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史上最神奇海盗 -- MP4

共:💬13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史上最神奇海盗

  明至嘉靖中期,倭患猖獗,波及从辽东到广东的全部沿海地区,并弥漫到东南内陆,海盗们往往动辄纠集数千甚至上万人马,深入内地数百至数千里,围攻州府,攻占县城,大肆烧杀抢掠,掠虏人口,抢劫财物而去,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动荡。

  当时倭寇的主要军事力量来自当时海上走私集团。嘉靖二年,按大学士夏言建议,朝廷取消市舶司,中止了对外的官方和半官方的贸易,继而嘉靖二十五年,浙江巡抚朱执为防倭,推行了更加严厉的海禁政策,不但禁止民间出海贸易,甚至连出海捕鱼也在禁止之列,沿海之间的交通也都被阻断。断了财路的海上走私集团遂由以前亦商亦盗变成纯粹的强盗。由于东南沿海地区人多地少,很多平民均“资衣食于海”,或依附于海上贸易为生,严厉的海禁使他们衣食无着,相当―部分人投入海盗行列或与山贼合流,倭遂患达颠峰。

  嘉靖三十四年,战事扩展到了江浙,倭寇不仅横行江南,出入于长江下游。甚至围攻苏州、杭州、扬州、温州、泰州等城市。这一年七月,一支仅有一百多人的小规模海盗登陆,深入内地转战千里,制造了一个奇迹。

  这一路倭寇从上虞的爵溪登陆,当时大约六千倭寇围攻苏州,被抗倭名将任环歼灭。本来这批倭寇登陆大约是闻风而来,想分一杯羹的。但到了绍兴,方知情形有异,只得转向,占领了会稽的高埠,盘据民宅观望。当地知府刘锡、干户徐子鳃闻报,率兵围攻。海盗趁夜扎木筏渡江冲出包围,转道杭州向北而去,一路劫掠于潜、昌化,一直到严州的淳安。官府下令追剿,浙江各路军马逼得甚紧,双方一路皆有小遭遇战,但始终无法将其成功围剿。

  这股海盗在官军追剿之下,一路皆有伤亡。至严州淳安县时,只剩下大约六十多人。因迫于追杀,乃昼赴夜行翻山越岭,进歙县杀奔江苏。官府急调江苏兵扼守。在旌德,典史蔡尧率当地民兵千余迎敌,但海盗们再次突破封锁线,在南门外大肆劫掠之后扬长而去。随后在泾县,又击败率兵前来围剿的知县邱时庸。七月十三日,这几十名海盗抵达南陵县城,守城军民望风而逃,海盗不费吹灰之力就攻占了县城,在城中再度烧杀劫掠,这时,建阳指挥廖印、当涂县丞郭耿郊、芜湖县丞陈一道、太平府知事郭章,分别领兵起来增援,与海盗们在县城东门外遭遇。双方正面交战。廖印等拉弓射击,海盗们缺少箭矢,顺手接过官军箭矢反射,就这么区区几十个海盗,竟然杀的各路兵马溃败。陈一道带兵独进,奋力拼战而不克,终被杀死。

  出南陵之后,海盗们又流窜于芜湖,但遭当地平民百姓抗击,只得后撤向东,转道太平府,杀入江宁镇。指挥朱襄率几百名勇士奉命守卫。海盗们趁其不备,忽施偷袭。朱襄等人不知敌情,正在纵酒狂欢之际被劫营。朱襄奋力拼杀,身中数枪倒马而死,官兵死亡三百多人,全部被几十个海盗歼灭。

  海盗们一路杀到了南京城下,耀武扬威地从大安德门经过,城上戒备森严,但竟无人出城迎击。海盗们大摇大摆又奔秣陵关去了。

  从南京城下示威而过的海盗,一路劫掠溧阳、宣兴,因听闻官兵在太湖出现,又跨过武进,越过无锡,一昼夜奔走了一百八十余里,到达济墅关。这时,有一路围攻杭州的倭寇残部正据此不远,会师在即。

  到这个时候,南京方面才作出了反应。南直巡抚曹邦辅亲自督促副使王崇古,集各部军队,扼守要路,四面围剿。俭事董邦政、把总娄宇率兵在陶宅镇终于捕捉到了敌踪。两军合剿,斩获敌首十九级。海盗们这时方才穷途末路,想逃向太湖时,被官兵一路拦截,在杨林桥被追上并全部歼灭。

