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写作技术的四项心得(2-1) -- 抱朴仙人

共:💬70 🌺210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写作技术的四项心得(2-1)

Gang兄命题,本鸭子立即上架,摆开架式,乱弹一番文章做法。深入讨论,欢迎板砖;关门丢人,请勿外传。

本文专谈说明性议论性文字的写法,不涉及抒情性文章。

讲到文章做法,那就和一切操作规范一样,是一种把艺术降为技术的勾当。技术这种东西,就是要把只有聪明人才能干的事,分解组合,照猫画虎,弄成笨人也可以玩的事情。

聪明靠天赋,技术靠苦练。也就是说,天才既不用学习也不用练习,人家那笔走龙蛇,行乎当行,止乎当止,随心所欲,写出来都是范文,自己哪里还需要读什么范文?

笨人也有出路,就是分析总结和练习。只要把天才的东西琢磨透了,反复练习,所作出来的东西,也就跟天才差不多。说白了,咱没有创意,但是可以抄袭。抄袭也有高下之分,下等人抄结果,要的是点石成金的那块金;上等人抄方法,要的是点石成金的那根手指头。

咱们需要学习文章写法的人,实际上是需要一种把自己伪装为天才的手艺,所以读了本文,觉得略有收获的朋友,其智商和文化水平多半与本人相当,在中人以下;读了本文,觉得全是废话的,倒多半是世外高人。

写这种东西的人,当然是自己写不出有分量东西的人。好比美食家,评点来评点去,只说明他自己舌头高明,手艺反倒多半不可靠的很。所以预先说明,下面谈的,本人其实也做不到,理想而已。

为了完成这篇作业,研究了一番河里的几篇作品和跟贴,忽然产生了一个荒谬的印象。原来大部分朋友专注于故事,看文章和写文章的时候并不重视结构的。然而就是这些朋友,在谈论本专业的时候,又都很重视结构和系统性。

话题就从这里开始吧。

一、结构与节奏

先说看文章。

好的文章给人以美的享受,这种美感是怎么来的?

窃以为,文章有两层次的美感:

1、 文章的第一层次美感

文字之美:通顺,洗练,准确。词藻华丽清雅自然也在其中,不过相对不那么重要。

内容之美:要谈的事情,或是奇闻轶事,或发人深思,或授人以技能。只要言之有物,内容充实,都有其美。

咱们从小读文章,第一注意的,就是写了些什么故事,故事好,就是好文章。这个层次的欣赏,凭本能就可以做到,不需要训练。

但是从作者的角度来说,素面朝天,不事雕饰,要读者留下深刻印象,其难度非同一般。大多数的写作者,都是要再下点功夫修改一下的。这份功夫所到之处,就是文章的第二层次美感。

2、 文章的第二层次美感

文章的第二层次美感,主要是结构和节奏之美。没有人教导,凭本能往往无法发现。

结构之美:

作文之难,如聚沙建塔,文章必须具备一定结构,才能说明事情。《古诗十九首》中,说到某人收了一封信,其中“上言久别离,下言长相忆”。一封信,前半部分说好久不见,后半部分说十分想念,这就是结构。直到现在,咱们写信都不用纸了,发封电子邮件,还是要依照这个规矩。好比围棋中的定式,需要背过记熟的。

高手的文章结构,用心之巧,营造之精,真是叹为观止。这个中学古文里例子多多,不献丑了。

另外,八股文中的起承转合之道,就是纯讲结构。尽管咱们批判八股,但是真正写起说明议论文来,人人都还是要用这一套,绝无例外。

兄弟辛辛苦苦扫描加手打,把启功先生的《说八股》弄上来,除了讲讲这个古董,大家掌握第一手资料,免得人云亦云之外,也有帮助大家重视和学习文章结构的意思。大家高兴,可以多看看。

节奏曲调之美:

文章有节奏。白居易《琵琶行》:“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这就是节奏。忽扬忽抑,或急或缓,文章就有韧劲,有咬头。

文章也有调子。整篇文章,是采用轻快明朗的调子,还是采用沉着扎实的调子?是采用静水流深的含蓄调子?还是采用花团锦簇的张扬调子?这些既需要与材料相配合,也需要与要说明的问题相配合,在落笔之前最好能先想一下。

说起来好像很玄,无从下手的样子。操作起来有简单的办法:写完了文章,把它朗读几遍就可以了,读起来如果觉得不对劲,再改。

这两个层次之间的关系,如果以西方古典音乐来打比方的话,美妙的文字和故事好比旋律,人人都可以领会。

和声和对位是结构,一般人注意不到。

有了好的结构,旋律才有依托,结构和旋律有机的结合,才产生作品独特有感染力的意象。

有朋友说了,文章最重要的是言之有物。又有朋友说了,材料的简单堆积,那叫汇编,算什么文章?

这就要涉及到一个问题,形式重要?还是内容重要?

这个问题几百上千年争论,咱们也说不清。我简单的看法是:

您不会而又不能少的东西,它就最重要!

二、形式与内容

形式和内容都是用来说明观点的。

但是,我们一般习惯于运用材料来说明观点,不善于使用结构来加强说服力。

孔子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说的是做人,又何尝不可以用来比喻文章之道?

内容压倒形式,则粗糙混乱;形式压过内容,则虚浮空洞;只有形式和内容水乳交融,高度一体,共同表达你要表达的观点,才能够达到最佳效果。

只有达到内容和形式的高度统一,才是好文章。对于网络作家而言,他并非为了稿费什么的而写作,多数是受强烈的创作冲动驱使。这种情况下,有话可说,内容是不成问题的,问题是采用什么样的形式才好?

