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波姬小丝的惊世骇俗作品《漂亮宝贝》(1978) -- 翼德
纵横百来年,不错了。
我觉得挺好的,红楼梦也不错,除了家族历史,还有一些文学技巧,甚至催生了红学,也可以了。
一部长篇,可知历史,文学,还想咋的?
金庸不也是章回体么。
有个客户是台湾人,做过蒋经国的内侍,他本人是铁杆蓝营,他当时这样看国民党和民进党。
国民党有巨额党产,因此只能在自己信得过的年轻人里面挑选接班人,大量圈子外的有能力的年轻人无法进入国民党的核心。
反过来,民进党正好相反,民进党当时刚起步,没有党产,也就没有利益方面的干扰,同时民进党也需要更有能力的年轻人加入,来壮大自己,对抗国民党,对年轻人来说,这也是难得的出头机会,相对于国民党,民进党更能吸引到有能力的年轻人。
他当时的判断是国民党已经彻底没有机会了,回头来看,他的判断是准确的。
他还说,民进党做大后也会重走国民党的老路,其实国民党,民进党,包括共产党概莫能外。
同样的配方,熟悉的味道......
《天龙八部》最精彩的主题是宋人辽人之争。金庸在此跳出华夷之分的境界,达到人道主义思想的高峰。
但是在这个真实世界里,人道主义者注定是被灭的,遂萧峰必死,他的老爹倒活的好好地。
与雨果名著《九三年》一样意味的结局。
还是很光明正大的要求民主政治。民进党在台湾反对国民党,大陆这边也按照“支持台湾人民政治斗争”的原则给与支持,搞得国民党大骂民进党是中共线上的颠覆国家的坏人。
去年韩国那个尹总统说反对党与朝鲜勾结,其实是小蒋时期的惯用宣传伎俩。
要是您在我报社能 办一个 固定几千上万读者的连载栏,你看我不逼着你退休之后都写😂(比方哈,我不是干这个)
而写多了之后,除了重复自己之外,也面临 一个问题,就是利用通俗小说推广新思路,出现了 爽度和合理性之间 的剧烈矛盾,这个矛盾导致了金庸 急剧转向之后封笔,梁羽生只能无力的重复自己,而古龙只能写非历史背景的武侠。此矛盾的笑话是温瑞安(南宋跑到北宋前);破解,是黄易,亦即彻底甩开 历史背景的架空——黄易的文笔实在不咋地,动辄虎躯一震,震得人毛骨悚然;但是黄易的思路跳开,影响了之后的差不多全部历史类网文作者.....(另一个破解是来自于 本子的历史类游戏,提供了 类似于黄易的架空操作平台)
用 现在网上写连载的一个梗形容就是:穿清不造反,菊花套电钻。新派武侠小说的背景,一般是历史(新派小说里面,虽然武艺很神奇,远高于水浒传这种,但是高武低魔,基本上没有什么洪太尉误走妖魔、九天玄女赠书这种段落——类似的中等魔度的细节,别说水浒传,三国演义和红楼梦也都有,当时人看着很自然,现代人能接受过去小说这么写,但新小说不行),金庸小说里面只有笑傲江湖和侠客行完全没有历史背景(鸳鸯刀这种不直接写历史人物,但是明确清朝的小说,依然能靠历史构建其冲突和文本指向),梁羽生的书基本上也都有历史背景。金庸还是一开始就爽度拉满的,大部分主角能够参与到历史潮流中,和皇帝级别的人物谈笑风生(段誉:我就是皇帝),然后还具有远超过背景人物的力量,但是.......你有横推八马倒、倒拽九牛回的神力,然后就用来拉车?看着历史大潮在自己身边自然涨落?
一开始,金庸梁羽生还能给这种情况想办法解释......写多了就无论如何解释不了了:江山和江湖之间张力的崩坏
金庸的办法是逃避,但是 一个遇到张力就回避的人,绝对称不上”侠之大者“,所以不是到了韦小宝才:不是侠。而是从倚天屠龙记结尾起,侠就只能从历史背景里撤退了
梁羽生的玩法是半架空,结果他笔下的反清义军到了接近1840年鸦片战争的时段还存在着(游剑江湖里面 主角的离散是因为他们二十岁的时候去刺杀权臣 和珅😄然后 到绝塞传烽录 中,前著的主角都五六十,是他们子孙那一代了,虽然他在更往后的书里也提到了清军侍卫中的高官服用 神仙丸,就是鸦片,但是无法解释这个烟鬼居然武艺还很高),一群武艺天下难当的反清义士奋斗了两百年,到清军将领开始吸鸦片了都毫无收获,他们也太水了吧
台湾作家受制于文化禁锢(台湾50-70年代管的也死严),即使通俗小说,也不能太对着历史评点江山,所以一般武侠都是架空、无历史背景的,但是 这种难度就在于,每一本新书都要重新构建 武林环境的设定,且矛盾冲突的点 就更单一(无法从历史实际中获取,基本上不是夺宝就是争霸),这种爽文,最后就落到 80年代大陆文学批评家所说的:原来都是裹得严严实实的,那么A写赤膊(漏一些),读者觉得爽了,然后就急剧内卷,A写赤膊、B就写三点、C就写一丝不挂、D进一步到浑身长毛
至此,高武低魔的武侠就走到了尽头,需要 破碎虚空 了
描写性的文笔,各有所爱吧;关键是:故事性差(有强拉硬配的弊病),爽度不够。如果他笔下的英雄是生活在现实中的战士,拿着破枪在和日本鬼子打游击吧,那难度不支持如此诗情画意;但是如果像他写的都是天下武林高手,能以一当千的吧,就这?