  就这样,这支历史上最神奇百人海盗队伍在横行干里,杀戮战伤官民四千人,经历了八十余日之后,终于结束了其传奇般的旅途。

  这股海盗是中国人还是日本人,史料并无说明。但从转战历程看,其熟悉民情和地理,善于隐匿,能捕捉到官军的弱点和心理,长于灵活机动的游击战,当非语言不通,水土不服的外国人。且按《明通鉴》记载,“其酋皆黄衣红盖”,这也不是日本装束,故应为中国人无疑。

  故事还有个尾声。事后,嘉靖派往江浙的钦差大臣,工部尚书赵文华闻讯后,火速赶往当地,意欲抢一份功劳。但殊不知他上奏时,曹邦辅奏章已提前呈上。赵文华为此生气,正巧从杭州退下来的另一路倭寇正在附近活动。赵文华从浙江兵中选出精锐四干,亲自率领围剿,但一照面却吃了个败仗。赵文华是严嵩的亲信,朝中有人,顺势将这个责任转嫁到曹邦辅头上,指责其延误军机。结果是曹邦辅被问罪,不久便贬职戍边了。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funny!
家园 好象特种部队V.S普通民警,还是战斗素质起了决定因素。

当然还有明朝重文轻武的原因吧。

家园 应该是倭寇。
家园 还有邪的呢

还有过一个中国海盗林枫,打死西班牙元帅一人,围攻马尼拉。。。

家园 不奇怪,明朝中期以后南方的卫所制度已经名存实亡了

花名册上登记有12万,实际上仅剩大概十之一二,而且都是久未操练的士卒,和寻常的农民无异,战斗力也就可想而知了。

这件事在《嘉靖东南平倭通录》,《倭变事略》,归有光的《上总制书 》中有记载;

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5年)一七月,倭寇六、七十人,流劫浙、皖、苏三省,攻掠杭、严、徽、宁、太平等州县二十余处,直逼留都南京城下。流窜数千里,杀伤四、五千人,死一御史、一县丞、二指挥、二把总,历时八十余日,始被击溃。当倭寇自芜湖直逼南京安德门下时,明著名学者后来历任政府要职的归有光正在南京城内科考。据其目睹情况:南京举城鼎沸,军民皆惊。问之,倭寇不过五十余人。而当时南京守城明军约十二万,其他明军尚不计算在内。留都兵部尚书张时彻、侍郎陈洙等闭门不敢出兵。相反,命令市民自备粮械,登城守卫。市民被迫,“典煮供备、常从后罚、冤号之声,缢于衡路。”当时还是一个考生的归有光愤而问道:“平昔养军果为何?”

家园 真当是见了大头鬼。十二万对五六十人,一起跺脚,也能把他们给震翻了啊

明朝太懦了。

这样的军队,谁不能欺负他啊。

这个海禁的政策也不知道是谁想出来的。这一釜底抽薪,连自己都挨冻。

不花钱在军队上,倒是花钱修了长城,整个一个用巨大工程广而告之“我害怕你来打我”

家园 这个数字做不得准,明朝的军户往往逃亡的很多

明朝的募兵主要从世袭的军户中抽调,比例相当高,而且对于军户和民户有严格的界定,军户的子孙后代被严格限制在所在地,所受的负担要远远重于民户,只有死亡后才会从军户的名册中除名。所以明中期以后许多军户的百姓选择了流亡,有资料显示全国流亡的军户人数占在册军户人数的一半左右。

所以说南京有12万府兵是在册的数字,实际数字到底如何很难说,不过战斗力之低下是绝对的,明朝的卫所制度的破灭也是明朝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

家园 这段往事应该为很多人所知

因为黄仁宇先生在《万历十五年》一书中曾经提及,我就是因此而生出好奇专门探究了一下。有关史实主要采自《明通鉴》,此外也查考了《明史纪事本末》中的相关记载,另《明史 曹邦辅传》对此事也简略提及过。

卫所制作为一种职业军人体系,有其好的一方面,但弊远远大于利,造成了很多社会问题,明朝中期边防重地屡屡发生兵变,也源于此。

家园 不可思议,而且还是发生在冷兵器时代
家园 比喻的真好! 不过明朝应该不算太重文轻武吧
家园 看着看着我想起了电影<东方不败>里面的日本木制潜艇, 哈哈
家园 机会主义者 或者 你 能不能介绍一些 卫所 制度的内容?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