谎,这个我压根就不放在心上。那只是他的花招,他在试图证明我说的不可信,从而证明他说的“虽然穷,但不至于穷到没鞋穿”是正确的。

重点是他这句原话:

潮州人是穷,但没穷到你说的那个地步。

所以,这场辩论的本质,在于论证当年潮州人的贫困程度。

而我的招数就是,直面本质,不去纠缠细节,打蛇打七寸,把当年农民的收支,物价晒出来,侧面证明农民买不起鞋穿,还真的就是穷到我说的地步。

整体的思路见这贴:没有问题啊

上面这些过招,其实都是为了满足我的杠瘾,贪玩而已,输赢都是次要的。

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次辩论,我发现了当年的城乡差异,以及农民的收支数字,他们每年的衣着支出只有区区4元,已经足够证明农民是穷到接近极限了,How low can you go?

其他人怎么想不知道,对我而已,以前听父母,听亲戚朋友说穷,没有什么直观感受,听完就算,这次看到这些冰冷的数字,我才有了震撼的感觉。

搞笑的是,qq老兄有个猪队友不敢明目张胆说4元不算那么穷,就只好把话题扯到49年之前,或者说什么自己做鞋之类的(比较过瘾的是qq老兄对这些猪队友也不客气,把这个否定了),这就是试图混淆议题了,在我面前,那是班门弄斧了,不幸被我揪出来,做了逻辑谬误的典型。

家园 对啊,污蔑新中国毛主席,不就是你撒谎说没木屐穿的目的吗

如果只有一个“旧时”,我们确实很难判断是什么年代,但是偏偏下面也写了:“旧时”富者衣着绫罗绸缎,这很明显就是指解放前了。

为何要强调“旧时”一般人在家穿木屐,是不是说明,解放后都不穿木屐了呢?

普宁人清朝的时候穿得起木屐,

民国的时候也穿得起木屐,

这普宁县解放才刚刚5年,就连木屐都穿不起了。

——这不就是你不惜撒谎要表达的吗!

家园 你喜欢继续蹦跶,那我就写续集

懒:50,60年代的潮州农民很穷,穷到没有鞋子穿。

半:他们可以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自己做鞋自己穿,这就不是没有鞋子穿。

懒:鞋都要自己做,不是证明他很穷吗?

半:49年以前农民更穷,更惨

懒:49年以前的的农民更穷,更惨,能证明50,60年代的农民有鞋穿吗?

半:你在装傻装瞎,视而不见,转移话题

懒:红鲱鱼再见!

半:城镇居民收入高,你怎么不提?

懒:城镇居民收入高,能证明50,60年代的农民有鞋穿吗?

半:你说城镇居民收入高,导致你妈从小没鞋穿,你怎么这么不要脸?

懒:我只是陈述城乡差异这个事实,哪里说过因果关系?

半:你这转移话题的表现,不就是你提的红鲱鱼吗?

懒:要转移也是qq老兄转,他给的例子是城镇居民的例子,我陈述城镇居民收入更高,穿得起鞋这个事实而已。

半:城乡的食品差距有4.93倍,你妈是不是应该饿死了?

懒:你记性太差,城乡吃不同主食,城镇居民吃大米,农民吃番薯,另外,城乡的食品差距有4.93倍,能证明50,60年代的农民有鞋穿吗?

半:按照大米番薯同样的逻辑,那木屐根本就不用买,木制的拖鞋而己,找块合适的木板,打几个洞,穿上几根绳就行了。

懒:很可惜,qq老兄对猪队友也不客气,把你这个说法给否决了。木屐都是买的,自己可做不了

半:你妈没鞋穿,哪来的钱去上中小学?

懒:能上中小学,就能证明50,60年代的农民有鞋穿吗?

半:希望你继续发挥你的装傻装瞎,视而不见,转移话题的不要脸神技,

懒:红鲱鱼再见!

家园 你这就有点扣帽子了

大家都是在说一个事实,没人是在污蔑,你引申到什么污蔑上,有点不客观了。

同一个记录的帽子这项,不也是说了“解放后多不戴帽”,这个总是事实吧?

帽:20-40年代,男子冬天多截毡帽,夏常凉帽;守旧者仍以清代的哲古帽为礼帽。解放后多不戴帽。乡村农民下地习惯竹笠(客区竹笠顶端尖,平原区竹笠顶端圆)、草帽。下雨则戴大竹签。

家园 毛主席怎么会像你说的那么脆弱?

你的意思是承认当年农民的穷,就是对毛主席的抹黑?

毛主席有这么脆弱吗?你是不是低级红?

家园 问题在于“潮州农民穿不起木屐”不是事实,而是撒谎 -- 有补充

下面这段就是谎言带来的必然结果。

普宁人清朝的时候穿得起木屐,

民国的时候也穿得起木屐,

这普宁县解放才刚刚5年,就连木屐都穿不起了。

——这不就是你不惜撒谎要表达的吗!

兄台你是不想污蔑,未必别人不想污蔑。

退一步,善意一点,某人不是有意污蔑,那也是发泄情绪说瓢了嘴,说了过头话。而谎言的结果,就是历史的事实和发展逻辑都不能自洽,也就是说,谎言让真实的历史说不通了。

小结一下,

1,潮州农民穷——事实,没有人有异议

2,潮州农民穿不起鞋——作为一个粤东人,我认为这句话不能算错

3,潮州农民穷穿不起木屐——彻头彻尾的谎言

现在他自己立了个靶子,转进到1,2去了。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1)
家园 所以要害根本不在于潮州穷,而在于解放后没多久潮州就更穷了! -- 补充帖

这就是编造“潮州农民穷穿不起木屐”谎言所要表达的——

普宁人清朝的时候穿得起木屐,

民国的时候也穿得起木屐,

这普宁县解放才刚刚5年,就连木屐都穿不起了。

所以要害根本不在于潮州穷不穷,而在于解放后没多久潮州就更穷了!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他技穷了呗

除了扣帽子这招,就没有别的办法了。

扣帽子是典型的诉诸人身逻辑谬误。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