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我们给黄旭华同志送行的方式 -- 达萨
- 共: 💬 105 🌺 844 🌵 9
- 新: 💬 28 🌺 8
那时的宣传口负责人就是总书记邓小平,然后是陆定一、吴冷西,吴冷西不敢反抗。
改开后吴冷西才说出了真相。
你提的这个逻辑链:国家要求自谋出路,军工企业要么转型要么极困难,国防工业衰落 -- 并非很复杂很难理解,即使邓想不到,身边哪个参谋都能提出来,哪怕是本着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的朴素思想。
所以邓不是看不到,而是故意的,放任。
你说他坏,可能也不全是,而是他的想法,跟欧美国家差不多。冷战结束以来,欧美国家不都这个路子嘛。邓自己说的,跟着美国的都富了,所以他的学习目标就是跟着美国。欧洲加拿大都跪得,我为什么跪不得?说不定邓还觉得与发达国家并列,与有荣焉呢。
邓对于国家富强的认识,就是一百个香港。你也不能说他完全错,当年逃港的广东农民也不是一个两个,河里以此为论据叫嚣资本主义好社会主义糟的,也大有人在。邓的思维方式和水平,跟他们差不多。
邓有能力也聪明,但是他缺乏作为一个领导人所应该具备有的智慧;
从反右,大跃进,六四直至海南房地产崩溃等一系列的恶性事件,充分的说明邓驾驭政治的能力的不足!
就像一个驾驶技术笨拙的司机一样,当察觉到需要进行加速时猛踩油门,踩完油门之后又察觉到需要减速又猛踩刹车,最终导致了社会的动荡!
帖中所列不做过多争论,,不过有处硬伤或bug需说明一下:
万斤田这块
先说
万斤田
主席为制止“浮夸风”,公开发《致六级干部的公开信》,连亩产800斤都不信:
再说
邓直接为“万斤”田站台,直接打主席的脸
按这种先后顺序罗列,明显想形成时间上先后的因果逻辑,主席发信在先,邓站台在后,这确实非常支持:
直接打主席的脸
这个结论。
河友高才,深谙文章辩论之道。
然而,网上搜一下发现,主席发这封信时间是59年4月29日,而邓这张照片图中都给出了时间:58年10月8日。事情发生时间先后顺序搞反了,以河友高才,这种错误不该发生呀,其他不想多说了。
另外最后邓文选那段,个人以为未必是坏事,那段话,左派或者不想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可以用,可以理直气壮的用。
个人认为邓能够说出这种话,起码还是比较尊重实事求是的,还是敢于面对现实的。能说出这样的话,是需要勇气的。
出现浮夸风的时候老邓仅仅是党的总书记,在他前面至少还有毛刘周。吴冷西这时候不敢吐槽老邓对浮夸风负责。
反而在改开时代,吴冷西才说出真相。老邓在改开时期可是第一号人物。
你这不是夸改开时代舆论环境更宽松吗?
首先感谢您的认真:
1、邓的那张“万斤田”,发生在1958年10月8日
2、主席的《致六级干部的公开信》发表于59年4月29日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邓58年10月份那张照片就不是在浮夸问题上打主席的脸:因为主席早在58年3月份就开始严厉批评“浮夸风”、“放卫星”了。
而刘邓一直顶着干。邓那张58年10月份的照片,就是邓在浮夸问题上一直打主席脸的明证。
早在1958年3月及其后,毛主席先后多次找时任《人民日报》总编辑兼新华社社长吴冷西谈话,要求《人民日报》和新华社要敢于抵制“五风”(官僚主义风、强迫命令风、瞎指挥风、浮夸风、“共产风”),不登“五风”文章,不发“五风”消息,一定要卡死。
问题是:刘邓及他的嫡系们又做了啥?根本听主席的批评。不仅不听,甚至刻意跟毛主席对着干
第一、在全国宣传浮夸风,与主席对着干
吴冷西回忆说:“对不起毛主席”
“毛泽东说:‘现在宣传上要转,非转不可。如果不转,《人民日报》就有变成中央日报的危险。’刘少奇说:‘不能马上转,不能全面转,而是要逐步转。’”
吴冷西在回忆中自我检讨说:“在大跃进运动中,开始自己因毛主席的再三盯瞩,还是比较慎重,但到了6月份就‘随大流’了。因为当时的形势是:把宣传口关的这批中央领导‘思想解放,敢想敢做’的呼声压倒一切。而毛泽东的留有余地或压缩空气的声音微弱。在当时中央领导层中,他是少数者。所以我只好‘随大流’跟多数中央领导走,特别是跟把宣传口关的主要领导人刘少奇、邓小平走。”
“对不起毛主席。”(吴冷西:《忆毛主席》第72页)
毛主席的话,根本下不到基层。
第二、用“不革命、拔白旗、道路斗争”方式,直接逼迫各省领导搞“浮夸”,放“卫星”