都是人,而武侠小说里面是”超人“
人,意味着 土伦战役的大英雄拿破仑,也会被迫下岗,无奈甚至打算去 奥斯曼帝国谋职。
超人,意味着:热月党人指挥的军队冲过来的时候,他能突然掏出冲锋枪血洗了对方,而且是一个人追打几百人。
有这个本事,你不杀去巴黎,夺了鸟位,却在塞纳河边卿卿我我,实在是有点儿😜
武侠小说这里的bug挺明显的。单打独斗时武侠的本事大得很,花叶都可以用来杀人。但是人多他们就不行了。我看得也少,没有印象如老兄提到的扭转历史的场面。
大军杀来,萧峰不行,自杀了结。郭靖也不行。我没有读过神雕侠侣,不知他夫妻两人是否自杀还是被杀,总而言之是死了。
金庸有着相当高的小说水准,可在大学图书馆里把大仲马作消磨时间后,不由得对金庸小说那些情节安排起了疑心,当然啰,天下文章有类同也是正常,每天千把二千字的报章连载,也不能太苛求。
古代战争,人口就是最宝贵资源,消灭对方人口,破坏生存环境,不要说宋辽时代,哪怕是八百年后的美国西进运动,也是这个打法。
人道主义者的毛病,在于主观主义,不研究事物变化的规律,主观上要求万物按照自己的道德标准运行。他们唯一的本事就是自己感动自己。
暴力机器后的妥协,或者投降
情节不那么离奇,也不能说不刺激,但是确实不如那些人。
我感觉这个人很正。当然,还是民国的正,封建性还是有点强。
金庸小说特点就是浪。
天龙八部里满篇的机械降神,主角三兄弟全是挂精,段誉和虚竹是实写,乔峰是虚写。
阿朱这样女儿不是女儿,丫头不是丫头的精通易容术女间谍,多次强行推动情节直到最后挨一掌。
段正淳随时冒出来的旧情人加女儿,强行推动情节,从第一本直到最后一本。
萧远山对儿子不合情理的陷害。慕容家谋划大事却搞得仇家遍地。
加上天山童姥一系出场后各种乱斗,打得倒是很热闹,但是说推动情节,真是不敢恭维。
少林寺扫地僧的挂就不说了。
两次辽国大战,都是万军中擒主帅,这应该是完全改变战争逻辑的级别吧?类似于明教双使四王如此神通,中原高手加在一起,也打不过蒙古兵四面八方的乱砍乱杀(原文如此),练武成了一个笑话。
我个人觉得《雪山飞狐》是比较好的,短小精悍,悬念紧凑,各人叙述,直到真相大白,比罗生门还好看些。而且情节合理,有历史背景但运用融合自然,不显冲突。
要说长篇,其实射雕就很好了。金庸后期写情孽太多,有点莫名其妙。
当自己停滞不前的时候,就只能唯心地安慰自己了。
当然,更强大的人可以反复多次努力,持续更长的时间。
背弃了理想,谁人都可以。
我觉得金庸早就解决了爽度和合理性的问题。他可以控制读者对爽度的追求,反正读者也知道他写的是小说。再一个,他的读者至少是知道《三国演义》的,那也不会很幼稚地追求爽度。各位大侠再厉害,能比关二爷和诸葛丞相更厉害么?关二爷走了麦城,诸葛丞相星落五丈原,那大侠不能改变历史又有什么不可接受的。
我觉得金庸主观上明确认为自己是在写小说,而小说的中心是塑造人物,武功只是背景和设定。所以他的主人公里只有郭靖是“侠之大者”,萧峰都要差不少,更有陈家洛、张无忌、令狐冲这种武功和权位很高但是根本不适合当领导的形象。那安排他们退出历史的漩涡中心反而是适合人物形象的。
金庸封笔应该和伽莫夫一样,要写的能写的写完了,那就停笔吧。反正如你所说,也没有人逼他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