说到这里,就要说说我对于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看法。标准的说法,是思想性比艺术性更重要。我的看法是:有思想的人,要表达出来,就一定要依赖形式。所以对于写文章的人,思想不是问题,形式才重要。至于没有思想的人呢?没有思想的人,他就不应该动笔!

关键词(Tags): #门外文谈元宝推荐:不爱吱声,履虎尾, 通宝推:empire2007,木木3,王二狗,

本帖一共被 1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沙发加花
家园 跟着仙人学作文
家园 评论和请求

1.严重同意这段话(特别是现在, 要看的东西太多, 写的不好没人看, 有时也看得费劲, 甚至看得糊涂):

我的看法是:有思想的人,要表达出来,就一定要依赖形式。所以对于写文章的人,思想不是问题,形式才重要。至于没有思想的人呢?没有思想的人,他就不应该动笔!

2. 节奏部分能否再讲得深入一些, 细一些,

家园 “真人不露相”嘛,露相就露馅,这可是江湖骗子血的教训

俺要深深记取。

其实是忙,材料不够,最主要的原因,是不知道该怎样表达,说明我自己也还糊涂着呢。

家园 又学一招! 江湖骗子网上不少, 起码得学会辨认

说真的,您也不用赶, 有时间,有材料再来, 咱先去好好读读那《说八股》

家园 献花一朵
家园 仙人好文好心得.
家园 献花,仙人老师是金螺钉,放在哪里都亮晶晶

拍个仙p。

我这表达能力,还得跟大拿们好好学学。

家园 这可真是仙人指路了。

家园 善哉善哉! 妖僧喜得抓耳挠腮. 有一个具体问题求教

这个问题困扰我好长时间了,一直没有妥善的解决方法. 是这样的: 一篇文章有待阐述的诸多要点通常并非天然地以线性结构的方式排列的, 如 A->B->C->D..., 而是有树状结构, 如 A有两个分岔A1和A2,记做A->{A1,A2}, 然后A1也有两个分岔A11和A12,记做A1->{A11, A12}, A2有两个分岔A21和A22,记做A2->{A21, A22},... 诸如此类. 每次在符号后面添加一个数字,用以表示它的分岔(子概念).

当然,一篇文章不可能对应一株枝叶繁密的大树,它总得有个主线. 在前面的符号系统下, 不失一般性, 可选最左端的分岔作为主线, 即: A-> A11 -> A111 -> A1111. 但偶尔的分岔还是免不了的, 譬如 为了讲解A11, 我们需要介绍一下A12. 可能A12只需一两句话的解释就可以了, 但若插在A与A11之间, 或A11与A111之间的话,会破坏文章平滑的衔接. 所以我一般就用括号 (A12)放在A11后面. 但这样的话, 文中的括号真不少, 这在英文论文中并不罕见, 但我在中文里很少见到括号满天飞的. 不知到底怎生处置才好?

我的问题就是: 如何将树状结构映射到线性结构?

有劳仙人费心.

家园 越俎代庖一下,衲兄可以采用不同的算法

据不完全统计,有三大类,十六小类:

一. 无信息的搜索:1.1 广度优先的搜索;1.2 代价一致的搜索;1.3 深度优先的搜索;1.4 深度有限的搜索;1.5 迭代深入深度优先搜索;1.6 双向搜索;

二. 有信息的搜索:2.1 贪婪最佳优先搜索;2.2 A*搜索;2.3 存储限制的启发搜索;2.4 爬山法搜索;2.5 模拟退火搜索;2.6 局部剪枝搜索;2.7 遗传算法;2.8 联机搜索

三. 对抗搜索:3.1 寻找最优策略;3.2 极小极大值算法;

衲兄可以根据需要,寻找不同的算法以确定不同的映射顺序

家园 衲子兄,我不知道是否真正理解了您的问题,建议如下:

您在谈的,应该是大文章的布局安排问题。树状结构是很自然的,只是安排得井然有序容易阅读不易。

第一个建议是确定读者群的阅读水准和习惯,决定主线安排多长。

由于大部分读者的思维能力和记忆能力是有限度的,对您所谈的问题,其了解也有限。因此,考虑到读者阅读方便,文章的主结构,还是应该尽量保持线性,短而直。这样容易理解。一般来说,专业文章主线长一点无所谓,他面对的是受过训练的行内人嘛。给业余人士看的,就要考虑他的专注能持续多少时间,把长线分成一段一段,中间插上趣味性比较强的段落,调节读者心境,避免把人家搞得太累。:)

第二个建议是把附加说明部分搞成脚注、附注、附录,做个记号,放到后边或者下边去,正文里边只说自己的主旨就可以。这样,大部分的读者只想知道结论,看正文就够了。有些读者希望进一步研讨,线索也都在。括号要破坏结构,也破坏阅读节奏,读起来很累的。:(

有些有意思的材料,本身十分庞大,有相当价值,可是又很难结合进正文的,可以考虑另外做成汇编或者长编。

第三个建议,由于主线有可能太长,分岔太多,超过人的思维极限。为了便于阅读消化,在把主线分段之后,需要对每个段落进行小的总结回顾,这样把一段一段的主线,捆成一个一个的包。读者只需要研究包与包之间的联系就可以了,阅读工作量进一步减轻。这些总结性文字最后提取出来,又会成为很好的摘要,逻辑关系容易清楚。

总而言之,树状结构也罢,线形结构也罢,一定要考虑读者的阅读习惯和水准,才能针对性地进行安排。

乱说几句,不知道帮得上忙吗?

家园 这三个建议好, 实用性强.
家园 挖,如今中文系已经先进到敢用这等深奥的写作教材莫?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