举一个具体的例子,邓是如何通过《人民日报》,通过给东北地区领导扣上各种帽子,强令他们“放卫星”。不止是农业,也包括工业:新华社 (原载《人民日报》1958年10月1日)
小平同志指出:东北三省的农业生产,按常规来说,同过去来比,是有进步的。但是,目前是一个出奇迹的时代,全国粮食产量今年可能增产100%以上,而东北三省粮食产量增长不过百分之几十甚至只有二、三十。这样一比较,东北的农业就还没有翻身。
邓小平同志指出:东北的某些领导人和广大地区没有坚决执行这个“宪法”,而继续执行着宽垅浅耕、广种薄收的老一套,不是用革命的办法而是用改良的办法领导农业,结果使农业生产大大落后了。这个事实,反映了农业生产战线上两条道路两种方法的斗争还很尖锐,说明农业方面还有白旗未拔,思想还没有解放。
中共中央和国家领导人员在东北三省的视察和指示,给了广大干部和群众以极大的启示和鼓舞。黑龙江和辽宁两省省委扩大会议,鞍山市委和鞍山钢铁公司的领导干部,都深入地讨论了邓小平和李富春同志的报告。黑龙江的重型机器厂,原计划今年11月初安装好一台六千吨的水压机,现已决定提前在9月底装好,作为向国庆的献礼。哈尔滨电机厂、汽轮机厂、锅炉厂原计划明年生产四百五十万千瓦的发电设备,经过讨论后,决定跃进到五百五十万千瓦。鞍山钢铁公司也修改了生产计划,今年要产钢四百五十万吨。盖平县太阳升人民公社也决定在今年亩产八百斤的基础上,争取明年达到亩产两千五百斤。
邓小平到吉林永吉县视察时,明确指示:“要求每人平均要达到3000斤粮食,收入300元钱。抢在封冻前翻完秋茬地,东北三省要坚决执行农业‘宪法’,力争明年粮食产量至少翻一番。”(《人民日报》,1958年10月22日)
一个更直接的例子就是邓的嫡系老部下吴芝圃主政的河南,吴被称为是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运动中搞浮夸说大话的第一人。
从1958年3月起,主席就多次批评吴芝圃搞浮夸,甚至在1958年3月成都会议会议后,毛主席听后批评说
“要去掉虚报、浮夸,不要争名,而要落实”
吴根本不听。主席只好把在会后专门把吴芝圃叫到武汉,要他
“要把膨胀的脑筋压缩一下,冷静一下”
继续不听
58年毛主席到河南视察,在专列上听取吴芝圃汇报后,指着窗外光秃秃的山头说:“你一年能搞成绿化?我不信。”
仍然不听
这个时候,邓在做了什么?直接站在亩产“11万斤”的稻田上 --- 这不就是赤裸裸的打主席的脸嘛。
否则,主席为什么不通过中央,而采取直接用发公开信这种罕见的方式,给“省级、地级、县级、社级、队级、小队级”干部们写信,说自己根本不信800斤,何况万斤?因为
1、主席从58年3月份开始批评浮夸风,而刘邓一直顶着干
2、无论主席如何纠正,刘邓一直通过具体行动,”身体力行“的反向打脸
3、主席基本丧失了从中央层面(比如《人民日报》)正常的发声渠道,所以只好《致六级干部的公开信》。
如此明显的道理,如果说59年还不明白,那么川普身为总统,却被美国体制内各大主流媒体集体封杀,只好对美国百姓直接发推(后来连推特也被封杀),任何人都应该看明白了。
不听主席的话,总想打主席的脸,后果就是大面积饿死人。尤其是邓的嫡系吴芝圃:
其后吴芝圃顽固追随刘少奇大刮浮夸风因而在河南实行了高征购。致使信阳成为三年自然灾害中唯一出现群体饿死的重灾区。吴芝圃甚至动用军警堵截逃荒的人群以隐匿灾情。当时国家设在河南的粮库因为放卫星而高征购都装得满满的。而吴芝圃隐匿灾情宁可让百姓饿死也不让其所吹的卫星破产。文革中吴芝圃理所当然的受到河南人民的批斗
然后,邓在文革后还特意亲自给这位老部下“鸣冤平反”:就是这么反向操作
在揭批“四人帮”中,邓小平亲目为早已年老病死的吴芝圃召开“平反”大会为吴芝圃平反“冤”“假”“错”案。
不听主席话,打主席的脸,不止是“大跃进”时期。甚至文革开始后几个月,刘邓一直不听,一直顶着干,一直打脸呗,甚至刻意反向操作。比如刘邓领导“文革”初期的工作组时期,那种反动的“血统论”,刻意打击“黑五类”,甚至酿成那么多血案。
主席观察了他们的表演几个月后,吸取教训了。这次再不《致六级干部的公开信》了,而是直接离开北京(人家的“司令部”)到武汉,畅游长江后,直接《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
回头看川普2.0 与 川普1.0 的区别是什么?就是川普对美国建制派,不再抱一丝幻想,甚至不再哔哔了,而是直接开干:"You are Fired !"
特别是科威特
再不降温,他就要要站到电线杆子上了
三年时期不敢说。
改开后,吴冷西也是老干部,拥有了那个权力,改开舆论好,毛主席三七开,呵呵呵,你真有意思。
看得出,你很恨毛主席啊。
如果真自由,这个就作为毛主席不能三七开的公开舆论证据了,但是改开基调改过么?
从未改过,毛主席始终三七开,邓小平始终十全十美,这叫自由?
这叫不要脸。呵呵呵,你太虚伪,恶心。
邓既要做婊子又想立牌坊,他的实事求是的话就是婊子的牌坊
单是大跃进的科技成就今天也达不到。可惜让浮夸风搞砸了,然后改开邓又有预谋的污名化大跃进,妄图把浮夸风和大跃进绑定,将浮夸风责任推到主席身上。
还工人民兵?
至于为什么在大街上打起来,自己想想吧。这里只说一个天子脚下百姓都知道的事情:地铁从西山直通广场,根本用不着从东西长安街上走。那为什么要从长安街上走?为什么?为什么?
就是对社会主义的理解比较肤浅,流于表面。
当年赫鲁晓夫和美国人会谈时说共产主义就是土豆加牛肉,教员因此嘲笑赫鲁晓夫的见识短浅。因为在教员眼里,共产主义,社会主义都不是简简单单的生产力发达后的自然结果。如果那样,西方社会连凯恩斯都不用,直接用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和哈耶克的就够了。
教员心里的共产主义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不断良性互动的一个动态过程,而且没有尽头。在这个过程中,才有可能实现各种矛盾的和谐统一,包括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和性别矛盾。
但是,二代领导人以及后续的大多数TG领导人,都不具备这种认识。尤其是看到我们与西方的巨大差距,一下子就失去了独立判断能力。当时的很多大人物,包括邓,谷牧等,见识到了发达国家的实际状况基本都跪了。邓在日本坐新干线,感叹:这才是现代化。谷牧见到英国人的富足,感叹:这才是共产主义。他们都忽略了共产主义的底层逻辑,陷入了慕强/唯结果论的怪圈。
但是我始终不认为邓有多坏,更不认为他是TG的叛徒。
他的操作更多是水平/能力问题,而不是立场问题。就立场而言,邓始终没忘记自己一个TG成员的本色。否则也无法解释教员最终启用他。
就他在大别山和解放战争的选择来看,他的能力和操作和方向实在堪忧。
靠改开自吹自擂,自我感动来展示自己,其实是露出个屁股来,尤其是家族操作实在拉胯,背叛毛主席还不是叛徒?
为了舔美国不惜打越战是不是背叛共产主义?我不知道你在内心里还是不是党员,共产主义国际运动到了这种沉沦的地步你还信仰多少(中特色可敢推行)?那么造成现在低潮的局面不都是来自邓小平思想吗?
如果说,苏联解体,那是苏联解体的责任,没问题,但是今天世界都第二了,信仰共产主义的还有几人,研究者如何?
就这样还好意思说邓小平步背叛吗?
培养了这样一群干部还不是他的责任难道要埋怨毛主席?就是走宗李晔不会这么矬吧?
当然,周总理要为这些人为何堕落到这种程度负责。也要为保护了邓小平负责。
世界历史几千年,一个中共高级领导人不知道世界上有超级奢华富豪?这说不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